close

                                                               藍月亮,在正確的路上不斷犯錯

 

不只是“男”月亮,還是“難”月亮。

一周前,一張海報傳遍全網,知名日化品牌「藍月亮」成為眾矢之的。

為了結合母親節行銷節點,藍月亮發佈預告稱,將合作抖音粉絲數 3200+ 萬的帶貨博主 @董先生 開設專場直播,主推品為至尊洗衣液。相關海報旨在宣傳預熱,結果文案赫然寫著,“讓媽媽洗衣更輕鬆、更省力、更省心”。產品禮盒文案也是重災區,一句“媽媽,您先用”,被網友認為充斥著性別刻板印象,更有網友給藍月亮更名為“男月亮”。

風波之中,原本定在 5 11 日的直播,後來也悄悄從主播的議程中消失了。

品牌行銷秒變社會議題,在輿論風向進一步惡化之前,藍月亮滑跪得還算及時。

海報文案更新為“至尊洗衣液,省心、省力、省時間”“我為媽媽洗衣服,讓生活更輕鬆,更愜意”,兩天之內,藍月亮發佈了一則道歉聲明,一是解釋了海報原文案的出發點,二是例舉女性家務勞動的時長統計資料,試圖佐證“大部分母親是家務勞動主力”——總體來看,品牌認錯了,但希望和用戶“講道理”。

同時,藍月亮還開啟海報文案徵集活動,主打一個尊重用戶意願、替用戶發聲。不過從官方社媒評論區來看,網友並未因為一次補救動作而買單,反而更加關注這個品牌深層次的價值觀,而獲獎文案牽扯到“母親做家務”的認知,再加上部分小紅書網友爆料,公司內部疑似缺乏人文關懷等問題,一時間,藍月亮的品牌美譽度一降再降。

經此一事,專業的品牌公關或許能短暫挽回品牌形象,然而,刀法在追蹤藍月亮的行銷和管道策略後發現,在轉型時代,它和用戶心目中真正的“消費者品牌”相比,還有一段距離。

01自上而下的“知識行銷”,反而和用戶漸行漸遠

藍月亮現行的行銷策略是“知識行銷”,有幾分條理,但頗為傳統。

公司財報解釋了“知識行銷”的概念,藍月亮圍繞家庭清潔知識,借助線上社媒(官方帳號矩陣)、線下清潔顧問、商業廣告及明星代言來進行分享。藍月亮表示,這樣能夠觸及具有不同購買力及習慣的更廣大消費群體,並有助於培養重視客戶。

配套的推廣打法也很常規,主要是冠名官媒晚會節目、運動賽事為主,說白了就是“大力出奇跡”。

在冠名上雙管齊下,一是冠名央視相關節目,維持藍月亮的國民品牌形象。諸如,請央視《品牌行動》欄目報導藍月亮最新產品和家庭清潔知識;二是合作面向泛娛樂人群、有流量基礎的晚會節目,比如和芒果TV 《中秋之夜》合作。

不管傳播載體是什麼,我們可以發現,藍月亮的“知識行銷”仍然屬於自上而下的品牌教育行為,和現如今快消市場越來越卷的“以消費者為中心”理念,有點漸行漸遠,使用者對行銷內容的接受度、品牌的美譽度,回饋也比較一般。

反觀同一賽道的另一位玩家,立白,則表現得更懂年輕人。

首先,如果在微博、小紅書、微信等平臺分別搜索藍月亮、立白,能明顯感知到兩個品牌的畫風完全不同。

在越來越多品牌官方學著玩轉社媒平臺的當下,藍月亮大部分情況下停留在淺層的資訊分發,比如官方微博。其小紅書的內容相對多元,通過圖文視頻來介紹產品及清潔知識,時不時通過抽獎或是品牌聯動贈禮活躍粉絲。抖音視頻作品數量最多,主要承接商品轉化。

同時,當藍月亮和央媒簽訂獨家冠名晚會時,立白眼光毒辣,冠名《我是歌手》《花兒與少年》《為歌而贊》等高用戶粘性的垂類節目,盡可能高頻出現在年輕圈層的觀眾面前。僅僅通過與《我是歌手》第一季合作,立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就提升了 13%

另外,包括對現象級熱點,立白也反應敏捷。去年淄博燒烤大火,立白與快手磁力引擎推出“超有意思直播間”,借勢淄博熱度,共同打造“進淄趕烤 立白歡洗直播間”活動,將直播間開到淄博燒烤攤。

身處如今群雄並起的競爭環境,品牌行銷如逆水行舟。一邊是同行堅持“以人為本”、花活不斷,另一邊是藍月亮固守自上而下的行銷策略,缺乏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社媒行銷網路,難以真正打動消費者,正在將內容行銷的大好時機供手讓人,品牌形象也逐步變得老化、模糊。此次翻車,也給藍月亮敲響了警鐘。

依賴傳統行銷路徑的一個直接結果,反映在藍月亮的生意上,就是收益越來越低,這一點在其財報中有所體現。

2021-2023 年,藍月亮銷售費用持續上漲,銷售費用同比增長為 18.62%10.83%22.38%。而這三年的營收增長率分別為同比增長 8.59%4.6% 以及同比下降 7.84%。顯然,藍月亮過去延續下來的行銷投放打法,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藍月亮的思維模式“老化”,當然不僅僅體現在行銷版塊上,或許從產品、管道陷入尷尬境地的那天起,今日的故事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02貨架電商業務,還在為“管道戰略失誤”買單?

藍月亮成立於 1992 年,作為一家成熟的國民日化品牌,理論上優勢線上下管道,但財報顯示,藍月亮 2023 年線下分銷商和大客戶所占收益均出現雙位數下降。

與此同時,自 2019 年以來,藍月亮線上管道銷售占比超過 50%,線上管道對藍月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是不是可以認為,藍月亮重倉線上、戰略性收緊線下資源呢?

可冰冷的財報數字告訴我們,線上業務在發展了 7 年後,營收增速下跌。2023 年,藍月亮線上銷售業績已經回落到和 2021 年相當的水準,同比增長僅 1.3%。——換句話說,線下江山沒守住,線上也不盡如人意,藍月亮的全管道戰略,略顯疲態。

事實上,因為曾經的線下管道戰略嚴重失誤,為今日的藍月亮埋下了難以挽回的大雷。

根據公開報導,早年間,藍月亮苦於商超收費多且雜、利潤不斷被擠壓,曾嘗試與各大商超談判,希望通過創新性合作方式來改善品牌與商超之間的合作關係,爭取盡可能多的利益。它的解決辦法是在商超內開藍月亮專櫃,租賃貨架,並擁有自主定價權。但各大商超均拒絕了藍月亮,認為並無此先例,藍月亮也並非不可替代。

於是在 2015 年,發生了浩浩蕩蕩的藍月亮“退場運動”。藍月亮宣佈與傳統商超割席,大潤發、人人樂、沃爾瑪、家樂福等幾家連鎖超市全面下架藍月亮產品。

為了彌補親自丟失的商超管道收入,藍月亮採用“O2O+直銷”模式,在社區裡開設一個個“月亮小屋”,沒過兩年就以閉店的結局宣告失敗。

畢竟,顧客不會從超市買完一堆商品後,再特意去“月亮小屋”提兩瓶洗衣液。“月亮小屋”不僅位置偏遠,“直銷”模式增加了藍月亮的運輸成本,再加上開店所耗的房租、推銷員等成本,這一戰略佈局並沒有為藍月亮創造預期增長。

折騰了兩年,藍月亮最終在 2017 年重返 KA 管道。兩年時間的缺席,浪費了深耕線下管道的機會。從現狀來看,藍月亮在大客戶管道的收入也並不如願。

線下管道折戟,生猛的線上管道,也就成了藍月亮的救命稻草。

2015 年,也就是“退場運動”當年,藍月亮與京東簽訂獨家協議,自此,品牌進入貨架電商業務的快速發展期。2017-2019 年,藍月亮線上管道收益大幅增加。通過不斷增加合作多個新興電商平臺,借助線上管道銷售套裝產品,實現客單價和銷量雙雙上升,到 2019 年,藍月亮線上管道收入首次超過線下。

財報披露,藍月亮在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的“618”及“雙11”大促中,位列天貓、京東等傳統貨架電商平臺衣清品牌銷量榜首。

儘管貨架電商業務看起來表現相對良好,但架不住線上電商內卷,僅憑過去積累的運營經驗,還不足以拉動線上管道每年達到增長預期,也再難彌補全管道市場份額丟失的那些年,只能優先著眼於解決當下最關鍵的問題。

03主推高端、押注達人,營收增長難以預見

藍月亮十分清楚公司面臨的問題,也的確積極調整航向,尋找新的機會增長點。

在洗衣液品類方面,藍月亮主要根據市場調研趨勢,調整每年的產品策略。比如 2021 年疫情影響下消費者的消毒需求增加,於是集團重點開發不同情況的除菌洗衣液和專用洗衣液;次年,全民運動熱潮興起,藍月亮隨後推出運動型洗衣液;2023 年主推綠色消費,藍月亮也對應更迭主推品,大力推廣至尊洗衣液系列的環保洗滌用品。

值得關注的是,藍月亮產品策略的調整邏輯,除了滿足消費者需求,近年來也更加圍繞“提升毛利”展開。

在這次母親節行銷翻車事件的海報上,藍月亮主推高端線產品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其官方旗艦店也在大力推崇這瓶售價達 89.95/660g 的高端線產品。聯繫到 618 大促節點將至,藍月亮此時再推至尊洗衣液系列產品,既延續了去年的產品策略,也是希望在上半年大促中守住一定的利潤。

藍月亮對高端線的探索一直有跡可循。其在招股書曾提及,早在 2017-2019 年,除去原料成本降低、庫存周轉和生產效率優化外,較高毛利產品的銷售增加也是這幾年毛利提升的重要原因。

品牌資料顯示,2015 年,藍月亮推出至尊濃縮+洗衣液,2018 年推出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但這類濃縮產品並不受市場歡迎。自 2015 年生產濃縮洗衣液以來,藍月亮雇用大量銷售人員在商超賣場普及濃縮洗衣液知識,結果在價格敏感的年代,用量更少,價格更貴的至尊洗衣液,消費者並不買帳。後來受新冠疫情影響,至尊濃縮洗衣液的銷售表現得更為艱難,在直銷大客戶和經銷商裡造成價值約 1.50 億港元的庫存退貨。

而線上電商管道的遍地開花,加上疫情後,年輕用戶也越來越注重家用清潔產品的品質,讓藍月亮看到了新的機會。

為了配合電商新管道發力,今年藍月亮選擇把重心放在“達人帶貨”模式上,試圖在財報中創造一條不錯的增長曲線。

蟬媽媽資料顯示,去年全年藍月亮還是以品牌自營號為主,達人帶貨銷售占比僅 18.92%。今年以來,達人帶貨銷售占比飛升至75.36%。近期的 38 好物節大促中,藍月亮做到了日均 1000-2500 萬。這樣的成績自去年年中以來從未發生過。

今年 4 月,藍月亮在日用品百貨品牌月榜位列 TOP1,日均銷售額 750-1000 萬左右。以 4 11 -5 10 日資料參考,藍月亮達人帶貨銷售額占比已經高達 78%

在這場翻車事件中所涉及的大主播 @董先生,過去也為藍月亮貢獻了不少業績。3 月的一場直播突破 53 萬單,賣出 600 萬瓶,相當於每分鐘賣出一萬瓶。

某種程度上,沒有達人帶貨,就沒有藍月亮霸榜的今天。

最後再看同行,活力28 和立白在達人帶貨上並沒有藍月亮激進。活力28 去年全年達人銷售占比為 11.37%,今年以來上升至 29.08%,立白則從去年的 45.46% 上升至 64.06%

不過,這次翻車事件或許打亂了藍月亮的行銷節奏。刀法拉取了翻車事件前後數據,4 26 -5 5 日期間,藍月亮達人帶貨銷售占比還在 75% 以上,5 6-15 日期間,這個資料斷崖式下降至 23.79%

對藍月亮來說,依賴達人帶貨究竟是解藥還是毒藥?

達人帶貨的確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創造破紀錄的銷售額,但返點、傭金、價格機制等問題,反而和藍月亮所追求的淨利提升背道而馳。未來是否會靈活調整達人帶貨模式,還是一如“知識行銷”,即便 ROI 持續走低也僵化地執行下去。

04分析師點評

談起藍月亮,瞭解這家日化企業的人們定是扼腕痛惜。

曾經自稱要成為“中國寶潔”的它,結果高開低走,起起伏伏,時至今日還鬧出翻車事件。自視甚高,拋棄KA管道,斥鉅資為錯誤買單。錯失了本該屬於藍月亮的市場份額,導致如今不得不面臨線下管道拓展成本昂貴,線上管道成本水漲船高的兩難困境。

在行銷上的問題也不可忽視,行銷策略與時代脫鉤,也與業績脫鉤,錯過了通過內容行銷撬動業績的黃金時期,給了蔬果園、立白、活力28等競爭對手在網友面前瘋狂蹦迪的機會。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藍月亮仍有時間解決問題,但還剩多少時間,只有它自己知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