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根據蘋果最新提交的SEC監管檔內容顯示,該公司在剛剛過去這個財季中的研發支出達到了驚人的2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億美元。對此,蘋果方面的解釋是公司在招聘和招聘相關方面的費用支出導致了這一研發經費的大幅增長。
根據最新公佈的檔內容顯示,蘋果在截止今年3月這一財季的總研發支出為25.1億美元,同比迎來了31%的增幅,並佔據了蘋果當季總營收的5%(蘋果第二財季營收50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580億美元下滑13%)。而在此之前,該公司研發經費通常只占公司總營收的3.6%。
事實上,標普50指數成分股企業中已經有132家公佈了2015年度的研發開支。按照研發開支占營收的比重計算,蘋果僅排名98位。其中在10家市值最高的企業中,Facebook研發開支占營收的比重為26.5%,排名第一。英特爾21.9%、默克公司16.7%、Alphabet16.4%、Pfizer 15.7%、甲骨文15.1%、微軟13.6%、強生公司12.9%、亞馬遜則為11.7%。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蘋果營收規模太過龐大,從而導致研發開支在營收中所占的比重相對較小。
如果將這一時間放寬至半年,那麼蘋果在這段時間的總研發支出達到了49億美元,同比去年上漲了29%。蘋果方面解釋稱,公司研發經費的上漲主要是同近期所展開的招聘活動以及包括原材料支出、賠償金在內的相關支出有關。
在日前舉辦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就表示,公司在過去四個季度總共收購了15家公司,但是這些收購似乎還沒有重要到需要讓蘋果單獨告知投資者的地步,但是這一切可能會發生改變。同時,他還重申了蘋果對於研發工作的重視,並表示上述收購15家企業的資產會被逐漸部署到蘋果的未來產品和服務中。
“我們始終關注著市場,尋找能夠對我們當前業務形成補充或者成為當前業務一部分,又或者能夠允許我們加速進入一個令我們感到興奮領域的企業。可以肯定的是,我們會考慮收購比我們目前收購交易規模還要大的一些公司。”庫克在電話會議上說道。
在另一方面,蘋果在2016年的預期資本支出將達到150億美元,這主要是因為該公司對於產品調製工具、資料中心、設備、資訊系統硬體和零售基礎設施的投資支出大幅上升所致。
雖然這份SEC檔並沒有明確指出蘋果研發經費所涉及的具體專案,但外界廣泛認為蘋果內部秘密汽車項目“Project Titan”顯然會同此番研發支出的大幅上升存在著密切關聯。有消息稱,蘋果已經為這一項目調用了超過1000名員工,同時還在德國首都柏林附近組建了一個秘密的汽車研發實驗室進行AppleCar的研究。
然而,雖然蘋果一直希望同一些德國傳統汽車廠商展開合作,但據德國媒體Handelsblatt爆出的最新消息稱,蘋果與寶馬和戴姆勒這兩家德國汽車公司關於電動汽車專案的談判已經徹底破裂。蘋果或可能轉向與世界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麥格納國際(Magna International)合作,幫助其繼續研發汽車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稱蘋果汽車專案今年早些時候曾在公司內部舉步維艱。由於高管團隊對汽車項目“Project Titan”的方向和進展感到不滿,當時負責蘋果電動汽車研發團隊的史蒂夫-紮德斯基(Steve Zadesky)在1月突然宣佈離職、蘋果高管計畫對這一項目展開表現評估,同時該公司還停止了有關該專案的招聘工作。
但從最近的情況看,這一專案似乎又開始逐漸走上正軌,最明顯的例子是蘋果近期又從汽車行業成功招來了兩位高級人才,這兩位專家據悉將在蘋果“產品實現實驗室”(Product RealizationLab)任職,並將主要負責硬體原型設計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