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日中天的直播業務,正在與不同互聯網行業結合起來,形成直播+”經濟。

  直播+娛樂已很成熟,PC時代的9158做到上市,移動端的陌陌直播業務上線一年不到,已成主要營收來源,直播+娛樂吸金能力可見一斑。直播+行銷被許多綜合類直播平臺所看重,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在美拍等平臺砸錢做行銷,取得不錯效果。還有一個正在崛起的則是直播+電商,通過直播賣東西被坊間熱議,前幾天看到虎嗅上有一篇文章說,直播+電商是繞過BAT的另一個機會,有人對此不以為然,認為直播+電商是一個偽命題,更別說要繞過BAT了。

  不看好直播電商的大抵有兩種邏輯:

  一是直播+電商效果不好。直播+電商,本質就是電視+電商,即所謂的T2O模式(TV to Online)模式,連電視這麼強勢的媒體都玩不轉,更別說直播。眼下直播+電商帶來銷量很困難,銷量是電商的終極目標。

  二是直播只是宣傳方式,跟文字、圖片等沒有本質區別,而電商的商業本質並沒有變化,過去並不存在著文字+電商,圖片+電商的說法,直播+電商只是一個偽概念。

  對於上述兩種邏輯,筆者均不以為然。

  電視媒體做電商不成功,與直播+電商能否成功並無必然聯繫,直播看上去確實就是互聯網電視臺,但移動互聯網讓它又完全不同于傳統電視,還有關鍵要看誰來做這個事情。認為直播是宣傳方式的,說的其實是直播+行銷。如果阿裡巴巴等巨頭接受了直播+電商,就完全不一樣了,直播不是宣傳方式,而是電商的基礎設施,如同購物車、商品圖片一樣,不可或缺。

  直播+電商解決用戶的購物痛點

  直播+電商是什麼?通過直播來售賣產品或服務、支援交易,就是直播+電商。

  先來看看傳統電商有什麼痛點。

  相對于傳統提袋購物而言,電商對消費者來說最大的缺陷是,通過互聯網得到的資訊,對於購物決策總是不夠的。比如買衣服、買化妝品、買房買車,使用者需要更全面地瞭解才能做出消費決策,親臨現場再加上有人講解,體驗會好很多,而傳統電商是做不到這兩點的。

  電商第二大痛點是缺乏社交行為,人們足不出戶可以買到許多東西,但卻少了機會跟親朋好友聚會逛街的機會,購物,是一種社交行為和生活方式,在購物之後往往會消費聚餐、電影等服務。

  這些年,人類一直在努力去攻克電商的痛點。衣服不能試穿?有線上3D試衣間、免費試穿服務。缺乏講解?蘑菇街等導購平臺的達人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還有什麼值得買這類網站的崛起,都表明導購的重要性。買房不想去現場看?有基於VR的樣板房,讓你身臨其境。買傢俱不知道家裡是否合適?尚品宅配提供上門量尺,必要商城剛剛上線了AR(增強現實)App

  這麼多解決方案,有的確實解決了問題,比如上門量尺,免費試穿,然而成本很高;還有的則是技術不夠成熟,體驗沒做到位,比如線上3D試衣間、AR購物、VR樣板房,還有完善的空間。

  現在,直播+電商來了。

  它完全或部分解決了電商使用者的一些痛點:

  1、基於視頻你能更全面地瞭解產品或服務,視頻資訊維度比圖片文字豐富無需贅言,直播則確保你看到的視頻並未經修圖,它是真實的,看房、看車,視頻均是最好的資訊承載方式。

  2、通過主播們的講解示範、回答問題這類互動形式,直播解決了講解這個導購問題。用戶購買大件、重決策商品,比如家電、家居、美妝時,往往有很多問題,商場都有導購員耐心地解答,直播可實現類似的體驗。

  3、相對于傳統電視購物的我說你聽而言,直播是即時互動的,你可以問主播問題,你還可以跟看直播的人一起通過彈幕等方式交流,所以直播電商,有一些社交屬性。關注某個明星、關注某個商品的一群人聚在一起購物,已經有一點陪逛街的感覺,大家一起買買買,而傳統電視購物,以及所謂的T2O,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不可否認,對於用戶而言,通過直播來瞭解商品,時間成本更高。然而,如果看直播能夠更有效地決策,整體決策效率實際上是變高了,況且對於長決策商品而言,時間本來就要花很多。還有,因為網紅、明星們參與到直播電商之中,直播購物成為娛樂化的生活方式,時間不是問題,我們去逛街,往往是毫無目的地閒逛,節省時間不是首要考慮的。

  直播+電商不會增加商家成本

  商家關心的是,直播+電商,是否會降低投入產出比。如果更多的付出能夠帶來對應的銷量,商家是願意投入的。對於商家而言,直播+電商有以下好處:

  1、更全面地傳遞了商品資訊,促進了使用者的有效決策:商家不斷提升商品資訊呈現能力,説明使用者決策,視頻正在成為一種受歡迎的形式,Amazon對一些商品就上線了360°的動態視頻。直播讓商家可更多維度地呈現商品資訊。

  2、講解從一對一變成一對多,降低了售前諮詢的負擔:過去每個小二都要跟每個潛在客戶聊天,這是電商的主要人力成本之一。現在通過直播,召集一定數量的潛在消費者一起觀看講解,等於售前服務從一對一一對多了,這樣來看,售前諮詢效率反而提高了。

  3、直播讓電商有了叫賣的能力,提高了銷售效率:菜市場、超市、街邊地攤,都會有人叫賣,就算不叫賣也會有個喇叭。這些人不是吃飽了撐著,而是因為叫賣能吸引關注,起到促銷作用。直播,就有叫賣和促銷效果,可提高銷售效率。

  4、通過聚集人氣營造團購氛圍,進而提高轉化效率:商家通過網紅、明星、促銷等方式,聚集大量人氣,營造出類似於團購的氛圍。氛圍很大程度影響著消費者的決策,店鋪的燈光、背景音樂、商品陳列等等都至關重要。直播營造的氛圍,對商家銷售商品是有利的,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團購:不是通過限時的降價促銷形成,而是通過直播聚集人氣實現。2015年雙十一期間,阿裡巴巴聯手湖南衛視搞晚會,與直播電商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互動性和個性化差一些。

  5、網紅和明星的成本只是暫時的,電商直播走向平民化:誠然,眼下許多電商平臺的直播,邀請明星、網紅和達人去做講解員成本是很好的,不過這是暫時的,為的是養成習慣和聚集人氣,未來的直播,可能會小二化,商家自己能做直播。還有,在淘寶模特等職業之後,電商行業會出現大量的專職直播員,為商家提供專業直播服務,可能顏值高,可能口才好……這就相當於實體店的導購員,成本會比明星、網紅和達人低很多。

  直播+電商,短期內,確實需要較大投入,許多案例表明,這種投入取得了可觀的回報:5月底,吳尊在淘寶直播推薦奶粉品牌惠氏啟賦產品,60分鐘帶來120萬人民幣的銷量,單品轉化率高達36%,明星+直播的轉化率很贊。聚划算、菠蘿蜜、網易考拉等平臺的直播嘗試,以及羅振宇等個體網紅的直播賣貨,在轉化率上均可圈可點,直播不能帶來銷量的說法,站不住腳。

  傳統電視購物時代的直播是稀缺資源,電視臺的時段寸土寸金,成本居高不下,正常的商品一般承擔不起,只有毛利非常高的商品比如保健品,才能玩兒電視購物,或所謂T2O。現在,直播資源本身不再稀缺,頻寬是較大的成本支出,微博CEO王高飛公佈的數字是每個直播使用者每天要2元頻寬成本,但相對于電商用戶的獲客成本而言,這並不算高。

  哪些產品和服務適合直播售賣?

  根據上述討論,能確定這些領域的產品和服務,非常適合做直播電商

  1、無法到現場卻要決策

  現在,跨境電商平臺紛紛試水直播,就是因為用戶在購買進口貨時不能到當地、資訊不對稱,又要做出決策,直播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人們看直播就更能瞭解進口商品。旅遊這類服務的決策,你去現場之前是不瞭解的,你也不可能去現場瞭解,直播將會風靡。專案投資時的決策,你在股權眾籌這類平臺看項目,不去現場瞭解多少還是會打退堂鼓,借助於直播,你能更瞭解項目。

  2、重視過程消費的產品

  在過去,我們為結果消費,吃雞蛋不會關心下蛋的母雞。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關注過程,吃雞蛋,還要找到下蛋的母雞和瞭解下蛋的過程:關心食材的種植過程,關心工藝品的製作過程,關心食物的烹飪過程,關心孩子的學習過程……有和直播,我們就能更好地瞭解過程,消費過程,比如通過直播看餐廳的後廚,確保食品安全同時還能瞭解食品的烹飪全程。C2B時代,長尾經濟興起,越來越多的個體將會成為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者,人們購買他們的產品和服務更多是因為這個人,這類電商同樣適合直播電商。

  3、要體驗需講解的重決策

  買房買車、買化妝品、買家電,許多場景,我們都需要多方位瞭解產品或服務,需要專業的講解做出購物決策,這類產品非常適合做直播電商,眼下,美妝等領域的直播電商正在興起。

  4、適合團購的產品和服務

  直播電商就是一種新形態的團購,它聚集人氣在一起之後,向群體售賣某一個或某幾個產品(服務)。因此,過去在團購尤其是限時團購中表現較好的產品和服務,非常適合做直播電商。正如團購容易打造爆款一樣,直播+電商同樣會是爆款生產機。最大的實物類電商聚划算的嘗試結果證明了這一點,吳尊通過直播賣了120萬元的奶粉,柳岩在聚划算直播叫賣六款產品:棗夾核桃賣出2萬多件,在觀看人數12萬人的基礎上這個轉化率很高。聚划算,以及主打限時特賣的唯品會,都會成為直播電商的重量級玩家。

  直播+電商的最大難題是技術

  直播+電商與電視購物,T2O模式,以及視頻購物都不是一回事兒。直播+電商的爆發,已具備天時、地利和人和的條件:

  1、天時:眼下的中國,網紅經濟火熱、直播內容風靡、移動網路普及、消費升級加速,這為直播電商創造了很好的大環境,幾年前,所謂T2O模式,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的。

  2、地利:直播+電商不再是電視臺或視頻網站這些媒體主導的項目,而是主流電商平臺不約而同在大力投資的新興業務,主導者從媒體變為電商平臺,將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紮根于電商平臺的直播電商,在基礎的用戶和商家體系上,能提升商品(服務)與人的連接效率,火是必然。

  3、人和:電商平臺通過直播提高商品(服務)與人的連接效率,並且構建流量閉環,這是電商平臺夢寐以求的,淘寶2016年三大戰略中,內容化、社區化這兩點都是想要構建流量閉環,將注意力留在平臺。對用戶而言,直播有利於購物決策,讓電商購物變得更有趣。對商家而言,直播電商提升了轉化率、增加了銷售額。大家都能得到想要的,為直播電商創造了人和的條件。

  現在不需要討論直播電商會不會爆發,而是要討論去還存在什麼難題。直播+電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在我看來,最大難題是技術,就是如何讓用戶直播時購物體驗更好的技術,如何將直播與電商結合得更順暢,增加轉化效率。

  1、語音技術:在主播講解時說到某個商品時,就能出現商品連結,使用者可方便地加入購物車,眼下還沒有直播平臺做到這一點。聚划算的做法提供了新思路:通過語音口令説明使用者快速購買,在主播公佈語音口令之後,使用者可通過聚划算App“喊出口令,進而獲得優惠、購買商品。這讓用戶在直播中有消費欲時購物更便捷,提升了轉化效率、豐富了互動方式。

  2、圖像技術:在主播展示某個商品時,或到達某個地方時,可通過圖像識別技術探測對應商品,進而給用戶推薦,便於用戶下單,實現真正的邊看邊買。已有創業團隊嘗試在視頻上實現類似技術,比如你看到《歡樂頌》裡面劉濤的衣服不錯,就可以很方便地將其加入購物車下單,如何將圖像識別技術與直播結合起來,是接下來的難點,要做到即時識別並不容易。

  3VR技術:直播+VR結合將是大勢所趨,VR能夠讓我們更全面、多維、生動地瞭解世界。之于直播電商,有了VR(虛擬實境),或AR(增強現實)技術,我們就能更好地瞭解商品資訊,或者跟人互動了,比如戴上頭盔你到達一個虛擬的商場,裡面有導購員(主播)正在講解,一群人在圍觀(社交),這種一種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淘寶愚人節發佈了BUY+計畫就是類似理念,阿裡巴巴還宣佈要做VR內容平臺,打造VR交互技術,直播+VR+電商打通,為時不遠。

  4、開放平臺:眼下電商巨頭都在嘗試直播電商,但都是平臺邀請網紅或明星小試牛刀的玩兒法,並沒有將直播電商開放給平臺上的商家。直播電商普及只是時間問題,其未來一定會開放給商家。一方面,平臺組織的直播活動,商品可接入獲取訂單,比如網紅戴了某個耳環,直播介面就會自動出現商家商品。另一方面,商家可在商品頁面接入直播能力,自己邀請達人,或者自家小二、專職主播上陣來做主播,承擔起促銷+導購的角色,未來登陸淘寶進入店鋪或商品,你可以選擇看直播。

  技術問題的解決是時間問題。就算語音、圖像、VR技術短期內不會成熟,但通過語音口令等方式,還是可以讓直播與電商的融合變得更加順暢,進而提升用戶的直播購物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