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將著重討論普遍意義上的互聯網市場推廣管道組合,並給出階段性目標及注意事項,同時還有作者關於如何提高投放ROI的心得。前提依然是做好市場定位,明確自己的目標使用者與廣告創意。
文章目錄如下:
- 市場推廣六大階段性目標
- 市場推廣組合五大方法論
- 提升ROI的兩大核心
市場推廣六大階段性目標
1第一階段:線上廣告試水
推廣管道:線上廣告(搜索、網盟、資訊流、導航……)
推廣策略:精准行銷,通過及時的效果廣告,測算單個用戶獲取的成本是否在目標範圍內,並不斷提升量級,找到目標使用者群體究竟在哪個管道最多最好。
優化策略:管道談判,拿到最低價;降低CPC;優化時間段;優化素材;剔除效果最差的管道。
注意事項:線上廣告最忌諱一投了之,其關鍵點既不在品牌,也不在內容。核心在於通過理解各管道的流量分發機制,找到核心目標使用者,並做到量級最大化。通過量級最大化,覆蓋到足夠多的目標使用者,注意,足夠多的用戶。所以,這塊一定要找專業的團隊進行操作,不然很容易因為操作不當而出現效果不好,最後卻認為是管道不好,因噎廢食。
2第二階段:主打口碑
推廣管道:社會化廣告(微信、微博、論壇)
推廣策略:分享傳播,並產生優質內容。通過與各類KOL合作,引起用戶的普遍關注與分享。
優化策略:產品調性與KOL的匹配度;社會化內容改進,文案創作;優化每條文案的轉發與評論;剔除效果最差的KOL。
注意事項:KOL合作比較麻煩,不是所有的KOL都能進行配合。另外文案的創造要求也很高,需要進行測試,找到使用者care的點,然後深入執行。
3第三階段:事件
推廣管道:BD聯盟(路演、商業活動、主題活動、異業合作)
推廣策略:策劃事件,引起媒體報導。進一步提升用戶注意力。
優化策略:執行頻率;執行效果;事件把控。
注意事項:線上活動與事件行銷操作難度比較大,如果想要提高執行的效率與活動的頻率,最好能與協力廠商公司進行合作。異業合作儘量能搭上一些品牌效益。
4第四階段:公信力
推廣管道:自媒體+媒體管道
推廣策略:官方輸出內容,媒體與記者進行報導,詳情見本系列3。
優化策略:媒體關係優化;獨立記者良好合作;內容吸引力。
注意事項:公信力塑造需要發揮自媒體作用,尤其是內容行銷,企業需要不斷輸出有價值的故事,用視頻,文案,圖片的方式,闡述企業理念,使用者故事,產品新意。
5第五階段:知名度
推廣管道:媒體廣告+戶外廣告
推廣策略:以明星代言切入,央視及衛視頂級欄目黃金時段播出,配合分眾傳媒,公交、地鐵、院線、飛機場等戶外廣告,迅速提升知名度。
優化策略:廣告創意;播放時段;播放頻率。
注意事項:把握廣告的重複性,重複再重複,讓人記住你。
6第六階段:成熟期
推廣管道:全觸點,線上廣告,T類廣告為主
推廣策略:官網、APP、WAP做好品牌流量收口,同時主動出擊,針對節日購買T類,導航類廣告,提高ROI。
優化策略:品牌流量保護;CPC最低化。
注意事項:品牌起來後,品牌流量要做好保護。詳情見本公眾號之前的文章:“你累死累活做品牌,我偷偷摸摸搶流量”。
市場推廣組合五大方法論
1先做口碑,後做知名度
通過線上廣告進行試水,驗證市場的合理性,找到目標使用者,進一步明確市場推廣的方向。
接著通過社會化管道結合事件,引發用戶的普遍興趣,尤其是KOL大大加速了產品的導入期,使得產品快速獲取使用者普遍意義上的關注,而線上與線上管道的結合,使得用戶粘性增加,降低了用戶流失率。
接著依靠媒體管道進行公關,通過協力廠商獨立觀察評論來獲取使用者的信任,形成產品的公信力。
然後利用大眾媒體,以名人代言+頂級電視廣告+戶外傳媒,徹底引爆市場。
最後利用數位廣告牢牢鎖住目標使用者,使得ROI最大化,並結合節日開展行銷,進一步放大效益。
2複 制
在各個階段中,如線上廣告,我們找到管道的操作方法後,統一複製到其他管道中,實現整個線上廣告體系的效益最大化;其他的階段也是如此,把最優秀的方法不斷複製,實現效果最大化。
3線上廣告最為關鍵
同時,整個階段中,線上廣告都是重中之重,由於最終的購買效果大部分都會落地到線上廣告,如搜索,應用商店,所以線上廣告占比要大。
4精細化資料運營
由於各階段產生的效果最後都會落地到線上廣告的實際效果中,所以整個過程需要進行細節性分析,從而為各階段的執行提供優化參考:
- 對各階段的重點管道進行分析優化;
- 針對線上廣告進行效果區分,如品牌流量的占比、用戶自發分享邀請帶來的用戶占比、直接推廣帶來的用戶占比,包括各類別用戶的留存等。
5創意為王
整個過程中,傳統的用戶洞察依然十分關鍵,找到產品利益點與使用者關注點二者的聯繫,並形成創意至關重要。
提升ROI兩大核心
如何提高ROI?
也許你已經在很多文章裡,看到了很多優化技巧,比如通過談判拿到高折扣,降低成本;又比如通過優化素材與廣告定向,避免廣告被無效點擊。
事實上,折扣都是透明的,而優化又很難。也許你辛苦拉來了很多註冊用戶,但是一回訪,發現好多並沒有意向,於是你就想,能不能不要把不購買的用戶帶進來?
話說,只有超級電腦才能滿足你的要求了。
事實上,用戶很難定位,即便是DSP做到了其宣傳的效果,也無法做到絕對精確,廣告浪費在所難免!更何況,就算廣告觸及的全是高意向購買用戶,然而用戶不一定會買,要知道用戶購買決策是非常複雜的行為。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覆蓋足夠多的目標使用者,從而抓住真正的購買用戶。
我認為,要提高ROI,核心在於兩塊,第一塊就是找到目標使用者;第二塊就是提升轉化率。
1如何找到目標使用者
1)用戶是如何進來的?
研究用戶購買行為,找到影響用戶的關鍵點。找到用戶的搜索決策行為,粉絲決策行為,場景決策行為,品牌決策行為,根據不同的使用者行為,在核心管道進行佈局。
2)哪些管道能綜合影響用戶?
比如用戶通過新浪閱讀新聞,看到了廣告,產生了興趣,用戶不會貿然決策。接下來會進入搜索,或查看百科,知道等,最後建立購買決策。由此我們可以進行管道組合,鎖定目標使用者。
3)單個管道的使用者情況。
針對大管道,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管道的特性,找到用戶在哪裡,用戶有多少。假如該管道每天分發本行業流量10億次,我能占到多少份額?我鎖定了
多少目標使用者?
4)管道的互補性。
這一點可以歸納為廣告的互補性,儘量不要發生重複,由於我們的目標是ROI最大化,而非品牌,品牌有滯後性,這樣考核就不會通過。所以要求各管道形成用戶互補。
2如何提升轉化率
1)自媒體策略:通過自媒體,樹立企業的公信力。
2)內容策略:包裝,包裝,包裝。可以是大品牌包裝策略,也可以是差異化包裝策略。包裝一些明星人物,明星事件,如央視背書,全網覆蓋。故事一定要有趣,有深度,真實是第一位的。
3)設計策略:視覺設計要有衝擊,別看起來山寨,儘量品牌感強一些。
4)按鈕策略:註冊按鈕,購買按鈕,要人性化,用戶很懶,你懂得。
5)引導策略:內容引導,環節引導,技術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