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娃哈哈”,我們的印象大概還停留在它的礦泉水代言人從1999年就不曾改變的王力宏中。誠然,娃哈哈的老牌產品多年來很少進行包裝改變,給消費者一種古板守舊的感覺,然而娃哈哈在工業製造這一方面一直走在中國的前端。
2012年,娃哈哈遇到了發展危機,這一年娃哈哈集團營收首次變成負增長。這對一直在迅猛發展的娃哈哈來講是不小的衝擊,然而這次的危機事早已初現端倪。軟飲行業本身就是一個依靠薄利多銷的零售行業,而近些年的原材料物料的價格也不斷上漲,投資、研發新品的市場風險不斷加大。
面對這樣的局面,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保持理智,他說:“作為飲料業的龍頭企業,每年20%增長都達不到,說明市場容量沒那麼大了,眾多飲料企業在有限的市場裡就要展開惡性競爭;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開始惡性競爭,那麼整個行業就會出問題。家電行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認為解決困局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像當年可口可樂面對市場疲軟時選擇打開國際市場,另外一條是實現多元化轉型。顯然,宗慶後選擇了後者,打開了市場,為日後向白酒、地產、生物、機電等領域多元化的擴張埋下伏筆。
伸出手臂,抓取,抬舉,放下……只見一個身體上印著醒目的娃哈哈標誌,長得像長頸鹿的大傢伙,靈活地來回伸展手臂,輕鬆而精准地將一箱箱爽歪歪飲料碼放整齊。
2000年,成立模具工廠,為制瓶機、制蓋機生產配套新瓶型、新蓋型模具。
2003年,開始導入ERP系統,實行企業資訊化管理。
2008年,參與承擔國家863計畫“機器人高速包裝工作站關鍵技術及示範應用”專案。
2011年,承擔工信部“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高速搬運機器人及其物流生產線關鍵技術與示範應用”的研究。
2012年,參與承擔國家863專案“高精度高效率工業機器人減速器開發”。
2015年,完成串聯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平面機器人的研發,並用於集團飲料生產線上產品裝箱、碼垛、生產物料投放、裝箱等領域。
2018年,娃哈哈註冊成立了浙江德清娃哈哈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工商資訊顯示,該公司的業務範圍涵蓋先進裝備製造技術、傳感技術、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智慧技術、新材料、生物工程、生物醫藥等領域,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可能是為了研發專業工業智慧設備,加大在生產裝備上的創新能力,娃哈哈才設立德清娃哈哈。
…..
據悉,2019年3月27日,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新成立了一家浙江娃哈哈智慧型機器人有限公司。註冊資本4000萬元人民幣。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大股東,占股65%。
資料顯示,宗慶後為該公司最終受益人並出任董事長,持股比例52.15%。經營範圍包括智慧型機器人、機器設備及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等。
探索機器人之路,為上市鋪路?
2011年以前,娃哈哈還是一家傳統製造企業。伴隨著人工成本上升、人力資源緊張的局面初顯,工業機器人也逐漸起步。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看到了其中的發展前景,開始從食品飲料主業轉向發展機電工程和資訊產業,希望以此探索出一條屬於娃哈哈的轉型升級之道。
2011年,娃哈哈承擔了工信部“十二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高速搬運機器人及其物流生產線關鍵技術與示範應用”的研究。2012年,娃哈哈參與了2項國家863項目“高精度高效率工業機器人減速器開發”,都是圍繞機器人的應用和研究。
2013年,娃哈哈有計劃地踏上了機器人之路,利用在飲料機械裝備開發、系統集成應用方面積累的經驗,進入智慧裝備研發製造領域。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當年在娃哈哈調研時,娃哈哈方面透露,飲料、生物工程和機電是娃哈哈未來發展的三條主線。首先瞄準的是工業機器人,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還可以在自動化生產裝備領域開拓新的增長點。
在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宗慶後表示,娃哈哈未來將多元化發展,開拓生物工程、機器人、高新技術環保、節能電機領域,並開始著手引進技術和人才。
2015年,娃哈哈完成了串聯機器人、並聯機器人、平面機器人的研發,並用於集團飲料生產線上產品裝箱、碼垛、生產物料投放、裝箱等領域。現在,娃哈哈工廠內已經實現了生產線的自動化,除了設備監控人員,已經看不到操作人員的身影。按照宗慶後的構想,娃哈哈出品的機器人,不僅自己使用,還要不斷輸出,形成一個高端機電製造產業。同時,娃哈哈籌建傳感技術研究院。宗慶後自己很看好晶片以及感測器領域,在他看來,這兩樣可以開發出很多新的產品,這是物聯網最關鍵的、也是國內最落後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成立公司正式進軍高新領域,與娃哈哈謀求上市也有一定的關係。日前,宗慶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如果未來需要大資金投入的專案,也可以考慮上市”。
挖掘機器人產業的潛能
為什麼要做機器人?宗慶後認為,體力勞動已經無人願意做,危險、危害健康的工作也不應該交給人力勞動,因此娃哈哈開發了裝炸藥的機器人,還有裝鉛鋅電池的機器人。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今年3月提到,據不完全瞭解,全國有20多個省市把機器人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推進發展。這幾年,產業發展速度比較快,全國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了40個,短短幾年時間,機器人企業的數量超過了800個。機器人產業存在著重複建設的問題。“在自主品牌方面,我們的工業機器人大多還都是一些中低端產品,六軸以上多關節的機器人供給能力相對較低,所以,我們也確實覺得在機器人這個領域,有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
做機器人一哄而上的行為,被宗慶後看在眼裡,他想要改變中國沒有真正的智慧型機器人的局面,打破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賴進口的僵局,希望通過與以色列大學以及中科院合作,針對核心部件進行研發。
近年來娃哈哈成立機電研究院,除了開發碼垛機器人、投放料機器人、裝炸藥機器人、裝鉛鋅電池機器人,還開發了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直驅電機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現在飲料機械已出口緬甸,娃哈哈已經具備了生產各類模具及飲料大部分設備的能力,準備在裝備製造業上開發新的產業。
路漫漫修遠 他將上下而求索
娃哈哈製造機器人本是想實現自給自足,卻歪打正著進入了一個萬億市場:“我們進軍高新技術產業,研發節能環保電機和機器人,原來也有兩個機械廠,設備也是世界一流的,以前為自己服務,自己做模具,現在想在這個方面有所發展。”
實現工業智慧化確實面對重重阻隔,期間娃哈哈也遭遇很多的困難,在企業轉型期間,宗慶後表示在面對新興產業時,要向專業企業進行學習。宗慶後曾在一檔廣播節目中透露“我們正在做機器人,但是未來它的名字不叫‘娃哈哈’。
迄今為止,娃哈哈的智慧探索之路還並未停止。在人才擴張上,娃哈哈表現地也頗為急切“機電這塊基本上都是碩博士為主,相較飲料和生物工程,這塊你們聽起來比較陌生,但我們目前正在大力招人。”不難發現,娃哈哈為了彌補工業生產線的短板不斷進行研發創造,並且成功轉型,以自身為例給國內企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