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中國做生意,為什麼要讀懂分眾?

 

品牌是流量的護城河

01.“在中國做生意,要讀懂分眾。”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 

關注勢能,TOP100品牌裡89家投分眾,它們代表了頭部公司的主流風向;

關注新銳,每年每Q每月,都會湧現出新的品類和公司,少壯派雖然偶顯激進,但拳頭是真有力量;

關注競爭,絕大多數市場都是零和博弈,現代商戰要求知己知彼、快速決策。

晴雨錶/風向標不是說說而已,每一季的分眾財報,都值得細品。

02. 一份提心氣兒的財報。

全年營收119.04億元,同比增長26.3%

其中,日用消費品類客戶表現依舊突出,整體占比達52.8%,飲料、藥品等細分行業實現較好增長;娛樂及休閒、房產家居等廣告需求仍維持較高水準。

二級市場的回饋也很真實,雪球上難得一片看好,消費復蘇和AI產業化帶給分眾的機會。

03.  

從大盤資料來看,市場回暖是客觀事實,Q1國內GDP同比增長5.3%,尤其新消費(華為Pura70的一機難求)、新能源汽車(北京車展的火爆)、出行旅遊(OTA公司們屢創新高)等,行業的每一個角落競爭都呈白熱化態勢。這在分眾的Q1財報中也得以印證:2024年一季度,分眾實現營收 27.3億元元。

從微觀體感來看,大多數人都是嘴上吐槽錢難賺身體老實吭哧幹,北上廣深淩晨五點的機場最有說服力,烏泱泱一片出差的商務人士。

還有一個視角很有趣,相比於百萬億的GDP總量,分眾代表的梯媒百億級年營收,萬分之一比例真不算多,頗有一種小盤撬動大盤的感覺。 

再深入點拆解,這份財報裡還藏著廣告行業,幾個重要的商業信號。

04. 

 品牌廣告二次覺醒的元年。

這是甲方財經3月發佈的洞察,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圈子裡已經達成了深刻的共識,分眾財報更是這個觀點的直接佐證。 

2018年開啟的直播帶貨,讓效果廣告徹底騰飛,純品牌廣告一度被忽視,直到2023年,進入一個品效相持期。因為越來越多的品牌主意識到,極端的效果導向是個無底洞,商家在平臺演算法面前毫無勝算,沒有品牌力的支撐,毛利只會越來越低。

(基於強產品力基礎的)品牌力是一個企業真正的護城河,一個好的品牌,對效果廣告轉化的拉動是顯著的,是合理溢價、合理定價、合理利潤的保障,同時對企業擴張品類有長期延伸價值。

所以,有兩個趨勢特別明顯:一個是老品牌煥新的越來越多,因為前面幾十年的廣告是有心智複利的,推出適配市場的單品,轉化成本要比新品牌低很多;一個是白牌的品牌化,終究還是會回到品牌資產的大道,市場會變化,需求會反覆運算,工廠會陳舊,工藝會升級,唯有消費心智是確定性的。

這是分眾財報好看的因,也是分眾場景價值的果。

05. 

1+N+X

新的品牌公式:1是中心化媒體的引爆,N個內容、N個場景、N個事件的N倍放大,X就是海量增長。

翻譯下就是,一個真正強大的品牌,既需要中心思想(一句核心價值被消費者所記住,隨時隨地條件反射),也需要不同角度擴張場景與內容,讓二者發生共振,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品牌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打法:起步時要開創獨特功能,精准分發和社交種草;跑到幾個億時要破圈引爆,成為細分品類之王;做到幾十億時要開創產品矩陣,開拓新場景;沖到百億時要鞏固領先地位,建立文化認同和情緒共鳴。

小紅書種草,抖音帶貨,分眾引爆空間心智,視頻號沉澱私域資產,各項都是是互補的。

06. 

 創新單品,聯動打法。

德佑濕廁紙(不可逆的產品體驗懂的都懂),算是近幾年非常經典的案例,僅用了短短1年時間,營收就從3億突破到了10億。

線上場景:借著大健康東風的助力,通過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種草互動,德佑線上上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完成了從01的驗證閉環;

線下場景:通過投放分眾迅速提升知名度,牢牢抓住濕廁紙行業上漲趨勢,搶佔先機,夯實“德佑=濕廁紙=乾淨”的消費心智,在品類中遙遙領先;

這個案例非常有代表性,構建了品牌價值與消費觸點,打造了從品到銷的完整鏈路,完成了“造料-傳播-轉化”的行銷閉環,事實證明,品牌廣告會反哺線上投流的ROI

07. 

 健康賽道,長跑開啟。

 整個大健康賽道殺瘋了。

養生開始年輕化,“藥食同源”被Z世代開始接受,中式滋補全面復興,酵素、燕窩、銀耳、枸杞原漿等各個詞都是流量密碼。在分眾電梯裡,不僅太極藿香正氣口服液、湯臣倍健、善存等健康品牌持續霸屏,東阿阿膠、小仙燉、桃花姬、金燕耳、喜多多等中式滋補品牌也紛紛加大宣傳力度,借助高頻溝通搶佔消費者心智產權;

醫藥單品火爆,“禿如其來”的2.5億脫髮人群,腸胃病相關的藥物和益生菌品類持續走高,乾眼症、兒童近視防控等品類也成為新的增長點。以蔓迪、養元青為代表的防脫產品,以海露滴眼液、暴龍小星同學為代表的護眼類產品,以及康萃樂、愛益森等益生菌品牌紛紛刷屏分眾; 

還有一個最確定的是健康需求,那就是食品工業發生的變化,已經被高度概括成——5加:加蛋白、加鈣、加芝士、加膳食纖維、加益生菌等等;5減:減糖、減脂、減卡、減油、減鹽;5沒有:零蔗糖、零色素、零香精、零防腐劑、零添加劑;5追求:求新鮮、求天然、求輕量、求綠色、求有機等等。 

大健康是個真長紅賽道,只是個起點。 

08. 

 向外出海+向內下沉。 

向外,分眾仍在加速海外業務,向世界輸出樓宇電梯媒體這一中國原創模式,為中國品牌“出海”提供積極助力。目前已覆蓋韓國、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和日本等國的95個主要城市,境外子公司媒體設備數量超17萬台。 

向內,分眾傳媒的點位也在持續下沉推進中,具體量級官方沒有透露太多,有懂行的可以分析驗證下,個人認為可能性很大,畢竟這是大勢所趨。

海外新基建和下沉點位的佈局,一旦完成本地閉環,其先發優勢和壁壘是極深的,這也是分眾未來的兩個想像力。

09.  

小結:品牌是流量的護城河。 

其實,流量是一個模糊的詞,無論是潑天富貴的自然流,還是昂貴成本的投流,抑或是線下商超的客流,都充滿著不確定性。

放大來看,流量的每一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客觀實在的消費者。

真正的競爭戰場不在平臺,也不在產品or管道,而是消費者稀缺有限的心智,他說不出來為什麼但是又下意識做的那個決策選擇。

AI智慧體沒有完全成熟之前,商家是沒有能力構建一個真正一對一的服務通道的,只能選擇最大公約數的心智影響方式,在消費者心裡建立一個品牌和品類的映射關係。

而那些真正賺錢的公司,他們的秘密武器就是品牌。

10. 

最後,安利一下江南春視頻號《品牌反內卷的十不法則》。

1. 不要再抓紅利了!2. 不要再找消費者了!3. 不要再做加法了!4. 不要再擁抱變化了!5. 不要再講產品了!6. 不要再學習領導品牌!7. 不要再幻想出奇致勝了!8. 不要再努力改變了!9. 不要再相信數位了!10. 不要再順勢而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