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26日,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在巴賽隆納開幕,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于中興展臺現身,引發了業界關注。外界對此紛紛猜想,百度AI或將與中興結緣,共謀發展。

事實上,對百度來說,這樣的猜測不無道理。

從去年開始,百度與通信企業接連達成重要合作:小米、百度在小米首屆IOT開發者大會上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共建軟硬一體“IoT+AI”生態體系;年末,華為百度達成覆蓋技術、產品和內容等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百度DuerOS還與世界知名無線電通信技術研發公司高通合作,在Qualcomm驍龍移動平臺上共同優化DuerOS的手機AI解決方案,和紫光展銳、ARM及上海漢楓共同發佈DuerOS智慧晶片……截至目前,DuerOS已與包含vivo和小米在內的華為、ARMTCL、海爾、美的、哈曼、小天才等眾多知名企業達成合作,DuerOS的對話能力已在多個硬體載體和實際場景中落地。

關於人工智慧滲透並重構移動終端的潛力,李彥宏在百度發佈2017Q4及全年財報時發給員工的內部信中這樣描述,“AI能力對終端的滲透將從根本上改變現有人機交互模式,並使使用者的移動體驗進入一個全新紀元。

在眾多通信企業與百度AI的合作實例面前,中興與百度AI緋聞也就可以理解了。通信、手機行業正在面臨新的重大技術變革關口,人工智慧、智慧互聯網、5G,一輪與時間賽跑、生態戰略決勝的新較量已經全面展開。擁抱AI能力已經頗為成熟的互聯網巨頭,是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不過,通信企業與百度AI的聯繫變得日益緊密,很多通信終端為與AI並軌尋求產業升級而選擇與百度展開合作雖在情理之中,但深耕AI的國內互聯網巨頭非百度一家,何以讓百度獨享其成?說到底,即便拋開百度作為國內AI技術領跑者的角色,百度AI身上也有諸多吸引通信企業的地方。

一、從長遠看,百度AI在未來重構終端上的潛力無窮

其實在2017上半年,AI還沒有那麼搶眼,當時很多新興經濟模式裹挾機遇而來,共用經濟等話題一度成為榜首熱點。但漸漸地,花費時間去鑽研和打磨的科技類成果開始浮出水面,AI、區塊鏈等依靠時間沉澱而生的產業低調且穩定,逐漸在商業社會裡佔據了牢不可摧的地位。百度AI就是在這一時期勢起,諸如無人駕駛汽車Apollo的發佈、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DuerOS被廣泛應用。而在通信領域,百度對話式人工智慧系統DuerOS成了國內手機廠商搭載智慧交互系統的首選,百度AI的潛力逐漸被釋放了出來。

也正因如此,AI雖是一個風口,但是能順利搭上這趟順風車的人卻並沒有多少,AI的科技屬性自帶高門檻將大多數人拒之門外。而對於百度來說,其潛力正來自於此:一方面,早期百度在搜索領域所積累的海量使用者資料,能夠作為AI研發方向的重要參考;另一方面,早早做好的人才儲備計畫,成為百度AI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基礎實力;更不必說AI技術研發對資金的訴求,就足以篩掉一大批人。

因此,在這些資料和人才資源價值釋放還不夠完全的當下,百度AI依然擁有二次生長的潛力,擁抱百度AI也就成了通信企業前瞻性的戰略部署。

二、從當下說,百度業務板塊傾向度在先,AI生態體系在後

百度AI技術研發專業程度與水準在國內處在最前沿,2017年,百度提出“AIl in AI”,正式調整企業戰略走向,將AI作為重頭戲著手佈局,整體業務板塊再次重申,AI變成了百度的核心驅動力。其後,百度的重心逐漸隨AI技術的深化而轉移,直至AI全面滲透,構建出一個完整的AI生態體系。這其中不僅有智慧語音系統DuerOS,還有百度地圖、無人駕駛汽車……

日前,百度發佈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資料顯示百度當季營收2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29%,其中的移動營收占比76%。除總體增長之外,AI賦能搜索、資訊流和百度應用的效果也十分顯著:第四季度百度資訊流業務每日分發量環比增加20%以上,百度App用戶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約30%。由此可見百度AI在其業務版圖中的賦能能力之強大。

以此為背景,前有高度傾斜的AI資源優勢,後有來自百度AI生態的強大推手,通信企業尋求與百度AI聯手,得到的就不僅是DuerOS單方面的軟體系統支援,還有整個百度AI生態的潛在賦能力量。

三、從趨勢看,百度AI助力顛覆式改良創新,品牌影響力催化虹吸效應

如今,DuerOS已被廣泛應用到了各個領域,電視、音箱、智慧手機等都是其常見載體,在智慧家居、可穿戴設備和車載等場景中的應用屢見不鮮,合作夥伴眾多且實際應用成效顯著。財報顯示,百度DuerOS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30位合作夥伴,並聯合發佈超過50款搭載DuerOS的智慧產品,截至今年初已啟動智慧設備數超5000萬,月活躍設備數超1000萬。作為國內AI技術的前沿開拓者,百度成了中國AI舞臺上最活躍的一個。

通信企業要在百度與其他企業之間做權衡,一面是百度強大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另一面卻往往做不到旗鼓相當,且在這個新興的產業鏈中,虹吸效應更為明顯,百度勢必會在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下吸引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加上百度AI在多種載體下的實踐和應用經驗,百度AI作為通信企業的賦能者將是大勢所趨。

總的來說,如今用戶在通信需求上開始追求更加智慧、更加快捷方便的人機對話模式,AI語音助手則是人機之間流暢快捷交互的基石所在;通信企業亟待AI賦能自身產品,轉型升級。

因此,MWC上百度DuerOS、百度地圖齊亮相,外界對中興和百度攜手的猜測並非空穴來風,儘管百度和中興兩方對合作問題不置可否,但各大手機品牌搭載百度AI智慧系統似已成為時間早晚的事情。

AI手機成大勢所趨,百度AI成通信企業引領智慧手機新變革的助推器

其實,從IDC公佈的去年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首度出現下滑的資訊我們就能看出,在未來,軟硬體發展將難以並駕齊驅。如今的硬體製造產業已經遭遇發展瓶頸,軟體應用服務訴求則依然在飛速提升,而從資訊化、到資料化、再到智慧化,AI手機將成為智慧手機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在這個龐大行業轉型的推動下,百度AI也勢必將駛入發展的快車道,AI語音助手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媒介,更是會因為連接硬體的能力而被格外重視,這其中存在更多可能的潛在風口。

AI手機的趨勢對於通信企業來說,一方面,傳統資訊化、資料化時代的智慧手機面臨著轉型困局,而軟體系統研發與AI技術上的不足可依靠百度AI補齊,對整個手機行業來說,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正在於此。只有借助一個實力足夠強大的跳板,通信企業才能徹底顛覆產業模式,打開轉型的大門,走上AI賦能的時代。

另一方面,面對AI手機這個新的風口機遇,通信企業能依託百度AI抓住風口,擺脫同質化競爭乏力的狀態,在完整成熟的百度AI生態體系下實現產品突破和超越。越來越多的智慧手機品牌借助百度AI去創造更多可能,延伸軟體搭載系統業務上的邊界。

雖然雙方的碰撞還存在很多未知數,但可以想見在百度等AI龍頭企業的帶領下,AI全面滲透到智慧手機行業的那一天已為時不遠。

總的來說,通信企業之所以紛紛擁抱百度AI,看到的不僅是前沿的AI技術實力,還有百度未來的賦能潛力以及生態力量的爆發。現如今百度AI技術的落地應用越來越普遍,虹吸效應催化下,百度AI必將推動通信企業引領智慧手機新一輪AI變革大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