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在鬥魚剛剛宣佈完成由騰訊獨投的6.3億美元後,虎牙也宣佈獲得了由騰訊獨投的4.6億美元。
騰訊以一套組合拳,將遊戲直播產業對自身的業務存在的變數徹底殺死。未來無論是虎牙還是鬥魚,不變的是騰訊對和自己主營的遊戲業務息息相關的產業,以資本的方式再一次形成了壟斷性的效應。
然而,當我們去分析這兩筆投資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東西:鬥魚原本就屬於騰訊系,此次拿下巨額投資屬於加強兩者之間的戰略聯繫,而虎牙此次接受騰訊的投資是不得已而為之。簡單來說,騰訊的投資對於被虎牙而言是“一粒毒藥”,而且是虎牙不得不吞下的“一粒毒藥”。
一、估值只有鬥魚一半,虎牙搶上市的優勢不在
在虎牙這筆迄今為止最大的融資當中,根據騰訊科技的報導,騰訊方面獲得了一項權利——在投資完成的第二年和第三年之間,可以逐步通過市場公開價格購買虎牙直播剩餘股份,最多達到50.1%的控股權。這個權利意味著,未來只要騰訊願意,虎牙隨時有可能變更為騰訊系的控股資產。
為什麼要增加這個選項?原因或許是在摩拜和ofo掀起的共用單車之戰中,騰訊已經有了經驗教訓,想要在當下徹底將未來的隱患解決掉。至少從目前來說,鬥魚和虎牙已經成為了遊戲直播產業的兩強,但是這個產業瘋狂燒錢的現狀依舊在持續。
從騰訊的這項權利來看,你就會發現虎牙在和騰訊的融資談判當中,以及對比鬥魚和騰訊的融資談判,都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
而除了這個之外,估值方面虎牙同樣也是有苦說不出。根據Gamewower獲得的資訊,虎牙在這次融資過程當中獲得的估值大約在15億美元左右。與此相對的是,鬥魚獲得了30億美元的估值,是虎牙的兩倍。
這個估值應該是相對準確的,因為在上市前的融資時,估值往往會比上市時低。此前業界預測的虎牙的上市估值在20億美元(約126億元人民幣)左右,而鬥魚的估值在250億元~300億元之間。
騰訊在此之前已經對鬥魚進行過兩次投資:一次是2016年3月,鬥魚的B輪1億美元融資當中,騰訊出資4億元人民幣領投;一次是在2016年的8月,鬥魚C輪15億元融資當中,鳳凰投資與騰訊領投,深創投、國家中小企業基金、紅土成長等跟投。因此,在這一輪6.3億美元的融資當中所獲得的股權應該不會太高,預計最多在20%,正好對應30億美元的估值。
可以說,騰訊此次對兩家投資之後,將虎牙搶先上市的優勢葬送了,原本虎牙就是寄望於提前上市從而降低鬥魚上市的估值。但騰訊的這次操作之後,即便虎牙率先上市,在估值上資本界已經有了最好的參考座標。
二、接受了停戰協議?
只有鬥魚一半的估值,這次的融資對於已經啟動上市的虎牙顯然是“一粒毒藥”,然而這還僅僅是表面的毒。實際上接受了騰訊的投資,更加意味著虎牙當下向鬥魚發起衝擊的姿態被完全瓦解了。
2017年年底,沉寂許久的虎牙露出了獠牙,在行業內掀起了又一陣瘋狂挖人的高潮,所涉及的平臺幾乎包括了整個遊戲直播產業,如龍珠TV的陳子豪、鬥魚的韋神、拳師、擼管飛、辛巴、趙小臭、丸子喲、軒子巨二兔、SY是個萌妹,戰旗的安靜苦笑、熊貓的南波兒、萬八,全民的軒墨寶寶,B站的404、觸手的奇怪君等等。
虎牙瘋狂砸下鉅資,從整個產業當中網羅主播,這當中還包括一些啟動了談判但最終沒談下來的主播,如大司馬、旭旭寶寶等。而之所以在去年年底如此瘋狂且密集地從各個競爭對手那裡挖人,主要原因就是虎牙為了在上市之前沖一次資料,以一個更加漂亮的資料上市,從而獲得資本市場更高的定價。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虎牙在這一輪的挖人大戰當中,其所挖的主播,主要就是來源於最大的競爭對手鬥魚。在《孫子兵法》當中有言,“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虎牙從鬥魚那裡瘋狂挖人,鬥魚減少了1%的流量,虎牙增加了1%的流量,虎牙與鬥魚的差距就達到了2%。
而另外一個方面,為何虎牙要在去年年底開始這樣的大動作,而不是貫穿全年?因為遊戲直播產業發展至今,主播所附帶的流量已經很難再隨之轉移,一個挖來的主播到底能不能繼續火,靠的是平臺附帶的運營,這也是為何很多大主播在跳槽之後就迅速銷聲匿跡了。這當中的案例不勝枚舉,比如當年爐石一哥安德羅妮夫婦,再比如秋日等等。
所以,虎牙要在去年年底(上市之前)集中發起攻勢,那麼即便這些流量長期內難以轉化,但也已經達到了短期內流量的迅速上漲,給足了資本市場信心。
按照預計,一直到上市之前,虎牙都會接連不斷向流量發起衝擊,以資本撬動資本。但是伴隨著騰訊的投資,我們可以認為虎牙將徹底停止這樣的動作。
原因很簡單,虎牙拿了騰訊的錢,鬥魚也拿了騰訊的錢,騰訊不可能允許左手打右手這樣的情況出現。比如虎牙要從鬥魚挖一個原本身價1000萬的主播,其所花費的代價可能至少2000萬,但轉眼鬥魚肯定會懟回去,從虎牙挖主播,也會出現“用2000萬挖一個1000萬身價的主播”的情況。
鬥魚和虎牙一來一去,這當中就消失了2000萬,而這2000萬就是資方騰訊的錢,騰訊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嗎?所以某種意義上,在虎牙決定接受騰訊投資的時候,虎牙已經放棄了繼續向鬥魚發起衝擊,以現有的姿態一直保持到上市。而在現有的態勢上,無論是協力廠商資料,還是一些直觀可查的資料當中,鬥魚比之虎牙均高出兩倍有餘。
比如協力廠商資料Quest Mobile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Q2,鬥魚的月活用戶為1069萬,虎牙為810萬。而極光資料發佈的資料顯示,2017年12月份網路直播App滲透率最高的是鬥魚,占比3.6%,而虎牙為2.9%。在用戶方面,鬥魚的日活為660萬,虎牙為460萬。
在移動端一直很強勢的虎牙,其活躍用戶數量居然比鬥魚少了約50%,再算上在鬥魚很強勢的PC端,那麼虎牙比鬥魚落後兩倍,也算是一個合理的預估數字。而在直觀可查的資料上,鬥魚在蘋果App Store的全年累計下載量大約在2560萬,而虎牙為1860萬。
再來看百度指數。從2017年開始截至到現在,可看到,鬥魚與虎牙之間的差距十分明顯,鬥魚一直在百度的搜索指數上領先虎牙。今日頭條的指數資料同樣如此,在今日頭條的熱度指數上,無論是趨勢圖,還是累計圖,鬥魚的優勢都比虎牙明顯。
因此,虎牙已經認輸,至少在上市之前接受騰訊的投資後已經認輸,間接與鬥魚停戰。
三、必須要解決版權的隱患
為什麼這顆毒藥虎牙不得不吃下?因為這也是一顆解藥,其毒不足以致死。但如若不吃下,那麼本身的問題足以在關鍵的時候給予虎牙致命一擊。
這個問題就是直播版權,也是虎牙上市前繞不開的話題。
2017年11月,耗時三年之久的YY與網易就《夢幻西遊》直播版權一事的訴訟最終有了初步的結果。在訴訟當中,網易指出涉案電子遊戲即《夢幻西遊》屬電腦軟體作品,遊戲運行過程呈現的連續畫面屬於類似攝製電影創作方法創作的作品,被告竊取其原創成果,損害其合法權利。
而YY則表示,網易公司並非權利人,涉案電子遊戲的直播畫面是玩家遊戲時即時操控所得;且遊戲直播是在網路環境下的個人學習、研究和欣賞,屬於的個人合理使用。
但最後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近日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YY直播停止通過網路傳播遊戲畫面,並賠償網易經濟損失2000萬元。在《YY和網易就遊戲直播版權的訴訟背後 該是去解決遺留問題了》這篇文章當中,筆者已經對當下遊戲直播版權做過具體的分析,文章當中明確的提到:
對於遊戲直播平臺而言,雖不必過度的去解讀YY與網易之間的訴訟結果,但是如果需要萬無一失,那麼還是需要儘快去解決有關版權的問題。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未來如果遊戲直播平臺需要上市,那麼這個問題如果未能得到解決,必定會成為上市過程當中的一個障礙,甚至會直接阻礙上市。
為了避免再發生這樣的版權問題,虎牙必須要去解決內容版權上的隱患。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的虎牙平臺上,有關《夢幻西遊》的內容的確已經沒有一星半點,徹底被下架了。
那麼,如何以最好的姿態解決版權上的問題?答案顯然是接受騰訊的投資。在當下遊戲直播平臺的內容庫當中,無論是從內容的多樣性,還是頭部流量的內容,均出自騰訊。
在PC端,當年的《英雄聯盟》一度成為一個頂級平臺70%以上的流量來源。今天雖然《英雄聯盟》的熱度有所下降,但依舊是頭部的幾個流量來源之一,而《英雄聯盟》屬於騰訊。
《英雄聯盟》之外,去年開始大熱的《絕地求生》、移動端的《王者榮耀》等頭部流量同樣屬於騰訊。毫不誇張地說,騰訊的內容在流量上,即便是鬥魚、虎牙這樣的綜合性超強的平臺,流量占比可能也要達到50%以上,甚至更高。
解決了屬於騰訊的版權隱患,基本上就是解決了虎牙的版權隱患。因為一些長尾流量下的小眾項目某種意義上和平臺之間是相互依賴的共生關係,但只有騰訊這樣的頂級流量,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
所以,明知道騰訊這粒藥可能有毒,但是虎牙不得不吃下去,因為不吃下去,虎牙的上市之路可能就會不太平坦。
四、不能裸奔上市
而除了版權的隱患之外,還有一點使得虎牙必須要接受騰訊的投資。
2016年8月底,歡聚時代(下稱YY)發佈一則最新的人事任命,YY聯合創始人董榮傑正式出任虎牙直播CEO。另外在2014年從YY遊戲直播獨立品牌虎牙直播後,正式將虎牙直播這個業務從YY獨立出來。
而從獨立至今,虎牙只拿到了一筆7500萬美元的融資,換算成人民幣約5億元左右。這筆資金現在還有多少,我們暫時不清楚。因為在發展的初期,虎牙一年虧的錢就已經達到了這個數字。
2015年初,在YY發佈2014年年報後的電話會議上,時任歡聚時代CEO的李學淩表示,將繼續加大虎牙直播投入,2015年預計投入7億元。而根據YY發佈的2015年各季度財報顯示,虎牙直播在2015年Q1、Q2、Q3虧損相繼為9200萬元、9400萬元、1.22億元,全年虧損超過4億元。
當然,另外一方面,根據歡聚時代所發佈的2017年Q3財報顯示,虎牙直播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運營虧損進一步收窄,從2016年同期的1.593億元收窄到了1010萬元。
看上去,虎牙已經步入了一個良性的迴圈,即將實現盈利,但實際情況或許並非如此。在2017年Q3財報當中,歡聚時代表示,在除去分成費用、內容成本、頻寬成本後,第三季度毛利率為38.9%,而在2016年Q3虎牙虧損1.593億元的基礎上,歡聚時代的毛利為39.0%。
而Gamewower查閱了過往多個季度的財報發現,自從2015年Q1開始,歡聚時代的毛利率就一直保持在40%左右,最高的時候就是2015年的Q1,毛利率為41%。但是在2014年的4個季度,歡聚時代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即便是已經開始呈現毛利率下滑的Q4,其毛利率也達到了46.7%。
毛利率從50%直線下滑到40%,歸根到底可能是因為上文所說的歡聚時代加大對虎牙的投入。從2015年開始,每個季度約1億元的嚴重虧損直接拉低了歡聚時代的整體毛利率10個百分點,但是2017年Q3虎牙從季度虧損億元左右到收支接近平衡,歡聚時代毛利率卻並未發生任何的變化,依舊為38.9%。
這樣來看的話,在去年年底瘋狂挖人時,這7500萬美元的融資可能早已燒完,或許也是最近發生渝萬公會整體聲討虎牙欠薪跳槽事件的原因。虎牙可能也在拉長部分公會的賬期時間,以此來應付資金問題。
而帳面資金見底,這對於謀求上市的虎牙不是一個好消息,在上市這條路上,虎牙可以在財務上繼續虧損,但是必須要有強大的現金流作為自身發展的保證。虎牙不可能裸奔上市,所以必須融資。
這個時候騰訊出現了,既解決了版權的問題,又解決了資金的問題,對於虎牙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誘惑。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虎牙都會選擇接受騰訊的投資,即便這是一粒毒藥,可能導致慢性死亡,但總立刻毒發身亡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