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知乎上有人提問,什麼叫走心文案?如何來創作走心文案?

如果說文案寫兩句煽情的話,或是巧妙運用了排比之類的技巧,我認為那還稱不上走心。

 走心的文案背後,一定有一個牛逼的洞察。洞察,這個詞很精妙,就像隔洞窺視,發現消費者心底的秘密。

 

2011年,參加過臺北奧美的一個培訓,很精彩,我還記得講師是一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男紙,他對洞察(insight)的描述是我聽過最精妙的。

 

他說,一個牛逼的洞察能激發消費者的3重反應。

 

啊!你怎麼會知道!”(驚訝)

 

我也有這種感覺啊!”(強烈的共鳴)

 

這麼多牌子,只有你懂我。(強烈的情緒平復後,TA會對你刮目相看)

碰到G點才算贏,其他都輸。按這個標準,90%的情感訴求廣告都沒洞察,不是嗎?

 

賣車,就豪華尊貴成功人士;賣鞋,就挑戰極限永不服輸;賣化妝品,就我更美啦我好自信。面對這種廣告,觀眾只能玩手機上廁所剪指甲。而有洞察的廣告,能吸住你的眼球,讓你陷入思考。

  

那麼,如何寫出洞察犀利的文案呢?

 

很多書會告訴你,去做消費者調研。這當然很重要,但不意味你就能寫出傑作。你瞭解消費者,不代表你能打動他。你很瞭解你爸,可是你考了43分後沒給出一個好理由,他照樣會打扁你。

 

收集經典廣告時,我不斷思考它們背後的運作原理,慢慢總結出6個洞察消費者的方法,並附上案例。

01

用消費者錯誤的思維去思考

 

現在社會多元化,消費者有各種各樣的想法,行銷人應該放下偏見,充分尊重。就算顧客喜歡臭豆腐味的牙膏,你也要理解他。

 

消費者覺得你和他on the same side,情感訴求才可能成功。

 

一個傑出的案例是《我害怕閱讀的人》。當時是天下文化出版社25周年慶,請臺灣奧美來做推廣,動員目標受眾多讀書。當時臺灣經濟發展很快,每天都有很多創富故事刺激眼球,大家都急著往上爬,工作、應酬、交際,卻靜不下心讀書。

 

一種很常規的行銷訴求會是追求名利太疲憊,在書裡找回自己,或是富有的不該只是錢包,還要有頭腦類似這樣的勸服。

 

但是臺灣奧美不這樣做。受眾不是追求名利嗎?我理解你。

 

你做生意,免不了應酬交際,總有一些博學的人侃侃而談,談到生意,他們能聊國際最新的創業理念,聊到茶杯,他們能說出茶葉的發展歷史,他們總是充滿魅力,主導話題,當然更容易贏得尊敬和訂單,如果你腦袋空空,陪太子讀書,豈不是難受?

 

所以兄弟,讀點書吧,別被淘汰啦。大家品味下,是這樣訴求好,還是勸服好?

 

不知何時開始,我害怕閱讀的人。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只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

我害怕閱讀的人。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我所擁有的內涵是什麼?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遊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像心臟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後是夏天。美國總統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但閱讀的人在知識裡遨遊,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八卦週刊講到社會趨勢,甚至空中躍下的貓,都能讓他們對建築防震理論侃侃而談。相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世代的答錄機;過氣、無法調整。我最引以為傲的論述,恐怕只是他多年前書架上某本書裡的某段文字,而且,還是不被螢光筆劃線注記的那一段。

……

我害怕閱讀的人,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網路上針對這篇文案的評論都是講他文采如何好,其實他背後的策略才是真正牛逼的,這就是大師和新手的差距。

02

描述發燒友的神奇舉動

    

無論是玩什麼產品,總有一群發燒友,他們非同尋常的癡迷,也非同尋常的專業。行銷人可以描述他們的特質,打動發燒友,繼而通過這群意見領袖去影響小白用戶。

  

我喜歡耳機。有一次逛數碼店,我試聽了beat耳機,我不喜歡它的音質,放下耳機我看到包裝盒,第一句話就打動了我。

 

Dr.Dre寫的,people aren’t hearing all the music

  

對於不玩耳機的人來說,耳機發燒友就是神經病。一首歌能聽就行,什麼三頻,女聲,解析力,有那麼講究嗎?真的有,而且很重要!

 

發燒友不但聽得出聲音細節,還特欣賞製作人置入的彩蛋,我記得第一次聽8 Miles And Running這首歌前奏,一輛摩托車呼嘯而過,馬達聲從左耳沖到右耳,感覺身臨其境,第一次聽Without Me,時不時插入的怪叫、電鋸聲、鋼琴快彈,非常的歡樂。

 

我把這些告訴朋友,他們一點都不覺得有趣,當時就覺得自己很孤獨,Dre說的沒錯,people aren’t hearing all the music

 

在社交網路上,品牌玩洞察,甚至可以不用扯上產品。杜蕾斯情人節的稿子就是這樣,我個人非常喜歡。

  03

把需要轉換成恐懼

    

沒錯,我害怕閱讀也運用了這個方法。更出名的是另一句臺灣90年代鋼琴培訓學校的廣告語: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

 

家長或許不想叫孩子去學琴,但他肯定不希望孩子變壞。

  

人類是一種非常害怕失去的動物。地上撿到100塊,發現是假鈔,你不會太難過,撿錢時候口袋裡100塊被小偷順走了,就會氣的半死。

 

仔細想想挺好玩的,同樣是100塊的損失,沒得到我們無所謂,失去我們很難受,我們可以把這個心理運作在行銷中。我不說買我的產品會多幸福,我告訴你不買會難過。

  

愉景灣就是這麼賣光的。

  

愉景灣是香港大嶼山的一個樓盤,像個世外桃園——裡面規定不能開車,空氣非常好,有海灘,有大量的綠化帶,自成一景,因此吸引了很多老外入住。

 

但由於位置很偏,升值潛力不大,對大部分爭分奪秒和重視投資的香港人來說,愉景灣的不是首選。

 

大環境讓行銷更難做,1997年經濟危機後,香港經濟一直下滑,房地產交易量大幅下降,失業率7%40000戶人有負資產,人們對前景非常悲觀,對樓市甚至有股恐懼感。

  

愉景灣的銷售對象是香港一家三口的中上層家庭。在這種經濟形勢下,訴求戶型,環境,低利率都沒用,消費者在等,等經濟好到讓他們安心。

  

逆向思考,為什麼他們等不了呢?因為小孩。

 

童年只有幾年,過得快樂還是艱難,對一生都有很大影響。父母親心裡都知道,而且這是父母可控的。父母和小孩最密切的時間段,也只有童年。到了中學叛逆期,自然會疏離,以後會獨立,開展自己的生活。

 

父母也是這樣走來,他們知道。

  

所以行銷的訴求點成了: “童年是短暫的,現在就要給孩子最好的。在電視廣告父子篇裡,看到的是大多數爸爸們都會為小朋友拍攝的成長記錄,同時你聽到一個爸爸給小孩的信。

 

就在這幾年,只是這幾年

多謝你,令我改變

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好重要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變得很中意笑

有時好傻地想,真是不想你大得那麼快

不知道將來會怎樣

只知道今天,我要給你一個最好的童年

愉景灣,海澄湖畔一段

第一波廣告出去,一期住房三個星期賣完。本來定好打第二波廣告的,因此被迫取消。好洞察是能創造真金白銀的。

04

共謀

    

這個概念來自Neil Strauss的書《The Game》,一本教男人泡妞的書。

 

共謀,是指雙方做一件只有你們兩個才理解的事情,其他人都不懂。這會產生一種很奇妙的secret pleasure

 

比如你辦了一張假學生證,請女孩去餐廳吃飯,點份學生特惠套餐,告訴她咱倆得裝得像大學生,別露餡,於是你們兩帶著馬克思課本,背著書包就去了,還故意在店員面前討論微積分,你倆內心會特歡樂,兩人關係迅速拉近。

 

紙尿片最早就是靠共謀行銷出去的。剛在美國銷售時,廣告當然是主打方便啦,不用像尿布那樣一天洗好幾回嘛!但很奇怪,廣告打了,銷量沒見增長。

 

於是,公司找來一群婦女做焦點小組訪談,調查員問紙尿片怎麼樣?都答:方便。

 

什麼情況下最常用呢?有人想了一會兒說:婆婆不在時會用。問為什麼?” 答: “因為婆婆看不慣。

 

原來老美的婆婆和咱們脾氣很像,在很多婆婆看來,媳婦用紙尿片,那是懶惰,尿布不花錢幹嘛不用?多浪費錢啊!

  

當公司發現這一點後,立刻改變了行銷訴求,改強調柔軟,透氣,預防小孩紅PP

 

這下給媳婦一特棒的理由,我買紙尿片是為了孩子好啊!公司和媳婦共謀,瞞過婆婆,紙尿片很快迎來銷售增長。所以洞察,不一定要把顧客心裡話說出來,有時你要幫他藏著。

05

說出消費者難以啟齒的痛苦

    

尤其是女人。情感訴求特別容易打動女人,首先女人是感性動物,這一點我不打算囉嗦。

 

第二,中國女人在1830歲,在傳統社會的觀念要求下,要快速完成【好學生——有好男人追不愁嫁的女孩——好妻子——好媽媽】的身份轉變,女人真的很不容易,在這幾年她們會密集地品嘗酸甜苦辣,情緒波動比較大,對情感訴求當然會更敏感。

  

多芬可能是全世界最會洞察女人的品牌。Dove找來美國罪犯肖像藝術家Gil Zamora,在完全看不見彼此的隔離狀態下,找來7位女性描述自己外形,Gil根據描述畫出畫像A。之後,找來7個陌生人,也來描述這7位女性,畫出畫像B

 

為什麼覺得自己醜?因為這個世界一直在售賣美麗。

 

整形醫院打雙眼皮手術廣告,相比之下自己的單眼皮似乎無精打采,維多利亞的秘密超模甚至瘦出腹肌,自己的小腹面目可憎。這個世界不管女人怎麼想,他們就是要賣,就是要刺激你。

 

就算你變美,總是有比你更年輕,更漂亮的model出現。女人,背負了太大的壓力。Dove要送上一碗熱湯,Dove把畫像交給這7位女士,打出這句廣告語。

  

 

當你感動你的目標顧客,他們的表情會是這樣。

  

 

2013坎城國際創意節鈦獅全場大獎,當之無愧。

06

說他最不愛聽的

    

大概沒有一本行銷書敢這麼提吧。

  

不知是模仿,還是巧合,去年華語廣告圈有2個品牌這麼幹。

  

先出來的應該是陌陌,我不用說哪一支了,大家都知道。一個壓抑沉悶的女聲,複述著家長式的嘮叨,這些話我們從小聽到大,但是第一次在衛視上聽還是很震撼。

 

我過了參加陌陌興趣小組的年齡,但我相信能引起8090後的共鳴。

 

我更喜歡愛迪達 “太不巧” TVC

  

他們說:太粉了。” “太粗放。” “太放肆。” “太浮誇。” “太假。” “太快。” “太呆。” “太娘。” “man” “太完美。” “太幼稚。” “太狂熱。” “太懶。” “太怪。” “太晚。

 

這支廣告每一秒都打動我。字句我從小聽到大。

 

打個耳釘,太像女孩子,大學志願填廣告學,太冷門。最受不了這些話從自以為是的長輩口裡說出,一臉你好幼稚不聽等著吃虧的世故。

  

拿我朋友來說,有健身20多年,練出太粗胳膊的女瑜伽教練,49歲,穿著太暴露的服裝,拿了全國中老年鋼管舞第4名;有個太傻的移動中層主管,辭掉好工作去開餐館;還有太執著的職業電競選手,25歲還在天天打遊戲,但往往就是這群狂熱的人,成為了各個領域的意見領袖。

 

人生如果沒有腎上腺素迸發的時刻,活著還有什麼勁呢?

  

所以只需要回一句:太不巧,這就是我。

上,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