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定位,定位的後面一層意思是,找到你當下的位置,也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的路才能越走越寬。
然而,很多小夥伴知道定位是怎麼一回事,但始終定位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很簡單,因為不懂定位的標準是什麼!
今天的文章,重點和你聊聊定位的標準:
1、單一2、一聽就懂
一、單一
有沒有發現,在你的朋友圈裡面,經常會看到一些很牛逼的人,在他的朋友圈海報上標注著這樣的頭屑:
xxx聯合創始人xxx社群創始人xxx營養師xxx心理學專家
等等,雖然表面看上去,哇,這個人太牛逼了,有這麼多頭屑,個人品牌權威感很強。
但,有一個問題:
不知道他是幹什麼的,記不住他
為什麼呢?
因為,他頭銜太多,一下子記不住這麼多,我們的大腦直接就把它忽略掉了。
所以,給自己定位的表情越多,越麻煩,樹立的敵人也就越多。
相反的,如果從一個大領域中,定位一個細分標籤,那就變的不一樣了。
舉個例子:
比如,你有很多水果資源,也打算來賣水果,於是,你就每天在朋友圈,發各種各樣水果的圖片,圈友也大概知道你是賣水果的了。
但,就是沒人找你下單,這是為什麼?
通過調研發現,圈友的朋友圈也有人賣水果的,價值比你便宜。
這就出現了淘寶上類似對比的心理。
你賣水果,別人也賣水果,而且價格還比你便宜,一對比下來就沒啥優勢了。
為啥呢?究其原因賣的水果太多,你面對的競爭對手也多,不搞價格戰,更本玩不起來,要搞價格戰吧,就沒錢賺,白忙活,得不償失。
經過痛定思痛後,決定只在朋友圈賣一種水果:水蜜桃
只賣水蜜桃,慢慢的把其他品類全部砍掉,朋友圈直發水蜜桃的資訊,一下子給人的感覺就有點專業性很強的樣子。
慢慢就會出現以下感覺:
眾多水果:賣水果的這麼多,這家不好,還可以換水蜜桃:哦,原來你是專門賣特產水蜜桃的,就找你買了
人性就是這樣,都不喜歡麻煩。
只要你給他傳達的是:
我對這個很在行,選擇我准沒錯
一旦條件成立,就會選擇你。
故此,定位的時候,切記貪多,而是要單一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單一單一單一
先做減法,再做加法。
二、一聽就懂
當我們定位好領域之後,往往給自己定位了一個太大範圍的標籤:
大健康專家寶寶調理專家心理學調理專家
各個名頭都很響亮,但具體要說出他們是幹什麼的,還真是要摸摸腦袋了???
特別是大健康專家,這是啥啊?只知道是搞健康的,但又不知道搞什麼健康的。
把以上3個專家,都改良一下:
大健康專家 – 艾灸專家寶寶調理專家 – 讓寶寶多吃飯心理學調理專家 – 抑鬱症緩解專家
有沒有發現,經過改良後的標籤,讓人一看就懂。
把大健康改成艾灸,一下子就知道了,原來你是搞艾灸的,以後有需要就找你,這比大健康好多了。
記住,讓人一看就犯困的定位不是一個好定位,而讓人一聽就懂的定位,才是你真正要做到的。
其實,今天的文章很簡單,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定位要單一,而是定位要容易懂,做好這兩點,你的定位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