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04fabb0f5bf0070b6bdc9e27b671a69-480x300

 

其實很多人對於互聯網的理解都還在那個先做流量的階段。這個雖然不錯,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最優的方式不一定是做流量的方式。

對於很多做mcn的企業來說,起步第一個正常都會選擇做泛娛樂的定位。而且都是大IP。這個也是因為起步資源的問題。

這類IP沒有明確的變現方式,帶貨能力不一定比的上行業垂直IP,但是粉絲量是絕對碾壓行業垂直IP的。以此絕對的粉絲量站在行業頭部位置,形成影響力效益。

而且很多時候,很頭部的大號帶一次貨還不一定比的上10萬粉絲的行業垂直號。大名氣不一定就代表行業強大吸金能力。小v不一定名氣有那麼大,但是足夠專注,在一個領域的吸金能力足夠強。

 

他們兩者的生存邏輯完全不同,大v們僅僅靠名氣就能很好的生存,小v們更多靠的是專業度以及行業資源,才能夾縫求生。

聽一位做mcn的朋友說,目前這類很頭部的帳號,大部分都是在走廣告模式。而且很多企業都在往電商方面走。尤其美妝行業競爭更大。

目前主流的一種方式是做區域短視頻自媒體,這個也是大家正常看到的區域探店美食號。

 

這類型帳號變現方式也是比較成型的,可以收取區域商家一定廣告費。這個目前還是比較初級的模式。還是停留在廣告變現的方式上。

對於很多個人來說,起步選擇最簡單的模式正常都是首選。就像區域美食短視頻IP,就是有很成型的商業閉環。

商家有宣傳需求,目前美食商家要不靠團購平臺或者外賣平臺引流。要不就是靠店鋪的自然流量以及老客戶。原本在公眾號時代就有區域自媒體。這些區域美食商家開業也會選擇公眾號宣傳。
 

 

很多時候,這類宣傳圖文形式是沒有視頻形式更形象直觀的。視頻最大的特點是真實,因為圖片可以騙人,但是視頻騙人的難度就更高。所以之後短視頻對店面的宣傳是值得很多企業商家去選擇的一種方式。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找美食不僅僅有團購點評app的區域推薦,還可以找這類短視頻自媒體IP的內容去選擇,因為更加趣味性,有人情味。

這類內容不僅適合做區域美食,同時可以做區域的玩的場所。比如一期視頻就是去一個地方玩。這個是可以做周邊游,以及兒童興趣愛好的擴展。

 

這類在公眾號時代就有比較成型的形態,比如週末去哪兒。完全可以從公眾號形態遷移到短視頻這種更形象的形態中來。因為這種就是更加符合場景化的。

當然我的個人判斷,這一波的短視頻發展,不僅僅對這類短視頻帳號是紅利,同時對公眾號也是一個紅利。因為對於企業來說,不可能一直把自己的流量被動的靠平臺演算法。

 

演算法更像是賭場,不確定性太高。但是公眾號流量又是相對可控的,可操作性更高。社群、個人微信權重又是高於公眾號的。

所以這個行業必定會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全平臺化。

 

為什麼我之前說如果這個時代很多企業還是固守一套玩法,可能很快就會玩不轉了。因為規則已經在改變中。不做新媒體的很多企業之後會舉步維艱。

 

同時目前這個社會失業潮正在發生,原本很多還不錯的行業都將面臨重組的境地。

傳統的廣告企業、it開發企業。我看到的是原本很多的傳統廣告公司因為目前新媒體的發展自己過不下去了,這些小老闆們沒有找到這個行業的門,也開始下沉去幫企業做項目了。

程式師不誇張的說,幾年前都是大熱門行業,談起程式師大家都說這個行業好,工資高,發展好。

 

但是目前的實際情況卻是這個職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中,很多原本高薪高福利的職業,正在面臨失業轉行被替代的窘境。
 

 

整個社會都在快速發展快速反覆運算的浪潮中,原本不被看好的行業也許轉眼就成了紅利行業。這個用遊戲行業的補丁做比方再合適不過,真的是一代補丁一代王。

 

可能目前大家關注比較多抖音,這個很容易形成一種錯覺,以為說短視頻就是說抖音了,但是很多時候不同的平臺有不同的屬性。而且很多時候行業裡面會隱藏很多其它機會。

 

我之前就說過很多人以為社交電商就是只有拼多多、雲集、貝店等等。企業做微信電商只有選擇有贊以及微盟等。

 

但是很多時候忽視了國人目前人口下沉有多厲害,就連龍哥原本的規劃公眾號是給小攤小販可以宣傳用的一種方式,可是最終卻成為自媒體最好的生態。

 

最大的原因一定不是小商小販用不了,而是因為這些產品對他們來說都是難度太大,學習成本太高。

 

你看所有用有贊商城的,一定是企業已經有一定規模,並且有運營團隊支持的。個人想用好這個產品難度非常巨大。

但是國內實際情況就是,太多小商小販是用不了這樣產品的,也沒有這個能力去運營這樣精細化的產品。這個時候離大眾更近的一定不是像有贊微盟這樣的產品,而是微店這樣的產品。

我最早期接觸過微店項目起盤期,當時剛好有加了微店ceo,王珂。當時起盤期,整個業內情況是一大批普通微商都進去開店了。後面一段時間我以為這個產品是不是消失主流圈子,是因為發展的不好。

但是後面因為幫一位朋友處理微店店鋪違規的事情,他的店鋪一周被凍結100萬資金。這個產品才從新讓我認識了,這款也許在主流圈子之外,但是可能就是那個悶聲賺錢的企業。

 

之前一位朋友浪哥就跟我說,他們企業就是悶聲賺錢,他們就不活躍在主流的媒體裡面。真正曝光出來的企業一定另有目的在。

還記得去年蘇州的一家做新媒體的企業,夢嘉賣掉20多個億嗎?其實這個消息就是自己放出來。當然還有更多內幕都不便說出來而已。

 

說這個案例主要是想讓大家不要只盯著最火的一個平臺,因為火,往往也預示著競爭的激烈程度。

很多也許不在主流媒體眼中,但是這些平臺可能真的是悶聲賺錢。

 

目前業內沒有聽到很多關於如何做快手運營的聲音,但是為什麼我建議一些人去做,因為我服務的兩家甲方企業,都是靠快手運營半年,現在每個月有100萬的收入。

具體什麼行業什麼案例,這些是不能跟大家說,但是這個方向是值得大家去嘗試的。

商業在行業被鼓吹的時候,往往講究的是單點突破,快速形成行業壁壘。用錢燒唄,反正都是資本買單。

但是真正的商業一定是回歸商業本身的,不賺錢的企業就是很難存活下來。那天我問老喻老師,我說老師,前幾天我拜訪了一些企業發現很多短視頻創業企業都不賺錢。

老師說很多這類企業其實都忽視了商業閉環,沒有形成商業閉環,一個企業想生存下來太難了。一個企業要根據自己能力去匹配自己的變現。用核心能力去形成商業閉環。

生物生存的本質是什麼?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很多時候正常商業都是良幣驅逐劣幣的。

產業升級,表面看著是行業升級,其實是一些不能做好升級自身產業的行業大淘汰。中國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國家邁入勞動精細化國家的過度。

 

適應不了這個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失業,還可能是行業的沒落。

這段時間剛好在嘉興下面的一個小縣城,因為離上海近,近兩年這邊房子發展一直就不錯。

朋友在這邊做房產,現在一年打底1000萬以上收益。當然他們的模式是利用了新媒體的方式去做的。我跟他說,這個模式潛力巨大。要好好發展。

很多時候是需要用跳出當局者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事情,這樣你就能看的更清楚。這個年代哪些暴利賺錢的行業,房產、醫療、美容、互聯網。

我這個行業正在面臨哪些機會挑戰,這個領域真正被什麼正在改變。有沒有和新技術有融合的機會。

從行業看機會,再從危機看改變。這樣才是一個人能更好生存的核心演算法。

以上說的比較多,核心點是為了告訴大家幾個關鍵要素。

1、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商業閉環比關注流量更重要;

2、本地自媒體不僅僅只有美食IP、還可以看原本商業裡面區域自媒體的商業模式。

3、社會的高速發展,跟隨著帶來的是行業職業驟變,有一棵擁抱變化的心,才能讓自己更有競爭力;

4、產業改變,看著危機四伏,實則處處蘊藏著巨大機會。

5、悶聲賺錢的企業真的不願出現在大眾視野裡,不要僅僅只看媒體報導的企業,多看看行業玩家,也許裡面就有很大的機會。
 

那天我在社群找了一位朋友來分享,關於快手如何運營的事情,因為身份特殊,沒有公開。多次跟我說,這個不便宣傳。當然懂的自然懂。以下為本次分享的部分內容。預留了部分給社群的朋友。

 

為什麼談快手,我的觀點是這個行業不僅僅只有抖音,還有快手、還有微視等。快手前段時間有一篇非官方文章寫到快手也許目前已經成為最大的直播平臺了。

目前快手的日活在1.6億,高峰期線上用戶更高。日活用戶的線上時長普遍在1個小時,快手不僅僅用戶下沉做的很好,並且在一二線城市滲透也做的很不錯。

包括我現在服務的幾個甲方案例,都讓我多次刷新對快手的認識。

快手更像一個負責任的好友,只要你付出努力,我會不斷給你一些量,慢慢的助你起來。

快手官方平臺的機制,以下為通過海量資料總結出的做1個高粉、賺錢的快手號的建議。

官方機制:

機制1:相比爆款,快手會把更多的流量分享給長尾的視頻機制。

 

機制2:爬坡機制,視頻上傳後,機器試推薦,新號推薦量在100-200。根據點贊、評論、完播率來判斷內容是否優質。

兩種計算方法:

 

1、如果各項資料超過一定的閾值,就會匹配更多的流量;

2、和同期發佈的視頻比較,回饋較好的視頻會匹配更多的流量。這樣反復滾幾輪流量,如果整體的資料都是正向的迴圈,就會被機器隨機的推到熱門上,也就是發現頁。

提升關注和點贊的技巧視頻封面8技巧:

 

1、封面主體清晰、高清、看得清人物和背景

 

2、標題不超過10個字

3、標題有互動感

 

4、封面偏紅,偏藍的容易吸引注意

 

5、號的主頁裡封面和標題要比較統一

 

6、封面上有人的比沒人的強

7、表情清晰

8、單人露出比多人好

提升點贊率的6大主題:

1、有正能量暖心:正能量,暖視頻

2、反差:普通外形+突出才藝

3、視覺享受:顏值+才藝

4、好奇有興趣:創意,梗和包袱好

5、用得上:實用行業技能,實用生活妙招

6、結合熱點

打造帳號獲得更多關注:

1、清晰人設

2、封面統一性

3、特色化內容

提升直播變現的技巧

1、固定時間開播,固定時長

2、互動非常重要,讓觀眾有存在感。

3、直播期間引導關注

 

4、內容方面注意差異化風格,平時多收集段子直播時用或者分享才藝。

4tips

1、發視頻千萬不要發了刪掉重新發,再次發佈很有可能被認定非原創

2、首次亮相很重要,一定要注意這兩點:讓演算法讀懂:演算法會根據圖像、語音、文字、特徵進行識別,然後匹配相應的用戶讓用戶讀懂:好看有趣,情感共鳴,實用

3、提升帳號影響力的2種方式內部因素

1:封面,視頻互動,直播外部因素

 

2:參與專案熱門話題,拍攝同框,購買粉絲頭條

4、平臺鼓勵原創,但是首次搬運其他平臺的視頻也會被認為原創。

 

以上,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一切圍繞自身的資源去做帳號的閉環。提升自己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才是更好生存的法則。
 

 

祝大家都能做出賺錢的快手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