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競爭層次分析模型

 

基礎行銷模型文字解讀。

這個模型有一點複雜,嚴謹一點我們應該拆分為三個模型來闡述的,但是從實際應用上,糅合在一起更為實用,所以就形成了上面這張圖

1

無論是作為商業從業者,還是作為消費者,我們說的需求,通常是在表達對某一個細分品類、某個品牌甚至是某個產品的渴望程度。

比如,夏天很熱,走在大街上一身汗,我們想喝一點碳酸飲料(細分品類)、精確一點是可口可樂(品牌),再精確一點是無糖可口(產品)。相信這個例子會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一點。

圍繞這一點,用戶通常在談需求的時候,比如想點杯外賣咖啡,一般都會想瑞幸還是星巴克?想吃火鍋,是海底撈還是劉一手?想買雙運動鞋,是耐克還是阿迪?

但是這種需求的定義是相對狹義的,原因很簡單,你會發現用戶的行為是不確定的,比如用戶通常買的是無糖可口,但這次買了一瓶橙汁甚至是一盒八喜冰淇淋。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也比較容易理解,無論是無糖可樂、橙汁或者八喜,都是可以幫助用戶降溫,讓用戶感受到涼爽的。從狹義需求的角度,這個很難被接受,如果用戶不選可口可樂,那應該選百事可樂,因為它們才是競品,可是為什麼用戶選擇橙汁呢?這個就需要從廣義需求的角度入手

2

基於廣義需求,使用者無論消費什麼產品,都是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也就是說用戶消費的背後是存在一個動機的,比如天熱口渴,就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動機。

當用戶產生動機之後,會習慣性的從自己大腦中調用以前的經驗,尋找解決方案(比如買什麼東西可以搞定這個事),也就是形成了解決問題的欲望,此時對應的往往是某一個消費品類,也就說消費品類是使用者滿足動機的產品載體。比如我出門習慣性叫網約車,而不是乘坐公車或者地鐵,這就是一個品類載體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用戶從動機開始,聯想到產品品類並且形成欲望,並不一定會產生消費。只有當用戶想要滿足動機的心情足夠強烈時,也就是購買欲望足夠強烈時,才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裡將動機轉化為行動,而如果這個動機一閃而過、可有可無,那麼用戶基本上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向前一步。

如果用戶的購買欲望足夠強烈,那麼就會從品類向下延伸,如果是經常消費的產品品類,一般會直接指向品牌,也就對應上文說到的狹義需求的部分。此時如果支付能力沒有問題,銷售轉化是一個很大概率的事情。

因此一個完整的用戶決策過程,往往是產生基礎動機---產生對應品類的購買欲望--具體產品的購買需求---下單購買四個步驟。投射出來就像上圖一樣,會形成一個相對複雜的消費決策樹。

例如用戶口渴了,他不僅僅可以選擇咖啡,還可以是飲料、奶茶或水果,甚至是辦公室的桶裝水,我們會發現這些品類都是可以解決用戶口渴這個問題的。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如果他更加習慣點外賣咖啡,那麼會忽略掉飲料水果這些選擇。同理,當進入到需求的選擇階段時,如果習慣性點星巴克,也會忽略瑞幸這個選擇,再進一步如果習慣選美式,也會忽略其他的口味。

3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用戶的決策理論上是一個複雜的樹狀結構,而實際上我們作為用戶的感知,就是出門-滴滴、口渴-星巴克。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差異,和人類的動物本能有關,當我們已經習慣了一種選擇,確定出門滴滴是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就不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坐地鐵怎麼過去,當我們習慣性喝一杯星巴克美式代替開水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去想著也許可以去買一瓶飲料。這樣做能量的消耗是最小的,是最節省時間的。

用卡尼曼的理論解釋,人們會習慣性的依賴於快決策路徑,除非預感到風險過大且自己無法接受可能的後果,才會被迫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研究來降低風險,此時就進入了慢決策路徑。所以在用戶熟悉的消費領域中,快決策路徑往往是佔據主導的,因此我們觀察自己的決策路徑也大多數是短平快的。

但是作為品牌,不能夠簡單的用狹義需求來規劃自己的運營動作。因為這裡涉及到競爭層次分析的問題,而競爭分析是每一個消費品牌都重點關注的點。

以上面的圖為例,當用戶習慣性選擇咖啡的時候,瑞幸和星巴克是構成直接的競爭關係的,這種競爭方式也是品牌最常關注到的,被稱為品牌產品競爭,類似的例子比如可口可樂VS百事可樂,耐克VS阿迪,小鵬VS理想

通過觀察,除了外賣咖啡,還有一類產品可以提供類似的解決方案,那就是即溶咖啡(如三頓半)。它們同屬於一個大類:咖啡製品,但是分屬於不同的細分品類,一個是即溶咖啡,一個是現磨外賣咖啡。大多數人的體感是它們之間的衝突並不大,但是細想的確是存在的。當你買了一大桶三頓半在桌子上,點外賣咖啡的頻率是會降低的。這種競爭方式我們稱之為平行競爭,比如奧康做皮鞋,耐克做運動鞋,但是從用戶出行的角度來看,奧康和耐克的確是存在著一定的平行競爭關係。

再往外拓展,我們會發現飲料、奶茶乃至於辦公室的果切,都是可能會讓我們放棄點一杯外賣咖啡的,雖然這些產品看起來和咖啡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把這種毫無品類關聯的產品競爭定義為叫做願景競爭。

4

之所以要花費時間去做這麼繁複的分析,是因為品牌需要做出一些關係到未來的判斷

品牌所處的品類是否是用戶最常選擇的?比如用戶習慣性選擇外賣咖啡,那麼我們做一個外賣咖啡品牌,是有一個比較大的用戶基數的,挑戰是說服用戶選擇我們而不是瑞幸或者星巴克。

但是如果我們選擇的品類是鮮榨果汁,面臨的挑戰就比較複雜了:在用戶有了口渴的動機時,至少要能夠想到除了點外賣咖啡,還可以點一杯鮮榨果汁。否則無論產品做的多好,都很難進入到用戶的選擇範圍,這個非常的麻煩。

假設品牌所處的品類載體並不是主流用戶的習慣性選擇,那麼我們需要判斷:這個品類未來是否會替代或者部分替代使用者現在的慣性選擇,這個市場有多大?時間週期有多長?品牌能不能堅持到那個時候?

如果分析的結果是可接受的,那麼企業相當於在押一個未來市場;如果結果很難接受,可以考慮更換品類賽道了,或者更換到更容易撬動的用戶動機上。例如乳酪產品,融入主食結構是比較難的,但是切換到零食動機上,就更容易被用戶所接受了。

簡單的說,如果我們選擇了用戶的習慣性品類,更多是在做品牌說服的工作,而如果我們選擇了非習慣性品類,那麼要做的就是品類說服+品牌說服的事情。能不能搞定,品牌是需要認真考慮一下的。

5

競爭層次分析是一個適用場景比較寬泛的工具,尤其是品牌在進入一個新興賽道的時候,非常有啟發性。推薦大家用這個工具複盤一下前幾年出現的新銳賽道,有些品牌現在陷入困境,是可以預判的,其實是挺可惜的,如果早點調整,也許會好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