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戶分析5大法則,互聯網大廠都在用!

 

週末和某大廠的哥們聊天,聊到使用者分析,很多公司都會做使用者分析,但很多人的用戶分析做得很膚淺,統計一下用戶活躍天數、線上時長、累計消費,然後就開始對著數字發呆,不知道如何做出有深度的洞察。

經過和哥們的討論,總結了用戶分析的5大黃金法則,可以有效解決“對著指標發呆症”,一起來看下。

法則1:從用戶分層開始

正所謂:長袖善舞,多錢善賈。做資料分析,如果資料本身就很少,那也很難分析出有深度的結論。反映在用戶分析上,如果用戶是輕度用戶,註冊時候就留個手機號,登錄一兩次就沒來了,那鐵定沒有啥資料可以分析。只有重度使用者,累積的資料多,才能做出有深度的解讀。

因此想要讓用戶分析做出深度,必須先做分層,區分出輕、中、重用戶,然後再看:

1、不同層級的使用者,在背景特徵上有何差異

2、重度用戶是如何從輕度、中度一步步演化過來的

3、與重度用戶相比,輕度、中度差在哪一個演化步驟

這樣才能看出個所以然來,避免一上來就統計一堆諸如月均消費,月均線上時長之類的平均數,抹殺了使用者之間的差異性。做用戶分層的具體方法,可以參考:這才是真正的用戶分層,而不是看平均數

法則2:指標分深淺,內容看需求

做完第一步,很多人自然聯想到:我看到重度用戶一周登錄7天,輕度一周登錄1天,所以我搞個打卡簽到活動,讓輕度登錄7天。這個想法是很離譜的,試想一下,我們自己在使用app的時候,會去認真計算登錄幾點,點擊幾下嗎?除非我在薅它的打開獎勵,否則鬼會這麼想。

用戶的登錄、活躍、消費行為,都是有具體目標的。這裡有我喜歡的內容,這裡有我喜歡的商品,這裡有獎勵。這些才是直觀理由。而這些理由需要通過對內容、商品打標籤來獲得。

原則上,用戶在一個標籤下積累的行為(消費、互動)越多,則說明使用者對該標籤下內容/商品的需求越多。基於此,當我們想推一個商品時,應該多嘗試幾次,讓商品曝光到用戶面前,才能積累到資料,做出合理推斷(如下圖)。

法則3:測試與挖掘相結合

做完第一步,很多人還會自然聯想到:分析重度用戶是怎麼從輕度用戶一步一步演化過來的,總結出經驗來,複製到其他輕度用戶身上。想法很好,但不見得行得通,因為一個企業能提供給使用者的產品和服務是有限的,只能吸引到特定用戶,因此不見得輕度和重度用戶就是同一類人。

因此,通過重度用戶的消費/互動歷程,理論上可以總結出一個成長路徑來:

1、使用者從XX管道進入,有XX特徵

2、用戶首次體驗的是XX商品,之後X天又複購一次

3、用戶在累計購買XX金額後,開始擴展消費品類

BUT,這一套不見得對所有輕度使用者有用,因此可能需要多制定幾個測試線路,通過不同的手段來刺激輕度用戶,看看哪一個管用。

這裡有個經典的問題,就是:很多人指望資料算出一個最優推薦規則,一下就能把輕度用戶啟動。這是很難的因為輕度使用者往往資料積累非常少,在缺少測試的情況下很難得到有效結論。

因此強烈建議多做測試,先收集一些資料再說。而且,運營又不是離了資料分析就不會幹活了,有很多常規的/通用的推薦邏輯可以用(如下圖所示)。

 

比如一個用戶買了啤酒,我們應該推薦尿布給他,對不對?不對!如果他真買了啤酒,有太多東西比尿布更合適了,比如:

1、推薦多買幾瓶(增量推薦,適合酒蒙子)

2、推薦雞爪、花生(天生的品類關聯,都是下酒菜)

3、推薦煙、打火機(煙酒不分家,嗨皮你我他)

這些商品之間天生有關聯,不需要資料也能推薦,因此可以先基於這些天生規則,定好測試路線,之後不斷推薦資訊,刺激使用者,看看他會回應哪一個。這樣既積累了資料,為持續洞察使用者打基礎,又能積累經驗,快速提升業績。

法則4:多做嘗試,持續積累

做使用者分析只看靜態資料,是非常不夠的,特別是對於輕度用戶/流失用戶。現有的資料太少,後續行為全靠猜,是很難有結論的。因此,可以結合我司現有商品情況+運營預算,制定好提升使用者的線路,然後逐一測試效果,邊測試,邊積累經驗。

最好的情況是:能通過測試,發現一條新的,促進輕度用戶向重度轉化的道路,這就是立了大功了。當然,不好的情況下,發現在現有條件下,能嘗試的商品+優惠+內容組合用盡了,還是做不好。這其實也是有價值的,知道了現有手段都不行,那起碼能省點資源浪費,並且推動諸如商品升級/優化運作方式等底層能力升級。

這裡很多企業在運營上會有問題:

1、拒絕做測試,總是按老一套幹

2、做測試不接受失敗,強行“成功”

3、做測試不測幾套方案,淺嘗輒止

往往這些企業的運營/產品部門,還喜歡標榜“我們就是亂拳打死老師傅”,還喜歡嚷嚷:“做活動就是要出效益!”“沒有十足的把握不要做!”其結果,就是要麼壓根沒有資料,永遠不知道使用者還喜歡啥,要麼資料是被污染過的,新推出的商品幾乎全部依賴促銷,除了“我們的用戶很喜歡貪便宜”以外沒有啥額外結論。

資料分析不是走一步預測未來100步,而是每一步走的時候,時刻校驗:有沒有偏離、走得快不快,能不能達成預期。這一點切記切記。

法則5:單獨討論利益驅動的效果

有一種情況是需要單獨討論的,即:用戶受利益驅動,完成了XX行為。

常見的,比如:

1、因為有超低價新手禮包,導致用戶註冊

2、因為有遠低於市場價爆款產品,導致使用者購買

3、因為有補貼力度很大的會員活動,導致用戶升級到黑金會員

4、因為有很大力度促銷活動,導致短期內用戶大量活躍

特別是,當我司補貼的商品是:

  • 類似新款iphone,市場價高且暢銷的硬通貨
  • 類似米麵油蛋奶,適用面廣的剛需型商品
  • 類似沐浴露、紙巾,適用面廣且能長期囤貨的商品

這時候都會引發使用者短期內大量活躍+大量消費,可長期來看,這批用戶並沒有建立對我司的信任,只是單純圖便宜。這利益驅動產生的資料會干擾對使用者正常需求的判斷,從而導致後續判斷不準確。

因此,得對利益驅動行為做單獨標識與分析:

1、對活動/商品打標籤,標識出類似“超額優惠”情況

2、記錄使用者參與“超額優惠”的次數,享受優惠力度

3、區分出新用戶中,通過“超額優惠”方式加入使用者

4、區分出老用戶裡,享受“超額優惠”比例較高(50%+)的用戶

這樣可以有效識別出,誰是被收買的,剩下的很有可能是真正有需求的用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