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8婦女節行銷,這樣做“不踩雷”!

 

38婦女節是女性爭取平權後具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而且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38婦女節已不再是單純的慶祝日,而是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關鍵節點。然而,在這個節日行銷的“熱潮”中,許多品牌卻因為缺乏對女性需求的深刻洞察而“踩雷”。那麼,如何在這一節日中贏得女性消費者的心,並避免行銷中的誤區呢?本文將從多角度進行深度剖析,挖掘有效的女性節日行銷策略。

 

一、聚焦女性需求,避免單一標籤化

在過去的幾年裡,“她經濟”的崛起,女性消費市場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許多品牌在此過程中並未真正理解女性的多樣性與獨特性,而是試圖通過“標準化”的標籤來簡化女性的複雜性,這種做法往往會導致行銷資訊的誤解和反感。

ABC衛生巾品牌的“絲滑比基尼”安睡褲廣告便是一個典型的失敗案例。品牌試圖通過將性感元素與女性經期褲結合,借“穿衣自由”作為賣點,然而卻忽視了女性在生理期對產品的核心需求——舒適和安全。安睡褲作為女性生理期必需的舒適內衣,最重要的功能應是防漏和舒適,而不是性感。品牌將性感和自由的概念與經期褲掛鉤,反而讓消費者感受到道德綁架和審美暴力,導致女性群體的不滿。

女性行銷需要真正聚焦於女性的多元需求,而非僅僅將女性產品設計通過“性感”或“自由”標籤化。女性不應被簡化為單一的“美麗”或“性感”的代名詞。品牌應通過細膩的市場調研,理解女性在不同階段和場景下的核心需求,進行有深度的溝通。

ABC的失敗行銷相對,自然堂的“我本來就超能的”廣告片則展現了如何通過聚焦女性的內在力量與多元形象。在廣告片中,品牌通過9位真實的女性,展示了她們在職場、家庭和社會中的“超能力”。無論是職場白領的堅持,還是母親的堅韌,抑或是汽車維修工的專業性,自然堂都通過這些真實的女性形象。然而,雖然廣告片提倡“你本來就很美”的理念,並不單純依賴外在美,但廣告中的女性形象仍然偏向于傳統的“標準美”。例如,很多女性呈現的都符合社會普遍認可的美麗標準(如外形和氣質上的優雅),但對於一些身體特徵或風格更加多樣化的女性群體(如不同體型、膚色、文化背景的女性),廣告未能給出足夠的包容和表現。

 

因此,避免簡單化女性角色,品牌應深刻洞察並尊重女性的多重身份和多維需求。通過展現女性的真實面貌,不強加單一審美標準,才能獲得消費者的共鳴和忠誠。

 

二、打破性別刻板印象,以更加多元的群像視

角呈現女性

在當今社會,女性群體的需求和生活方式變得日益多樣化,品牌在進行女性行銷時,不應局限于傳統的性別角色設定,而應以更包容、開放的態度展現女性的多樣性。這種多維度的視角不僅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女性的需求,還能夠增加品牌的社會價值感和認同感。

抖音商城的“少女敢”短片便是通過打破傳統“少女感”的刻板印象,展示了女性多樣的個性與勇敢,也強調內在勇氣與自我表達的體現。廣告片通過五位不同領域的女性KOL,如女騎手、武術家、健身達人等,展示了女性如何在自己熱愛的領域中“勇敢嘗試”。但“少女敢”的提法仍然有可能強化性別標籤。廣告中的“少女感”雖強調內在勇氣,但本質上仍然在討論女性如何“表現得不一樣”,可能會讓女性觀眾感受到一種隱形的壓力,認為自己需要符合某種“理想女性”的標準才能獲得社會認同。

 

品牌應打破傳統的性別標籤,避免將女性形象局限於“溫柔”、“賢淑”或“柔弱”。通過呈現女性的多重身份、能力與表達方式,品牌可以獲得更廣泛的共鳴,並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伊索通過其“她的故事、她的表達、她的聲音、她的綻放”四大活動主題,嘗試為女性創造一個可以自由表達的精神空間。無論是書籍交換活動,還是藝術展覽,伊索的活動都以“女性”這一共同體為核心,致力於打破傳統藝術和文化領域中的性別偏見。在這些活動中,女性不僅是觀眾,更是創作者、表達者和思考者,賦予她們更多的發聲權和表達權。儘管品牌通過文化活動為女性提供了表達空間,但伊索的主要業務仍然是以產品為導向,品牌的文化理念和實際產品的功能性有時可能顯得不太契合。

 

品牌應關注女性的內心需求和情感共鳴,通過更加客觀、全面的視角呈現女性的社會角色。在展現女性力量的同時,不以單一的視角對其進行定義,而是鼓勵她們在社會中發揮多重作用。

 

三、尊重女性聲音,傾聽她們的真實需求

如今,女性消費群體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被消費”群體,而是充滿自我意識和主張的個體。品牌在進行女性行銷時,必須真正傾聽女性的聲音,尊重她們的真實需求,而非單純通過廣告“強加”某種理念或產品。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深度溝通,品牌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全棉時代的品牌策略通過發起“Nice For Her”美好予她活動,關注並解決了“月經羞恥”這一長期存在的社會問題。通過溫暖的廣告片,強調女性在生理期需要的舒適與安心。全棉時代成功聚焦女性在生理期的舒適需求,但如果僅僅將品牌形象建立在生理期產品上,可能會限制品牌的長期發展潛力。隨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品牌也需要關注女性在其他領域的需求

另外,品牌橘朵則通過“鐵皮詩集”廣告片,展示了女性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深厚情感。橘朵通過收集452個女性的故事,展現她們與鐵皮眼影盤的特別聯繫,這不僅讓品牌與女性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共鳴,通過故事的方式讓女性在情感層面得到認可與支持,避免了過於商業化的“情感綁架”。雖然廣告片通過個性化表達讓女性產生共鳴,但並非所有女性都會對這種“情感化”的產品產生認同感,品牌需要在擴展市場時更加注意產品的普適性和受眾多元化。

品牌應通過故事化、情感化的方式,與消費者進行深度對話,讓女性消費者感受到品牌對她們的理解與關愛。傾聽她們的真實聲音,讓她們在品牌的表達中看到自己,才能獲得更高的認同感和忠誠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