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其實對於微信的威脅,馬雲是看得最清楚的,我們只能感歎馬化騰要比馬雲運氣好,如果微信是阿裡的產品,相信今天騰訊恐怕會被阿裡逼迫得岌岌可危。無奈之下,馬雲只能使出全身解數,全面反擊微信。

  阿裡巴巴作為今天國內的第一大互聯網巨頭,其發展也是勢頭兇猛,所有人都非常清楚,阿裡今天的根基就在於金融與電商,一旦阿裡淘寶、天貓、支付寶三大支柱不保,阿裡這個巨頭的江山也就坐不穩當。然而微信的崛起卻給了阿裡巨大的衝擊,不管阿裡承認與否,今天的微信在金融與電商領域都對阿裡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1、微信支付與支付寶半分天下時日不遠

  如果要說2015年中國的互聯網哪個領域最火,那一定非O2O莫屬,上半年紅紅火火,下半年就開始淒淒慘慘。然而在2015年,我們也看到了O2O垂直巨頭的不斷合併,其中有三次大合併的最後大贏家都是騰訊。滴滴快的合併之後,騰訊投資的滴滴逐漸入主中宮;而58同城趕集合併之後,依託騰訊這個大股東的58同城同樣也掌控了趕集網;至於美團點評的合併,最終騰訊進一步掌控新美大,阿裡反而被迫出局。

  為什麼騰訊要連番佈局O2O,而不自己做?很明顯,騰訊意在支付寶。今天,通過京東商城、新美大、滴滴出行等眾多電商、O2O平臺,微信支付雖然在市場份額上還比不上支付寶,但是在勢頭上甚至反而要蓋過了支付寶,尤其是線上下掃碼支付上。超市、購物中心、餐飲等線下消費領域,微信支付通過O2O以及線下的力量正在對支付寶形成圍攻之勢,不久的將來便可與支付寶半分天下。

2、越來越多的商家借助微信公眾號做起了電商

  對於今天很多互聯網創業者以及傳統商家們來說,如果說他們沒有開淘寶店,大家並不會覺得他們落後,但是如果說他們還沒有開通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人們一定會認為他們已經跟不上移動互聯網的時代了。儘管今天很多商家借助微信公眾號在開始做電商銷售,可能做得並不是很理想,但是還是有相當部分公眾號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粉絲,為自己的品牌宣傳打下了基礎,有的公眾號甚至微信電商銷售額做得非常驚人。

  再來對比淘寶,儘管淘寶的初衷也是想讓商家們網上創業,幫助更多創業者們成長,但是最終的結局是怎樣?據統計資料顯示,只有8%的淘寶商家賺到了錢,而賺得最多的並不是商家,是淘寶自己。今天開一家淘寶店,如果不花費足夠的廣告費,已經很難被用戶發現,更別談購買了,最終淘寶商家們不得不借助阿裡媽媽,把大把大把的錢送給了阿裡巴巴。

  於是,很多淘寶賣家受生活所迫,紛紛玩起了微信公眾號,並在微信平臺開始了自己的新征程。當然並不是說微信公眾號就一定是商家們的最終歸宿地,但是有一種趨勢是阿裡所阻擋不住的,未來微信公眾號的電商賣家數量很可能不會少於淘寶賣家數量,甚至還要超過淘寶。

  其實對於微信的威脅,馬雲是看得最清楚的,我們只能感歎馬化騰要比馬雲運氣好,如果微信是阿裡的產品,相信今天騰訊恐怕會被阿裡逼迫得岌岌可危。無奈之下,馬雲只能使出全身解數,全面反擊微信。

  儘管來往失敗了,但是隨後支付寶、釘釘的連番進攻,我們都可以看出馬雲的堅韌不拔:似乎不幹倒微信誓不罷手。不可否認,馬雲的連番出招的確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激進的路上也開始出現了一些偏頗,不得不讓人有幾分擔憂。

  釘釘正在偏離航道

  對比來往,我們會發現釘釘是一個相對較成功的移動應用產品(詳見鈦媒體報導《釘釘,正在搶佔萬億市場的入口》,《85萬家企業用戶的阿裡釘釘,已經全面超過微信企業號》)。來往直接面對面與微信對抗,儘管馬雲曾邀請各路明星朋友,並嚴令全公司員工使用並推廣來往,最終來往還是因為失去了市場先機,成為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當然,馬雲並沒有灰心,這一次阿裡找到了企業移動辦公這個突破口,推出阿裡釘釘並成功地切入了移動辦公市場。

  然而就在阿裡釘釘剛剛獲取一些小成就之時,它卻有些迫不及待要與微信對抗,並漸漸偏離了航道。大家都清楚,作為一個移動辦公平臺,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不受干擾,這一點我們從近日一則老闆發紅包的事件就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據成都商報報導,某公司董事長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規定上班期間不准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比如玩遊戲、網聊、看電影、玩手機,包括微信發朋友圈、搶紅包等,否則罰款。新年交替之際,該董事長竟然自己在公司微信群裡發了一個紅包,隨後在群裡搶到紅包的前三位童鞋每人被罰款500元。

  此事引發了企業界關於微信影響工作、工作與娛樂混淆的大討論。然而,從移動辦公出發的阿裡釘釘,卻變得越來越像微信,偏離了它作為移動辦公應用的本來屬性。釘釘開始推出紅包,試圖通過企業員工內部互相發送紅包來帶動釘釘的活躍性。與此同時,釘釘還與Uber聯手,讓釘釘用戶可以領取Uber打車券,並推出各種天貓超市賣場優惠券、天貓超市生鮮優惠券、口碑外賣紅包、蝦米音樂VIP特權、阿裡雲伺服器五折優惠券等等。

  由此看來,釘釘正在成為一個與集生活消費、娛樂、辦公為一體的平臺,表面看來,釘釘好像成功地完成了多元化業務擴張,並且越來越和微信具備同等競爭力。然而我們從成都商報報導的某公司董事長發紅包事件可以看出釘釘潛在的危險所在,如果不專注於移動辦公,釘釘最終很可能會喪失自己的固有陣地,被其他移動辦公競爭對手所擊敗。

  事實上,來自聯通、360等巨頭聯合投資的藍信平臺已經對其構成了巨大威脅,藍信作為專門針對移動辦公的平臺,憑藉著安全、專屬、移動辦公統一入口的諸多優勢成為了眾多企業的共同選擇。如果釘釘急於想打敗微信,過早走向多元化,最終不但難以取代微信,甚至還有可能喪失眼下在移動辦公領域所征戰的城池。

  支付寶開始有些不倫不類

  支付寶瘋狂擴大業務戰線的背後是馬雲對微信的焦慮。引入社交因素,甚至還開發了一些與微信群不一樣的支付寶社交群,是為了與微信對抗;接入口碑網,打造O2O消費平臺,同樣還是為了守住支付寶的支付地位,與微信支付競爭。

  與釘釘有著同樣的使命,支付寶也成為了阿裡征戰微信的重要戰將,但同時支付寶也與釘釘犯了同樣的錯誤。阿裡在支付寶平臺中嵌入社交因素,嵌入各種生活服務,開始變得越來越重,甚至有些四不像。如果說支付寶是一個理財平臺,也說得過去;說它是一個協力廠商支付平臺,但又不完全像;說它是一個生活消費O2O平臺,似乎有些那麼回事;說它是一個社交平臺,總感覺差點味道。

  對於廣大的支付寶用戶來說,支付寶不斷擴張業務線帶來的最大隱憂就是資金安全問題。一方面通過手機號能夠搜索出支付寶帳號,甚至還能顯示對方的名字,儘管遮住了姓字,但是這無形之中給支付寶用戶的資金安全帶來擔憂。與此同時,全面開放支付寶社交功能,對於使用者的金融隱私資訊也是一種無形之中的洩露。

  支付寶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今天很多用戶願意把錢放在餘額寶,而不是放在理財通,並不是因為餘額寶的利息高,而是因為用戶覺得餘額寶依託於支付寶更安全,而理財通嵌入在微信這個社交產品中,存放大筆的資金,有幾個用戶會覺得真正安全?

  一旦當用戶覺得支付寶的安全性不比微信強,方便性又比不過微信支付的時候,那個時候可能真的就是支付寶的危機來了。支付寶應該趁現在有淘寶、天貓兩大平臺支撐,3億多使用者支援的情況下認真做好自己,而不是盲目地去模仿微信,否則只會導致用戶流失。

  阿裡其實並非要與微信死磕到底不可

  阿裡有著阿裡的優勢,馬雲遠大的戰略眼光和強大的個人魅力,這個是很多互聯網公司創始人都難以企及的。即便微信公眾號電商會在某種程度對淘寶、天貓構成分流,但畢竟他們比較分散,用戶無法集中化地選擇商品購買,淘寶、天貓大可不必過於擔心,只需浩浩蕩蕩地開啟自己的全球化與農村化。

  至於支付寶金融地位受到威脅,這個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支付寶依託天貓、淘寶兩大電商平臺,其支付地位暫時難以被其他平臺所取代,阿裡只需踏踏實實地加強O2O佈局,與O2O平臺、線下傳統商家達成合作就可以守住自己的霸主地位。但是通過拿支付寶進軍社交,打造O2O平臺來守住自己的支付地位,並非明智之舉,反而可能會導致用戶體驗度下降,最終導致用戶喪失。

  而通過借助釘釘來進攻社交,打造社交生活平臺就更非明智之舉了。釘釘作為一個辦公平臺,應該要做的是專注於辦公,最終在移動辦公市場稱雄稱霸,而非與微信對抗。對於企業使用者來說,他們使用移動辦公產品,只是想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讓企業員工專注工作,而非娛樂。如果釘釘仍然執意要業務多元化,把辦公產品生活化,打造第二個微信平臺,很可能只會成為下一個來往,最終被藍信等專注於移動辦公的平臺所擊敗,喪失整個移動辦公市場。

  由此看來,阿裡有著阿裡的優勢,微信也有著微信的優勢,畢竟微信也不是萬能的,微信在打造電商、O2O等綜合平臺時也有著自己的不足,否則騰訊也不會把拍拍、易迅、QQ商城全部都交給京東來打理,與此同時在移動辦公市場微信也有著天然的不足,這就是阿裡生存的機會。事實上,阿裡與微信並非要你死我活不可,他們是完全可以共存共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