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去年有篇文章《新媒體運營到底葬送了多少人的前程》火了一下,那時我剛入行沒多久,但也在朋友圈裡看到了有幾個人在分享。

那篇文章大致將新媒體運營的工作拆解成:刷朋友圈、刷微博、看段子、看後臺、編文章、搞推送,對了,還有噴行業現狀。

上述行為都存在,但是親身經歷告訴我,他說得太簡單了。現在我就把那幾個行為動詞,補充完善一下,夾雜了不少自己的看法思考。全文略長,正文7500多字,4個詞涵蓋就是:數據、選題、排版、推送。

一、上班前10分鐘的都用來看資料

1、分析資料哪些資料?都有什麼用?

進入後臺首頁,很直觀的有4組數字出現在你眼前:新消息、新增人數、總人數、留言管理(原創號並開通留言功能才有)

正常來說,上述4個資料的變化幅度取決於兩方面:

第一,昨天的推送;

第二,往日優質推送帶來的轉化。

著重分析兩大塊內容:使用者資料和圖文資料。

使用者資料

這塊主要分4個:新關注人數 、取消關注人數、淨增關注人數、累積關注人數。

新關注人數——絕大多數是前1天文章帶來的轉化,實際上有小部分是2-3天內文章帶來的邊際效應。

累積關注人數——正常來說都是上升,如果呈現下降趨勢,那你現在就處於負運營狀態。如果負運營狀態是短時間的現象,可能是選題出了問題,那就馬上調整選題方向,甚至找用戶私聊詢問真實感受。

圖文數據

這塊也是4個資料:圖文頁閱讀次數、原文頁閱讀次數、分享轉發次數、微信收**數。

圖文頁閱讀次數——也就是閱讀量。如果你是做品牌類的,那最應該關注的就是閱讀量,畢竟最基礎的需求就是露臉、曝光。建議重心在這的人好好研究下起標題,但是別做出格的標題黨。

原文頁閱讀次數——就是點擊一篇文章左下角的閱讀原文的次數。這個資料很考驗使用者的粘度以及本篇文章的內容品質。現在閱讀原文多是自家商品的連結,此資料可查閱商品的流覽量,如果你是找自媒體投廣告的甲方,那這塊也是供參考的資料之一。

分享轉發次數——代表著文章的品質。曾有說法,文章標題決定打開量,文章內容品質決定轉發量(包括好友轉發和朋友圈轉發),而且標題和內容互相影響。

微信收**——考核文章的實用價值。如果你是要出乾貨類、工具類,教程類的內容,要側重這個資料,不要被和的閱讀量。畢竟像我這樣,遇到好東西收藏是肯定的,轉發的人,不是少數。

但是3個非常用資料,在某些方面更值得我們關注。分別是:

文章轉載量——代表在媒體或行業裡的曝光量。

閱讀和增粉比、閱讀和轉發比——更深層考核用戶的穩定性。

推薦這篇《一篇文章發佈後,重點分析哪些資料?》,是5個月前的文章,但是裡面的一些思考,還是有借鑒意義。

2、資料整理出來能幹什麼?

自己心裡有數,領導查起來也方便

通過看資料,能很清晰直觀地判斷出一段時期內,自己的工作效果。比如今天我翻了這一年的使用者增長資料,得出一個結論:我選題不夠准和狠,因為在我獨立把控期間,沒有那種爆發式的增長,也就是沒有爆文。

除此領導是需要資料的,一般來說是據此來考核績效。每天整理資料,他要得時候能夠快速回饋,即使資料本身不好看,也算是執行力強的表現。

會議報告;當做文章素材

不論是年終彙報,還是打算通過資料寫一篇工作反思、行業體會都是必備的。

用資料來改善現有的工作

選題、排版、留言、互動等一系列的行為都會產生實際資料,同時這些資料能夠指導前面工作內容和形式的調整。如果同一選題系列的文章閱讀回饋是呈下降趨勢,那勢必要有針對性地做出調整。原則就是四個字:揚長避短。

二、最苦逼的是定選題

1、選題方向最起碼要考慮折4個點

從用戶需求本身出發

拿自己舉例,我們很大一部分用戶都是做新媒體運營的,想想這樣的群體需要什麼?不外乎新媒體運營、編輯最基礎的技能,比如排版配圖、編輯技巧、標題修改,往外延伸一些就是文案策劃、用戶運營、廣告創意、行銷技巧。

但是就插坐來說,上述的內容一般只會存在於二、三條的位置。那頭條放什麼呢?老闆的要求是有厚度,到我這個執行層面大致有兩個方向的選擇:

一是有信息量、前瞻性可以幫助年輕人開拓眼界的商業管理類文章。比如馬雲、劉強東、陳春花的演講或者理念,再如一些值得模仿學習的商業案例,比如星巴克的行銷案例、杜蕾斯的創意文案。

二是能夠引起大家思考並且有真情實感灌輸在裡面的內容。之前和老闆聊過,什麼樣的文章才是雞湯?大致觀點是:只有情緒的是雞湯。重點是只有 然而,當我們迷茫懈怠的時候,確實是需要一些激勵和情緒來幫助我們跨過那個坎。N多年前的哲學課本上有寫道: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能……

從己方的產品需求出發

特別是做企業號的,要很明確這點,為什麼很久以前總是發優惠活動資訊?為什麼“ZARA”發今夏最流行的連衣裙款式?

企業價值觀的輸出,要定一種調性

參考萬達公眾號發王健林發言、萬達工作法,除此,還有經緯創投經緯低調分享。一個直接,一個委婉,根據自身水準,去借鑒嘗試。

熱點可以有,品質不能丟

追熱點講究緣分和節操,如果滿足上述三點,那就是緣分。如果任意第一點都不滿足,還去強蹭熱點,那就是無節操。

我們自己判斷一個熱點追不追的時候,會有這麼一個考慮:等這個熱點過了,我準備發的這篇東西,還有沒有值得學習、參考、領悟的價值?通常這麼一想後,就沒那麼糾結了

2、選題標準如果用一句話來說……

基本要求就是常說的九字真言: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然後還有兩個追問:有沒有厚度?有沒有可讀性?

前段時間專訪峰瑞資本的陳鳴老師,我聽到這麼一個答案,覺得這是個相當高的標準,分享給大家共勉:

我和團隊定的內容標準就是,如果我們出書了,這篇微信文章你願不願收進去,你願不願意把你的名字放上去?

3、細分選題管道再深挖

新聞要開始看了,習慣慢慢培養

鳳凰網、網易新聞、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新聞類的網站門戶要留意。看什麼?看頭條,瞭解重大事項;看標題,學習標題技巧;看自己行業動向,跳出工作細節,有個全域觀。

每日必點垂直資訊網站

這些網站入行以後,就不是秘密了,他更像同行的交流和給自身展示的平臺,面對的用戶是行業人士,所以內容也相對優質。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如果你是搞創投、股權的,那36氪是不是常備著?如果你是做科技產品的,那極客公園沒少看吧?再者說商業資訊的虎嗅、聚焦創業者的i黑馬。

這些比較大眾的網站屬於那種別人都在看,你不看就輸在了起跑線。但是從這獲取的內容都是二手的,如果同樣是轉載,在時效性上沒辦法領先同行太多。所以要主動去找一手的資訊管道。

一手的資訊來源——文章作者

通常垂直類網站的內容都會留下作者的資訊,按照之前經歷來判斷,超90%幾率能夠追溯到作者的個人公眾號。從那些平臺上篩選出一些優質的作者,去關注他們本身,瞭解他們的水準、方向和調性,並且嘗試建立穩定聯繫,便於以後的交流與合作。

看到一篇好文章,順手去關注原作者,就這樣一個簡單動作,100人裡面有50人能做到就不錯了。再進一步去分析作者的公眾號這一步驟,又刷掉一半兒人。

剩下的25個人裡面,你還能嘗試做些什麼?比如多參與留言互動,再比如給他挑毛病、提建議(同樣作為運營者,我是很吃這一套),你做得越認真,那你在剩下的人裡越突出。

等你成了100個人裡面最特別的那個時,你對作者的觀點和認知,自然超過行業的平均水準。

4、人少的話,選題會要不要開?怎麼開?

選題會還是要開的,哪怕是只有一個人,你也得在紙上劃拉劃拉,腦海中兩個小人打個架。

兩個人或者以上就有必要開個小會,把各自想法碰一下。理清各自的職責,做好分工,定好時間。人數要是有一定規模後,建議固定個時間來做,比如週末或者週二。

關於選題溝通中,強調兩個注意點:

切勿輕易打斷他人的選題思路

等對方都說完後,充分理解意圖後再發表自己的看法、建議。可以理解為尊重,更實在的是避免自己的主觀臆測,打斷隊友的節奏,提高時間成本不說,自己還鬧笑話。

會議結束,必須要下決定,不論選題品質高低

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大家思想火花碰撞了半天,結果沒有明確的決定進入大家的腦中,導致後期的選題落地遙遙無期。這種情況用不著幾次,大家積極性就會被消磨殆盡。

5、申請授權的正確姿勢和快速方法

避免版權糾紛,提前消除隱患

誰都知道,但是真正重視的沒多少。我見過不少類似這樣的言語,我體量還小,沒人關注作者不會閑的蛋疼,費時費力舉報我吧我看到別人發,我也發了啊,他也沒注明來源啊網上看到的,我不知道作者是誰

這些套路你做個人號的時候,還能用來給自己喊冤,等你做得是一家企業號的時候,一切逃避不負責的行為都是給企業抹黑。這種行為,不但會給其他同事帶來額外的壓力,公司還需要花遠超成本的物力、財力去解決版權的事情,典型得不償失。

準備好標準話術

目的就是節約雙方的時間,提高效率,凸顯專業度。簡單清晰地表達出,我是誰,目的是什麼,再留下聯繫方式。

如果是第一次和對方聯繫,建議補充兩個資訊:

第一,我能為你帶提供什麼價值;

第二,我會怎麼對待您這篇文章。

舉個例子:

您好,我是微信公眾號XX學院(IDXXX)的編輯XX(IDXXX),申請白名單授權轉載您的文章《XXX》。

我們對內容有著很高標準,而且有XX萬高品質用戶,會給您帶來不錯曝光量和用戶轉化。

常見獲取授權方法

文章中有明確給出轉載格式;

公眾號後臺留言轉載需求,苦等回復;

公眾號有設置轉載關鍵字回復;

功能表列裡有明確的轉載聲明或者聯繫我”;

如果上述列舉的現象都不存在,那選擇用更直接的方法——去原文章下留言(僅限於開通留言功能的)。通常來說,這種效率比後臺留言等回復要快得多。

如果沒有留言功能、後臺也沒有明確資訊,那只能通過作者的姓名等蛛絲馬跡去其他平臺尋找,常見的有微博、知乎、豆瓣。

三、編排過500篇圖文,有了這些體會

500是很克制的說法,算上沒發的差不多也超800篇了。很清晰的感受到排版和編輯是完全不同的2項能力,但是現在整個行業的專業度,還達不到完全細分這2個工作。

我入職的時候是零基礎,老闆給我提了一個標準:什麼也別想,先做3個月,排100篇圖文再說。

實際情況是2個月完成目標,收穫更多得不是排版更快更好看,而是編輯文章給我帶來的高頻次的思考、認知。

1、編輯,對文字的二次加工

在這點上,傳統媒體從業者(比如記者)的專業水準和積累,不是咱們做個公眾號、發幾篇文章就能相比的,特別是像我一樣半路出家的新媒體編輯,一定對同行前輩抱有敬意,並時刻學習。

關於編輯操作流程是按照字、句、段、篇這個順序來的。

——文字校對,基礎中的基礎

你們知道每次看到有留言指出文中錯別字的時候,內心是多矛盾嗎?一邊厚顏無恥地說那是我留給大家的彩蛋,一邊內心早就握草!怎麼又沒檢查出來。不過,當知道有人用心讀我們發出去的文章時,還是很有成就感,即使自己只是個加工的。

——疏通語句,表達完整

特別是一些演講類、採訪類的文章,需要調整語序、去掉一些多餘的語氣詞。

——理清邏輯,畫出框架

從使用者的視覺體驗考慮,最簡單的表現形式就是將作者兩螢幕長的段落,按照原意,拆分多段。不要出現手機密密麻麻一螢幕全是字,連個空行留白都沒有。

從使用者的理解體驗考慮,需要通過段落的劃分,將文章的邏輯框架表現得更加清晰,總結小章節的核心,凝練出來標題,內容邏輯允許的話給出一、二、三、四的排序更好。

——統覽全文,提煉核心

如果我讀完一篇文章,卻不知道有哪些案例是值得學習的,哪些技巧是方便實用的,哪些角度是激發思考的,哪些工具是即學即用的,如果連其中的一條價值都挖掘不到,那怎麼敢推薦給關注你的用戶去看?

收穫和反思:

編輯這一步驟,除了細化了邏輯思考,還鍛煉一種理解轉述能力。就好比在作者思維和用戶思維中鋪設一條高速公路,減少閱讀前進中的障礙。

可能作者發出的一篇文章裡,10%是沒有信息量的自誇,10%是盈利性質的推廣軟文,有10%是沒有什麼卵用的口水文,那要做得就是把剩下70%的有價值的內容,清晰、準確地傳達給用戶。

當然,能同時對用戶和作者負責是最好的,但怎麼均衡三方需求和利益,是個比較深的學問。從一個編輯角度出發,不扭曲作者的原意,幫助用戶更快、更準確的理解有價值的內容即可。

2 排版就是看外表,臉乾淨就好

排版也是一樣,看重的是審美能力,畢竟絕大部分人都不是設計領域的,你的排版能照顧大多數人的審美要求即可。

就好比第一次見面,把臉洗得乾乾淨淨,衣服穿得整整齊齊,至少不會感到厭煩。如果再畫個淡妝,那看起來是否舒服多了?

如何給你的排版畫個淡妝?在審美認知上,提供不了太大的幫助, 能給得建議就是多翻翻雜誌和那些做得好的公眾號。但是在這可以提供3個具體實操的方法:

掌握這4個資料,成功一大半

字體、顏色、行距、邊距才是排版的基礎元素,而不是那些花花綠綠的特殊格式。

字體要不大不小,顏色要不深不淺,行距要不高不低,邊距要不寬不窄。這裡到處是留白的學問,聽起來上述都是廢話,但我們確實是按照上述要求,一次次試驗出來的。

下面是我們現階段常用的格式參數,給大家做個參考,直接拿去用也無妨:

15號字體

4F4F4F

1.75倍行距

1倍頁邊距

經常有人誇我們插坐學院的排版看起來舒服,秘密就在這了。上述4個參數就已經能讓圖文的整體版面,看起來整潔、舒服。

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需要根據文章內容不斷調整優化,比如引用名言的時候字體要不要調小?小段落標題折行時,行間距要不要調大?漢字能不能用斜體?(有說作業系統現有的斜體都是為英文準備的,到目前並沒有給中文漢字設計斜體的參數)

文章配圖多是錦上添花,把握分寸更重要

除非是文章中涉及到的必要資料,需要圖片來解釋說明。那其餘情況中,涉及到的圖片起到的作用都是錦上添花。

首先明確一些基本原則:

圖片要清晰,圖元渣的圖不用;

圖片的色系、大小、形狀要儘量保持統一;

數量要克制,不能抱著圖片能緩解文字壓力的心態,然後為了加圖而加圖,要知道再契合文意的圖片,也會打斷使用者的閱讀節奏;

關於圖片網站,很久以前推薦過很多,比如《微信編輯沒有高逼格兒GIF動圖?送你13個網站,拿走不謝》、《運營微信,如何配圖?送你14個高清圖片網站》,但是這些網站正確是使用方法是閒暇時搜一搜,分類整理到自己圖片庫。

如果你很著急編輯一篇圖文,而想通過這些網站去搜圖,那你的時間基本上會浪費在眾多網站的切換之中,因為可選擇的太多了。

正確的做法是選中其中一個比較熟悉的網站,去深挖,圍繞著文章主題不斷嘗試換關鍵字去搜索。比如我現在只用500px和百度(以後會針對圖片版權問題,單獨說下)

3款常用編輯器和背後特點

秀米編輯器

特點:樣式豐富多、自由搭配性強、版式細節可調整

延伸:秀米還是側重於審美這塊,升級到2.0後,版式的數量和搭配方法也大幅度提高。他的微信公眾號推送了大量的配色方案,也會出一些排版教學視頻。推薦大家去翻一翻。

135編輯器

特點:附加功能多,比如自動排版、查詢替換

延伸:135的業務開展的更為廣泛,涉及到微信行銷、漲粉的一些合作。他的公眾號會出一些新媒體行業的實操乾貨,篇幅不長,但勝在有用。

i排版編輯器

特點:版式簡潔、推出企業訂制服務

延伸:i排版走得的版式+運營路線,即提供版式搭配微信運營知識。旗下是一個訂閱號輸出運營知識和一個服務號推送產品資訊。

我基本的操作還是在微信自帶編輯器裡面,特點是相對於上面推薦這3個,相對穩定。即便這一年時間也出現三四次大面積的bug

拿出6小時時間磕出1個屬於自己的標準範本:從上面3個編輯器中,分別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樣式,在微信後臺中組合成完整的範本,以後的圖文直接套用即可。

四、預覽十幾遍,推送再點贊

1、多一次預覽,多一次改善

封面:夠清晰、不刺眼、有感覺

夠清晰——封面對清晰度的要求,比內文更甚。

補充個細節知識:微信上傳圖片的時候,JPG格式的圖片壓縮會很厲害,可把圖片格式更改為PNGGIF再上傳。

但是要知道,清晰度的提高,伴隨著品質的增大。如果圖文中圖片數量較多,勢必會拖長載入速度,從而影響文章的閱讀體驗。而且,用戶閱讀一篇文章的流量成本,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這也是一種均衡的哲學,對於圖片的要求要有舍有留,或者直接建議WiFi下觀看……

不刺眼——不要出現很明亮蒼白的圖片,或者圖片顏色反差很強烈的情況。這種情況就要找一些能讓人安靜下來的圖片,黑色系或者灰色系都比較合適。

有感覺——標題和封面能起到搭配、呼應的作用。一圖勝千言能在這裡體現,是最好不過了。

標題:不要超2;符號、表情要慎用

不要超兩行——如果你不想精心挑選封面,一大半兒都被標題文字遮擋住;如果你不想分享到朋友圈,標題露不全導致用戶看不懂;如果你不嫌醜……

總之,需要錯頻次刪字改字、調整順序,起標題的能力往往在這裡大幅度提升。

符號、表情要慎用——&@#¥這種符號就不要出現了。

【】就沒有“[]”效果好(切換了大小寫);

“[]”就沒有“ [ ] ”效果好(左右中各加了空格);

emoji表情也少用,即使他們很吸人眼球。

別放棄最後整體校對的機會

自己當做一個挑剔的用戶,從頭到尾過一遍。自己都覺得不順眼的地方,要勇於去修改。如果為了一時的省勁兒,懶得修改就發出去後,後期要費勁兒的地方更多,而且還要忍受吐槽。

條件允許的話,讓其他同事幫你看幾遍,有些問題會因為自己太熟悉而忽略。原則是聽取他人的意見,但也要相信自己的專業性。

2、點擊群發,松了口氣,然後呢?

群發的時間需要固定嗎?

行業早有閱讀高峰期的說法,自己也檢測過,資料趨勢確實是那樣。高峰期背後依託的是普遍用戶的閱讀習慣,如果在這個時間段推送文章,比如2100-2230裡面選擇一個固定時間點推送,即配合了用戶的習慣,又體現出自己的專業性、敬業心,何樂不為?

但是要明確:發比不發好,早發比晚發好。

固定時間發送,前提是能夠提前準備好內容,如果過了固定的時間,都快到12點了,那還發不發?按照我們之前的做法是,發。

深夜推送肯定會打擾到用戶,但是如果你的品質足夠好和真誠,給用戶道歉解釋一下,他們會看在文章品質上原諒你的。比如,今天這篇……

盯著前10分鐘的資料

平時推送完後,我會觀察之後3分鐘、5分鐘、10分鐘的資料,從而判斷這篇文章的喜好程度,然後反思文章的選題方向。如果平時整個推送流程是穩定的,那這個資料預測是比較準確的。

當然也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撞上熱點,朋友圈的刷屏事件會吸走大部分流量,造成選擇性從眾;微信後臺bug,部分使用者沒收到推送,這事兒有時候發生了你都不知道;還有最常見的就是偏離正常推送時間,比如今天……

新用戶、老用戶、深度用戶

使用者的留言是第一手回饋資訊,特別是近期互動留言較多的用戶,這類多是新用戶,剛關注你的公眾號,新鮮感會促使他主動發表自己的讀後感。

新使用者可能並不瞭解你過去的內容調性,正是因此,他們也是最能提出非常規性的建議。

還有兩類用戶需留心關注,一個是平臺老使用者,可以根據關注時間、留言互動次數來做個判斷。昨天看到一個關注時間比我入職都要早的老用戶的留言,那個感覺很是激動。

另外一種更好辨別,就是有深度或者真誠的用戶,這個只要你去讀留言,自然感受得到。對於這種深度用戶,他們很重視你回饋互動的品質,需要給出足夠有分量的回復。

觀察朋友圈用戶分享語,並點贊

你的朋友圈一定要有自己的用戶。留心觀察他們的分享語——代表他們對文章的真實看法或者打動他的點。根據使用者的分享話術,回到自己工作中,調整選題方向,完善用戶體驗。

並點贊是對老闆何川在朋友圈的行為思考,很早之前就發現,他有給被轉發的內容點贊的習慣。

當時的理解只留在了感謝這個層面,而自己有朋友圈不點贊的規矩,並且不好意思給自己發的文章下留言,導致沒有發現點贊帶來得價值。

偶然一次,在朋友分享文章到朋友圈後,我針對其分享語留下了自己的看法。十幾分鐘後,朋友圈收到十幾條提醒(點贊也會收到提醒)。點開發現,是幾個我們共同的好友對那篇文章的評論。

這一下子多了幾個不同的角度和見解,而且他們還互相討論。這種有著一點圈子屬性的回饋,是之前不曾發現的。

簡單總結和小心思

上面的內容就是對新媒體運營工作的拆分,主要涉及的還是編輯這一塊。還有很多運營方面的工作,沒有展開細說,主要是自己運營部分做得太少,還沒有很系統性的思路。

凡是上面提及的,每一步我都實際操作過,每個思考都是親身體會。如果將黑色加粗部分的具體行為摘下來,就是一個簡單版的新媒體編輯工作流程,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