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大消息,QQ音樂與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併成為一家新公司,由騰訊控股。
哇哦!這是行業和市場的反應。排名前兩位的玩家聯手了,根據企鵝智酷的調研資料預計,QQ音樂+酷狗音樂,可以佔據中國數位音樂市場60%的份額。且用戶群覆蓋各年齡段,還挺互補。
關於這場交易和交易背後的中國音樂市場,我們準備了六個問題,和六個回答。
問One:為什麼都是娛樂產業,電影這些年積極向上,音樂卻不太景氣?
智答:文化娛樂產業的大趨勢是向富媒體傾斜,影視製作門檻越來越高,技術越來越精,觀賞體驗越來越好,導致投資與票房齊飛,從業者收入水漲船高,整體水準也就不斷提升,進入良性迴圈;
音樂產業的情況正相反。歌曲錄製門檻越來越低,發佈歌曲的管道越來越多,導致音樂產業很難形成真正的內容話語權,人才流失(歌星去拍電影、創作人改行),內容在泛娛樂時代日益缺乏競爭力和商業轉化力。
互聯網對兩個產業的影響,也呈現明顯差異性。在電影領域,互聯網一直沒能真正顛覆這個行業的價值系統,全國院線的螢幕數量一直在增加,在增加,在增加……
影視業的大片和巨星效應,加上為了爭奪“視頻流量入口”,各視頻網站開始為影視版權瘋狂燒錢,進一步旺盛了這個產業;
在音樂領域,PC互聯網時代的“網站+MP3”免費下載模式,幾乎殺死了音樂產業。進入移動時代後,隨著版權保護的強化和數位音樂/流媒體崛起,音樂的日子才慢慢好了一些——但互聯網由於快速殺死了唱片行業,導致音樂內容方的議價能力非常弱,整個產業話語權向管道和平臺方嚴重傾斜。
問Two:音樂產業復蘇的功臣是誰?
智答:在連續20年下滑後,全球音樂產業在2015年首次實現增長,雖然漲幅只有3.2%。
為什麼在疲軟20年後終於反彈了,這裡面要歸功於一個大功臣和一個小功臣。大功臣叫數位音樂,小功臣叫流媒體。
先看大功臣的。其實在過去數年裡,全球數位音樂的收入一直是逐年增多的,只是這部分增長填不滿實體音樂下滑的坑,導致整個行業持續走低。
但是在2015年,這個坑首次被填上了,還多了一些土。於是,整個音樂行業從連續20年的悲傷中站起來了。
再看小功臣的。數位音樂完成了偉大使命後,要內部嘉獎有功之臣。結果發現,原來一直是數位音樂收入頂樑柱的“下載服務”,居然流年不利持續下滑,而原來的小弟弟“流媒體音樂”,卻逆勢上漲。成為整個音樂產業復蘇的幕後英雄。
問Three:人們聽歌的行為變了嗎?
智答:這是必須的。根據企鵝智酷之前的調查顯示,中國音樂愛好者開始越來越多的使用流媒體聽歌,離線下載的群體雖然依舊龐大,但其空間逐漸被線上聽歌的用戶蠶食。
全球的資料更加證明了這一點。2015年,流媒體占全球數位音樂收入的比重增長至43%,而下載服務在數位音樂收入的占比卻下滑至45%——這說明什麼?
朝代的更替即將發生,首先是收入上,流媒體音樂收入將在未來1-2年內超過音樂下載收入;然後是使用者,更多使用者選擇在高速網路下線上聽歌,而不是下載到手機裡佔用空間。
對了,還有一個資料,相比於2014年,2015年全球流媒體音樂的收入增幅是,45.2%。
哇哦。
問Four:音樂行業的市場到底有多大?
智答:要分開看。先說實力,再說潛力。
實力上,全球音樂產業2015年的整體收入在150億美元左右。作為對比,2015年全球票房收入為383億美元(注意,只是票房哦,還沒包括電影產業非常成熟的周邊開發和授權版稅)。
再看潛力。各個地區差別比較大。北美是音樂產業較為成熟的地區,美國音樂市場全球第一,但這裡也是目前商業模式下,提速難度最大的市場。去年北美音樂收入增幅僅為1.4%,位列全球倒數第一。
歐洲也差不多,成熟,市場大,但增速僅為2.3%。真正的驚喜來自拉丁美洲,去年音樂市場的收入增長11.8%,是全球各大洲中,唯一一個達到兩位數的。
亞洲音樂市場去年的增幅為5.7%,這裡有巨大的娛樂消費人群,但同時也有諸多待解決的問題。
問Five:中國音樂市場的未來如何?
智答:去年,日本音樂的收入同比增長3%,韓國12.4%,中國呢?63.8%。
哇哦!
不過也不要驚喜太早,我們進步快,一方面是版權保護進場,另一方面更是因為我們起點太低。中國音樂市場的收入規模,在全球占比剛剛超過1%。而我們的鄰居日本,在整個亞洲音樂市場中佔據了76%的江山。
日本的消費人群和人口基數都與中國差距巨大。但音樂市場的繁榮程度卻是我們目前無法望及的。不過只要繼續加強版權保護,保持音樂市場的產業帶動,中國音樂的潛力是巨大的。
問Six:音樂產業未來最大挑戰是版權還是付費?
智答:我更願意選擇付費意願。中國和全球使用者中,音樂付費訂閱使用者的比例都很低,卻貢獻了巨大的收入(6800萬流媒體訂閱使用者,創造了音樂產業20億美元的年收入)。而多達9億的線上音樂免費使用者,他們通過平臺廣告給音樂產業帶來的分成,只有約6億美元。
如果這兩個人群能倒過來,世界就美好了(當然這是個幻想)
如 何解決用戶付費的問題,是中國音樂產業的痛點。電影領域走的更早,而且線下的付費買票觀影行為火爆,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了線上視頻網站的會員習慣培養。但 音樂行業的線下,幾乎對線上付費意願沒有任何幫助——你不能指望那些分佈在全年各個城市的演唱會,可以激發人們為線上音樂付費的想法。
音樂形態的多元化可能是一條出路。既然用戶對於“聽”歌的固有免費心態很難糾正,不妨給予付費用戶更多的額外福利,例如線上演唱會、MV、明星周邊和見面會等等。
另一個可能的機會在社群和歌曲推薦。音樂消費的一個特徵,是存在長期固定的歌曲偏好,和海量的音樂篩選困境。打造音樂社群和歌單推薦等個性化的內容,尋找音樂到使用者的鏈條上,可能存在的消費機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