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信重拳出擊、嚴打外掛違規號,據稱半小時內封禁3000萬帳號,一批運營私域流量的帳號和微商紛紛中招。

時間再往前一周,天貓宣佈旗艦店2.0升級計畫,強調會幫助商家從對的運營全面轉向對的運營,從單節點的模式走向多維度、多產品的運營。

雖然沒有明確提到私域流量,但從這個用戶為王的運營理念來看,旗艦店2.0升級計畫實質上就是針對私域流量。

從微信到天貓都在悄然佈局,一個嚴格規範,一個低調運營。這個引得兩大巨頭重視的私域流量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業內至今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定義。

相對公域流量而言,私域流量字面意思即自己可以掌控的私人流量。新榜運營總監張恒認為,私域流量的主要特點有三個:屬自己所有、可免費觸達、可反復使用。

由此可見,私域可以誕生在微信生態下的群、公眾號裡,也可以成長在微博、小紅書這類平臺上。在流量紅利見頂、公域流量成本上升的同時,一批商家和平臺已經先行捕捉到了私域流量的紅利。

借助淘寶直播搭建私域流量的張大奕,如今已經成為淘寶第一網紅,一場兩小時的直播就可以為其淘寶店帶來幾千萬成交額,去年雙十一其店鋪銷售額更是在28分鐘內破億,讓人歎為觀止。

通過私域流量成長起來的社交電商拼多多、雲集也成功上市,還將私域流量彙聚成了自己的公域流量,轉而反哺商家;幫助商家搭建私域流量SaaS服務商有贊一年前也登陸港交所,現今市值約70億港元。

2019年上半年,私域流量的概念猛然走紅,這個領域甚至逐漸變得擁擠,紅利被快速擠壓,關於私域流量紅利期何時消失的擔憂也揮之不去。

1

私域流量躥紅

對於私域流量的催生,在早幾年間,更多的是市場使然。

2014年,為了吸引更多小鎮青年,微博決定通過扶持一批在美妝、服裝等垂直領域的博主來引流。彼時,還是淘寶模特的張大奕看到了這個機會,與同在做淘寶電商的馮敏一拍即合,共同成立了一家淘寶店——“吾歡喜的衣櫥

憑藉著較好的外形條件和時尚的穿搭風格,張大奕開始活躍在微博上,她不僅通過曬照片和發狀態保持更新頻率,還積極與粉絲進行有趣互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張大奕成功走紅,並積累了大批忠實粉絲。粗略統計,2014-2016年間,張大奕在微博上的粉絲數從30萬暴增至400多萬。相較於從淘寶主動搜索發現店鋪的公域流量,這400多萬粉絲無疑是張大奕可以運營的私域流量,且獲客成本低了很多。

對於如何將流量轉化為交易,張大奕很有自己的一套。一般產品上新前,她會通過社交帳號和自媒體號劇透、預熱,從而調動粉絲熱情、吸引關注;接著通過視頻直播線上與粉絲交流、分享產品細節,進一步説明粉絲種草;產品上新後,還會關注評價回饋,做到及時溝通,從而提升購買體驗,維護與存量用戶的關係。

張大奕在一次淘寶直播帶貨中甚至放言:“2016年絕對是張大奕的時代。

而如涵控股公佈的招股書也證實了這一點:2016年張大奕貢獻的營收高達2.28億元。

但隨著微博用戶增長放緩,走紅後的張大奕也開始面臨著流量增長壓力。據虎嗅報導,在2016年後的兩年半裡,張大奕微博粉絲增長了200萬,較之前有明顯的放慢。

為了挖掘更多流量,她還用起了微信公眾號、小程式、抖音、小紅書等工具。在平臺協作效應下,張大奕徹底成為全平臺網紅,微博粉絲如今也漲到1000多萬,成為名副其實的大V。與之相應的是,張大奕從2016年淘寶直播2小時帶貨2000萬到2018年雙十一直播28分鐘銷售額破億的驚人戰績

像張大奕這樣享受了私域流量帶來紅利的商家還有不少,他們的獲客平臺不再局限於微博,行業也衝破了美妝、服裝的範圍。

據有贊CMO關予透露,截至2018年公司累計服務商家超過442萬,可以說通過有贊來經營顧客的商家,都是在經營私域流量,因為他們都是基於優質的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帳號經營電商業務,用戶品質非常高。

以生鮮品牌極客農場為例,該品牌由80後小夥孔輝于2014年創立,從賣自家的農產品起家,之後推出了有味番茄、極客醜梨、金富士蘋果等明星產品。創業初始,孔輝就嘗試建立自己的品牌用戶群,通過試吃、上新優惠等活動不斷刺激用戶,再發起拼團等裂變活動,讓老客戶帶來新客戶,壯大私域流量。

為了維護與用戶之間的關係,極客農場還一直通過撰寫店鋪筆記與使用者保持交流,此舉不僅得到用戶的信任,還能幫助店鋪積累口碑。據有贊方面介紹,今年5月,通過店鋪筆記 + 朋友圈 + 公眾號的聯合推廣,極客農場客單價6600元的海參,3天賣了80多萬元。目前,極客農場的平均月流水已過百萬。

從有贊提供的其整個電商體系的資料看,2018年其電商交易額超330億元(經審計部分),這部分交易額可以說都是商家基於私域流量運營而產生的。其中,有贊提供的各種社交行銷方式,總計給商家帶去了227億元交易額。

例如,僅滿減滿送這一個功能就創造了41.9億元的交易額,分銷員功能產生了29.3億元交易額,會員折扣帶來26.3億元交易額。這些功能都讓商家提高了私域流量池內每個顧客的粘性和價值。關予稱。

某服裝品牌電商總經理王凱(化名)認為,品牌的私域流量可以幫助品牌提升轉化率,不過也不能過度吹捧私域流量的交易轉化效應,現在人接觸資訊的管道太多,不同於曾經壟斷式的宣傳帶來的效果,在一個非壟斷性的管道裡邊去曝光自己的產品內容和品牌內容,要形成非常高的轉化,這個概率也不會特別大。

他進一步解釋稱,私域流量帶來的交易轉化會高,但不會高到離譜,因為用戶可能不只是一個品牌的私域流量,而是屬於很多品牌的私域流量;在看到商品資訊時,使用者有可能會選擇買,也有可能選擇不買。但從王凱的經驗來看,一個長遠的趨勢是,對私域流量運營能力越強的商家,反而有助於他獲取更多的公域流量。

而另一方面,私域流量之所以遭瘋搶,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公域流量成本的迅速攀升。易觀資料顯示,從2014Q12017Q2,天貓平臺獲客成本漲了62.5%;從2015Q12017Q2,京東平臺獲客成本大漲164%,兩者均突破250元大關。

 

另據拼多多公佈的招股書計算,同時期(2017年)其獲客成本大約在10/人,直到2018年才有所提升,但仍然遠低於天貓和京東。

這也就意味著,線上紅利正在逐漸消失,電商開始進入深度存量時代。

2

阿裡、騰訊的新戰場

有說法認為,市場上最早關注到私域流量這一概念的是淘寶;也有人稱,在此之前超級App微信已經有了私域流量。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20161月,在阿裡巴巴召開的首次管理者內部會上,集團CEO張勇當時鼓勵商家建立自己的資料流程量池一事,對於私域流量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在那次會上,張勇明確提出了私域的概念。他表示:我們既要鼓勵商家去運營他的私域空間,同時我們也應該鼓勵所有業務團隊去創造在無線上的私域空間,把這個業務自己的流量運營起來,把紅人自己的帳號流量運營起來,我想只有這樣,這麼一小塊手機螢幕才能夠承載得了我們這一大屋子人的期望。

 

兩個月後,在淘寶網2016年度賣家大會上,張勇公開發言稱,社區化、內容化和本地生活化發展將是淘寶未來的三大方向。他提出了從產品為王內容為王的轉變,讓一大批商家有了品牌意識、用戶精細化運營的意識,一個時代正式開啟。

雖然淘寶鼓勵商家建私域流量、加強與用戶之間的聯繫,但這個概念卻沒有火起來。新榜運營總監張恒分析認為:淘寶本來就是通過賣流量給商家去賺錢,現在它鼓勵商家自己養流量,這樣相當於是淘寶自己在左右手互博,所以私域流量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

與此同時,商家也開始挖掘淘寶以外的流量窪地——活躍流量大、內容曝光度強、准入門檻低的微博由此成為早期私域流量收割者的海洋。

以張大奕、雪梨為代表的一批網紅店主,就是通過在微博上積累粉絲,然後跳轉至淘寶進行流量變現。不過,隨著微博用戶見頂、月活下降,微博上流量變現難度越來越高,這些商家就轉向新的流量平臺,繼續搭建自己的私域。

微信生態是繼微博之後,又一片私域流量繁殖地。對於商家為何選擇在微信建立私域流量,張恒指出,因為社交是一個高頻場景,而購物是一個低頻場景,在高頻場景裡面就可以生產大量的流量。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小程式的全套宣傳視窗,更是為成千上萬的商家培養自己的私域提供了管道。

依託微信用戶裂變成長起來的社交電商拼多多、雲集等被看作是運營私域流量的典範,它們已經成功將一個個微小的私域流量彙聚成了公域流量,轉移到各自的App中。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移動用戶端平均月活用戶達2.726億;雲集平臺買家數也達到2320萬。

相較于阿裡這位早期的佈道者,外界更多聲音認為,騰訊微信已經是私域流量最大的玩家。不過,張恒強調,微信僅是一個社交平臺,本質上是一種工具,至於用這個工具來做什麼,其實是讓每個商家自己去拓展,微信官方並不直接參與這件事情。

經歷了20172018年的發展期後,2019年,私域流量進入了爆發期。

去年年底,吳曉波在預見2019”的跨年演講上預言,由於平臺流量變得越來越貴,私域社交流量會在2019年出現井噴。

今年4月,騰訊針對零售業提出“.com 2.0”私域成為了該業務的關鍵字之一。幾乎同時,騰訊還投資了SaaS服務商有贊,後者則從提供系統工具、經營指導、行銷獲客和人才培訓4個維度幫助商家搭建私域流量。

6月,天貓啟動旗艦店2.0升級計畫,幫助商家全面轉向對的運營,這套使用者邏輯本質上也針對私域流量。除此之外,不少直播、短視頻平臺紛紛開始支援發展私域流量

在張恒看來,私域表面上看是一套運營打法,但最重要的是底層思維,即從流量邏輯到使用者邏輯的轉變;要想轉化成交,更重要的是通過產品和服務與使用者做朋友,私域只是0,不是1,不要本末倒置

3

紅利期還有多久?

如今,私域流量熱度空前,對於它的爭奪在不斷加劇,其紅利也正在被飛速擠壓。

指數增長實驗室發起人呂雪梅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過擔心,並判斷這個紅利期到今年底可能會消失。

張恒對此進行了更詳細的拆解。每一次有人說紅利結束的時候,其實可能意味著另一波紅利的到來。他認為,從表面上看,私域流量只是一套行銷打法,而這套打法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人佈局,第一波紅利已經過去,而現在正處於第二波紅利期。

張恒推斷,第二波紅利有可能今年底過去,預計今年底之後,各個平臺也慢慢會接受私域流量,並且會調整相關的政策。

對於紅利期長短的判斷,王凱則認為,私域流量紅利期何時結束還是要看運營私域流量的工具/管道是什麼,如果對應的工具/管道沒有走下坡路,這套打法就不會走下坡路。

私域流量並不是一個風口或一個短暫的趨勢,而是一種經營理念,是要讓商家從被平臺流量綁架的思維中掙脫出來,開始重視自身流量池、重視每一個顧客的價值,有贊CMO關予認為,這種思維實際上不存在紅利不紅利,是每個商家——無論規模、無論經營模式——都必須要理解和應用的經營階段。

張恒同時提到,紅利這個詞本身有一定投機意味,機會過後,是否能建立一個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其實是未知的;不過他依然相信還會有第三波紅利的到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