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豬牛羊向你抱怨條件不好時候,你應該告訴它們,“外面有狼”。

一直以來,個性化都是政治正確:

產品要個性化、品牌要個性化、推廣方式要個性化。

九十年代的時候,大多數公司做年度規劃,都會把現在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個性化作為重要的趨勢判斷。

2000年以後,80後登上消費舞臺,各種專家們說“80後越來越追求個性化2010年以後,又在說“90後、00後在追求個性化

近幾年,對市場影響最大的是互聯網,又有人說,在互聯網環境下,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將會被更大挖掘出來。

然而這麼多年來,最成功的都是那些你用我也用,你買我也買的產品,比如可樂、老乾媽,或者是很多人都想用,但只有少部分人用的起的,比如茅臺比如iPhone

買東西還是習慣上淘寶、京東這樣的大平臺,個性化的子彈短信還沒得及讓微信顫抖,一個照面就涼了。

科特勒老先生在《行銷革命4.0》裡說,互聯網帶給人的影響,不是更加個性化,而是更加從眾。而且這種趨勢還將持續。

難道老苗和科老爺子都是在告訴大家要隨大流嗎?當然不是。

每個人都是從眾和個性的組合體,它植根於人性深處。我們需要的是瞭解它、解剖它,順應人性,讓它們為我們所用。

拋開具體使用價值,消費者買一個產品,主要受兩種因素驅動,第一叫做個人喜好,第二叫做社會從眾。

社會從眾當然是體現群體化的,而個人喜好看似是個性化的,實際上是由個性化和共性化組成的。

好的東西大家都說好,至少是一個群體都會說好。結果就是:

所有人都在追求與眾不同,最後絕大部分人卻走向了千篇一律。

曾經流行過一句名言:最有效的廣告永遠是權威證言和消費者證言,這是在宣導從眾效應和權威效應。是不是我們的產品、品牌、廣告就不能訴求個性了呢? 當然也不是。

行為學家西奧迪尼教授曾做過這樣的廣告測試實驗:

向看電影的觀眾,播放一條三藩市藝術博物館的廣告,廣告語是每年超過100萬人次參觀

如果觀眾看的是動作電影,這條廣告片能夠強烈激起觀眾對博物館的好感;而如果觀眾看的是浪漫愛情電影,反而讓觀眾對博物館的好感度降低。

之後,實驗人員修改了廣告片,這次把廣告語改成了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結果不出意料的恰恰相反。

這條廣告在觀看愛情電影的觀眾中大獲成功,在觀看動作電影的觀眾中卻遭受失敗。

這個實驗,再次揭示了從眾個性,這兩種最重要的社會行為特徵背後的自然本質。

從眾是基於自然選擇中的生存選擇,人類作為個體比較脆弱,一旦落單就會很危險,在面臨突發狀況時候追求特立獨行的人類祖先已經滅絕,跟多數人保持一致種到了我們基因裡。(有興趣的可以進一步瞭解下心理學上著名的服從實驗)

而個性則是基於自然選擇中的性選擇。如果沒有表現與眾不同,那憑什麼讓異性選擇你?甚至心儀的女神男神,看都不看你一眼。

所以我們看到,人在兒童時期多數是比較乖的,而在青春期會長出棱角,開始叛逆。

這是因為青春期後,性能量大大增加。

所以,安全感受到威脅,會刺激人們做出從眾反應,恐慌、焦慮都會使人變得更加從眾。

而當人們生活舒適、心理愜意的時候,尤其是接收到跟性有關的刺激時,會更加追求個性化表達。飽暖思淫欲嘛。

政府喜歡人們從眾,這樣會更加容易管理。最常見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樹立一個敵人。比如老美總是找一個敵人乃至假想敵,這個敵人可以是蘇聯、可以是拉登、也可以是中國。

樹敵,就是增加恐懼感,這樣能最有效激發從眾效應,人們就會更加團結,更有集體榮譽感。

爺爺問孫子:如果我們家院子裡,豬說飼料不好,狗說待遇太低,驢說工作環境太差,你怎麼辦?孫子說:要給它們換飼料,提高待遇,改善環境。爺爺歎道:如此我院危矣,你應該告訴它們外面有狼。

一個兄弟說,有朋友向他顯擺自己用的xx智慧音響如何如何牛,結果這兄弟回了一句話,朋友就把智能音箱扔了。那句話是:

既然如此,你的音箱是可以隨時監聽你每句話和一舉一動的。

同樣一個東西,當面對彰顯個性和增強安全感的不同情境,你的判斷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西奧迪尼提到,商業上有兩種經典廣告,完美的反映了兩種截然相反的動機:融入和脫離。

其一是別被拋棄,慫恿我們加入大多數。

其二是特立獨行,慫恿我們不去跟隨大眾的腳步。

被稱為廣告最有效手段的權威證言消費者證言,用的是前者,而另外的黃金法則“3B”(美女小動物嬰兒),用的則是後者。

互聯網世界中,也是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動機統治傳播。

能夠刷屏的內容,要麼引發(安撫)焦慮,要麼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人是從眾和個性的矛盾體。所以我們在行銷中,該從眾的時候,你表達你的另類,反倒引起顧客不安,製造消費障礙。

很多獲獎廣告不賣貨,基本都是掉入了這個坑。

而應該彰顯品味、個性的時候,你去訴求更多人買更多人選擇遙遙領先繞地球一百八十圈,同樣是南轅北轍,給行銷減分。

通常,功能性的、實用性、剛需的產品,從眾訴求更加有效;而精神性、標籤性的、高價值的,訴求個性更有效。

購買行為,尤其是臨門一腳的銷售,從眾效應更明顯;而在傳播中,訴求與眾不同會更加有效。

畢竟,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不一樣的價值感,雖然我們都是普通人,雖然最後的結果還是大家都差不多,但還是希望有不一樣的人生。

科特勒說,互聯網讓人們更加從眾。原因是連線性增強,使我們更加容易與外界接觸,爆炸的、迎接不暇的海量資訊使我們更加焦慮。

同時,因為接觸到更多和我們有共同愛好、有共鳴的人,我們的行為也更加容易受到影響。

現在,從眾增強了,形式也變化了,表現為圈層化的從眾。或者我們叫它小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