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去的2019年生意並不好做。

很多頭上長犄角的獨角獸,在一級市場融不到錢,就開始紮堆奔向二級市場,納斯達克和港交所成了重災區。每每聽到上市鐘聲一響,就跌破跌破跌破。

我也很不幸,公司倒在C+輪。手裡唯一剩的錢,可能就是小黃車欠我的那點。

但如今,上交所公佈了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後,又更新了8家,創業圈的朋友們按捺不住了。合議之下,我們討論出一個項目,收購200個公廁,謀求科創板上市。


 

01

公廁的市場弊病

公廁的味道,銅臭一般。所以哪裡經濟發達,哪裡公廁就多。

中商產業研究院2016年統計:公廁超過5000座的城市是北京和上海,超過2000座的有重慶、深圳、東莞、西安。

到現在,北京已經有1.9萬多座公廁了。


 

 

這麼多臭烘烘公廁遍佈城市各個角落,肯定有不少問題。

首先,尿急的人,往往每次都找不到公廁。需求連接不上供給,導致很多人早上一下地鐵就摁住褲襠往辦公樓沖。到那裡一看,早有一條長隊等著。

其次,使用體驗不好。公廁免費,清潔大媽的工資都是政府貼,但在KPI的考核上放得松了些。在這個屎尿混雜的地方,使用者都蹲不下身。

 

就算是一陣暢通解決完,一摸口袋沒有紙。可別指望公廁給你準備紙巾,心狠的就點一份外賣吧,讓配送小哥多帶點紙。

最後,公廁的商業價值還沒有發揮出來。

最先發現公廁商業價值的,是那些賣槍支彈藥、偉哥春藥、辦證制章的商販,每次一蹲下去,簡單粗暴的廣告便映入眼簾。後來治痔瘡,找肛泰的廣告開始出現在各大公廁,直接在潛在用戶飽受需求痛點時露出,這家公司的客服應該常常接到有味道的電話


真正以公廁為管道的媒體系統還沒有誕生,這裡存在和電梯廣告一樣的市場。

公廁的市場化弊病說得差不多了,這都是公廁運營方式過於傳統導致的。但好就好在,所有傳統的行業,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科技再做一遍。


02

公廁商業化願景
 

如何再做一遍公廁?如何提升用戶體驗?如何最大程度發揮公廁商業價值?請相信,我不是為了登陸科創板而創業,我是真正想改變這個世界的公廁。

公廁的改變,先要以用戶為中心,提升使用體驗。

作為一家對標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創業公司,我的公廁裡起碼要有WiFi,門上應該有一塊9×16的顯示幕。當用戶連接到公廁WiFi時,我們就用探針技術識別使用者手機資訊,進行大資料畫像,從而在顯示器上提供精准的廣告。

是的,你可以把我看做一家基礎設施公司、傳媒公司、大資料公司、科技公司。


 

公廁所有的運作都由太陽能實現,排便物還可以進行沼氣儲備,兩大能源在支撐公廁本身運營後肯定會有剩餘。這些將直接與國家電網合作,進行新能源發電。

目前,沼氣發電已經普遍。利用燃氣透平和餘熱鍋爐,在補燃的情況下,熱效率可以達到90%以上。但是在每一個小反應堆裡,如何做到高效發電,還是一個科技上難以攻克的課題,我們公司在這方面還得做足科研。

當然,至於老生常談的智慧沖水、公廁清潔等,我們也會做到五星級標準,每一處公廁安排至少一個運維人員值班。

那麼,這些公廁的收入來源有哪些?

我目前考慮:

一是廣告,賺品牌商的錢。就北京而言,20163座公廁覆蓋人數超過1萬人。我通過免費上廁所這一福利,吸引流量。

這些人基本都是長期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所以同城品牌商很希望他們看到自己的廣告。更何況,我有探針技術,精准投放准錯不了。

 

二是共用生態。我會推出一個App,主打共用廁所,權且先叫他小黃廁”App

就像共用單車一樣,打開App,用戶能看到這個廁所在哪裡,怎麼去更快。不止於此,用戶還能看到廁所擁擠程度,是不是蹲位已經滿了。當然,用戶也可以在App上購買包年或包月的VIP,然後提前預約某時段某個公廁的若干蹲位。

成為VIP的福利很多,比如使用者在App內看視頻、看資訊都能免廣告,甚至能夠通過自己的排便物監測瞭解健康狀況。我之前創業就是做醫療健康方面的,這一點我有足夠的資源去做成一個項目。

另外,VIPApp購買一些商品會打折。我會去聯繫一些餐館、超市等,都入駐小黃廁”App。更有甚者,用戶還可以在App裡同城交友,發佈租售資訊等。

 

一般城市軌道交通連WiFi需要一個App,比如花生地鐵,小黃廁和這種App應該差不多。不過,我們還需要把內容和使用者互動做得更好些。因為這裡承載著我們的使用者資料,他們的活躍直接影響到整個共用生態的發展,以及而後的生態化反效應。

三是無人零售。App掃碼,能在廁所買衛生紙。走出公廁,掃碼能在無人商店買點小零食小飲料,甚至肛泰。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小黃廁公司會將排便物殘渣拉到郊區進行有機蔬菜種植。用戶還能在無人商店買到自己參與過澆灌環節的有機蔬菜,安全放心有營養。

總而言之,自古以來,流量即管道。只要通過上廁所這個剛需吸引來大規模用戶,我相信小黃廁的營收應該沒有問題。

 

03

登陸科創板

由於小黃廁集結了科技、互聯網共用、光伏、新能源、環保、有機化學、生物醫療等多領域高科技研發,所有成長週期可能較同量級創業公司長一些。

科創板設立,就是為了助力科技創新型公司發展。所以,登陸科創板將是小黃廁更大量級發展必不可少的一步。

之前,財聯社整理過科創板上市公司門檻等一系列要求。小黃廁保守預估,以科創板最低標準去踐行一次——即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收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先說營收。

媒體板塊可以和分眾傳媒對標。這家公司2018年營收大約150億元,覆蓋100個城市左右。我收購200個廁所按半個城市營收,一年也有7500萬元。

無人零售板塊,目前沒有無人零售公司透露營收指標。但就廁所這個地理位置來看,我們可以把它與普通夫妻店對比。

阿裡巴巴零售通曾有資料顯示,天貓小店改造完一個夫妻店後,其年均收入達到220萬元,提升30%。小黃廁就按未改造的夫妻店計算,1個廁所一年營收差不多170萬元。200個廁所年均收入3.4億元。

App生態內部收益,其實可以對標花生地鐵。這家公司營收沒有透露,但其融資進行到了D+輪,坊間傳言C輪就拿到了1億美金。其營收與市場前景不言自喻。

這樣算下來,小黃廁年收入5億應該沒問題。


市值10億能實現嗎?一般科技公司的估值有兩種,第一種是期權定價模型中的B-S模型,大致公式是:

C=S·N(D1)-L·(E^(-γT))*N(D2)

其中:

D1=(Ln(S/L)+(γ+(σ^2)/2)*T)/(σ*T^(1/2))

D2=D1-σ*T^(1/2)

算了,我繼續說人話……

第二種較簡單,P/S估值法——市銷率=市值/年銷售額。這方面我們可以對標摩拜單車。從美團的年報來看,20184月到年末,摩拜單車營收15億元。就算這家公司全年營收30億元,與它當年1月的45億美元估值相比,其P/S11倍左右。

把這樣的倍數放在小黃廁上,11X5億元年營收=55億元估值。這個資料遠遠超出科創板的門檻啊。

這一霎那間,我敲鍵盤的雙手都是顫抖的,激動不已的心情無處安放。等到我成功登陸科創板的那一天,我定會邀請各位投資人一同去敲鐘。

~~,聽,鐘聲!不,那好像是起床鬧鈴。


 

夢醒後老炮不甘心的搜索了一下,這並不只是一場夢,其實早有人實現了它,德國就有一家瓦爾公司,不僅廁所設計得創意十足,而且免費為民眾開放

瓦爾公司就依靠廁所內外設定的廣告位,年入2.2億人民幣;

你們看看,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