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40-2589-1-480x300

 

按鈕7大定律:不弄點哲學問題都不好意思搞行銷了。

我們身邊總有些看上去命不好的人,他(她)們經常有這樣的特徵:

為人熱心,有求必應,不管誰一句話,他(她)都忙不迭跑來幫忙;勤勞能幹,任勞任怨,什麼事都操心,整天忙忙碌碌;而他(她)自己卻總是運氣不好,很多倒楣事都偏偏讓他(她)碰上,往往生活拮据,身體還經常不太好,不少人晚景淒涼。老苗身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不忍細數。

 

年輕時候上培訓課,一位老師這樣給我們講事項管理,按照輕重緩急,把事項分到四個象限中,分別是緊急而重要緊急而不重要不緊急而重要不緊急且不重要。然後問我們做事情的次序是什麼,當然傻叉也知道先做緊急而重要的事情,最後做或者乾脆不做不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

 

讓很多人難以選擇的是,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你到底先做哪一個?

當時培訓老師告訴我們要先做緊急而不重要,因為它迫在眉睫。聽完這句話,老苗拿起筆記本就走了,我覺得聽這樣的課是件腦殘而不重要的事。

專業往往是反直覺的,大部分人做事總是被時間推著走,想當然就覺得應該先做緊急的,而不會去計算其價值。

一個朋友電話打來,說有場應酬讓你去幫襯,你礙於情面去了,扯了兩個小時的閒篇,吃了些不容易消化的酒菜。而事實上,你本來打算晚上去健身或者讀兩個小時書的。

於是,你會自認為沒空看書或者沒空健身。

日常的讀書或者健身是不緊急的,你少看兩次書或者少兩次健身也沒什麼明顯感覺,但它非常重要,不信你堅持個一年試試,你會有脫胎換骨的改變。朋友攢了飯局或者打麻將三缺一,是緊急的事,但它不重要,雖然美其名曰是積攢人脈和聯絡感情,但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也就是個過場。

這就是今天講的第一個定律:不重要的事不去做,不要被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牽著鼻子走,這是時間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則,也是最容易存在誤區的地方。

 

好,有了這個基礎,我們把認知再升級一下。同樣是重要的事情,還有關鍵事項非關鍵事項的區別。比如,一家企業的產、供、銷、研、人、財,你說哪個不重要?肯定都是重要的。而哪個是關鍵呢?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不同狀況下,關鍵事項又是不同的。

毛主席喜歡說綱舉目張,是擅長抓關鍵行為的大師。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的每篇社論都要自己寫,而蔣先生則是每個戰役都要親自指揮,甚至直接飛到戰場上空,下達具體命令。

對關鍵事項的認知不同,決定了行為的不同。毛主席說,解放戰爭的勝利,政治上是必然,軍事上偶然。所以他的行為要集中在必然因素上,軍事上主要通過電報給個方向,用408封電報就搞定了包括三大戰役在內的24場戰役,並且特意注明不要事事請示

 

而上過軍校又當過黃埔校長的蔣先生更信奉槍桿子裡出政權,他的絕大部分精力就放到了兵力、將領、派系、武器、軍供、指揮上了。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提到:在複雜的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種是主要的矛盾,由於它的存在和發展規定或影響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

不管怎樣,過程發展的各個階段中,只有一種主要的矛盾在起著領導的作用,是完全沒有疑義的。” 

捉住了這個主要矛盾,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矛盾無處不在,主要矛盾也就在複雜事項中無處不在。關鍵行為是解決矛盾最有力的手段。同樣,行銷中存在這樣的定律:任何企業的任何時期,其關鍵的行為也只有一兩個,對它進行輕輕觸動,就可能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就是行銷的按鈕。正確的啟動按鈕,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雅客萬達也好,腦白金、勁酒也好,都是因為抓住了主要矛盾,採用了關鍵行為而獲取成功。

馬化騰也是擅長抓關鍵事項的大師,他認為騰訊的成功關鍵是產品體驗,小馬哥曾幾度公開表示:產品體驗能不能打動人是最大的事,比一切都大。

 

同矛盾運行的基本規律一樣,行銷的關鍵行為也是發展的,變化的。矛盾會互相轉化,事物的性質會起變化,企業經營的關鍵行為也在變化,需要啟動的按鈕也隨之改變。發展變化論,是按鈕行銷的第三定律。

當年在給萬達做行銷標準化的時候,萬達的主要的矛盾是有限的錢和滿世界白菜價地皮的矛盾,所以王老闆用萬達速度來快速擴大規模,提高資金使用率。但當它已經成為一個商業帝國的時候,關鍵矛盾就變了,穩定和正確壓倒一切。於是發生的事情就不可描述了。

達利的發展更是個鮮活的例子。

 

記得當年達利只做烘焙食品的時候,去過一次達利公司,很是令人驚奇,整個辦公大樓極為空曠,管理人員稀稀拉拉幾個人,據說駐外的銷售人員也只有十幾個,而當時達利的銷售額已經突破十個億,好吃點、可比克等品牌已經名滿天下了。

等到06年達利推飲料的時候,業內一片後來被打臉的唱衰,比如做飲料需要精耕細作,達利這種粗放玩法不行達利只是嘴硬(會做廣告),做飲料必死之類的。

而事實上,達利的飲料一點磕絆都沒打就做起來了,別人家做飲料的精耕細作在達利這兒只是次要矛盾。而達利把產品溝通作為關鍵戰略行為來執行。

毫無疑問,達利的許老闆是中國食品界最好的產品經理之一,據說連包裝設計都要親自主抓,其產品概念點、溝通點的設置非常高明而獨特,從好吃點、金牌蛋捲、和其正到樂虎,一路閃耀走來,再加上其鋪天蓋地的廣告,消費者尤其是二線以下城市消費者非常受用。

產品溝通的,帶起來管道管理的。主要矛盾一解決,其它就輕鬆搞定了。

然而如今的達利卻可能進入一個非常時期,上市後的達利財務報表極為閃亮,2017年業績達到198億。但近些年的銷售增長卻更多來自更細的分銷,經銷商數量的激增。

去年重磅推出的新品豆本豆,終端回饋並不理想,不少經銷商稱大量產品壓在倉庫裡。對於達利而言,產品溝通的如果不舉,依靠更多經銷商的進貨和壓貨帶來的業績終究是鏡花水月而已。

 

矛盾論最反對的是形而上的平衡論和均衡論。這種平衡論和均衡論在行銷實踐中也大有市場,很能迷惑一批人,也害了很多企業。

行銷是一個體系,不是做好一個產品就行了
 

行銷是一個系統,不是廣告投放那麼簡單

行銷需要整合,光招商(品牌)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

 

這些話我們抽象的看,都是正確的,放到具體的環境中卻是貽害無窮:因為面臨具體問題的你,此時此刻,可能最需要的就是一個產品突破,或者需要一下讓更多人認知,或者一下有一個健全的銷售管道。

這時候,你就需要把所有的資源投入到對你來說最關鍵的行為上,才能準確的啟動你的行銷按鈕。反對行銷系統論和平衡論是按鈕第四定律。

 

以前葉總(葉茂中)講三個一:一個主畫面、一句廣告語、一支TVC,華與華公司有個理念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很多時候,讓你的品牌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印記,用單純的創意擊穿人們的認知閾值,是一種戰略,是需要你集中所有力量去突破的方向。

在錯綜複雜的環境中,發現事物的主要矛盾,發現行銷的關鍵行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陷阱總是偽裝成餡餅的樣子等著你,機會卻總是讓人覺得像陷阱而讓人擦肩而過。並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洞察功力,餡餅陷阱論是按鈕的第五定律。

 

 

那些行銷的平衡論或者系統論者,不會抓住主要矛盾,更不知道如何採用關鍵行為,卻總是希望坐在家裡找出萬無一失和面面俱到的行銷方案,尋求低風險和想贏怕輸也迎合了不少老闆的心理,豈不知企業的最大風險就是希望做到萬無一失。

關鍵的事項有很多,你不可能同時做好二十件事。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企業最穩妥的行銷就是把100%的行銷資源,投入到5%的關鍵事項當中。這是按鈕的第六定律。

 

當然,老苗之前也講過,很多行銷的平衡論者,是因為不知道如何發現企業的關鍵行銷行為,更不知道如何啟動行銷按鈕。所以他們喜歡把方案模糊化放到一個宏大體系當中。

一旦出現問題,我們傾向於把它歸因到一個強大的我們自己難以控制的因素上,這樣我們的壓力就會變小。而在行銷管理中,這個現象非常普遍。我們的解決方法總是習慣性的面向一個龐大的不夠具體的事物,而不是一兩個關鍵行為。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些方案就是各種行銷方案工具大全,就是各種行銷要素羅列清單唯獨不見具體的動作是什麼,幹啥?誰幹?什麼時間幹?標準是啥?資源配置是啥?

說到具體動作,也要給那些指望發現一個按鈕,就輕鬆搞定行銷的人潑點冷水。企業的關鍵行為不是一個點子,不是那種把牙膏口開大一倍的簡單行為。行銷按鈕的實施具有其複雜性,這是按鈕第七定律。

如何使得該行為徹底落地,達成實效,需要企業各種資源的集中,步調的協調,執行的到位。這不是件容易事情。

我們都知道打蛇打七寸,但對於一個不熟悉蛇的人來說,想要打到它的七寸也不容易。

還是上文舉的例子,在國民黨進攻山東的作戰中,陳粟發現了取得戰爭勝利的關鍵行為是消滅七十四師,而不是全面對抗國民黨的四十萬大軍。但消滅一個王牌七十四師又是談何容易,兵力配置、主攻、打援、地形、後勤、動員,哪一樣掉了鏈子,整個戰役就泡湯了。

話說當年雅客確定了用明星產品啟動品牌的戰略,打造明星產品成了雅客的關鍵行銷行為。但一個明星產品打造,背後又蘊含著非常多的動作,V9產品的選擇、三個一的創意、招商會、媒體投放、大規模派樣,這些動作的落地,才保障了打造明星產品這一關鍵行為的成功。

本文方法論有點多,總結下:

按鈕定律一:不重要的事不去做,不要被緊急而不重要的事情牽著鼻子走。

按鈕定律二:任何企業的任何時期,其關鍵的行為也只有一兩個,對它進行輕輕觸動,就可能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就是行銷的按鈕。正確的啟動按鈕,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按鈕定律三:矛盾會互相轉化,事物的性質會起變化,企業經營的關鍵行為也在變化,需要啟動的按鈕也隨之改變。

按鈕定律四:矛盾論最反對的是形而上的平衡論和均衡論。這在行銷實踐中就表現為形而上的平衡論和系統論,是最有迷惑性的,也是我們最應該反對的。

按鈕定律五:陷阱總是偽裝成餡餅的樣子等著你,機會卻總是讓人覺得像陷阱而讓人擦肩而過。

按鈕定律六:企業最穩妥的行銷就是把100%的行銷資源,投入到5%的關鍵事項當中。

按鈕定律七:行銷按鈕的實施具有複雜性。如何使該行為徹底落地,達成實效,需要企業各種資源的集中,有步調的協調,執行的到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