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917218-f62e1cd978a70e66fe52cd5ea51533c8-480x300

 

每一個做新媒體的人一定都有想過,使用者一般會對什麼內容感興趣!對不對?

2個方向是肯定的:

1)滿足用戶好奇心的。

好奇心是人類行為的內在核心動機之一,是一種喜歡探究不瞭解事物的心理狀態,也是新媒體裡最可靠的一種內容方向,人類的好奇心是永無止境的,也是本能的欲望。

 

2)滿足用戶自我表達,身份認同以及自我社交分享的。

 

  • 能説明使用者進行自我表達的內容,說出了使用者想說的話、想做的事、想表達的情感、想宣洩的情緒。

 

  • 能體現使用者身份,鞏固使用者身份標籤的內容,幫使用者找到群體歸屬。

 

  • 人是社會共同體,有助於用戶參與到社交分享和社交形象建立的內容。

 

2個方向的內容總是能獲得使用者青睞,不僅滿足了自己好奇欲,還能實現自我表達,維護社交關係。

 

而其核心就是,這類內容與使用者強關聯,與高度相關。

 做新媒体,你的用户会对什么内容更感兴趣?

你要知道,用戶根本就不關心你的產品、你的業務或者你心裡的那些小揪揪。

 

用戶只關心他自己。

 

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

 

你想讓使用者關注你的產品,先讓他們關注到自己。也就是首先應該讓他們意識到與他們自己相關的問題,這才更有機會!

 

做新媒體內容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使用者對你的內容感興趣,先做到內容與他相關。

 

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注意力稀缺,資訊又超級爆炸的時代,每個用戶都很忙,一整天盯著手機從早到晚也看不完手機上的那些資訊。

 

不能獲取到用戶興趣,你馬上就被Pass掉了!

 

之前老賊有說到過:

運營類公眾號的競爭對手是誰?

是其他運營類公眾號嗎?不是!

是其他所有的公眾號?還不是!

是所有劃走用戶注意力的東西!

這是一個搶奪用戶興趣的時代,所有會分離用戶注意力的都是你的對手!

所以,要想你的標題你的內容馬上吸引到使用者,與我相關肯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人們永遠都會關心與自己相關的內容,但是你講的其他內容可就未必了。

 

之前大多活動頁面都是寫的點擊參加,現在我看到很多頁面都是我要參加

 

以前品牌周年慶都是紅紅火火的寫著熱烈慶祝XXXX成立5周年,而現在的都是全場5折,買2送一 | XXX周年慶

 

吳京戰狼2火的時候,有的人寫文章的標題是吳京的一小步,中國電影的一大步,還有人的標題是豆瓣7萬人打9分,中國終於也有了屬於自己的超級英雄電影!,大獲好評!

……

 

一眼過去,立見分曉。

 

再想像一下,你走在一條嘈雜的街道上,別人怎樣才能迅速吸引你?

 

大喊一聲你的名字,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即使是在嘈雜的街道上,一旦叫出你的名字,你就會被迅速吸引。

 

這比在街上撒錢還管用。

每個人都更關心與自己相關的資訊,你也不例外。而這條嘈雜的街道就是資訊爆炸的新媒體平臺。

 

做新媒体,你的用户会对什么内容更感兴趣?

不管是視頻、聲音,還是文字、圖片,我們在做內容時可以首先突出與相關,多使用使用者關注圈內的資訊或熟知的場景。

 

比如很多新媒體帳號會刻意塑造出一個人物形象,講一個與目標人群類似的主角的故事,讓讀者看著看著就覺得這說的不就是我嗎?結果就是高度捲入。

 

還有人會在選題和內容上明確描述對應人群所在的地域、年齡、性別、職業、社會身份、形象地位等等標籤,讓用戶一眼就知道這條資訊與相關。

 

簡單的一個操作,效果卻非常大。

 

方向對了,內容就是事半功倍。

 

比如最近兩年火爆的圖鑒條漫內容,就是新媒體與相關內容的最好代表。

這些長圖都是從用戶出發,洞察不同人群的生活現狀,從中找到與相關的共性點,再用一個個真實相關的場景,呈現在用戶面前。不僅持續吸引興趣,更能引發共鳴。

 

2019都市焦慮圖鑒、2019春運高鐵圖鑒、中國老闆圖鑒、河北人存在感圖、當代女子生存圖鑒、百子灣女子圖鑒、失眠青年圖鑒、女廁所排隊圖鑒等等。

 

特別是地域類的,性別年齡類的,身份標籤類、熱點話題類的特別多,廣大讀者們顯然更加關注與自己有關的圖鑒內容。

 

越相關,越真實,越喜歡。

 

之前新榜還統計了一個原創類圖鑒推薦點贊TOP 10排行,大家可以看看:

做新媒体,你的用户会对什么内容更感兴趣? 

總之,與我相關這個答案,應該不算是有多麼出人意料,更不是什麼讓你篇篇10W+” 的秘笈。

 

很多人都應該會想到,就算沒想到基本也見到聽到過。

 

但是老賊也發現一個現象:

越來越多的人在知道一個新知識點時,剛開始還是很興奮的,不僅會去自己領悟、搜資料、看案例,還會馬上用起來,每天提醒自己。

但十天半月後,就慢慢沒興趣了,又開始尋找下一個方法。

久而久之,之前的那個知識點早就拋之腦後了。我自己也經常這樣。

問題是,其實這些知識點還非常有用,我們卻直接把它給忽視了,不重視,也不自檢。

 

知道不等於就做到了,僅僅代表你聽過。而做到了也僅僅是成功的開始,不是結果。

 

做新媒体,你的用户会对什么内容更感兴趣?

你需要最終得到,也就把知識內化成你自己的, 每天在用,時時在用,已經變成你的一項能力。

 

就像新媒體內容需要與相關,很多人一開始每天都要求和提醒自己,但慢慢卻忽略了,覺得簡單嘛,就掉丟了。

 

等到回過頭才發現:最簡單的東西裡藏著終極真相,習慣了求快求新,卻忘了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