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商的轉型,不僅包括經營方式的轉型,也包括產品組合方式的轉型。
傳統的產品組合,大致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全部是知名品牌。因為知名品牌既有銷量,也有利潤。
第二種:知名品牌 + 二三線品牌。知名品牌有銷量,沒利潤,用知名品牌帶動非知名品牌,形成銷量與利潤的組合。
第三種:以非知名品牌為主。這種產品組合方式,除非代理商很厲害,把非知名品牌賣成區域知名,否則,規模做不大。
現在,這三種經典產品組合方式可能要受到挑戰了。
01
巨頭燙手,長尾發威
新的影響因素出現了,要重新審視傳統產品組合方式了。
第一個影響因素就是巨頭都很困難,依賴巨頭再難實現銷量增長。
第二個影響因素就是巨頭價格高度透明化。特別是B2B的出現,對價格體系的傷害比過去竄貨還要厲害。依賴知名品牌形成利潤更難了。
第三個影響因素就是底線安全。消費者對非知名品牌的接受度提高了,銷量不再向知名品牌集中。只要產品好,非知名品牌照樣賣得很好。
第四個影響因素就是品類整合。有些品類,產業集中度低,產品替代性強,比如休閒食品、調味品、食材、文具、辦公用品等。這些品類,只有品類整合才能形成對終端影響力。
第五個影響因素就是產品創新多了。價格帶拉長,品類創新,貨架增加,大單品規模變小,這些因素都對中小企業有利。
上述五大因素,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巨頭燙手,長尾發威。這種格局正在改變代理商的產品組合方式,傳統的產品組合方式不靈了。
02
產品新組合
代理商產品組合的方向,應該是平臺化。簡單講,就是三大產品組合方式,即代理品牌 + 自營品類 + 品類整合。
1. 代理品牌
代理品牌,包括知名品牌和非知名品牌。知名品牌仍然有巨大的帶動作用,只不過不像過去那麼厲害了。
2. 自營品牌
底線安全,這是消費者認知的最大轉變,受益最大的是非知名品牌。最近,不少中小型企業銷量增長,就是受此影響。這也是代理商創建自有品牌的前提。當然,哪些品類適合創建自有品類,這是需要認真琢磨的。一般來說,越是產業集中度低的品類,越適合創建自有品牌。
3. 品類整合
未來代理商的數量會減少,剩下來的代理商,經營的產品傾向於品類整合,即對終端形成品類託管,某個品類全部由代理商供貨。
代理商從研究產品到研究品類,一旦品類託管就必須做到:銷量增長,利潤增長。
品類託管是個新趨勢,B2B在這樣做,不少代理商也在這樣做。
03
聚焦核心功能
有人說代理商會被 B2B 取代,我不同意。
但是,代理商的非核心功能會剝離,比如物流配送,由代理商配送變成統倉統配。
剝離非核心功能,我認為這是好事,發達國家早就這樣了。
一旦剝離了非核心功能,代理商就要聚焦於核心功能,並把核心功能鍵做強,做到不可替代。
代理商的核心功能是什麼?我認為是產品整合基礎上的推廣。這裡,有兩個核心點。
一個核心點是產品組合,必須比過去更強大。不是研究個別產品,而是基於品類研究產品。
另一個核心點是推廣功能,必須更專業、更高效。
做到了這兩點,代理商就很難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