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發現白酒有兩個極端趨勢,大產業越來越大,小產業越來越小,甚至死掉。大企業從來沒有看得起那些跟它同質的小企業,但是一個白酒的邊緣企業站到了大企業的同一個地方,結果可想而知。啤酒也是如此,原來幾乎每個縣都有啤酒廠,然後被這些大廠幹掉,現在只剩三大國產巨頭(青島、雪花、燕京)加幾家了。
未來啤酒企業已經沒有小的,讓啤酒大企業刮目相看的,不是向他們學習,也不是跟他們做的不一樣,甚至不是比他們做得更好的,而是誰站在啤酒企業的對立面。他們是大眾,我們要做小眾,小眾小嗎?小眾跨界成功就不小,因為在中國,任何一個小眾乘上中國的人口都是一個海量的資料。
在這個行業真的能立住腳就是小眾,就是站在大眾的對立面,小眾這個詞會讓人誤解銷量小就是小眾,小眾一定是因為個性而小眾。
寶潔市場份額下滑換來了一個體會,說大眾消費時代最稀缺的是品牌,但是消費分級時代最稀缺的是個性。我們這個時代有兩個方向,一個叫升級,一個叫分級,升級是比原來更好。
升級的市場仍然是大眾的,因為升級是在更高價位、更高品質上的大眾;我們賺的是分級,分級是一類特殊人群的稀缺,它是個性的,因為個性而小眾。
新啤酒
很多人會理解錯誤,認為啤酒的大眾消費2013年已經到頂了,5千多萬噸,現在下滑了,下滑預示著啤酒已經進入了既要升級也會分級的時代,升級是傳統啤酒,分級是新的啤酒。
分級不是層級(檔次)更多,而是圈層化,這一個圈層是一類人的消費,啤酒是這一類人的。
新啤酒:個性化
個性化和小眾化是不一樣的,我們不能把銷量較小的大眾叫小眾,也不能把大眾的邊緣叫小眾,我們也不是大眾的差異化,但注意,我們過去用產品開發,經常說差異化。
差異化跟大眾有區別,它可能變成的大眾的邊緣或者變成新的大眾,所以差異化不是更好,而是有更多的優點。
小眾是個性、是性格、是人格。比方說烏蘇是一個品牌,但是多大的烏蘇就個性,可能個性就能表現在互聯網上傳播,一個企業會有三種類型的IP:老闆是IP、產品是IP、品牌是IP。
老闆IP是什麼?老闆在產品上的體現,比方說高大師,老闆的個性體現出來了,當然他商業化是另外一個問題,一定要非常清楚差異化和個性化差別在哪裡。差異化是物理性表達,你加了這個東西,我加那個東西叫差異化。我們大多數人會把差異化認為是個性化,錯的,個性一定是擬人化的,所以個性就等於性格、等於人格。
個性化是什麼?個性一定要對消費者心裡面產生共鳴,粉絲行銷黃金三法則中有個叫情感化,因為是圈層化的,所以它才是情感化的,情感化的就能夠產生共鳴,所以我們喝其他的酒就是一種喝酒活躍氣氛。
有一個精釀啤酒廠兩年虧損2個億,離職的職業經理人抱怨老闆錢不夠多,只要錢足夠多,一定能燒出來,因為他做啤酒的方法,燒品牌是在大眾管道。而西方分級非常嚴重,早就形成了和個性化相對應的商業管道,你找到精釀啤酒既定的銷售管道嗎?現在國內精釀啤酒消費者約占1%,也就說你在大眾的傳播管道裡面,從傳播找到1%,浪費了99%,因為你沒有管道。
怎麼賣貨?要做酒店,因為做酒店消費者信了,又看見了,才有可能去喝,於是你就會發現,把貨鋪上去了以後,於是只有1%的人喝,還有的人不知道,酒放了一個月沒有人喝,最後出現老闆說這個產品很糟糕,他不會說我找不到消費者,因為他只有1%。
用大眾的消費管道去做個性化產品,在中國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你用大海裡面撈針的方式做市場,撈了多種方式也沒撈出來,除非織一個特別大的網去撈,撈出來還不划算,所以這時候說個性化產品必須解決中國沒有小眾消費管道,沒有個性化消費管道,沒有還要堅持做,因為消費者的需求出現了,這個社會沒有這種商業管道,所以小眾產品的市場行銷就是要創造一個小眾化的商業體系。
小眾化的商業體系裡面,很容易把符合個性的消費者找到。如果在5年前,第一,基礎沒有,第二,工具沒有。
今天,中國的新中產出現和互聯網的出現,它是同步的,使得我們的商業能夠迅速利用這兩個機會:
第一,消費者收入的提高給了我們做升級和個性的機會;
第二,互聯網的工具給了我們把這些消費者很容易撈出來的機會。
從哪裡撈?兩大管道:社群,垂直的平臺。
現在做的好的精釀啤酒基本上是社群,為什麼做社群能成功?很簡單,社群典型的特點叫人以群分,就是典型的把1%的人給你集中在一塊。在這個裡面不敢說100%,撈個50%就可以,能撈出50%和你到傳統管道撈出1%,成本高低自有分曉。
社群的價值不在於社群能賣貨,社群能傳播,把合併同類項的1%撈出來了,這裡面一定會有一部分人迅速在群裡面影響一批人,這個叫意見領袖。
新中產崛起的時代,追求個性是內在基因,個性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個性是我要跟你不一致,要能把自己識別出來。
當把你的目標消費群全聚集在一塊,一網打下去一撈就是一堆,和大海一打下去全是魚,那個完全不一樣。做個性化產品,離開了社群和垂直平臺兩類通路,別無他法,因為別的成本太高,你撈不到魚。
個性與密度
個性天然沒有密度,沒有密度的行銷叫大海撈針,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有密度的市場,因為密度對我們太重要了。
舉個例子,企業麵粉廠在生產麵粉的時候,麵粉的顆粒可以懸浮在空中,如果麵粉的顆粒濃度過大,一立方米達到7.9克,遇到溫度高了或者有火星或者有電,它就會爆炸,爆炸的微粒相當於炸彈。
當密度足夠大的時候,它就會引爆,所以做行銷就是在一個小的空間引爆。比方說一款新的精釀啤酒已經開始售賣,大家都不知道,沒關係,可以在垂直平臺裡面引爆,過去我們做不到,過去只是在電視媒體做投放,要麼大家都不知道,要麼都知道,都知道所化的成本估計還沒達到全球就死了,好比前面那個職業經理人賠了2億的理由是因為錢不足夠多。
這個世界上只要有足夠的錢,你可以做一件永遠不會輸的生意,就像賭博,你每把輸了還有錢,這就叫填坑,你有足夠填坑的能力你就可以幹這件事情。
未來我們做傳播不是花錢做廣告,是內容。這個內容引起它的共鳴,內容可能還不是自己生長的,就叫江小白的表達瓶一樣,產生了共鳴,成為產品的粉絲,粉絲是反過來要支援你。通過粉絲幫你賣,幫你喊,賣命的說,說到你煩了,煩了還要說,為什麼?我是你的粉絲。
在一個地級市只需要200個鐵粉就能把城市拿下來,因為這裡面有1990原則,一個鐵粉能夠帶動9個粉絲,9個粉絲能帶動90個普通消費者,1個鐵粉帶動100個,200個鐵粉帶動2萬人,當一個城市裡面精釀啤酒有2萬人消費,這個市場依然被引爆了。
什麼叫密度呢?我們過去叫鋪貨的密度,現在不是鋪貨的密度,是到達你的目標消費者的密度。我們要連接C端,而鋪貨的人不是粉絲,賣得動我說你好,賣不動我就不賣了,所以這些產品越鋪貨,越花錢,最後發現它越來越不好賣,不好賣的原因在哪裡?賣的人不帶情感的。
密度達到一定的臨界點就引爆了,沒有達到一定臨界點你就填坑,我們過去做生意說沒關係慢慢等,市場慢慢培養,慢慢培養是過一段時間等你,互聯網時代是慢慢培養不起來的,只有引爆,而小眾是在特定社群和特定的垂直平臺來引爆。所以過去廣告今天做三遍,明天做三遍,後天做三遍,連續做三遍起來了。
我不需要讓所有人知道,過去做廣告是,你知道不知道的人都知道,如果把品牌當作一種認知密度,我們的認知有三種:第一,喝不喝的都知道;第二,喝的人不知道,行業知道;第三,只有我的用戶知道,不是我的用戶全不知道。
只有1%的人,就按1%的人知道,我們的認知一定要在這裡形成密度。
個性化:認知密度
兩個路徑:社群和垂直平臺,這是個性化行銷的銷售體系。引爆怎麼樣傳得快?甲告訴乙一則新聞,乙知道了,這個新聞又很有趣,乙說我發給丙看看,這個事情就是我們得有傳播穿透力,得有認知強度,有密度還不夠,因為裡面沒有強度。
個性化:認知強度
要有參與感。體驗獲得的認知是最深刻的,我們知道世界上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第二高、第三高呢?但是所有我爬過的山我全知道,為什麼?我體驗過,我參與過。
如果這個產品本身還有一個優點叫拍感,我一看到就想拍照發朋友圈,所以有一個標準,不想發朋友圈的產品不是好產品,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傳播的密度大,這時候你會發現引爆了。
在中國,大眾早就被切割完了,大眾下一個目標是升級,我們最容易跟消費者建立高粘性,形成高頻效率的就是個性化小眾,這一定是個方向,但是這個個性化的小眾,如果用傳統思路,用大眾管道大眾品牌去做就完蛋了,因為中國傳統商業裡面沒有為個性化的管道、個性化的產品留有空間,所以我們做個性化的產品,做好了就是你的,因為這個行業管道是你獨創出來的,因為管道是你的,這個市場就是你獨佔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