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下載

 

新商業生態環境中,傳播市場日趨複雜,不少品牌在行銷上,花了不少錢效果卻沒有什麼。

新商業生態環境中,傳播市場日趨複雜,不少品牌在行銷上,花了不少錢效果卻沒有什麼。其實,很多品牌在做行銷時,都會犯一些想當然的錯誤,導致行銷效果不如預期。

行銷活動沒有明確的目標

品牌在設置行銷目標時,往往喜歡設定大而全的指標,從曝光量、互動量、到銷售線索,知名度、美譽度到忠誠度,幾乎把所有能想到的指標都羅列上。換一個角度看,指標太多,就等於沒有指標,使得行銷策略沒有側重點,策劃往往變得中規中矩。

過度依賴大資料和迷信技術

大資料時代,人們往往喜歡用資料說話,因為資料完全是客觀的。不過,遺憾的是,資料和資料獲取本身並不是客觀的。這也就導致,接下來的從資料進行推斷,以及闡述資料,都會造成錯誤的風險。

2008年,Google第一次開始預測流感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前兩禮拜預測到了流感的爆發。但是,幾年之後,Google的預測比實際情況(由防控中心根據全美就診資料推算得出)高出了50%。媒體過於渲染了Google的成功,出於好奇目的而搜索相關關鍵字的人越來越多,從而導致了資料的扭曲。

設置過高的KPI,就是逼服務商造假

在品牌主眼中,數字行銷蘊含著無窮的潛力,給到媒體和代理商的KPI,即便再高,也能保量完成。其實,在白熱化的競爭中,大多數代理商的第一要務就是拿下訂單,至於怎麼完成廣告主設置的KPI,總有一套應對策略,畢竟天上並不會經常掉餡餅。

現在,程式化購買行業的一大問題,就是效果作假,包括連銷售線索的買通,都已經有了成熟的運作模式。不少汽車類廣告主就表示,有些代理公司甚至買了一些4S店已經達成交易的客戶名單,這些客戶確實有真實的購車需求,但是並不會馬上進行第二次消費行為。

行銷老化,廣告套路經年不變

近些年來,國際老牌化妝品企業在中國市場的號召力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在很大一部分年輕人的心目中,“媽媽用過的東西”給寶潔戳上了一個明顯的時代烙印。最早一批忠實消費者正在逐漸老去,但是年輕一批消費者則擁有更多新穎、個性化的選擇。

再以社會化行銷為例,除了杜蕾斯、萬達、海爾等,很少聽到有哪個企業的新媒體做得好的。社交媒體就像一個Party,那些談吐幽默、個性突出、帥又風趣的人會很容易吸引大眾的眼光,道貌岸然的人是不受歡迎的,裝逼也不會受歡迎。

分不清 長效價值還是短期表現

經濟疲軟,生意不景氣,很多品牌把廣告預算用於做促銷,補貼用戶。從表面上看,做促銷還是投廣告,只是一個行銷手段選擇的問題,但本質上涉及到的是品牌短期和長期目標的問題。並且,促銷與品牌建設,存在天然的矛盾。

Michael KorsRalph Lauren這兩個品牌就開始抵制百貨商場的打折活動,因為它們成了促銷的最大受害者。隨著百貨公司越來越依賴打折促銷的方式來吸引客流,品牌形象受到的衝擊也變得越來越嚴重。過度的打折促銷,已經損害了品牌苦心經營的形象。更糟糕的是,很可能現在的消費者已經被培養出一種概念,那就是他們習慣購買打折商品。

總而言之,今天的行銷與過去最不一樣的一點,就是消費者的選擇太多,而且他們的權力比以前的大了很多很多。行銷的成敗,很多時候,本質上仍是看是否與消費者建立穩固的聯繫。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