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73339573865

 

好內容才是電商的解藥。

“直播帶貨”一度成為電商行業最大的神話,頭部主播競相強調最低價,直播間觀看人數輕鬆過億。但在過去一年裡,“直播帶貨”的熱度持續下降。《2022“雙11”年度調研報告》顯示,觀看或參與直播的受訪消費者從前一年的97%驟降至74%

種種跡象都在表明,電商的野蠻生長時代已成為過去式。彼時,品牌商家普遍聚焦於GMV的增速和規模的大小,GMV數位就是電商的標誌性符號。但如今,這套邏輯已不再適用。

從抖音、快手這些內容電商平臺,到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傳統意義上的貨架電商平臺,大家不約而同發現,好內容才是電商的解藥。

 

2022

內容電商與貨架電商的界限打破

2022,是屬於內容電商的一年。

  • 在抖音,居家隔離的劉畊宏直播健身操一夜爆火,30天內直播累計觀看人次超1億;短短兩個月後,東方甄選憑藉知識帶貨從默默無聞到成為頂流,短短20天漲粉近2000萬,6月帶貨銷售額達6.81億元。
  • 在快手,才藝技能、日常生活、助農扶農、科普教學與運動戶外,成為最受老鐵們歡迎的五大直播類型,一年中有2600+場助農、涉農類直播在快手上演。

這些現象級事件的背後,正是內容電商的強勢崛起——直播間不再僅僅是沖GMV的管道,而開始變成了內容力的競爭舞臺。通過有趣、有知識、有內涵的內容,品牌可以更持久地增強與消費者之間的連接。

而傳統概念裡的貨架電商,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向內容電商融合:

  • 淘寶不斷加大短視頻的滲透率,逛逛、直播、點淘、首猜短視頻、搜索等內容場景日益豐富。在做內容這件事上,淘寶的投資力度不容小覷:今年雙11,羅永浩、劉畊宏的老婆ViVi王婉霏、遙望科技等相繼“入淘”,雙12時脫口秀演員李誕也加入淘寶,可以預見,未來的淘寶將呈現出主播與內容型達人“百花齊放”的局面。
  • 京東也對APP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內容化改版,首頁內容變得更加短視頻化,“逛”被設置在首頁底部的“C"位;
  • 而在拼多多,“多多視頻”從此前存在感較低的“個人中心”區升級到首頁底部一級入口,平臺更是推出多種激勵計畫鼓勵創作者加入……

一邊是抖音、快手搭建各自的貨架商城,另一邊是貨架電商紛紛加強內容化建設。顯然,內容電商與貨架電商的邊界已經開始模糊,雙方走向融合成為新趨勢。

問題是:當融合成為新趨勢,未來大家比拼的又是什麼?

 

好內容不僅靠頭部達人

更要靠科學測量

內容即賽道,內容力就是核心競爭力。而當頭部達人們不再局限于單一平臺時,各大電商平臺的內容會變得越來越趨近,好內容也不再是某一家平臺的專屬資源。在這樣的新常態下,平臺要想做好內容,比拼的不僅僅是資源,更是對內容價值的評估與判斷力。

畢竟,頭部主播屬於“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資源,“點對點偶遇”式的內容種草也並非可持續的模式。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內容實效測量能力,品牌才能及時掌握內容趨勢、行銷爆點,洞察消費者對品牌的偏好、產品的認知甚至下單購買的驅動力,進而提前預判哪些內容能真正促成消費者的進一步轉化行為,由此建立以資料、技術和策略為依託的整體內容戰略,規模化、持續化、遊刃有餘地輸出優質內容。

但內容實效測量能力的搭建,對品牌而言卻是困難重重:

第一,缺乏衡量標準。沒有公認的科學方法論,只有ROIGMV這類單一維度的結果指標,沒有全面衡量的指標體系,比如品牌資產積累程度、消費者資產量、消費者的轉化率提升、付費流量的提升等等。

第二,難以形成閉環。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相互割裂,市場傳播與銷售轉化的效果無法科學統一,有效衡量增長貢獻,無法從全域視角判斷好內容的商業價值。

第三,榜樣不易尋找。無法跟競品相比較,也沒有可對標的相似案例,缺乏具體運營玩法及客觀成果,也就不知道該從何入手。

第四,平臺資料存在“黑盒”。儘管各大平臺都有自己的資料行銷工具,但並非所有資料維度都對品牌開放,品牌依然無法準確洞察哪些內容能促成進一步轉化,對跨平臺的資料流程轉更是掌握有限。

這些難點導致的結果是,品牌縱然有做好內容實效策略的意願,但礙於工具限制,始終難以解碼內容對短期銷售增長 、中期人群增長、長期品牌資產增長戰略思考。

 

什麼樣的實效歸因工具

能填補市場缺口?

品牌自身的資料建設能力有限,而平臺資料又存在黑盒,那麼,科學的內容測量能力,還能從哪來?更好的途徑是,借助專業協力廠商機構的力量,實現以好內容驅動增長的目標。

2022年,Nint任拓大資料研究院推出了「內容力測量模型-抖音平臺分析」,通過客觀的科學方法論,為品牌相關創作的內容價值視覺化、可量化、可對標,形成品牌可長期檢視的內容價值,實現持續增長的模型。

目前,基於與20+資料科學領域、Martech技術領域、數位零售領域與廣告行銷領域的專家研究討論與項目實踐驗證,Nint任拓已經完成兩大“實效歸因”標籤工具的升級反覆運算,分別為“興趣歸因標籤”與“轉化歸因標籤”:從傳播端,説明品牌及時掌握內容趨勢與爆點; 從產品策略端,挖掘高成交轉化內容。

Nint任拓通過ContentX內容力矩陣,説明品牌測量內容實效的模型,維度覆蓋一個指數和四個模組。

一個指數是內容力指數,為品牌對標體檢從內容到增長的生態健康度:以資產積累、人群滲透、產品轉化以及品牌聲量,四維度診斷內容行銷增長關鍵因數,解構內容與效果的聯動關係,量化內容增長貢獻。

四個模組為品牌選好品、篩人群、煉內容、選達人四大難題對症下藥:以內容趨勢、產品策略、人群洞察以及達人智選四大產品,撐穩內容與人貨場架構體系,歸因內容表現與經營增長關聯,一站式挖掘內容行銷風口,找到內容優化提效方法

以美妝短視頻種草內容為例。通過“ContentX 內容力矩陣”的多維資料洞察,Nint任拓向美妝品牌提出了這些建議:氛圍感美妝類視頻不宜過長,以0-60秒為主較好;“純欲妝”傳播度高但互動表現一般,可嘗試一些更小眾潛力的妝容風格,如“高冷/清冷風”;強調皮膚痛點(如黑頭、粗糙)後對比呈現產品功效效果佳;具有氛圍感的場景如餐廳、咖啡店、音樂會效果不錯……有了這些資料洞察,品牌在內容決策時就可以節省大量試錯成本,指導創作者設計出更符合消費趨勢的腳本,提升內容興趣傳播與高效轉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