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抖音電商培訓已死

 

曾幾何時,電商培訓養活了多少人。

五年前,我電商還沒起來,就關注了大量的電商IP,論培訓規模,四五百人一場的比比皆是,偏頭部的還能幹到七八百人。

後來21年我也開始了知識付費,在那兩年裡,身邊賺到錢的知識IP,遠遠超過了正兒八經幹直播的人。

但看看現在,曾經一場大會五六百的,現在開個課百人不到,這還算好的,因為能做這麼大的,基本都是過去四五年沉澱了大量影響力跟私域的。

再去看看這兩年才開始入場的,IP影響排不上號,私域又沒有規模化,開個課不到五十人。

可為什麼我們還能看到很多博主入場?

算筆賬就好了,開一場培訓,按照一個人賺5000塊,40個人也能賺20萬,換算成自己下場做直播,遵循7個點公司利潤,直播間一個月需要做多少GMV

答案是保底300萬,再折算下來就是每天要穩定播10萬,就抖音現在這吊樣,你說我選擇自己下場,還是堅守吃點抖音培訓的殘羹冷飯,我覺得還是後者強。

為什麼說抖音電商培訓已死?

作為培訓博主,過去幾年,資訊差的東西,該輸出都輸出完了,後來行業也沒有產生新的資訊差。

比如千川,投放細節固然重要,但是能拿來讓使用者掏錢的內容,講到最後發現沒什麼可講的了,甚至自己都覺得收不上這個錢。

資訊差的降低又是必然的,五年前隨便一點乾貨都需要付費得到,現在滿大街都是直播乾貨,你免費給我可以,要我付錢,沒門。

這裡有必要解釋下,電商IPIP的垂類,講短視頻創作的是短視頻IP,將人設打造、商業模式的是商業IP,電商IP就是教做直播電商的培訓博主。

電商IP領域,還有三個變化。

三年前,很多商家幻想參加一場培訓就能把直播做起來,反正你這麼想,我就這麼教,每一個培訓者,都是用戶為貪欲買單的執行者,那個階段也是電商培訓最好做的階段。

現在的抖音已不是當年的抖音了,雖然每年仍有大量商家入局,但是入局者的身份發生了變化,以前是誰都以為我進抖音就能幹起來,這些人也是最好拿捏的。

現在的情況變成,不是誰都有膽量再殺入抖音,而且老商家的心態也疲了,這麼多知識付費,付了這麼多年的費,付不動了,真的免疫了,韭菜根上佈滿了千年老繭,長不出新芽了。

何況現在還有視頻號,蠶食了大量的商家用戶,擋不住的,連我都希望他們去做視頻號,何況商家自己。

操,我尹晨實名舉報,抖音太TM難了!!!

這導致了現在抖音電商IP圈呈現了很有意思的分佈,我認識的知識IP按照三位數算,結合他們的現狀梳理下。

第一,超頭部級別的。

這類普遍深耕培訓圈多年,具備很強的行業影響力,而且有賴以生存的強大私域,短視頻出內容,私域造新血,線下開培訓課。

雖然回不到當年揮斥方遒的時代,但是一場賺個大幾十萬沒問題。

另一面,因為行業影響力+規模化私域的加持,從抖音電商培訓轉別的領域培訓,就如開頭所說,哪個行業在興起,哪個行業就需要培訓。

這類IP基本是死不了的,只要人設不崩,私域就有價值,而且他們普遍有成熟的抖音帳號矩陣,穿越流量週期是必然的。

第二,一級陣營級別的。

這類IP博主,影響力同樣大,也有規模化私域,屬於你問五個人就有一半的人認識的那種,他們未來的走向基本就三種。

第一種,繼續內容產出,做“大體系”課程,不去考慮培訓行業的生命週期,這個行業能做多久就做多久,反正該賺的也賺了。

第二種,更換變現產品,要麼直接轉別的賽道的培訓,如跳轉到視頻號,要麼在抖音賽道細化,重新切細分,比如商品卡、千川素材等。

第三種,內容照樣輸出,培訓照樣開,利潤多少不重要,培訓是拿來篩選客戶的,利潤高不高不重要,主要是為篩選的大客戶提供年度顧問服務,一家收個幾十萬,一年下來至少500萬利潤。

第三,二級陣營級別的

這類普遍是早期階段IP流量好做時拍短視頻火起來的,或者曾在抖音某個階段靠某一種打法火過的,大圈子不被認識,但是小圈子流行。

他們普遍的兩個共性是,第一,雖然自己過的不怎麼樣,但是朋友圈爆爆爆的資料截圖還是發著的,第二,開課搞不定什麼人了。

但你不能說他們不賺錢,這個梯隊的業務面是最廣的。

大家都很聰明,雖然培訓在衰退,但是用戶流量還在,日常開開培訓,團隊內部培養徒弟,從培訓裡篩出陪跑、代投是第二業務,博主作為師傅帶來客戶,拿走部分利潤,剩下分給徒弟。

當然業務邏輯不只如此,別小看了小店解封、千粉等協力廠商業務,抖音商家越虧錢,做這類業務的越賺錢。

對於博主來說,內部找個人假裝協力廠商管道,有客戶問到就讓他聯繫,每個月底,博主跟管道方一起分錢,一年下來也是不少錢。

第四,三級陣營級別的

這類一般是一年左右,甚至是近半年殺入電商培訓圈的,勢能沒起來,小圈子有名,一問商家,哦哦不認識不認識,微信私域最多就萬把個人。

他們的身份也很有共性,最大的共性,就是普遍是從抖音電商或者巨量學出來的,自己會講課,然後通過官方活動、官方同學資源也好,積攢了一些客戶,於是就開始培訓業務了。

第二類共性就是之前依託培訓機構的,在裡面給知名電商博主承接陪跑、診斷業務,當覺得自己出來單獨幹培訓更賺錢的時候,基本就出來了。

這個階段的IP博主,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缺乏培訓的週期規劃。

往往一開始自覺有點影響力,或者私域裡有一些人給他鼓勵,XX老師你開課啊,我一定給你付費,然後就真的開課了,問題是第一次開了,賺了第一波用戶的錢,第二波用戶在哪呢。

他們容易犯的第二個錯,是太過確信“好交付就能帶來好流量”,不是的,實際上抖音領域能講好課的大把,但是他們都缺一個共性,就是流量。

這些人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因為都沒淹沒了。

只有第二梯隊及以上的人才明白,交付很重要,但是流量最重要,因為流量大才有足夠的選擇用戶的權利,大不了遮罩那些認知高的受眾,專注交付小白就好了。

缺持續打造流量的能力,是這類ip普遍的共性,你要問我解決方案,難,該有的爆點,早就講爛了,玩新東西,抖音沒什麼新東西可講。

這就是當前電商培訓市場的現狀,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同樣的歷史,在淘寶電商就已經發生過了,只是在抖音這個時代又輪回了一遍。

作為同樣是電商IP,這是一個壞事情,無論哪個梯隊的博主,我們都需要去思考,下一步我們該何去何從,想不通,走不順的自然就死掉了。

這也是一個好事情,電商圈做培訓的天天被罵割韭菜,但是對於真正輸出好內容,但又背上駡名的,可以歇歇了。

抖音電商培訓時代已去,但時代會獎勵這些人品好的人。

培訓本就是一個行業快速發展的產物,直播電商發展到實際今日,也是時候給電商培訓唱挽歌了。

dangdangdangdangdangdangdangdang~~

論行業的從業門檻,從來不是所謂的技術門檻,而是信息差,沒有一個行業像抖音般殘酷,資訊上差一步,結果上就差萬步,直播在隨時爆發機會,越能快速提升聚焦領域的資訊差,越能抓住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