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接連拿下Dior、Lululemon的周冠宇火了,F1賽事背

 

 “這一天我等待了20年”,年輕的車手蹲在場邊激動地哭了。對於周冠宇來說,讓人激動的不僅僅是完成了比賽,更是站在家鄉的熱土上聽著大家用中文呼喚他的名字。

而對於品牌方來說,讓人激動的不僅僅是又多了一位帥氣的體育明星,更是F1在中國巨大的商業潛力正在逐步顯現。

在周冠宇的賽車服上,印滿了大大小小的logo,這足以印證他的商業價值,就像他取得的體育成績一樣吸睛。

 

01F1中國第一人稀缺性更具增長價值

據不完全統計,周冠宇目前拿下12個合作品牌,包括軒尼詩、宇舶表、Dior這類的奢侈品品牌,也包括lululemonPUMAROBBi(潮玩品牌)這類的當紅消費品牌,以及傳統品牌旗下的高端線,比如華碩ROG、麥當勞安格斯厚牛堡、安慕希、極氪汽車。

地鐵站大屏、商場條幅、手機廣告……周冠宇的名字和形象是真的出圈了。他仿佛是一夜之間冒出來的,很多不瞭解體育的人會問怎麼突然這麼多高端品牌都找他代言。

從品牌的視角來看,在選擇代言人時,往往會從匹配度、潛力度、知名度這三個方面去考量。周冠宇在匹配度和明星潛力這兩個維度可以說是很有優勢,特別是潛力部分。

匹配度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個是明星的氣質形象是否和品牌和產品匹配,另一個是明星的粉絲群體是否和品牌的目標受眾一致。

從周冠宇合作的品牌結構來看,有不少是時尚品牌,這些品牌對合作明星的表現力有很強的要求。周冠宇的形象在運動員裡算是十分出眾的,在比賽之餘也經常會拍攝一些時尚雜誌,比如,《CHAMPION》、《GQ SPORTS》、《ELLEMEN》、《時尚先生》。

在接受新京報的採訪時,周冠宇也曾提到如果自己不當賽車手可能會去做設計師,這次他參加中國大獎賽的頭盔就是他自己設計的,“我喜歡籃球、足球,和朋友打遊戲,也喜歡潮流的東西,不同的時尚穿搭”。在氣質形象這一塊是難得的運動員裡匹配度高的,有點”男版谷愛淩”的意思。

從巨量算數給出的資料來看,周冠宇的粉絲結構,大多由來自新一線或一二線,31-40歲之間的男性組成,用蘋果手機的粉絲占到了54%,並且他的粉絲最關注的是時尚和科技,可以說是購買能力非常強的群體。這樣的畫像與Lululemon這類總是與“中產”掛鉤的品牌是十分匹配的。

雖然和馬龍、全紅嬋、蘇炳添等人的知名度和粉絲體量還有很大差距。但周冠宇整體粉絲的圈層品質比較高,並且隨著F1在中國的普及,他的商業價值必然會隨之升高。

另外,周冠宇的潛力體現在稀缺性上,他的title有很多,但最重磅的還是中國首位F1車手。

賽車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F1車手是比宇航員還稀有的職業”。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規則是全球共有10F1車隊,每支車隊配備2名正式車手,1名預備車手,也就是說正式的F1車手全球只有20個,並且國際汽聯規定,每年全世界能有資格駕駛世界F1賽車的車手不超過100名。

作為全球二十分之一的頂尖賽車手,周冠宇的出現,彌補了中國在世界第三大賽事影響力總是微弱的缺憾,其地位猶如姚明之于籃球、劉翔之於田徑,一方面讓世界認識到中國的實力,另一方面很大程度帶動了中國賽車市場。

據說今年賽事開票當日,數十萬張門票幾乎全部售罄,其中,中國大獎賽賽事組委會特別打造的“加油中國周”看臺,三日套票價格2660元,不到15分鐘就全部售罄。中國大獎賽票務最為火爆的兩年:一是2004F1首次落地中國,二就是周冠宇的主場首秀。

F1現任CEO斯蒂法諾·多梅尼卡利表示:“對於中國車迷尤其是年輕一代來說,周冠宇是一種巨大的激勵。不僅是成為一名車手,還可能是工程師、機械師或者其他F1運動中需要的職業。我認為周冠宇會成為推動者。”

因此,這樣的稀缺資源又有哪個品牌不想立刻抓住呢?

02撬動F1中國市場科技界上演狂歡

從更深一層來看,品牌選擇周冠宇就是選擇了其背後廣闊的F1市場。

F1在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這點毋庸置疑,F1首席商業官Emily Prazer在最近的採訪中說到:“在中國,F1現在擁有 1 億車迷,其中一半是在過去五年中加入這項運動的,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女性,超過一半的車迷年齡在 35 歲以下。”

攜程資料顯示,比賽前後(418日至422日)上海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63%。本周上海酒店預訂量環比上周增加10%,上海國際賽車場在攜程平臺上位列上海熱門景區第4位,帶動嘉定新城在上海酒店間夜量熱門商圈中排名第三。

這些資料,不僅意味著強大的消費能力,也意味著車迷文化正在形成,團體強大的凝聚力是更值得品牌關注的。或許隨著可穿戴設備等技術的完善,越來越多的人會用不同的方式體驗這項運動。未來,人們對F1的狂熱程度會逐漸追趕上NBA,形成又一個文化奇觀。

一方面,像上文所說,品牌能通過贊助等形式,展現品牌logo,增強露出,另一方面,在這場充滿科技含量的比賽中,比展現logo更重要的是展現實力。除了餐飲、服裝這類的消費品,科技品牌也是F1的重要支持方。

不同於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顧拜旦最初創立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期的那些專案,方程式賽車是妥妥的現代科技+技術體能的產物,是各種意義上的強國遊戲。

在工業時代,曾經有種說法是,只要哪支車隊在週末贏得一場比賽,週一這個品牌的銷量就會翻番。F1管理公司創始人也曾說,“F1是披著體育競技外衣的商業活動。”法拉利、邁凱倫、阿斯頓馬丁、梅賽德斯賓士……這些由豪車組成的車隊本身就是品牌的金字招牌。

現如今的科技時代,隨著AI、大資料演算法等技術的發展,F1賽場上,能展現實力的就不僅僅是汽車品牌了,還有各種科技公司,穀歌、甲骨文、高通、聯想、商湯科技……也紛紛加注這項運動。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快的比賽中,資料處理能力決定著比賽的結果,比如預測輪胎、零部件的消耗和衰減,會影響更換頻率,防止車手在賽道上發生意外。所以品牌露出都是小意思,真正能讓互聯網平臺大展拳腳的是給比賽提供的算力支援。

就拿聯想舉例,在上海國際賽車場上,Lenovologo不僅充滿著賽場的每一個角落,作為F1官方技術合作夥伴之一,其邊緣伺服器可以利用其GPU智慧算力,快速、準確收集賽車資料,構建了穩定高效的算力底座。在能看見的和看不見的地方都打了一波廣告。

03不懂體育的行銷人不是好網友

F1之後,很快我們將會迎來,歐洲杯和巴黎奧運會。屆時又會誕生多少體育明星,又會產生多少話題,這些是值得提前佈局的。

在這方面瑞幸可以說是快准穩。202193日,瑞幸官宣谷愛淩為其代言人,彼時關於谷愛淩的相關新聞還都是“美國滑雪天才谷愛淩,是什麼讓她決心加入中國國籍?”

但是,很快在冬奧會的賽場上,谷愛淩一戰成名,她成了新一代偶像,拿下了二十多個品牌代言,有業內人士估計,她的代言價值至少為2.2億人民幣(約合3500萬美元)。而瑞幸借著代言人的熱度,進一步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特別是撬動了年輕一代的消費力。

去年625日,瑞幸官宣了中國女籃的代言,九天以後,中國女籃在決賽中戰勝日本隊,12年後再次獲得了亞洲杯冠軍。

923日,瑞幸發佈一條汪順舉著咖啡杯的微博,第二天,汪順就在家門口以打破亞洲紀錄的方式奪得了200米混合泳金牌,熱度直線飆升。

網友感歎代言瑞幸就能火,行銷人則應該感歎瑞幸敏銳的嗅覺,對熱點提前佈局的能力。

隨著體育的社會化發展,體育和商業的綁定越來越深,運動員早就不再是“只懂比賽”的形象了,也不完全只能代言國民品牌。周冠宇、谷愛淩、蘇翊鳴、汪順、鄭欽文……這些新一代運動員的出現,將體育和時尚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我們期待中國運動員們在賽場上取得好成績的同時,也期待他們在商業領域發揮更大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