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的高門檻,被華為雲“砸碎”!
這幾天,某國產頭部品牌全面叫停所有協力廠商公司視頻製作合作,在圈內被熱議。
小紅書上,甚至被稱為“某地區廣告行業,變天了”。
同樣的畫面,似曾相識。
中國最大的公關公司——藍標,也發過全員郵件,全面叫停圖片設計和視頻製作的外包。
一年多過去了,AIGC在平面設計和視頻製作上,雖然距離完全替代人,仍有距離。
但在某些領域的應用,其實已經非常成熟。
比如數字人。
作為大模型落地的最熱門場景之一,數位人已經開始替代真人,出現在電商直播間、新聞直播間、視頻培訓、科普視頻等諸多場景中。
今年618,某電商創始人的數字人,更是直接上陣。
為什麼數位人能成為達模型落地的最熱門場景呢?
大叔認為,核心是解決了“降本提效”這個關鍵問題。
以直播電商為例,一個專業真人主播,一年的成本(工資)要在55萬左右,這還沒包括場地、設備等直播間硬體設備。而數位人,在華為雲數字人沒有發佈之前,一年的成本大概在5萬左右,還不需要專門場地和設備。在收益(效果)上來看,二者基本持平。
這麼簡單一比,數字人僅需1/10的成本,卻能不吃不喝地一直幹活,如此清晰的ROI,傻子才不用呢……
可能也正是因為數字人太過於火爆,甲方需求大,乙方認為有賺錢機會,行業開始出現兩大問題,分別是:
1、技術難用。
供應商魚龍混雜,輸出的數位分身技術,也就良莠不齊,常見的問題,包括不限於:音面(嘴)不同步、表情和手勢呆板、製作流量複雜、拍攝流量複雜……
2、價差巨大。
由於市場需大於供,再加上拍攝和製作流程複雜,給了很多乙方打著“定制”的幌子,借此提高收費的“藉口”。
大叔瞭解的情況,製作一個高清2D數字分身,在過去一年時間裡,價格相差巨大,有幾萬元一年的產品,也有供應商拿到千萬元級的項目。
咋辦呢?
華為雲數字人,來了!
專門就沖著“效果差”和“價格貴”兩個行業痛點,開整!
先說效果!
華為雲數位人,在拍攝上不需要專業設備,用手機拍就行,無需用綠幕布景或專業燈光。只要拍2分鐘的視頻,錄1分鐘的音訊,就能實現真人形象1:1的複刻和原聲克隆,這兩項技術一結合,極大降低了門檻。
在效果上,其口型匹配度超過95%,支援文字、語音和視頻驅動,通過母語一次訓練,可適配多種語言。此外,AI眼神糾正功能使數位人互動時更自然。不僅門檻降低了,效果卻更逼真了。
再說價格!
這是重點。
大叔在華為雲官網看到,分身數位人視頻製作體驗包(60分鐘,支持最高1080P解析度匯出)僅需要19.9元!
如果你覺得,19.9只是一個噱頭?
再往下拉,華為雲已經把至少同等資源情況下,上萬元的製作費,降到了1千元以內!
Flexus數位人(包含1個實景數位人、1個1分鐘語料聲音克隆、1080P視頻製作 120分鐘),一年的費用是999元!
既大幅降低了門檻,又提升了效果,還大幅降低了費用……
大叔的感受是,華為雲這是要準備大幅普及數字人……
當然,歷史也總是驚人的相似,“超摩爾定律”又一次在數字人上應驗了。
怎麼理解這事呢?
從供應商的視角,可能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變天了”,但也確實需要洗牌了,更是優勝略汰。
對中小企業和個人創作者來說,尤其是從事直播電商、互聯網教育、醫學科普、廣電傳媒等行業,這簡直就是福報啊!
因為數位人在“成本降下來、效果拉上去”之後,可以極大地解放人力,提高效率,真正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華為雲數位人的推出,對AIGC和大模型行業,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拐點”又來了嗎?
大叔談3點。
1、數位人賽道終於迎來“技術平權”
好用的數位人技術,不應該只有大廠的專業。其實,大叔知道,不少大廠在AIGC上投入很多資源,但是效果很差,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沒人用。
以之前的數位人製作流程來看,拍攝不僅需要專業相機,還要綠幕等場景,對於很對中小企業和個人創作者來說,還是太複雜了。
華為雲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將中小企業使用數位人的門檻,幾乎“敲碎”了,尤其是在易用程度上,體現了華為雲在2B行銷的深厚功底。
2、價格高且亂是普及最大“堵點”
數位人技術可以從“複雜”逐漸升級為“簡化”,但成本必須不增反減,才能實現數位人的最大普及。相反,大叔在圈內看到的情況是,很多協力廠商公司都借著數位人製作流程複雜,反倒成了“數字人製作費用居高不下”的一個“藉口”。
華為雲不僅把這層製作流程複雜的“窗戶紙”捅破了,更是把成本大幅降低。製作容易,效果又好,最關鍵還很便宜,這樣的數字人,才真正能助力業務降本增效啊,才能讓中小企業真正用得起,用得好。
大叔認為,誰能讓最普通的小商家把數位人技術用起來,才能真正實現技術普及和高效應用。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叔給華為雲點個贊。
3、大模型應用進入“贏者通吃”模式
華為雲難道它不希望更高的毛利率嗎?大叔的理解是,聚焦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痛點難題!
怎麼解釋?經濟下行之下,所有人都在關注降本增效,尤其是中小企業主。過去,只有大廠才敢“嘗鮮”,先行推進“轉型”。但前期的“轉型”,往往都有很多“坑”,且基本都是“定制”,中小企業根本折騰不起。
但隨著數位人技術成熟,華為雲嗅到了“機會”,大幅提升效果,但降低了使用門檻,用戶可按需購買。大叔從華為雲瞭解到,數字人只是華為雲的一個解決方案。828期間,華為雲推出了覆蓋全業務場景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豐富的上雲工具和貼身服務。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雲把數字人當成一個“鉤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