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微短劇如何賦能千行百業?

 

「微短劇+」成為主流,各行業該怎麼幹?

2025年初,國家廣電總局啟動「微短劇+」行動計畫,將深入實施 「跟著微短劇去旅行」 創作計畫,並推進「跟著微短劇來學法」「微短劇裡看品牌」「跟著微短劇學經典」「跟著微短劇來科普」「微短劇裡看非遺」等創作計畫,實現在細分領域共推出300部左右具有引領作用和創新價值的重點微短劇。

這一政策的背後既是微短劇行業爆發式增長的必然趨勢,也標誌著微短劇這一內容形態真正從娛樂載體升級為產業賦能的載體,深度參與千行百業運營模式與價值鏈條的重構。

2024年,「跟著微短劇去旅行」計畫發佈162部推薦劇碼,覆蓋鄉村振興、歷史文化、非遺等七大方向,累計播放量超過76億次。同時,2024年定制微短劇成為品牌行銷主流,有超200家品牌首次投放微短劇,品牌微短劇部數同比增長了1.4倍。

當「微短劇+」模式在2025年成為主流,如何精准佈局、創新融合,將成為各領域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微短劇的跨界之旅

廣電總局自2024年推出「微短劇+」計畫以來,已形成「文旅+品牌+法律+非遺+其他」的矩陣式佈局。

文旅微短劇方面,蘇州廣電的《一夢枕星河》以蘇繡非遺為主題,截至收官在芒果TV播放量達9840萬次,抖音話題點擊量達3億次。該劇還拉動當天蘇州頻道組份額超50%,播出四天平均收視率2%,位元列蘇州地區電視劇收視排名第二。

 

《飛揚的青春》熱播後,取景地浙江溫州曹村鎮春節期間遊客接待量飆升至近20萬人次,同比增長超30%

品牌微短劇則更加成熟,2024年,品牌定制短劇玩法也從植入到定制化,再到品牌自製不斷進階。

2025春節檔,由伊利臻濃牛奶深度綁定的品牌定制短劇《廢柴廚娘之逆天改命》由陶昕然主演,融入穿越和宮鬥元素,站內總播放量破1.2億,打響了春節檔行銷戰。

C咖品牌定制短劇《願者上鉤》在熱播期間,A3人群增長500w+5A人群拉新超800w+。女主馬秋元還化身「品牌推薦官」,空降C咖官方直播間,以「劇播+直播」的聯動模式實現了大促行銷和生意雙贏。

法律類微短劇方面,騰訊視頻曾推出反詐科普題材的《反詐風暴》、真實呈現檢察官辦案的正能量劇碼《石俊峰辦案記》。全網首部緝毒題材互動劇《師傅》創新地以緝毒警第一視角切入展開,在上星東方衛視播出後,獲得CSM全國網觀眾收看規模2465萬,同時段劇場排名第一。「跟著微短劇來學法」的首部檢察題材作品《即將出庭》聚焦未成年人保護議題,也將在騰訊視頻上線。

同時,微短劇+文化建築、微短劇+文物保護等也在不斷拓寬精品短劇的邊界。例如「公路喜劇」題材展示地域文化建築的《虎鶴雙行》、以文物修復為切入點的《趙小姐的日記》,以及騰訊視頻「十分劇場」的開年佳作《今人不見古時玥》。其中,《今人不見古時玥》以馬王堆為背景,精心還原了西漢的禮儀風俗、服飾裝束、府邸佈局等,攬獲全網熱搜熱榜近70個,社交媒體聲量突破了5億。 

 

「微短劇+」模式持續破局,帶動了文旅、教育、非遺等多個行業的增長。然而,在微短劇的跨界融合浪潮中,行業仍面臨內容同質化嚴重、商業閉環缺失等痛點,亟待突破與優化。

文旅微短劇《我的歸途有風》雖成爆款,但多數作品因生硬植入景點、缺乏敘事深度,被觀眾詬病為「廣告劇」。

根據勾正數據發佈的《2024微短劇行業發展報告》,霸總愛情、復仇逆襲、喜劇搞笑是用戶最喜愛的三大微短劇題材。大量作品陷入「霸道總裁+穿越重生」的套路化生產,使微短劇精品化陷入瓶頸。

廣電總局資料顯示,2024年備案微短劇數量同比減少25.8%,但發行許可量增長35.4%,一升一降的資料背後反映出微短劇行業審核趨嚴與內容提質的需求。 

除了內容創新不足,微短劇商業轉化乏力也是各行業關注的核心問題。法律類微短劇雖傳播效率高,但缺乏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依賴政府採購或公益贊助。

文旅微短劇雖能提升目的地知名度,但線下轉化鏈條尚未完全打通。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翰曾指出,微短劇傳播管道集中在視頻平臺和社交媒體上,導致受眾有限,影響作品破圈,因此難以形成持續的商業效益。

商業化程度最高的品牌微短劇也並非部部能成為爆款。2025品牌春節短劇儘管有部分播放量已經破億,但烏蘇啤酒與達人@十三合作的《我是財神爺》、勁酒推出的《大沖運》播放量只有幾百萬

 

品牌選擇短劇行銷,不只是為了增加品牌曝光,也希望得到直接轉化。播放量儘管播放量屢創新高,但有相當一部分品牌微短劇還未形成成熟的商業鏈路。目前品牌短劇主要以評論區掛連結、直播間承接短劇同款產品的方式,還沒有解鎖更多創新性玩法。因此,品牌微短劇也常常遭遇播放量與轉化率倒掛的現象。

伴隨著內容同質化和商業轉化困難而來的,是微短劇成本的不斷攀升。

優質短劇平均成本從2023年的30萬元漲至近80萬元,但仍有部分品牌微短劇項目的ROI不足0.1。在騰訊、愛奇藝等長視頻平臺播出的橫屏微短劇製作成本則需要400萬以上,但部分文旅微短劇的傳播效果和分賬票房顯然難以超越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微短劇。

當我們在探索微短劇如何賦能千行百業時,這些問題都將成為亟待突破的難題。

 

從流量經濟到價值經濟

2024年,國內首檔微短劇大型台網聯動綜藝節目《開播!短劇季》播出期間穩定收視多榜單冠軍,雙網收視破2,斬獲全網熱搜超770個。

 

在釋放出良好的傳播效應之餘,《開播!短劇季》還帶動起上海、成都兩地影旅融合發展大網。「中國喜劇夢工廠」影視主題公園、「拍在四川·移動的橫店」影旅綜合服務平臺等專案的設立將持續推動微短劇的內容傳播價值轉化為經濟和消費發展勢能。

這一案例充分說明了微短劇內容擁有構建消費場景,並撬動多個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價值。

而對微短劇來說,要從流量思維升級為長效價值,首先要把好內容關,打破題材同質化桎梏,推動題材多元化和深度垂直敘事。

微短劇傳播與應用評測體系「繁星指數」專家組組長陸先高在一次採訪中指出,目前微短劇市場從題材風向上看,甜寵逆襲正在降溫,鄉村振興、非遺傳承等現實主義題材與文旅融合劇正在強勢崛起。

以文旅微短劇為例,既不能讓文旅微短劇淪為枯燥無聊的地方宣傳片,也不能打著文旅微短劇的旗號一味走「霸總」劇情。而是要加強在地化敘事,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讓觀眾在短時間內獲得文化體驗,通過劇情構建消費場景,這樣才能讓微短劇真正成為拉經濟、促消費的引擎。

與此同時,AI正在成為微短劇的創作夥伴,進一步放大內容價值。

218日,昆侖萬維開源視頻生成模型SkyReels-V1發佈,這是中國首個面向AI短劇創作的視頻生成模型。

截至225日,它已在Hugging Face總排行榜上連續多日穩居前十,下載量已超2.4萬次且仍在持續增長。 

 

 圖片來源:公眾號 昆侖萬維集團

提高AIGC創作能力,通過AI實現微短劇的降本增效,是現階段微短劇行業與AI結合的主要思路。

而當我們看到Deepseek接入多家平臺,各大行業的工作模式都將進行新一輪的反覆運算升級。若SkyReels-V1這樣的AI短劇模型未來也能夠接入更多平臺,那麼將微短劇嵌入不同行業的產業鏈就更加水到渠成了。

將微短劇轉化為可消費的服務,將技術轉化為降本增效的杠杆,是各個行業佈局微短劇的初衷及目標。而要想在技術變革和行業發展中佔領高位,盲目跟風微短劇而不考慮自身特質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微短劇與各個行業的結合必然千行千面,對行業來說,借鑒已有的成功模式,找到自身與微短劇之間的適配性,才是破局之法。

目前來看,借助即時電商與場景反哺,抖音「劇集購物車」的模式已經經過了驗證,或許可以將這種模式推廣至更多平臺。例如文旅短劇可嵌入門票預訂、酒店套餐等即時服務,司法類短劇可嵌入普法培訓課程連結或線上法律諮詢入口等。

同時,「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畫第一批推薦片目《戀戀小食光》開播前夕在大唐不夜城設置網路直播間,開啟助農興農的新實踐,助力當日農副產品及景區門票銷售金額突破34萬元,成功將微短劇的線上流量延伸至線下市場。那麼,法律類微短劇也可以嘗試在播出期間開設線下講座,非遺類微短劇則可以舉辦微短劇聯名非遺體驗活動等。

 

此外,在微短劇領域,DataEyeWETRUE等專業資料分析平臺能夠精准定位微短劇的用戶畫像和題材偏好,從業者可以通過資料分析打造出更符合用戶觀看需求、更值得付費轉化的微短劇。

對於各行業來說,實現資料驅動和精准運營同樣重要。目前,品牌微短劇已經建立起相對成熟的資料分析優勢,未來,各行業也應從中汲取經驗,搭建起一套完整的資料平臺和智慧評估體系,幫助自身微短劇定位目標使用者,從而實現精准觸達和有效轉化。

 

1號結語

 

 

微短劇對千行百業的賦能,本質是一場以內容為紐帶、以技術為杠杆、以產業為落點的系統性創新。當《一夢枕星河》讓蘇繡走出博物館,當《石俊峰辦案記》讓法律條款深入人心,當《今人不見古時玥》讓馬王堆文化成為公共議題,微短劇已超越娛樂屬性,成為文化傳承、知識傳播、經濟啟動的超級媒介。未來,唯有堅持「內容精品化、技術前沿化、產業協同化」,才能真正實現「微而不弱,短而不淺」的行業願景,讓微短劇成為千行百業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