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eepSeek玄學指令爆火背後:廣告人的「失業焦慮」被治癒

 

喜提24小時永動提案機

隨著ChatGPT、豆包、kimi、文心一言等人工智慧大模型的接連問世,讓廣告人的失業焦慮有增無減,而DeepSeek的出現更是平地驚雷,一夜破圈,將這種焦慮推向了新的高潮。

一時間DeepSeek被解鎖出更多元的玩法,有人用DeepSeek買彩票,掌握財富密碼。

有人用DeepSeek算命,掀起賽博玄學風潮流,還衍生出了一個熱搜詞——DeepSeek玄學指令。

甚至有人用DeepSeek低成本養娃,讓AI提供情緒價值。

DeepSeek一邊給科研黨爆肝改論文,一邊在摸魚屆拿捏賽博功德,前腳剛當完打工人的電子嘴替,後腳又化身文案人的靈感ATM,還有人寫視頻腳本,用它做小紅書行銷方案,堪稱AI界六邊形戰士。有網友對其提出了幾個問題,看完答案後,就立馬被這中式浪漫暴擊。

問:都將死去,為何要存在

問:世界上最好聞的味道是什麼?

問:請模仿“當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等系列文案進行創作。


問:請模仿王菲的《世界贈予我的》歌詞進行創作。


還有人已經開始嘗試用DeepSeek進行內容批量生產。

 

你說它是科技?它偏在資料庫裡藏了“二十四橋明月夜”的意象鏈,順便還能給出它的思考邏輯,清晰的文案,多形態的理解,驚人的推理與邏輯能力,讓AI越來越“懂”人心,各行各業感到恐慌,特別是廣告從業者,開始擔心自己的“飯碗”還能否穩住。

那麼相比於常見的AI軟體,DeepSeek出現為什麼能讓廣告行業渾身抖三抖呢?
 

01/
對問題背後的深層洞察
是一本行銷教科書

DeepSeek的深度思考過程中會對設問者的根源動機,以及問題裡的潛意識需求進行拆解,完全可以作為廣告從業者拆解用戶需求的範本。

以模仿“當你背單詞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等系列文案為例,DeepSeek做到了以下三點:

 確定文案的結構和主題:學習時的的場景vs自然界美麗景象,再重點解析從景象描述到強調堅持的重要性。

 2  拆解用戶沒明說的深層需求:尋找能夠引發共鳴,用自然美景比喻努力與回報的關係。

 3  結尾給出更具價值的參考思路:運用科技意象與自然奇觀的雙線敘事,將"方程式/幾何/史書"對應"玉林/激流/星河",保持原有三段式結構的同時注入數位時代特徵。


除了有超強的解決能力的方式,DeepSeek還有感性的一面,它的回答大多時候被賦予中式浪漫特質。在被誇時,他會被說“突然被誇,代碼微微發燙”,當你擔心會被奪走飯碗時,他會安慰你說未來的廣告人不會是機器的對手,是駕馭星光的人,而向前走的人,本身就是力量。DeepSeek的細膩讓人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與理科AI的完美融合。

https://img.mad-men.com/article/2025/03/2025/03/1740993044335.png

 

02/
AI生成100條文案
不如人類1slogan

論創作品質,AI的能力大概會高於廣告人的平均水準,2022坎城電影短片節最佳短片《THE CROW》的獲獎證明了AI人工智慧生成藝術正在逐步的被主流藝術所認可。短片以著名影片《Painted》為基礎,通過系統演算法生成一段“荒涼風景中的烏鴉動畫視頻。

但由AI生成的廣告,也曾被指缺少人情味,如可口可樂發佈了首支全 AI 生成聖誕廣告《假日魔法來了》,僅僅時長三十秒,就差點讓可口可樂跌下神壇。

 

或許內容會被詬病,但從資料上看依舊能打,同期耐克廣告項目「Never Done Evolving」,同樣用人工智慧使其廣告觀看次數增長了1082%,打破了耐克在 YouTube 上的觀看記錄。

在熱點創作上,DeepSeek的執行力和效率更是炸裂,網友們結合熱門哪吒IP,配合人物性格出街了一場哪吒主題的秀場盛宴,10+的點贊率甚至盤活了一大批自媒體帳號。若品牌服裝借助此思路,結合新款服裝,除去腳本製作,特效製作,視頻創作等時間,便可以借助熱點快速完成一場線上AI大秀。

 

這些客觀資料的背後,除了觀眾對於AI的新鮮感外,還有成品能直接出街的能力。但好廣告要的是紮心,不是紮資料,回歸到廣告行業“用創意連結人,用傳播打動人”的本質,對於複雜人性和情感的洞察,依舊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共情和同理心,以及廣告人的“創造力”,畢竟DeepSeek的思考結果是根據已知的內容進行再次創作。

例如,絕對伏特加的"In an Absolut World"(絕對的理想世界)通過瓶身藝術與抽象口號,將酒飲昇華為一種生活方式象徵,AI無法憑空生成這種直擊人心的符號化表達。所以AI演算法越精准,行銷人越危險的說法並不成立,真相恰恰相反AI實為助攻而非威脅。

 

03 /
破立雙生
新事物的光與影

恐懼溢價才是創新的隱形推手,但大眾對新事物的接受總是呈現多面態,正如網友總結,聰明廣告人再想辦法用AI幫自己變得更強,中等廣告人在沉默觀察,還有一批無法形容的人,在玩命證明一個軟體比不上自己。

過度依賴AI會失去品牌溫度,但拒絕AI的人會先失業,因為DeepSeek的崛起,本質上是一場“生產線式創意革命”。所以,別再說DeepSeek是否會讓廣告人的“飯碗”生銹了。真正要問的是:如果用AI讓廣告人進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