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I時代,行銷行業從業者如何提升自我、應對挑戰?

 

行銷從業者應扭轉思維方式,不僅要追求“品效合一”的效果,更要讓行銷工作真正地賦能企業發展。

過去的2024年,行銷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變革。企業紛紛壓縮廣告、公關等行銷工作預算,有企業應用AIGC取代部分人工,行銷工作被要求進行更嚴格、可量化的考評,甚至有企業直接取消了品牌部……這讓不少行銷從業者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未來,全球經濟仍處在週期調整之中,壓降成本和謀求增長是企業的必然選擇。一些企業內部的行銷部門和外部的行銷代理機構,只注重品牌效果而不在乎業務成果,行銷規劃與實際業務脫節、協同低效導致轉化效果不佳、加之缺乏科學的考評機制,行銷工作很容易被質疑其價值和貢獻,從而被視作成本單元而不是利潤單元,當企業壓縮成本時就傾向於將其裁撤。

面對這一現實,行銷從業者應扭轉思維方式,不僅要追求“品效合一”的效果,更要讓行銷工作真正地賦能企業發展。行銷部門應努力成為“內腦”,為企業的戰略決策提供支撐並以務實行銷來驅動業務發展。而外部代理機構則要努力地成為企業的“外腦”,提供超越單純外包執行的“壓降成本”的價值,才能增強行銷職能和從業者個人的“不可替代性”。

為了實現這一轉變,從業者必須打破崗位“門戶”之見,全面提升綜合能力。雖然有些從業者抱怨工作內容增加、崗位職責變得複雜,但這種觀念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在廣告、公關、運營等不同崗位的工作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時,要求從業者不僅要全面掌握行銷專業知識,還應具備策劃、文案、視覺設計等方面的能力或深刻理解,才能有效地完成工作或指揮協調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任務。

此外,行銷從業者要培養危機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品牌的樹立投入巨大且過程漫長,一場危機能在旦夕之間毀掉品牌。在全球經濟波動和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突發事件和不確定性成為了常態,行銷從業者在工作中要積極管控潛在危機,當發生危機時能敏銳感知、快速回應、正確處置,來保護品牌聲譽並尋找轉危為機的可能,保障品牌穩健可持續地發展。

技術的迅猛發展給行銷從業者帶來了衝擊,但也提供了無限機遇,從業者要積極地瞭解和運用新技術,來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建立競爭優勢。特別要留意的是資料分析驅動的行銷決策和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應用,正在逐漸改變行業的遊戲規則。

資料分析驅動的行銷決策正逐漸成為行業的標配。在大資料時代,企業的每一個行銷動作都在產生資料足跡,蘊含著消費者行為、市場趨勢、產品回饋等寶貴資訊,從業者如能從中提煉出有價值的洞察,將有助於行銷策略的制定和優化,進行更精准的目標市場定位、個性化的傳播互動及基於資料的效果評估,讓行銷投入更精准高效並提升ROI(投資回報率)。

AIGC(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興起是對內容生產流程的一次革命。從文案撰寫、圖片設計到視頻製作,AIGC工具都能在短時間內生成高品質的內容,這對從業者不是威脅,而是強大的輔助工具,能幫助我們快速測試多種創意方向,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因此從業者要學會與AI協作,利用AI的強項(如資料處理、快速反覆運算)結合人類的創造力(如情感理解、故事講述),共同創造出更具影響力的行銷內容。

面對行業變革,行銷從業者不如將危機感轉化為積極進取的動力,轉變思維方式、提升自身能力、擁抱技術創新,讓行銷部門從傳統意義上的成本單元轉變為利潤引擎,在時代變革中真正地助力企業發展並取得自身的職業成功。

THE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