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品牌借勢賽博衝浪:解鎖3個行銷新玩法!

 

在數位化浪潮洶湧的當下,“賽博衝浪”(指代通過互聯網流覽資訊或參與虛擬活動的行為,常帶有未來科技感的隱喻)

前言

在數位化浪潮洶湧的當下,“賽博衝浪”(指代通過互聯網流覽資訊或參與虛擬活動的行為,常帶有未來科技感的隱喻)已成為受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年輕人更是在網路世界中盡情遨遊,催生了豐富多樣的網路文化。對於品牌而言,這無疑是一片充滿機遇的文化行銷藍海。如何巧妙利用賽博衝浪的趨勢,是眾多品牌亟待探索的課題。

一、結合熱點玩梗,融入青年文化

青年文化在賽博空間中展現出蓬勃的活力與創造力,各種網路熱點、流行梗不斷湧現。而在 Z 世代成為消費主力的當下,品牌借 “梗文化” 破圈已成為行銷標配:如瑞幸 “城市諧音梗” 用地域特色玩活語言遊戲,麥當勞 “麥門文學” 靠魔性段子激發用戶二創,蜜雪冰城則靠土味主題曲和 “街溜子” 雪王化身 “梗界頂流”。這些品牌通過嫁接網路熱梗、流行文化與產品特質,以幽默化、年輕化的表達打破溝通壁壘,讓品牌在社交傳播中從 “被動輸出” 轉為 “主動造浪”。

 

然而,玩梗行銷也暗藏短板:部分品牌為追熱點盲目跟風,導致梗與品牌調性脫節(如強行蹭梗反顯違和),或陷入 “梗紅牌不紅” 的尷尬 —— 用戶記住了段子卻模糊了品牌核心價值;部分諧音梗、解構梗過度依賴網路流行語的時效性,一旦熱度消退便難留痕跡;更有品牌在二創內容把控上失衡,過度娛樂化的梗可能稀釋品牌專業性,甚至因玩梗尺度不當引發爭議。所以,唯有讓 “梗” 與品牌內核、用戶情感深度綁定,才能避免陷入 “梗出圈、人不買單” 的行銷陷阱。

 

二、聯動現象級 IP,打造社交語境

IP 憑藉其強大的內容吸引力和廣泛的受眾基礎,在賽博空間擁有極高的話題度和影響力。特別是當前的情緒行銷戰場,IP 聯名成為品牌破局的核心武器:如特侖蘇與上海迪士尼《瘋狂動物城》IP 的合作,將 Try everything 的追夢理念與品牌 “勇敢嘗試,成就更好” 的主張深度綁定,三款聯名包裝融合裘蒂、尼克等經典角色形象,化身社交平臺熱門打卡道具,上線首周即在小紅書、微博引發超 20 UGC 內容,帶動產品線下銷量周環比增長 37%。蒙牛與《哪吒之魔童鬧海》的聯名則展現全鏈路 IP 運營能力:旗下多款產品推出哪吒限定包裝,邀請導演餃子操刀創意短片解讀 “不服輸” 精神共鳴,聯動明星打造多版本互動視頻,同步上線哪吒紅包、表情包等社交物料,成功將 IP 的文化勢能轉化為消費者對 “高品質營養” 的心智認同。泡泡瑪特推出的 “天生羈絆系列” 盲盒更將 IP 稀缺性玩到極致,8 款常規款 + 1 款隱藏款精准擊中潮玩愛好者的收藏欲,預售 8 天銷售額破千萬,證明 IP 與盲盒模式的結合能催生現象級消費熱潮。

 

然而,IP 聯名的狂歡背後仍存隱憂:部分品牌僅停留在包裝換皮或流量借勢,若後續缺乏持續的情緒互動(如線下主題快閃、使用者共創活動),聯名包裝的社交貨幣價值可能隨 IP 熱度消退而迅速衰減。這也說明IP 聯名不應是短期流量套利,而需成為品牌價值觀的 “情緒放大器”。

 

三、關注賽博玄學,滿足精神需求

“賽博玄學” 作為一種新興的網路文化現象,反映了年輕人在快節奏生活和高壓環境下,尋求精神寄託和心理安慰的需求。

“上班與上進之間選擇上香” Z 世代消費潮中,賽博玄學成為品牌拿捏年輕人的情緒密碼:DeepSeek AI 算命包裝成 “人生規劃實操”,用戶通過輸入生辰獲取事業、姻緣預測,其 “毒舌” 風格的 AI 回復自帶社交傳播屬性,帶動黑曜石、黃水晶等 “轉運” 商品搜索量激增;星巴克聯動 MBTI 推出 “咖啡人格測試”,將 ENTJ 對應美式、INFP 匹配拿鐵的趣味關聯轉化為社交貨幣,用戶主動分享測試結果至朋友圈;麥當勞高考季打造 “吃麥滿分,祝你滿分” 快閃店,設置 “狀元門”“金榜題名套餐” 等玄學場景,用儀式感滿足考生對確定性的心理需求。當 AI 演算法嫁接玄學儀式,品牌便化身年輕人的 “情緒充電寶”,在不確定中搭建可感知的 “確定性錨點”。

 

然而,賽博玄學行銷暗藏同質化風險:部分品牌僅停留在 AI 生成運勢報告 + 限量周邊” 的標準化套路,DeepSeek 等平臺的 AI 算命依賴資料堆砌,對 “我命由我不由天” 的當代青年而言,機械生成的命理解讀難觸達精神內核,易淪為碎片化娛樂;更值得警惕的是,當 AI 看手相”“塔羅牌占卜” 等功能過度消耗玄學神秘感,可能警示品牌賽博玄學的本質是科技賦能的 “情緒媒介”,若不能將 AI 工具與年輕人的成長焦慮、價值追求深度綁定(如結合職場晉升、自我實現等真實場景),終將陷入 “流量熱鬧過後再無迴響” 的行銷困境,唯有讓技術服務於 “看見個體需求” 的品牌溫度,才能在玄學熱潮中構建可持續的情感連接。

 

小結:賽博衝浪趨勢為品牌文化行銷帶來了無限的可能。品牌只要緊跟時代潮流,深入瞭解年輕人的需求和喜好,巧妙運用各種賽博文化元素,就能在文化行銷的道路上開闢出一片新天地,與消費者建立起更加緊密、深厚的情感連接,實現品牌的持續發展和價值提升。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