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分分鐘滅掉小米銷售 5000 萬至 1 億不是問題,格力手機面世近三年來,一直都像是董明珠在獨舞。

  那麼,再精彩的獨舞也要伴奏吧,而到了年關,格力手機的市場旋律中,突然多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俗話說,欠債不過年。新年將至,所有企業都想儘快把這一年的帳單清了,開開心心回家過年。不過格力電器的供應商恐怕就沒那麼開心了,因為他們又遭遇到了曾經的尷尬。

  近日多家媒體報導,部分格力供應商對外爆料稱,格力要求他們必須原價購買部分格力手機,不然將無法收到應得的貨款。據悉,供應商們被要求購買的型號為格力手機 2 ,其官方零售價為 3599 元。要說這些供應商在年前遇到這種事情,也真是夠糟心的。如果買個一兩台吧,估計格力這邊肯定不會給好臉色,要是買個十台二十台,自己拿著送誰去呀?要不,去逛逛某魚的二手貨平臺?

  對於這些報導,格力方面自然要出面澄清了。格力電器市場部部長陳自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強調,沒有強迫,只是互利合作。還表示買手機不是很正常嘛,、並非只是用貨款抵押,也有現金和轉帳的

  反正就是一句話,我沒強買強賣呀。

  可以想像,絕大多數供應商為了保住自己和格力的合同,只能選擇購買。有個別供應商則對外透露:我們也會核算成本,如果購買手機的費用相對訂單金額較小時,我們一般都不會拒絕。畢竟不能因為這點小錢,丟掉大合作。購買手機就當做公司銷售費用計算。

  其實,要說在商場裡這點兒小動作還真不是什麼大事,但是這種心態卻凸顯了董小姐對自家手機產品的信心。這種心態要想真的做出一年五千萬甚至一億元的銷售額,無異於癡人說夢。

  這可不是第一次了

  其實,這並不是格力第一次在自家手機的買賣上使用強硬手段。

 

  早在去年春節前夕,就曾傳出格力用手機作為貨款付給合作商的消息。當時曾有微博網友曬出圖片,顯示某電動汽車廠商(格力合作夥伴)與格力在合作過程中,遭遇格力提出用手機作為貨款用於支付,而該廠商又以 3600 元每部的價格將手機抵給了其他合作夥伴。

  不知道,這些合作情況涉及了多少合作廠家,又與去年諸多二手貨電商平臺大量湧現全新格力手機有多大關係。

 

  另外,當時格力還曾被曝出要求所有公司員工必須購買自家手機的消息。這一要求自然也讓那些二手貨平臺添了一把火。董明珠對此非常惱火,並在事後明確提出要求,格力員工年後必須刷(格力)手機上班。

  格力有 7 萬名員工,當時有網友調侃道: 7 萬台手機銷量可能是格力手機中很大的一筆了。

  要知道,我們說的這些事情就發生在2016~ 2017 年期間。都什麼時代了,這種逆市場潮流、逆商業規律的舉措,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可以,放在現在,只能說令人悲哀!

  董明珠的獨舞

  國內智慧手機市場有很多小眾企業,但格力手機在其中絕對是一個異類

  從 2015 3 18 日,董明珠在中山大學博學大講堂首次對外宣佈格力手機量產至今,已經過去快 3 個年頭了。而這三年時間,外界在智慧手機市場上幾乎沒有看到任何關於格力手機的銷量資訊。另外,格力前兩代手機也未曾開放過協力廠商銷售管道,僅僅只在官網銷售。

  手機產品要想做好,需要產品、市場、行銷、管道等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達成目標。而堅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董小姐,卻只樂於不斷在各種公共場合為其月臺,放出各種豪言壯語。雖然格力手機上市至今並未拿出像樣的成績,但其聲量並不小。在董小姐的個人秀裡,包括第一代手機將自己設置成開機畫面,喊出秒殺小米、超越華為的口號,以及當眾摔手機證明品質,聲明只有買格力手機才可以跟自己合影……

 

  如果盲目自信和喊口號能把一款手機產品做好,那蘋果、三星應該早就在全球市場消失無蹤了。

  仍活在自己世界裡的董小姐,在格力手機的宣發方面絕對為集團省下了不少費用。但是,如今的 80 後、 90 後還吃這一套嗎?曾經是格力空調擁躉的 60 後、 70 後,又會愛屋及烏,轉投格力手機的懷抱嗎?

  所謂時勢造英雄,不是董小姐廉頗老矣,而是這個時代真的無法用老一套去強壓、去感化了。

  如今,外界始終無法得到清晰的格力手機銷量,只有董小姐自己曾脫口而出過幾個準確數字:格力二代發佈不到一個月,訂單已有 35 萬部,產能根本跟不上。按照我的目標,每天要賣 10 萬台,一年就是 3600 (),目標不算高。

 

  那麼,我們替格力手機算算帳吧。以格力在 2017 6 13 日發佈的格力色界手機為例,目前其在格力官網的銷量僅為 6962 台。這樣的銷量,平攤到上市後的 8 個月裡,每個月不足 1000 台。而上市至今已經接近兩年時間的二代格力手機,在官網的銷量也不足 3 萬台。

  在國內手機圈,很難找到比這銷量再低的小眾品牌了。

  於是有心人發現,在格力手機官方銷售管道近乎停滯的情況下,各大二手電筒商平臺卻能發現很多在售的格力手機,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全新未開封的狀態。

 

  據部分媒體分析,這些在二手平臺售賣全新格力手機的用戶,絕大多數是格力在各地的經銷商。有文章稱,格力每個月會要求這些經銷商購買一定數量的格力手機。迫于壓力,經銷商們只好盡可能的少拿一些,而絕大多數手機最終都被以極低價格擺上了二手平臺。

  現在看來,格力手機距離董小姐日售十萬台的目標還相差甚遠。兩年多以來,個人秀最終沒有能夠成就一款明星產品的誕生。

  手機屆最好的遙控器

  時至 2018 年,一提到董明珠和格力手機,很多人會聯想到雷軍和小米。在 2013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那個為期五年的十億賭約,即將在下半年正式揭曉。

 

  五年的時間,董明珠在穩固格力白電本業的同時,也在不斷尋求擴張。從手機到新能源汽車,董明珠均有涉及。當然,這些項目在董明珠眼中都是最好的那一個——手機要日銷十萬台,電動汽車可以十年不用換電池。不過,現實中它們算不上成功,前不久珠海銀隆還因拖欠供應商款項,遭到多家供應商上門討債。

  其實,董小姐本不應與小米爭這一口氣。因為,這原本就是平行線上的兩種思維模式。無法跟隨時代的步伐,永遠用我從來就沒有錯過的思想去經營手機、新能源車,只會重蹈下面這些企業的結局:諸如手機行業的MOTO、諾基亞;PC行業的惠普、康柏;互聯網行業的AOL、雅虎……

  當然,格力手機雖然很難成為一款成功的手機產品,但或許會在其他領域發光。

  格力曾在 2014 年的年報中陳述了對於做手機產品的初衷:格力會搶先爭奪智慧家居入口,格力手機作為承擔連結和控制智慧家電產品的載體,將成為連接各個家電設備並搜集資料的平臺。現在看來,格力手機確實很好地承擔了連結和控制自家電器產品的任務,不過,它也僅僅做到了這一點。借用知乎一位網友的評論:遙控器界的性能怪獸, 3 年內應該無同類可及。

  這款手機圈的活教材,值得更多人的冷靜思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