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共鳴感?
共振情緒
共鳴是一個物理名詞,百科上的解釋是,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例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
在一些科幻電視劇裡,身體和物體震動的頻率相同時,會產生共振現象,身體就可以穿透這個物體。
共鳴中的共,說的是共振。
鳴在漢語詞典裡的解釋是叫、叫聲、意見、情感等。共鳴要麼是身體上的共振產生聲音,要麼是心靈上的共振產生情緒。顯然,我們今天講的是後者。
產生共鳴後,大家在情緒上和行為上通常會有哪些反應?
- 好有道理啊
- 真的是這樣
- 你說的太對了
- 給文章點了個贊
- 把產生共鳴的內容分享出去
- ……
我們發現,這些反應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表示「認同」。換句話說,如果該資訊使我們產生「認同感」,就會出現共鳴感,認同感是共鳴感重要的組成部分。
那麼不管在什麼維度,它都不拘泥於類型,可以是文章、視頻、故事、三觀等形態的內容。
我們找了三個在網路上傳播量很廣的文案,作為案例分析。
案例一:趙雷的《成都》在網路上知名度非常高,歌詞是這麼寫的「余路還要走多久,你攥著我的手。讓我感到為難的,是掙扎的自由。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深秋嫩綠的垂柳,親吻著我額頭。在那座陰雨的小城裡,我從未忘記你」
案例二:《大話西遊》有一句臺詞成為了網路中的經典段子,「那個人樣子好怪,他好像一條狗啊」
案例三:「寧願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在自行車上笑」
這三個案例字面上及背後都透露了一些資訊:
- 攥著手、親吻額頭等構建出了故事脈絡;余路、小城等構建出了場景情境;掙扎、分別、回憶等出現了人物情緒
- 狗是對現實的吐槽,自我嘲諷的一種情緒表達
- 坐車,哭笑
通過這三個案例,我們捕捉到了三個關鍵字「故事」,「情境」和「情緒」。
我們捕捉到了三個底層邏輯,經歷過「相同故事」,出現了「相同情境」,產生出「相同情緒」。
我們捕捉到了兩種過程「故事創造情境」,「情境產生情緒」。
這些元素,都是共鳴感的組成部分。
2
如何塑造共鳴感?
認同感究竟是什麼?如何塑造認同感?
我們將認同感叫做產生認可同意的感受,可以是對已知事物的認可同意,也可以是對未知事物的認可同意,這種感受出現後,自然而然出現共鳴感。
我們找來了十點讀書的一篇頭條10W+文章作為案例,「變成一個連瓶蓋都擰不開的小女人」、「在她失意難過時,能給她依靠的肩膀」。
兩者之間的共同邏輯是描述「客觀存在」的「事件結果」,通過結果使人們對「已知事物」產生認同感,塑造共鳴。已知事物和結果就是重要的誘因。
不過未知事物和結果也同樣可以使人產生認同感,它不一定是我們經歷過的,但可以是能想像到的,可以令人不明覺厲的。
柴靜曾經拍攝過一部題為《穹頂之下》,揭露中國霧霾嚴重污染的記錄片。發佈之後風靡朋友圈。其中核心傳播點是「霧霾會損害身體健康」,甚至可能是得腫瘤的原因。
這種就和上面的案例不一樣,它是即將發生的事物和結果,使人們對未知事物產生認同感,塑造共鳴。
除了通過塑造認同感製造共鳴,還可以通過情緒塑造共鳴。
我們之前將人們的情緒分為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其中「消極情緒」很容易喚醒大眾。「回憶情緒」是最常出現的一種消極情緒,當人們回憶某個過去片段時會產生共鳴,會哭的稀裡嘩啦。
在票圈,導演們就喜歡利用回憶殺作為電影的賣點和看點。它可以是悲傷的、懷舊的、遺憾的,通過這些感受來塑造共鳴感。
《大話西遊》裡面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臺詞「曾經有一分真摯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時候我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這段臺詞裡面之用「曾經」是勾勒人們「回憶過去」;用「痛苦」是喚醒「消極情緒」;用「我愛你」是塑造「感知認同」。
我們把這條路徑邏輯總結成:勾起回憶情緒,塑造共鳴感。
故事產生情境,情境產生情緒
朱自清最出名的一篇散文是《背影》,裡面講述的是「父親在車邊為我送別,臨別時穿過鐵道買橘子」。
小時候讀只能理解字面意思「父親給我買橘子」,成年後再讀才理解「我們的成長是伴隨著父子分別和父親老去的」。
《背影》裡面,送別是故事,車站是情境,流淚是情緒。
人物產生故事,背景是一種情境,當出現相似故事情境時,比如「等待」、「彎腰」和「做飯」等等,邏輯依舊成立。
由故事產生情境,情境產生情緒,相互出現化學作用,氛圍才能立起來,最終出現共鳴。包括像上面大話西遊的案例,也有依託於背景故事才立起來的。
通過上面幾個案例,我們發現如果一段故事具有「傷害性質」,很容易引起大眾共鳴。
比如描述關於被劈腿的故事、關於性騷擾的故事、關於被騙的故事等。傷害性質的內容,更容易喚醒人們的「痛苦情緒」,畢竟還有什麼比描述一個人的痛苦,更能容易引起共鳴的呢?
引發共鳴的故事,必須是便於理解,在生活中常見的。
3
同理心和同情心誤區
在很多時候,大家還會走入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同理心」「同情心」和「共鳴感」是一樣的,畢竟都是心理上的感受結果。
同理心,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更加人性,是一種體諒的感受。
同情心,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更加理性,是一種憐憫的感受。
舉個例子, 我們描述「這個乞丐好可憐」,大家會產生同理心,也可以產生同情心,但不會產生共鳴,我們要避免這種誤區。
不管是同理心還是同情心,都屬於偏向於主動感受,而共鳴是一種自然反應,更重要的是擁有共同經歷和共同情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