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運營人員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產品經理一拍腦袋設計出一個功能,沒有任何的競品調研和資料支撐下就火速讓研發進行開發並上線,上線之後使用的人寥寥無幾。這個時候他們要求運營人員把這屎一樣的功能推給用戶。作為身背KPI的產品運營,不得不想辦法讓用戶來吃屎。而用戶並不是傻子,誰會去吃屎呢?

 

  很多運營人員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產品經理一拍腦袋設計出一個功能,沒有任何的競品調研和資料支撐下就火速讓研發進行開發並上線,上線之後使用的人寥寥無幾。這個時候他們要求運營人員把這屎一樣的功能推給用戶。作為身背KPI的產品運營,不得不想辦法讓用戶來吃屎。而用戶並不是傻子,誰會去吃屎呢?這個時候團隊就會覺得運營人員工作能力不行,方法和思路有問題,各種黑鍋最後都讓運營人員背了。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其實仔細思考產品發展的過程,你會發現每個產品發展的過程之中都會走一些彎路,推出一些用戶不太認可的功能,這其實是不可避免的。作為運營人員如果可以搭建有效的用戶觸達管道,即使屎一樣的功能也可以推給用戶使用,可能最終使用的人不會太多,但絕不至於到無人問津的地步。最後我們可以通過使用者回饋和資料分析,讓團隊知道問題的所在並進行調整。

  這裡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屎一樣的功能是可以推給使用者的,畢竟沒有資料的情況下是無法完全判斷這個功能的好壞的,只有推過之後才能確定這個功能到底是不是一坨屎,通過資料得出的結論是最有說服力的。而屎一樣的產品肯定是無法推給用戶的,如果你的團隊要求你把屎一樣的產品推給使用者,請儘快離職。

  建設一個用戶觸達的管道,主要分為兩個步驟:

 

  一方面我們要通過維護好各個管道,來保證資訊的傳遞,另一方面我們需要維護住一批核心使用者,以保證活動的效果。即使有一天領導讓你去推一個屎一樣的功能也不用怕,因為核心用戶是我們活動的保障,他們會參加你屎一樣的功能,並把這個功能推薦給其他用戶,下面我們詳細這兩個步驟的重點和運營方法。

  一.搭建用戶觸達管道

  可觸達用戶的管道很多,不同管道做法不同,我們一一進行分析。網上關於各個社交媒體運營的文章很多,下面我們談的都是對於產品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官方社區的運營。

  微博

  微博是非常適合新產品推廣的一個地方,如果產品剛剛上線是用微博來吸引種子用戶的是非常有效的。這是由微博平臺的屬性造成的,在微博運營之中,管道的重要性往往大於內容的重要性。這裡我們舉一個例子:

  2014-10-23 09:10筆者曾經在產品的官微發佈一條微博,在發佈這條微博之前我曾在微博搜索,這條內容並沒有被其他大號發佈或轉發過,最終轉發人數315人:

 

  然後就在7分鐘之後,行業內另外一個帳號看到了我發這條微博,並在稍作修改後發佈。最終的轉發是2744次:

 

  同樣的內容,為什麼粉絲數差不多的情況下,我先發佈反而轉發少,別人複製過去反而轉發多呢?事後我將對方的2700多條轉發進行了分析,並觀察了一些對方平時微博的轉發者,發現有一些帳號會和它互相轉發,這就是管道。由於微博上複製其他人的內容成本太低了,也沒有類似微信公眾號之中的原創保護功能,所以你很難從內容上致勝,說微博是一個管道為王的平臺並不過分。

  如果我們要想運營好微博這個平臺,把我們的日常內容與產品新功能,線上線下活動推送給用戶,那麼我們必須要維護好一個行業內的管道。有了這個管道之後將屎一樣的功能製作成一張有趣的資訊圖發佈,再讓管道內的兄弟姐們幫忙捧捧場,屎一樣功能也一樣有人用!

  微信

  微信的運營與微博有很大的的不同,在微信之中內容的權重要更為高,如果你能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內容,就很容易把微信做起來。做產品的官方微信,第一就是要想清楚,到底是做訂閱號還是服務號,是給使用者定期提供一些內容,還是通過微信公眾號來提供服務,或者說兩個都非常需要做。

  其實產品的官方微信並不是一個行業資訊發佈平臺。如果使用者想要瞭解行業資訊,關注一些相關的媒體的效果會更好。所以我並不推薦每天發佈一些轉載的文章,產品的官方微信主要發佈的內容可以是:

  1.好玩的,有趣的,宜於傳播的內容。

  2.用戶比較關心的,與行業相關的,比如我是做雲計算的,那我就會發一些開發相關的內容。

  3.與自己產品相關的,使用攻略,產品使用感受等。這裡可以跟用戶徵文,找一些使用者寫傳播產品價值與服務理念的文章。別人說你好,要比你自己說自己好有效果的多。

  說完了內容我們再說推廣,在沒有什麼資源的情況下,產品是我們推廣微信公眾號是成本最低的手段。如果可以將微信公眾號與產品相結合,通過微信提供一些服務,這比在產品顯著的位置放一個公眾號讓人掃會有效的多。不同的產品做法不同,這裡需要大家自己挖掘使用者的需求,給大家看一個例子:

 

  DNSPOD這種產品對安全性要求很高,如果自己的帳號被其他人盜走,可能會產生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所以很多用戶都有登錄提醒這個功能的需求,如果讓使用者將自己的產品帳號與微信帳號綁定,即可減少短信通知的成本,也讓用戶成功關注了自己官方的微信號。

  如果產品有一些功能亮點,也可以利用這些功能來推廣,再給大家看一個與產品結合的例子,百度站長平臺有一些功能並不對普通使用者開放,需要通過官方才能開通許可權。6月份百度站長平臺組織的活動,要求使用者拉3個用戶並驗證功能變數名稱(為保證是真實有效的用戶),才可以開通sitemap許可權。

 

  如果你沒有什麼資源,就努力將微信與自己的產品結合,一方面這樣做的成本都很低,另一方面微信來的粉絲也都是真實有效,對產品有需求的目標使用者。

  微信的工作主要靠日常的積累,如果你平時內容的品質有一定保障,偶爾推送一篇內容品質較低的,雖然可能最後閱讀率會下降,但也有一定基數保底,因為有一批用戶已經習慣了閱讀你推送的內容。偶爾讓他們失望一次無關緊要。畢竟,屎一樣的功能還是要推的。

  站內通知

  站內通知相對於微博微信要簡單的多,具體的轉化率主要取決產品設計與內容。我個人總結提升站內信轉化率的幾個方法:

  1.產品設計要合理,讓用戶很容易看到。

  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微信公眾平臺是很多運營人員再熟悉不過的了。它們的站內信在產品上就非常醒目。你登錄之後基本上首屏之中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是站內通知。

 

  2.不要過於頻繁的發佈,要有間隔時間。這就好比微博,你如果很頻繁的發佈,對用戶是一種騷擾,並且也會降低轉化率。

  3.定期清理。如果你的產品大部分使用者活躍度不高,登錄間隔較長,或者像有些產品使用者平時是不需要登錄到平臺的,這種情況下你需要根據使用者的登錄間隔設置一個清理時間,否則使用者登錄上來看到的內容都是過期的,以後再登錄也就不會再看了。

  4.如果是可能讓使用者產生強烈反彈的資訊,可以選擇灰度發佈原則。先發給小部分使用者做實驗看看反應,如果結果符合預期,再發給全體成員。其實微信也是可以選擇部分使用者推送資訊的,只是可能大家平時不怎麼用這個功能。

  5.寫好內容,尤其是標題。很多時候大家都是只看下標題的,如果標題沒有吸引力用戶是不會點擊的。標題寫好之後可以分析下,是否傳達了想要傳達的資訊,是否有一些多餘的內容,是否有吸引力。確定沒有問題再發,不差那幾分鐘思考的時間。

  郵件

  郵件的內容可以複用站內信的,這兩個管道相似之處非常之多。基本上能寫好一個郵件,就可以寫好一個站內信。在給用戶發郵件通知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內容要美觀

  如果你的內容不美觀,就會影響轉化率,常見的做法是社交一個固定的網頁範本,每次向範本之中填充內容。

  2.增加提升轉化率的元素

  比如我們發佈一個通知,可以將一些常見問題添加為連結,在郵件正文之中不提供答案,如果你的內容有一定吸引力,使用者好奇心驅使下就會點擊。也可以在郵件範本設計時,增加一個用戶常用的導航,把使用者比較需要的內容放在導航之中。

  3.不要忘記取消訂閱

  取消訂閱一定要有,不是每個用戶都希望郵箱之中收到這些資訊,尤其是一些以工作郵箱註冊了產品的使用者,各種郵件通知會影響他們正常工作。同時我們通過取消訂閱的人數變化,也可以判斷目前郵件通知發送的的滿意度,從而進行調整。

  4.可以通過郵件推廣社交媒體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見縫插針的去做運營,很多郵件通知都是發給全體用戶的,不接機會推廣點什麼太可惜了,可以放上我們的官方微博,微信,掌上用戶端的二維碼。

  5.不要只發一個圖片

  有的時候我們在微博做了一張資訊圖,在微博上傳播效果不錯,想複用到郵件,由於有些郵件伺服器會將群發的廣告郵件圖片隱藏,使用者需要手動點擊顯示才能正常流覽,增加了用戶閱讀郵件的成本,也降低了轉化率。

  6.要反復測試

  發送之前一定要進行反復測試,確實郵件頁面的相容性。如果最後發給使用者的樣式亂七八糟的,就得不償失了。如果怕不保險,可以在郵件之中增加一個如果郵件無法正常顯示,請點擊這裡的連結,引導使用者直接訪問網頁。

  這裡給大家看下阿裡雲的郵件通知,是筆者個人比較喜歡的一種形式:

 

  短信

  短信的字數是最少的,在有限的篇幅之中我們要表達以下這幾個意思:

  1.讓用戶做什麼?一般短信都是活動促銷,重要變更通知等。寫清楚是什麼事情,用戶要怎麼做。

  2.用戶做了有什麼好處?內容要足夠吸引力。可以考慮第一句話先告訴用戶,做了有什麼好處,比如【返現200元現金】等,這個大家就自由發揮吧!

  3.不要太長,如果你的內容太長,使用者肯定懶得看了。比如去哪網這個,密密麻麻一大坨,誰有興趣看?而且發送的時候可能是圖省事,這條資訊應該發送給女性使用者,給我這個男性用戶也發了。並且,這個短信發送的時間是629日,活動說明是630日之前。那就是說用戶收到短信後,當天必須去參與,否則就過期了,這樣的短信最終的轉化率肯定很低。

 

  4.在日常短信通知之中也可以考慮加入一些活動宣傳。比如招商銀行這個短信,其實是我付款之後的通知,但它們加上了一個9.9包郵的活動。

 

  5.注意一定要有連結,如果使用者對你的內容感興趣,想要進一步瞭解,你一定要給用戶提供便利。如果說讓用戶自己去登錄官網再去找,那體驗就太差了。並且如果不帶有連結,不方便統計轉化率,最後活動做完了,用戶從那個管道瞭解的資訊都不知道。

  產品引導

  產品引導追求的是一種平衡,在不傷害用戶體驗的前提下,給予用戶強烈的提示,通知一些重要事宜。如果你的提示很明顯,是用戶必能看到的,如果不願意進行參與,就不要再提示了,提示太多隻會惹用戶反感。對於這種強推薦的提示,可以考慮做成:首次登陸提示,限時提示等。如果不加一個限制,每次登陸都提示,早晚會讓用戶反感走人。

  用戶觸達管道的建立就是要讓用戶知道這件事,如果用戶已經知道了,但不願意按照你的意願進行下一步操作。那應該是用戶並沒有這個需求。

  二.核心用戶的運營

  無論做什麼產品,你都可以在日常與用戶溝通的時候,挖掘出一些對產品比較認可,願意積極參與相關活動的用戶。如果你找不到這些用戶,那只能說明你和用戶接觸的太少了,需要每天花費一些時間與用戶溝通交流。這些用戶一般分為兩種:

  1.大部分活動都願意參與

  2.看活動內容與活動與獎勵是否有吸引力進行選擇性參與

  如果你之前組織了一些活動,使用者參與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成本,比如徵文,寫一篇好的文章可能需要好幾個小時,活動完了別急著去做別的,建立一個QQ群或者微信群,通過社群把這些用價值的用戶沉澱下來。日常每天花費一些時間與這些用戶溝通,可以是隨便聊天,也可以是針對產品進行交流,一方面傾聽他們的回饋,協助他們解決一些使用的問題,瞭解產品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通過這種方式與使用者建立感情聯繫。

  並且你可以讓研發開發一個線上登記系統,這些使用者只需要登記一次自己的位址,電話,郵編,姓名,以後參與活動寄送獎品都不需要再登記了。這個系統可以設置為,使用者登錄後可以填寫,如果已經填寫,再次填寫會覆蓋之前的內容,把這個登記系統的連結放在QQ群的公告之中,大家如果有資訊變更,直接在這裡自己填寫。

  每次活動結束後直接給他們寄送獎品,如果某些用戶比較喜歡這期活動的獎品,或者切縫節日等著東西送妹子,可以在活動沒有結束之前就給寄送,如果禮品有多餘,也可以多放一些小禮物。如果活動的預算比較充足,也可以和領導協商,在重要節日,直接給用戶寄送禮品,不需要參與任何活動,就可以獲得禮品。

  如果你的經費非常有限,日常的獎品可能也不太充足,這個時候你們將一些產品優先使用的特權給予這些用戶,同時也考慮在產品之中給他們增加一些榮譽的獎勵,比如連續參與官方活動三次,可以獲得XX勳章等,此勳章限量XX個。在榮譽感這點上每個產品都不太一樣,所以還是需要根據自己產品的實際情況來。

  總之,給予核心用戶超出預期的體驗,對今後運營工作開展説明巨大,這部分使用者一定要好好運營。如果你把這部分使用者運營好,無論是微博、微信、社區,都可以引導他們去參與,把重要的活動與產品變更宣傳起來。

  有些用戶可能對獎品比較看重,如果有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單獨給他們一份活動參與的額外獎品,只要做好保密工作即可,除非重要的事情,平時不推薦這麼做。

  隨著時間的增長,群裡可能已經積累了幾百個用戶。當有一天你要去推廣屎一樣的功能,這些用戶就是你的保底。有這幾百人,你的活動至少能有幾百人參與,你更新屎一樣功能後發的微博,至少能有幾百轉發。

  總結

  當我們維護好各個管道之後,屎一樣的功能雖然可以推出去,但其實用戶可能最終還是不會去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做好資料統計工作,用資料證明:其實我們已經告訴了很多用戶這個功能,並引導用戶去使用了。但最終用戶沒有去用,這就不單純是我們的問題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