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有主動分享過某個產品到你的朋友圈或推薦給你身邊朋友嗎?
2.你主動分享或推薦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款產品好不好,不是由老闆說了算,也不是由生產的人說了算,而是需要看市場的回饋、看消費者的實際反應。
你生產了一堆產品,你覺得非常好,但是用了很多方法都賣不出去——這只是能算是物品,不是真正意義的產品。
產品只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一種解決方案,如果你的產品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那只能永遠存在倉庫裡。
我作為企業和品牌的行銷諮詢顧問,我們經常在全國各地出差,看了太多的工廠、企業生產出來的東西賣不出去而損耗巨大。
如果產品前期生產時就沒有以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為標準來生產,那麼在生產之前就註定是賣不出去,即使你的廣告做得再好也是事半功倍或徒勞無功。
一、商業的四個發展階段
要知道,現在不是過去供不應求的年代,現在是供大於求的商品競爭時代。
中國經濟剛開始的1.0階段,過去商品不夠豐富時,只要你生產一款產品出來,基本都不會愁著賣不出去。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增加和中國經濟的發展,同類商品之間開始有了競爭,消費者的選擇也多了,商業進入了2.0階段。這個時候掌握了好的管道,就意味著銷量的保證。
比如當時的娃哈哈企業的管道建設做得很好,推出一款“非常可樂”的飲料,直接靠管道鋪貨就可以解決銷售的問題。甚至有些企業的管道能力,還能與終端管道要求“壟斷”政策,只賣自己家的產品,不能賣其他家的同類產品。這也是那個時候“管道為王”說法的主要原因。
慢慢地到了商業3.0階段,掌握了管道還不夠,還要有人知道你的品牌。這個時候,廣告的作用開始越來越重要了。而這個階段,大部分消費者獲取資訊的主要媒介就是電視和報紙雜誌,尤其是央視。那個時候,誰能拿到央視的“標王”,誰就能轟動全國,產品還沒生產出來就會有大量經銷商在工廠排隊拿貨。
直到了現在的4.0商業階段,就算你天天在央視打廣告,也不見得你的產品就能賣出去。現在的消費者的資訊管道不再是過去的中心化媒介(央視等),而是多元化的媒介方式——有電視、有網站、有社交平臺、有線下地鐵廣告、有電梯廣告等。尤其是微信、抖音等社交媒體的普及,成為了目前多數年輕消費群體的主要資訊獲取方式。
另外,一個媒介平臺不只是資訊展示,還能實現產品的購買。比如我在抖音看到一個水果的視頻,我覺得不錯,就馬上可以點擊商品連結進行購買了,然後等待幾天後物流送到我家(甚至是當天就送達)。這就把之前割裂的資訊流(看到商品資訊)、現金流(購買下單)、物流連接在一起。
甚至我去商場看見一件不錯的衣服,但我不一定就會在這裡購買,我可以用淘寶的拍照掃描功能,一掃描就知道這件衣服全網的價格對比,以及其他消費者對這件商品的評論,再決定買不買這個產品。這個時候,產品本身也成為了一個媒介的作用,甚至好的產品自己會說話,自己會傳播。
所以,消費行為隨著技術的發展在不斷變化,對應的產品理念也在發生了變化。從過去的生產為王,到後來產品好用就行,又到了現在的趨勢:
產品不僅要好用,還要能夠讓產品能夠被消費者主動分享——這也是”口碑“行銷方式越來越重要的主要原因。
我身邊很多90、95後的朋友,在決定去一家沒去過的餐廳吃飯,主要有兩種參考方式,一是問消費過的朋友評價或推薦,二是去大眾點評或小紅書等協力廠商平臺看看大家對這家餐廳怎麼評價。
如果你還想糊弄消費者,現在是非常難。現在消費者不傻,你產品好不好,品牌如何,大家都非常容易得知。
因此,現在這個世界並不缺產品,缺少的是能夠讓消費者願意購買你、買了還願意主動幫你傳播分享的產品——這是好產品要追求的效果。
二、不能讓使用者主動分享的產品,不是好的產品
通過前面的描述,相信你也明白,很多產品不只是滿足消費者的基礎價值就行(比如餐廳的菜品能吃飽的基礎價值),還要讓用戶願意幫你傳播。
所以,尤其是做一個能夠爆發的產品,要滿足了兩點條件,
第一,這個產品得到了目標消費者的認可與喜愛;
第二,該產品消費者體驗了願意主動分享給更多人。
只有這樣的產品,才可能會“爆紅”,才有魔力。
比如我之前朋友送我的一包瓜子,發現有個設計非常好——瓜子包裝內部設置了一個內袋,讓我在啃瓜子的時候可以把瓜子殼扔在這個小袋子上,我就不用每啃完一顆瓜子就要找垃圾桶。
後來我吃了後,大力推薦我身邊很多朋友購買——這就讓我給這個瓜子品牌主動做了傳播,這個品牌的產品也因為我的主動分享行為而增加了品牌知名度。
那麼,如何讓消費者喜愛你的產品並願意主動分享呢?
讓產品成為消費者的首選和分享推薦,首先產品品質是基礎,這個不用我多說了。
比如你菜品不好吃就不要開餐廳了,你的保溫杯不能保溫就不要生產來賣了。
所以,我們重點思考的是如何讓用戶願意主動分享。如果能得到用戶的主動分享,將會極大地增加品牌曝光率,相當節省一大廣告費用。要記住,我這是講”主動分享“,不是說“分享朋友圈送一個XX”的利益誘導分享的行為。
如何讓使用者願意主動分享你的產品,首先要搞明白,用戶為什麼會和身邊朋友或社交平臺上忍不住要主動分享一個東西呢?
。女生辛苦排隊買了一杯喜茶或奈雪的茶,第一件事不是喝它,而是拍照分享朋友圈;
。在路上偶遇了明星,第一時間拿出手機拍照或視頻到朋友圈;
。在吃一碗面,吃到最後發現碗底寫著”再來一碗“的意外驚喜,忍不住拍照分享;
以上的例子,你是不是很熟悉?
這些能讓我們主動分享的事情,主要原因就是這些事件或商品成為了我們的”社交貨幣“。
社交貨幣簡單理解就是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的貨幣,指不過這種”貨幣“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種談資(通俗來說就是“有面子”)——從分享中得到的社會歸屬感和與他人的聯繫感,就是社交貨幣所購買得到的產品。
比如你分享你與明星合照到朋友圈得到了朋友的點贊,那這個分享的合照就相當於社交“貨幣”,購買了他人對你的認可感(點贊)。
那什麼樣的產品設計會成為使用者的“社交貨幣”呢?
能給我們提供談資、幫我們表達想法、塑立自身形象、優越感比較等等事物,都可以成為社交貨幣的範疇。
但是這個範疇還是有點大,對於產品來說,我總結一個參考標準就是——能超出顧客預期或認知的產品體驗,就能增加用戶主動分享的可能性。
比如我們服務的一個餐飲連鎖品牌”魚小妖“,單店月營業額接近一百萬,很多消費者都是因為身邊朋友或社交平臺上的分享推薦而來的。因為顧客一進店,就有很多地方讓顧客忍不住要拍照分享。
比如進門的一個噴霧門簾,霧裡有文案,幾乎很多人看了都會拍照分享。因為很多顧客之前很少見到這樣的東西,超出了顧客的認知。
當然,如果這種場景設計到時候普遍了,那麼就不會引起用戶的主動分享。
再如,我文章前面的瓜子包裝裡有個內袋給我裝瓜子殼,這個產品設計超出了我的預期——平時我買的瓜子品牌,包裝裡都是沒有這個額外的設計的,所以看到這個內袋設計就超出我的預期了,我就忍不住分享推薦。
前段時間中秋時,一個出版社給我送了一盒月餅,我拆開看了竟然還有紫色和其他不同顏色的月餅。看到這些也是超出我的預期,再加上其他貼心的設計,讓我忍不住發了一個朋友圈。
而這些“超出顧客預期或認知”的產品體驗設計,有時候並不需要很大的成本就可以達到想要的效果,關鍵在於你能根據自己的產品屬性,抓住消費者的社交等心理需求,去設計讓顧客願意主動分享的產品。
比如你是做餐飲的,那麼你就可以在菜品的呈現上、環境的燈光上、餐具上等角度去思考。
如,現在很多餐廳會用乾冰、火焰等低成本方式來呈現菜品,讓顧客主動分享。
(不過,這種乾冰火焰的做法越來越普遍了)
當然,這些都要建立在你的策略上,一切的產品設計都要符合品牌策略。如果你是追求高翻台率的速食,可能這些設計就不符合你的店。
最後,
你想想,在符合你的產品策略和保證產品品質的基礎上,你的產品怎麼設計才能超出使用者預期或認知的體驗設計,從而讓用戶願意主動分享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