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b216e451e594625bef39a9bf7956917-480x300

 

如今人人都在喊搭建私域流量,但大部分運營人還是將重點放線上上,殊不知可以另闢蹊徑,從線下的社區入手。線下流量是一片新的藍海,特別是社區這種高密度人群聚集地,成功運營一場好的活動就能截獲大量流量。

 

如今人人都在喊搭建私域流量,但大部分運營人還是將重點放線上上,殊不知可以另闢蹊徑,從線下的社區入手。

互聯網流量成本越來越貴,比如瑞幸咖啡的拉新成本最高時達到60/人,線上的流量逐漸接近飽和,而線下流量則是一片新的藍海,特別是社區這種高密度人群聚集地,成功運營一場好的活動就能截獲大量流量,然後成功的模式是完全可以複製的,一場場社區活動做下來,你能獲得的是高忠誠度、高轉化率的用戶。

比如今天筆者要分享的就是如何策劃一場成本在500元左右、場均拉新100-150人,拉新成本在3.3-5/人的社區活動。

做過活動運營的應該都知道,這種活動成本和拉新成本在相當低的情況下,能獲得這麼多新用戶其實是很可觀的。當然,你要跟我扯商業街中給你發螢光發飾讓你關注公眾號的那批人,他們的拉新成本更低(1-2/人),那我也沒啥好說的。確實是關注了,然後領到獎品或秒刪或遮罩,實際意義幾乎為零。

那閒話少說,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這種低成本、高轉化的社區活動事如何策劃的。

丨社區活動要接地氣

一場社區活動不一定要弄得非常高大上,社區還是屬於一個接地氣的場所,畢竟,高端社區很難讓品牌的推廣活動准入。這一點具體到活動道具和抽獎禮品中會細說。

丨活動時間

週五、週六、周日下午四點半後,原因在於只有這個時間節點社區的人才會多起來,才會相對集中,因為放學接娃的、出來溜達的、散步的、健身的、外出活動的,同時定日期時儘量避免大風、下雨、霜雪等不利天氣因素,會影響活動開展和效果。

丨目標群體

一個社區人數動輒上千,但你別真的指望所有人都care你的社區活動,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從家裡出來在社區活動的,更別提大部分人本身就對推廣活動天然冷漠,就算你告訴他們有免費抽獎也是油鹽不進的,這批人以年輕群體為甚。

所那麼社區裡的核心群體,也是最好拉攏(觸達)的群體,其實是寶媽一類,他們跟老人一樣,肩負著帶孩子的重任,每當太陽西下,帶著孩子出來溜溜成為了社區最常見的景象。而且他們閒暇時間相對較多,願意參加抽獎類的社區活動,加上活動的熱鬧屬性,小孩子也天生愛湊熱鬧,也會帶著媽媽過來圍觀。

所以在社區之中,你的用戶群體優先順序別如下:寶媽>孩童>老年人>中年人>年輕人。

所以在做社區活動前,你要清楚你所推廣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契合社區的寶媽群體,也就是所謂的市場調研,如果契合度高,那就可以放手去做。

丨進入社區

社區不是品牌想進就能進的。

你要想在社區搞一場推廣活動,你得選好這個社區後,然後去跟社區主任或物業負責人談,免費讓你進幾乎不可能,你得帶盆果籃或者塞上紅包費,如果不行,就多跑幾趟,要跟社區的管理人員搞好關係,他們是做活動的前提。

當然,有些社區有硬性規定,即使你磨破嘴皮也很難讓對方鬆口,那你就要通過其他辦法。比如動用公司或領導層的社會關係和資源。比如筆者當時做了50多個社區的社區活動,就是通過公司和黨建服務中心的合作,借著惠民服務進社區的口號,在活動中放置免費幫老人測血壓、普及心血管知識等環節,借此進入社區開展宣傳活動。

所以,搞定社區管理人員是整個環節中最難也最關鍵的一環。

丨活動選址

搞定了社區後,就可以在社區內調研下,特別是停留到晚上五點多,看下社區哪個地方的區位優勢最大,人流最多,方不方便搭建活動區等。確定選址後,記得跟社區管理人員通個氣,免得當天實施活動時,又以該地不合適被拒絕。

丨活動預熱

在打通社區管理人員後,可以在活動前三天和活動前一晚,讓社區負責人在社區大群裡幫忙轉發活動即將開始的預熱軟文,同時在社區選址處拉好橫幅海報提前造勢等。

丨活動內容

根據品牌產品的實際情況,可以安排以下幾個環節:

· 社區關注贈禮:只需關注公眾號所有人可免費領(帶LOGO)三用資料線,如果有小孩子,再額外送一個(帶LOGO)氣球或竹蜻蜓等小玩具。關注公眾號即可參與抽獎活動。

· 公益活動:免費測血壓、義診、消防知識、心血管知識宣傳等。

· 抽獎活動:最好設置為100%中獎率,比如設置幸運獎為抽紙等,傳達出只要參與就能拿獎的氣氛。

· 社區小遊戲:組織5-14歲的小孩子玩遊戲,如蘿蔔蹲、夾彈珠競賽、抖音舞蹈教學等活動調動現場氣氛。

丨活動道具

帳篷、幸運大轉盤、折疊桌椅、易拉寶、海報、橫幅、獎品等。

丨活動獎品

社區活動的獎品可以分為四-五個檔次,比如一二三等將外,還有幸運獎、參與獎等名目。

一等獎:青花瓷茶具、精緻包裝的茶葉禮盒(控制在200元以內)

二等獎:充電寶、筆記本禮盒定制套裝(可帶LOGO)(控制在50元以內)

三等獎:帶LOGO精緻茶杯、創意藍牙音箱(控制在30元以內)

幸運獎:洗衣液、滅蚊燈、碗筷套裝等(控制在20元以內)

參與獎:抽紙、百潔布、空氣清洗劑、迷你公仔、水性筆、手機指環等(帶LOGO)。(控制在3元以內)

其實大部分禮品採購都可以在阿裡巴巴上批量採購,貨比三家的情況下,採購越多越便宜,也能節省活動成本。但是在前期,為了驗證不同禮品對於社區居民的吸引度,可以少採購去試錯。

同時,活動中獎品在合適的情況下最好是採用定制的,可以方便打上LOGO,這樣可以凸顯品牌氣息,但是也不要強求,容易讓用戶產生心理抵觸。

丨活動人員及分工

正常社區活動辦下來大概需要的人手在6-8人即可,活動流程可以拆解為:現場搭建:全員

公益活動:2

社區小遊戲:主持1人,協調1

抽獎活動:主持1人,獎品發放1人,現場秩序維持1

現場拉新:產品或服務介紹人員3

幾個流程是可以錯開進行的,不會佔用太多人員,還是靈活分工為主,然後比如性格活潑的適合去主持,去調動現場氣氛,不善言辭的做下獎品發放就好了。

丨搭建用戶微信群

在用戶關注微信公眾號的同時,工作人員要引導新用戶加入用戶的微信群。如何引導可以從以下兩點來強調:1、以後在產品或服務使用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可以在群裡跟我們溝通,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幫助解決;2、群裡會不定時有紅包派送。

丨社群運營

粉絲社群搭建完畢後,就可以進入運營階段了,在各個社區的群由專人進行精細化運營,比如分享育兒心經、社區新鮮事、分享段子、沙雕視頻等,並將品牌產品或服務植入進去,在良好的社群氛圍中實現長久的轉化。

丨活動複盤

每次活動做下來,第一個是做好資料分析,花費了多少成本、拉到了多少關注,粉絲群進駐多少人等,做好橫向對比,並分析原因,同時參與活動的人員每個人都要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值得改善的、現場細節都可以分享出來,並以此進行優化。

總的來說,筆者在深圳策劃過大大小小的社區活動達到了五十場左右,每場活動是可以對一些細節進行把控從而控制成本的,同時現場氣氛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這決定了一場活動的真實資料,讓大家開開心心的聽你在那為產品背書不是一件易事,但通過抽獎活動來營造好感並進行良好的溝通還算簡單,如何平衡推廣和溝通是運營人需要長久把握的一個難題。

另外一點就是執行力,好的方案其實80%都是靠良好的執行得到的,團隊的實際配合和執行力度很關鍵,其實活動真正的操作時間只有2-3小時,在人特別多的情況還是很累的,有時候活動人員面對各種詢問自己都會懵,而且面對各種突發情況也不一定能完美處理。

那在活動之前,對於參與人員的話術訓練就很重要,這也是一個培訓的過程,對於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大家都統一口徑,知道怎麼樣回答才是更好的。

最後想說的是,通過線下去做私域流量的積累真的是一個可行的途徑。因為社區面對面的氛圍下,對於口碑積累其實是更有利的,不像冷冰冰的線上,只能通過海報和宣傳文案去瞭解,你的產品和服務,能真實地展現在用戶面前,能夠讓用戶更加信任。而且在社區歡樂的氛圍下,無論是參與活動的還是路過的圍觀群眾,很難不留下一個好的影響。而且活動舉辦時,基於抽獎的屬性,很容易形成裂變——大家會喊上社區的親朋好友一起來參加。

而且事實也證明,在做了那麼多場線下的社區活動後,從社群的回饋來看,用戶的滿意程度、粘性、複購率、對親友的推薦等資料都是很客觀的,對於帶貨轉化非常有裨益。

所以,社區的線下活動真的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完美流量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