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102902283057-480x300

 

 

首先給大家分享兩個核心的要點:

第一個要點:就是我們既然是做種子用戶的運營,就一定要給他們提供超出他們所預期的體驗。

因為只有一個使用者在產品的早期得到了超出他預期的體驗,它才會把這樣的一種體驗轉化成他的口碑,他願意向身邊的朋友去推薦和介紹奧他所使用的這款產品,所以第一個要點我們要提供給用戶超出他們預期的體驗。

第二個要點:就是面向種子用戶去建立強信任和強互動的用戶關係。

因為就像我們前面講到的,我們既需要種子使用者在早期的階段能夠持續的跟我們互動,願意給我們回饋,甚至是參與到產品的成長和運營過程中。同時在產品的這個早期的階段,其實使用者從功能體驗服務各方面又不一定能夠保證得到很好的體驗,所以這個時候就更加的需要我們跟使用者之間有一種很強信任很強的情感關係。

因為基於這樣的關係,他才願意能夠持續的去互動給到你回饋,然後持續跟你一起去做一些事情。

所以無論如何,面向種子用戶的運營時刻不能忘記兩個點:接下來分享下具體我們可以有一些什麼樣的做法呢?

目錄:

  • 一、給予強烈的重視感
  • 二、加強私下互動,建立牢固的好基友關係
  • 三、説明大家建立起有價值的社交連結
  • 四、禮品、補貼,各種驚喜製造
  • 五、總結
    一、給予強烈的重視感

第一個做法就是我們一定要給到種子用戶們強烈的重視感和參與感。

那這種重視感和參與感怎麼體現?

細講可以理解是:我們一定要有意識、比較頻繁地去徵求他們的意見和看法,一定要在我們的產品發生變化的之前去詢問他們的一些看法,一定要在他們提出任何回饋的時候要及時給予回應,也一定要就是邀請他們以某種方式參與到產品整件事情的這個發展過程中,給予他們一些這種成就感。

舉個例子:小米米粉的運營

第一個例子是早期的小米論壇,在早期的小米論壇上,小米的米粉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種子用戶運營成功案例,乃至今天的米粉也依然強大。

他們怎麼做到的呢?

在翻看早期小米論壇上有一個板塊,就是用戶在這把使用小米手機或者MIUI A過程中的所有的問題,或者發現那些bug會提出來,提出來之後,首先小米團隊24小時之內一定會給予回應,同時在接下來的35天之內,關於這個問題後續的處理是怎樣的進度和狀態,甚至是已經把它解決掉了。就是說用戶一定會在論壇上得到一個回饋,這些回饋對於所有人都是可見的。

所以大家試想一下,假如你作為一個用戶,你可能就是給一款產品提了一個什麼樣的建議,你發現他們非常重視你,他們在24小時內一定會給予你回復,並且在35天之內一定會明確的告訴你,你提出這個問題我解決了沒有,如果沒有解決的話又是因為什麼……這樣子,你是不是會感覺到你被這個產品所尊重的?

假如你有了這種感受,其實它本身對於你而言就是一種有一點超出預期的體驗了。

二、加強私下互動,建立牢固的好基友關係

第二個常見的方法就是面向他們加強私下的互動,跟他們之間建立起來牢固的好基友、好朋友的等比較親近的關係。前面系列文章也提到過,因為你早期的產品體驗不完善,所以可以讓用戶更多的就是認可你這個人,借助這個關係維繫運營。

舉個例子:知乎的種子用戶運營

有一個朋友是知乎的大V,也是知乎早期的核心種子用戶,所以他在知乎早期發展的過程中,就曾經得到過知乎官方人員的強烈的重視。朋友曾經截圖過(知乎私信以及微信聊天),就是知乎創始人黃繼新,在知乎發展早期約2011年的時候,跟朋友在知乎站內頻繁進行互動的過程。

由於截圖涉及隱私就不上來了,但可以說就是當時早期知乎是非常重視他們的種子用戶的,因為這個朋友早期在知乎站內也是貢獻了非常非常多的優質回答內容。所以你會發現創始人黃繼新,他就會主動來找到我這個朋友,問我們是不是可以碰碰頭吃個飯交個朋友啊….

其實這樣的事情給到早期種子用戶的感受也是非常好的,因為你會發現官方的一個聯合創始人都來主動來跟你交流了,所以他是非常重視你的,所以也會很願意跟他去交這個朋友。

一旦締結了這種朋友關係之後,將來朋友有難的時候你是不是就得兩肋插刀一下了?是不是就得月臺然後幫個忙?

所以,在早期面對種子用戶的時候,跟他們建立牢固的好基友關係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營的方法或者叫手段,包括現在的社區產品利用線上社區活動、社區運營往往也都是這樣的原理。

三、説明大家建立起有價值的社交連結

第三個方法又是什麼?

叫做説明大家建立起來有價值的社交連結。

其實這個方法,跟上面第二個方法有一點點一脈相承,只不過在這基礎上,你是讓大家跟你形成了一種有價值的社交關係。簡單說,就是幫助這些用戶之間能夠結成很好的這種好朋友的關係。

因為前面講了一個核心要點,就是我們要提供給用戶超出預期的體驗。使用者本來使用你的產品,他原本就是想感受一下這個產品,對吧?他們用一下看看能不能幫我解決問題就行了。

但是,假如他發現使用產品之外,居然還能認識到很不錯的、我很喜歡的朋友,這個事兒本身對於他而言,就已經是一種很棒、超出預期的體驗。站在用戶群體角度,除了被重視和誠意對待之外,他們還會感到另一種有價值的、超預期體驗。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體驗的支撐,用戶往往就願意把這個口碑外化出去,願意把在你這兒得到的好體驗主動外化分享出去。

舉個例子:公開課社區、社區課程等運營

如現在很多線上社區課程運營,如:產品大會、boss直聘交流等的運營過程中,他們其實也經常有用到這個方法,會通過很多方式,去開展和組織這種線下活動,幫助大家之間去建立起來這種深厚的情感關係,幫助大家之間形成很強的互動和瞭解。

一旦這件事情做足了之後,你就會發現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會發生,比如說: 參加個某些線下課程的同學,他們在參加完課程之後在朋友圈自發了內容,大概的核心都是:

  • 一是這個線下的課程,首先讓他們感受非常好,學到很多東西。
  • 第二個是認識了非常多有價值的小夥伴,而且跟這些小夥伴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而且都紛紛附上了自己線上下跟夥伴們的合影。
  • 所以你會發現:當大家真的能通過你所組織的,在這個實際過程中結成了有價值的社交關係之後,這件事情其實對他們的觸動體驗是非常強烈的,在這樣強烈的體驗和刺激下,他們往往就能夠誘發出自己的口碑的外化。四、禮品、補貼,各種驚喜製造
    第四個要點又是什麼?

還是圍繞著提供給用戶超出預期體驗的主線來,就叫做禮品補貼和各種各樣的驚喜製造。也就是說在使用者沒有預料的情況下,給予他大量的補貼或驚喜。

比如說:滴滴早期的時候,你可能本來就打了一個車到公司,結果下車的時候你發現他給你推了一條消息,說因為你是我們早期前2000個用戶呀,感謝你一路以來的支持,我們今天就是給你把打車的這個錢免單了,然後這個錢我們來掏,我們來為您買單。

假如你接到這樣一個消息的時候,你覺得他對你是不是一個超出預期的體驗,並且在你有這種體驗的時候,你覺得你是不是會有更大的概率去說這個事情。比如:講你在辦公室跟朋友聊起的時候,或者你中午吃飯的時候跟朋友就說起,今天我打了一個滴滴,然後他們給我免單了。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你就自然而然的在傳遞了:滴滴這樣一個產品和它的服務,你在幫他做了一個用戶普及事情。

同理,禮品盒或者各種各樣的驚喜製造,也是在種子使用者這個階段我們會經常用到的:

比如說,還是舉我的好基友XXX,在知乎得到的一個體驗的例子。前邊已經講過聯合創始人上來親自跟他交流,親自跟他交朋友對吧。那到這兒呢,你會發現知乎還會給我朋友發各種各樣的卡片,而且這個卡片上寫得非常的誠懇啊!

大概的內容就是:互聯網運營的經驗一直是少有人分享的,是稀有寶貝!然而你卻在知乎卻竭盡所能的分享!更加難得的是,面對幼稚無知的問題、百般追問的問題,你依然總是耐心的分析講解啊!令人感動!~~因為有你,知乎才有存在的意義!

我當時看見了,心都默默流淚咯,寫得很真摯感動,有種對自己付出的肯定和理解,這是心靈上的共鳴。

你想像一下,當你在知乎可能回答了一些問題,有一天你收到這一張卡片,它對你而言是不是一種超出預期的體驗,並且當你收到支付的卡片或者知乎這樣的小禮物之後,是不是也會有多一點點的幾率把它拍一個照然後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到自己的微博上? 這不是一種傳播和認可嗎?

五、總結

說完了,以上四點簡單總結就是:對於早期的種子用戶,一定要對他們好,一定要就是在他們的預期之外,可以考慮給到他們各種各樣驚喜體驗。對於種子用戶的運營,我們一定要耐撕、耐心、nice一點。

其實它們可能求一個60分的預期,若是我們稍稍的給他們提供7580分左右的體驗就足夠了,因為這個過程足以讓他們得到一種超出預期的體驗了。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非常講究的事情:就要是你上來給到用戶的的預期就是八九十分的,然後你提供的體驗也是八九十分的,那用戶不會覺得說你的這個服務和體驗多麼多麼好,他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如果你提供的預期只有60分,然而你給到的實際體驗卻是7080分,那用戶整個體驗的感受他是往上走的,對他自然就會有一種超出預期的體驗。所以這個核心的要則可以把它作為本文的一個收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