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092602112049-480x300

 

模式只有簡單到極致,才能深入人心。深入人心的標準就是:方法套路化,套路口訣化。

模式是一個企業做相同事情的標準做法。

一個企業的可怕之處在于人人都有創新,但企業卻沒有創新;人人都有經驗,但企業卻沒有經驗;人人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但企業卻沒有摸著石頭過河。

一個企業的更可怕之處在於企業只有一個經驗,卻人人都會;企業只有一套模式,卻人人都懂。個人沒有經驗,企業卻有經驗。

這就是模式與缺乏模式的差別。哪怕只有一條經驗,也要變成人人都會的模式。能這樣做到的企業,成功不會遙遠。

模式是可以複製的成功,模式是企業的成功之母。

在優秀企業,入職就是入模,入職培訓就入模培訓。

模式就是企業的模具,一個模具可以生產無數個相同的產品。中國人經常用一個模子倒出來的比喻相似性。模式化做得好的企業也有這樣的特點。

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有模式,只需要問一問做同樣的事,每個人的做法有多大的差異即可。比如,用一年時間成功開發一個縣級市場,一年中各階段的工作是什麼?如果每名員工的回答差異很大,說明企業缺乏行銷模式。如果多數人的回答相似,說明企業有行銷模式。

模式的特點就在於,它不讓每個人摸著石頭過河,因為多數人會掉到河裡,但企業一定要組織優秀人員摸著石頭過河,並把過河的經驗總結出來,讓多數人都能過河。

模式不是經驗,模式是能夠廣泛普及的經驗。它的特點就在於普及性,能讓平凡的人學會。

模式的價值就在於:避免反復交學費,以企業的成功引領個人的成功。

模式是高手總結出來的,讓普通人模仿的東西。所以,它能夠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模式與標準不同。模式是多種要素的高效組合。比如贏得模式,每個企業的贏得模式都有差異,它不是標準,但它是行銷要素的高效組織方式。

1模式法則之一 | 模式是高手總結出來,讓普通人模仿的東西

國內一家知名企業對此說得非常露骨:模式是聰明人想出來,笨蛋執行的東西。因此,可以說模式就是培養聰明的笨蛋。當然,這樣的語言不適合作為書面語言,但確實說出了模式的本質和核心。

企業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成為高手,但做事的結果可以接近高手。同時,只會把一件件事情做好也算不得高手。

什麼是高手?高手是能夠把別人偶然的成功,變成大家必然的成功;能夠把局部的成功,變成全域的成功;把少數人的成功,變成大家的成功。

怎麼樣才能達到上述效果呢?高手就是要善於總結模式。當模式得到全面推廣時,上述效果就達到了。

讓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業績,模式很重要。

2模式法則之二 | 模式是企業的成功之母

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可是人們還是在失敗的道路上前仆後繼。

還有人說反思才是成功之母,確實,失敗後不反思,還會繼續失敗。成功後不反思,照樣會失敗。

真正成功者認為成功是成功之母,即從一個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怎樣才能讓成功成為成功之母?我們認為關鍵在於能否把成功變成一種可以複製的模式。

當一種成功的做法被總結成模式時,人人都可以模仿,人人都可以成功。因此,行銷模式是企業的成功之母

模式的價值在於:當一種成功的做法得到推廣並分享時,企業就擁有了無數經驗;當一種教訓得到廣泛吸取時,企業就只犯一種錯誤。

正因為如此,我們在優秀企業看到的情況是:流程多、規範多、標準手冊多。不論企業是否把這些流程、規範、標準手冊叫做模式,這都是成功做法的制度化推廣,甚至是強制推廣,都應該被視作模式。在一家知名企業,我們發現總部早已把行銷指揮權交給區域事業部,而總部人員的任務是編書:到一線發現成功的經驗,然後編成標準手冊行銷規範,再發給一線人員推廣。

3模式法則之三 | 模式是一種可以被複製的成功

守株待兔是不可複製的成功,瞎貓碰上死耗子也是不可複製的成功。

並非所有成功都具有相同的價值,有的成功是個案,有的成功具有普世價值。有的成功能夠推廣,有的成功有特殊條件和前提。而模式一定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成功,是一種可以被複製、模仿的成功。

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特別強調管理要分清問題的性質,他把問題分為經常例外兩類,具體又分為四類:一是首次發生的經常性問題;二是偶然性的特殊事件;三是特殊情況發生的經常性問題;四是個別發生的經常性問題。

如果是偶然發生的例外問題,問題解決了也就罷了。如果是經常性問題,就要形成慣例,形成制度,形成模式。

對於成功的個案也是如此,要判斷個案是特殊情況下的成功還是可以被複製的成功,是只有少數人能夠掌握的成功還是多數人能夠掌握的成功。

4模式法則之四 | 行銷成功一定是找到了一種簡單、有效的行銷模式

如果企業沒有一套基本模式,所有業務員都在市場上摸著石頭過河,很多業務員就要掉到河裡

行銷管理必須面對普羅大眾,要讓普羅大眾理解,行銷管理一定要簡單,簡單到一說就明白,甚至不說也明白。

模式只有是簡單的,才是人人可以模仿的,才是普通人也做得到的,才是可以全面推廣的。而那些行銷英雄複雜的做法往往只對個人有用,並沒有企業價值,因為它可能無法推廣。

5模式法則之五 | 沒有模式,企業就在不斷試錯。有了模式,企業就在試對

一個寓言說到,一名醫生醫好了一名疑難雜症病人,卻愁容滿面。有人問他,你醫好了別人治不好的病人,應該高興啊,怎麼反而不高興呢?醫生答道,雖然治好了病人,但我不知道是哪服藥治好的。

很多企業面臨的就是寓言中的問題:雖然局部市場成功了,但不知道是怎麼成功的,更不知道下次能否成功。

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投入,通過不斷試錯或許也能成功,但這種成功的代價太大,並且難以複製,因為最終會像那名醫生一樣,不知道是哪種方法取得了成功。

沒有模式的企業或許並不缺招數,但往往是這招不行,再用另一招。每個人都在不斷試錯,最終找到一種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是試錯法。

有模式的企業可能也有招數,但往往是一招接一招,招招都管用。每一招都被證明是有效的。這種方法是試對法。

在模式形成之前,一定是採取試錯法。模式一旦形成,就只能採取試對法。模式就是少數傑出的人試錯,而多數人試對。

6模式法則之六 | 業績持續下滑的企業經常人才濟濟,業績快速增長的企業經常人才勉強湊合

我們得到的觀點一直是優秀企業人才濟濟,但在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相反的現象,一些業績持續下滑的企業照樣人才濟濟。在一家已經連續5年業績下滑的企業,我們看到的卻是多數行銷人員都是能人。老總面臨下列困惑:單個看,捨不得辭退;整體看,不值得留下。

為什麼持續下滑的企業照樣人才濟濟?因為這些人才是企業多年培養出來的經驗型人才,具備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的本事,解決具體問題遊刃有餘,但就是解決不了業績下滑問題。

為什麼一些人才勉強湊合的企業照樣業績快速增長?實際上,快速增長的企業肯定存在人才不足的問題,主要是人才的需求量太大,而人才的成熟需要培養週期。勉強湊合就是在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就發揮了作用,做出了業績。勉強湊合的人出業績的關鍵是行銷模式。

7模式法則之七 | 在一個具備有效模式的企業,聽話的人能幹的人更有效

選拔員工與選拔經銷商面臨同樣的問題:有模式的企業選擇聽話的經銷商,只要按照模式去做,成功並不難;沒有模式的企業只有選拔能幹的經銷商,靠能幹的經銷商帶動自己。而事實通常是,少數能幹的經銷商可能確實能夠帶來一定銷量,但總體來看,極少見到能幹的經銷商帶動一個企業發展壯大。

中國行銷一個獨特的現象是:優秀企業選擇小經銷商(或新經銷商),普通企業選擇大經銷商(或老經銷商)。結局是,小經銷商隨著優秀企業同時做大了。所以,一個企業的崛起會帶動一批經銷商的崛起,而不是一批經銷商帶動一個企業崛起。

為什麼優秀企業要選擇小經銷商或新經銷商?因為他們聽話。他們為什麼聽話?因為小,因為新,他們沒有不聽話的資本。如果廠家有一套成熟的模式,而經銷商又願意聽話,那麼,模式的貫徹就相當迅速,業績就很容易出來。

選擇員工也是如此。普通企業沒有模式,所以要求員工能幹能幹的人往往不聽話。優秀企業當然也要求員工能幹,但還要求聽話。聽話就是遵循統一的步調、統一的模式工作,能幹要集中在發揮模式的價值上,而不是另起爐灶,自行其是。一群成熟的行銷人員各行其是,與一群不成熟的人按照統一的模式工作,哪個效果更好?答案就在問題中。

8模式法則之八 | 行銷模式不是成功行銷的全部,但模式一定是成功行銷的主體

行銷模式決不會只是讓員工變成木偶,只會照葫蘆畫瓢,失去創造性發揮的空間。但行銷模式一定要構成行銷活動的主體。只要按照行銷模式的套路做好,就能確保基本成功。個人的創造性發揮只不過是在模式的基礎上錦上添花而已。而對錦上添花的心理準備是有花也可,無花也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只有員工的創造性空間,造成有花無錦的狀態,則斷然難以接受。

成功的企業就是既要有模式化的規定動作,也有創造性的自選動作

9模式法則之九 | 抓住老鼠的貓固然是好貓,但可能只有善於總結抓老鼠經驗並推而廣之的貓才是貓之領袖

從個體來說,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的貓就是好貓。但作為一個群體,只有少數貓會抓老鼠並不能保證貓群的興旺。貓群的興旺一定要保證能力最差的貓也能抓住老鼠,並不至於餓死。

群體管理與個體管理的差別在於:個體管理著眼於做得最好的,群體管理著眼於做得最差的。

我們在企業經常見到被請到臺上講經驗的基本上是做得最好的人,從激勵角度看或許有道理。這是個體管理思維。

從群體角度看,被請到臺上宣講的經驗,應該是能夠最為普通人接受的經驗,不一定是做得最好的員工的經驗。只有讓普通人能夠接受的經驗,才能夠確保能力最差的人也能夠做好。

行銷模式無疑不一定是業績最好者的經驗,但一定是普通人能夠接受的經驗。業績最好者的經驗,通常有很多無法模仿的成份,這是其個人獨特能力決定的。

一個企業的真正行銷高手不是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式的業務員,而是能夠總結普通貓抓老鼠的經驗教訓,並教會更多的貓抓老鼠式的業務員。當把抓老鼠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來並推廣開時,模式就形成了。

10模式法則之十 | 在優秀企業,入職就是入模

在優秀企業,入職就是入模。只要入模,雖然註定你難以成為行銷英雄,但也絕不會成為狗熊

因為有模式的存在,個人少了犯錯誤的機會,有了最基本的崗位生存技能,所以,註定難以成為狗熊

因為模式的束縛,個人的隨意創造性空間得到限制,那些絕頂聰明的人可能覺得模式成為個人成長的障礙。

11模式法則之十一 | 行銷模式有大有小,無處不在

不要一提到模式就以為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模式有大有小。小到鋪貨模式、終端導購模式、促銷模式、定價模式、廣告模式、新品推廣模式;中到區域市場動作模式、行銷人員管理模式、根據地市場動作模式;大到新業務拓展模式、贏利模式、企業整體動作模式。

越往基層,模式越簡單、標準。越往高層,模式越抽象、複雜。

12模式法則之十二 | 行銷模式總是從一線中來,又到一線中去

從一線中來,到一線中去。這是行銷工作的一項重要模式,或者稱作發現行銷模式的模式

行銷模式的關鍵就在於:它要千方百計地尋找到成功之母,然後把它作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予以實施。因此,行銷模式就是企業的成功之母

成功之母從哪裡來?不是來源於總部人員的聰明腦袋,而是來源於一線普通人員的實戰和總部人員雪亮的眼睛。

成功之母從一線中來。但是,成功之母決不會自動從一線層層上報到總部,一定是深入一線的總部人員發現的。特勞特反復告誡我們:深入一線到一線有本質的區別。深入一線人員的思維角度是站在總部角度看局部到一線人員的思維角度是站在局部看總部或站在局部看局部。一線人員通常發現不了局部成功的價值,

13模式法則之十三 | 如果一個企業相同崗位的員工解決相同問題的答案百花齊放,則可以認定這家企業只有經驗,沒有模式

經驗不是模式,經驗推廣成功後才成為模式。

百花齊放不是錯誤,因為模式不是天生的,有效的模式一定是在百花齊放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這就像體操比賽和跳水比賽,除了自選動作,一定要有規定動作。每個人都要學會規定動作,在學好規定動作之後再學好自選動作。

比如,如何在一年時間內成為一個縣級市場的行業第一名?如果企業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那麼業務員的做法一定是百花齊放,但有了模式,行銷人員就只需做好規定動作就行了,因為做好了規定動作,成為縣級市場行業第一名就已經十拿九穩了。

14模式法則之十四 | 企業發展過程中會呈現對特定模式的偏好

一旦企業靠某種模式取得了成功,就會形成對特定模式的偏好,即經濟學上的路徑依賴

華龍和白象掌握了通路市場運作模式,而康師傅和統一沒有找到。所以,儘管統一和康師傅的實力比華龍和白象大得多,但後兩者卻在通路市場佔據了主流。康師傅想進入通路市場只有靠品牌並購。

可口可樂並非不想進入通路市場,但它們對品牌模式和KA終端模式的偏好,決定了它們會在這些市場越做越好,而放棄在通路市場的努力。非常可樂在通路市場運作成功並非它們的價格更低,而是它們發現通路市場成功的關鍵在於最後一公里的分配,雖然這句話人人都懂,但只有娃哈哈以此為根據建設了聯銷體模式。

對特定模式的偏好,既有可能強化自己的競爭力,也可能形成對模式的過度依賴,該調整時也無力調整。或者因為對某種模式的偏好而排斥其它模式。

15模式法則之十五 | 當企業的模式成為共識和常識時,模式呈現邊際效應遞減現象

企業的競爭,不是單個人員之間的比拼,而是模式之間的比拼。我們經常看到高手被掌握了先進行銷模式的普通人打敗的現象。

如果對手掌握了更先進的模式,那麼競爭還沒開始自己就已經居於下風。

模式的演進遵循下列規律:當一個企業掌握了一套先進、獨特的模式時,很容易取得競爭優勢。當企業取得競爭優勢時,就引發對手對模式的競相模仿,當對手也掌握這套模式時,模式的效果就呈邊際效用遞減現象,模式的效果越來越差。當一種模式被所有對手掌握時,模式就成為常識和共識,掌握這套模式不產生任何競爭力,但如果連常識都掌握不了,則不具備基本的生存能力。

2000 年前,中國基本沒有終端推廣模式,優先掌握終端推廣模式的企業掌握了先機。現在,KA系統的終端推廣模式已經成為常識,地球人都知道。不會做的企業似乎成為來自外星球的怪物

2000 年前,通路鋪貨還很鮮見,誰鋪貨誰有銷量。現在,通路鋪貨已經成為經銷商的基本功,不鋪貨的經銷商早已被淘汰,只會鋪貨也活得很艱難。

行銷的進化就是模式不斷推陳出新的結果,新的模式出現了,老的模式就終結了,然後又再次催生新模式。

16模式法則之十六 | 經驗不一定能成為模式,模式是可以大面積推廣的經驗

並非所有成功的經驗都能總結為模式。經驗成為模式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它曾經在局部或個別人身上取得過成功;第二,經驗適合大面積推廣;第三,普通人也能接受該經驗。

在一些總也做不大的企業,我們發現老闆和少數人的過分能幹是企業做不大的重要原因。因為有一些非常能幹的人,所以,企業就會以這些人為標杆要求其他人。有一家企業的老闆是從基層做起的,非常能幹,他總是覺得企業沒人才。我們發現他所要求的人才其實是他本人的影子,他認為只有像他那樣能幹甚至超過他的才算是人才。

正因為如此,大樹底下不長草才成為很多企業的現實,行銷英雄並沒有成就英雄企業。

企業在總結經驗和表揚人時,一定要分清可以複製的經驗和例外的經驗。可以複製的有可能成為模式,例外的經驗只是個案而已。

17模式法則十七 | 沒有模式做不大,固守模式做不長

模式是一個時期做事的有效方法,或者說是有效方法的標準化。因此,模式有前提,模式有時效性,模式必須與當時的環境匹配。

有人形容中國市場的特徵是每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每次市場的劇烈變化,都會使以往成功的模式失效,經驗歸零。如果仍然堅持過去成功的做法,只會在錯誤的方向上漸行漸遠。因此,即使行銷做得非常成功的企業,每隔兩三年也要對行銷方向進行一次全面調整,任何固守模式的做法都會受到市場的懲罰。

模式總是有前提的,當行銷方向發生變化時,曾經有效的模式不再有效。因此,一旦確定新的行銷方向,就應該廢止舊模式,尋找新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