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什麼是一個行銷人的核心能力,我認為毫無疑問是對需求的洞察力。
對創業公司來說,這種能力近乎決定了產品的方向,直接奠定創業基調;對成熟公司來講,這種能力又在無時無刻影響著產品的每一次反覆運算。
對需求的洞察力,是重中之重的能力。而用戶訪談,又是實現需求洞察最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
但在現實中,我們卻經常見識到這樣的用戶訪談:
“這個功能您喜歡嗎?您願意購買嗎”
“您能接受的價格大概是多少?”
“如果您覺得不錯,您會推薦給朋友嗎”
“您最看重的功能是什麼,不喜歡的功能呢?”
“下一次購買,您會選擇哪個品牌呢”
事實上,試圖通過直接提問得到答案是愚蠢的行為。如果你直接詢問消費者願意付多少錢,他們幾乎一定會說一個中庸的數字,就如同他們更願意在問卷上選擇A和C之間的B選項一樣;如果你問消費者是否喜歡、願意推薦,那你就是在變向地強迫他們對你說“我喜歡,我也會推薦給別人”。
這也是為什麼,有如此之多的產品在推出之前,即便做過了詳盡的市場調研,卻依然無法取得理想銷量的原因——訪談的方式錯誤,導致消費者回答的只是你想聽的答案,而不是真實的答案,最終誤導你的企業行為。
而深究原因,其實是——人們無法對自身的行為作出正確預判。
2007年iPhone上市後,UniversalMcCann做了一個大規模的消費者調查,並根據資料預測,iPhone無法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取得成功,而只可能會在欠發達地區獲得一些銷量。
比如其中的一個調研問題是“你是否願意用一台整合的便攜性設備來同時滿足打電話、上網、打遊戲的需求?”。發現只有三成的美國人表示願意。
著名的彭博社也做了類似的市場調查,他們更是大膽預測:iphone影響力將微乎其微,將只對小部分消費者具有吸引力,諾亞和摩托羅拉完全不必擔心。
當時的微軟高級行銷總裁甚至大放厥詞:蘋果iphone在2008年銷量不會達到10萬部。
但最後的結果,我們也知道了。
其實,就連當年微信剛剛推出時,人們的反應也是如出一轍。
人們對自己行為的預測並不靠譜。
同時,這也值得我們認真反思。所謂的用戶訪談,一定不是將問題直接拋給用戶,並指望從他們的回答中直接獲得答案。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一個有效的用戶訪談呢?
我認為,所有打算做用戶訪談的人都應該謹記:正確的用戶訪談是基於過去式的提問,而不是將來時。
什麼意思?
很簡單,人們無法預測未來的行為,你永遠都不能通過詢問“將來時”的問題(比如,您會選擇哪個品牌?您會喜歡這個功能嗎?等等)獲得真實答案。這就像,即便我說了N次要買iPhone,到最後掏錢時還是可能買了個小米。
但是,但是,我們卻能把自己曾經做過的事、過去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所以,一個有效的用戶訪談,一定是基於對用戶過往行為、想法的發問,從而間接得到需求洞察的調研行為。
那如果到具體的操作方面,我們該怎麼做呢?
偉大的先賢孔子,是為人處世的高手,關於如何識人,他早就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意思是,如果想要透徹瞭解一個人,不光要聽他怎麼說,還要看他怎麼做(行為)、體悟他怎麼想(動機),做到這些,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以隱藏的了。
那麼,遷移到用戶訪談,不難理解,就需要我們通過訪談的方式,瞭解使用者過去做某事的“行為”以及“動機”,並從中獲得需求的洞察。
一、詢問過去的行為——觀其所由
下面就來介紹幾種常見的問法。
(1)是什麼樣的外界刺激讓你突然想買一個xxx?換句話說,這種購買的衝動來自於什麼?
之所以要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們的絕大多數行為(包括購買行為),除了要具備能力和意願,往往還需要一個關鍵的觸發。
比如,你無法堅持讀書不是因為你沒有動機和能力,而只是因為你沒有把書籍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同樣,你之所以看劇如流水,更多是因為你的ipad總是豎立在那個本該用來工作和學習的書桌上。
2015年,斯坦福說服力科技研究室主任BJ.Fogg提出了著名的福格行為模型(B=MAT),根據這個模型,當一個具體的行為發生,必須同時具備三個元素:動機、能力和觸發器。這個模型假定,只有當一個人有足夠的動機,並且有能力去做某件事,並且還需要有一個觸發來提醒他的時候,一個行為才能大概率的發生。
這裡介紹兩種最常見的觸發:
1、場景觸發
場景觸發顧名思義,就是指某一個場景的出現誘發了消費者的購買衝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小張是基層員工,他清楚的知道,若要在未來2-3年順利晉升,至少要保證英語口語過關。因此,小張學習英語的意願特別高(動機強烈),當然家裡也會給他提供資金支持(能力足夠)。可事實上小張卻始終沒有行動起來。
為什麼?因為缺少一個外部的觸發,他一直沒能邁出第一步。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上司和外國友人侃侃而談(觸發),而自己聽不懂就只能傻傻的站著,這才讓他下定了要學好英語的決心。
2、利益觸發
所謂利益觸發,多是指因為商品打折等優惠資訊的出現,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比如,小王看上了價格相當的A款球鞋和B款球鞋,但他的錢只能買其中的一雙,所以他一直在猶豫,始終沒能下定決心購買。直到有一天,A款球鞋打八折,他二話沒說,直接下單。
這裡面的“打折”,就是一個關鍵的觸發,誘發了小王的購買衝動,幫他臨門一腳,按下了大腦中的“購買”按鈕。
所以,這個問題就可以幫助我們瞭解到,消費者一般都是因為受到哪些觸動才購買的。明晰這些關鍵的觸發,我們就可以對相應的行銷內容對針對性的調整,以更大程度促進產品的銷售轉化
以空氣淨化器為例。如果你去問了消費者“是什麼因素誘發了您購買的衝動?在哪一刻,您覺得應該立刻買空氣淨化器呢?”
得到的回答就可能是:
“曾經有段時間,我總是無緣無故的咳嗽,後來才意識到是因為當時北京霧霾太嚴重,沒做好防霾的準備。買空氣淨化器是因為突然有一天發現家裡的孩子也說嗓子疼”;
“那天去朋友家做客,發現他家的空氣淨化器每天都開著,相比之下,感覺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太差了,所以回家就在京東買了一個”;
通過這兩個回答,就可以很明顯地洞察到關鍵的觸發是“愧疚感”——因為孩子,因為家庭沒有得到更悉心的照顧。
接下來該如何調整行銷,相信也不用我多說了。
(2)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您曾經嘗試過哪些方法?效果怎麼樣?現在還在繼續使用嗎?為什麼?
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找到被忽視的競品,並站在消費者的視角,客觀的審視競爭對手。
那你可能會問,我知道自己的競品都有哪些,還有必要去問別人嗎?
答案是肯定的。實際上,競品遠遠不止同行業競爭者的產品,一些替代品,甚至只是習慣,都有可能成為消費者選擇你的阻礙。而這些“隱性”的競品,消費者顯然是比你要更加清楚的。
比如,你是賣電子煙的,除了你的直接競品之外,戒煙糖、戒煙香、茶煙,甚至書籍《這本書能讓你戒煙》,都可能是目標消費者選擇的物件。
而之所以要儘量從消費者的視角去審視競品,是因為創業者總是會陷入一種主觀對比敵我雙方的誤區。借助消費者的客觀性,就很容易幫助我們正視自身的不足。
比如,那些在自己看來明顯優於競品的地方,用戶可能並不Care,而那些自己認為並不重要的功能,使用者反而可能會更需要。
(3)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是否有過不滿意或不順心的情況出現,能詳細說說當時發生了什麼嗎?在什麼情況下,您又覺得這個產品簡直幫了大忙?
任何人,都只對親身經歷的事情印象深刻。同樣,只有真正使用過產品的消費者,才能對“產品優劣”“功能好壞”“價格貴賤”等給出清晰又具有建設性的答案。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通過讓消費者回憶使用產品的場景,洞察到他們真正在意的、喜歡的,以及會讓他們難以忍受的的功能或特性。
比如,對於一款積木玩具。家長朋友們可能會這樣說:
“積木並不像其他玩具,孩子玩幾次之後就膩了。這種創造性的遊戲特別容易讓孩子長時間的全神貫注。所以,當我在家卻又需要忙工作的時候,我就會讓他去玩積木,這確實幫了我的大忙,讓我能脫身做其他的事;但是孩子玩過之後,又總會把散落的積木扔的滿地都是,每次都需要我重新撿起來整理,這件事是比較煩心的。”
那麼,如果你是一家玩具製造商,也許就可以考慮生產成一款便於父母打理的積木玩具了,相信一定能得到家長朋友的青睞。
(4)既然特別需要,可您最終卻沒有購買,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消費旅程並非一帆風順,很多時候,即便消費者有足夠的動機、能力,也受到了外部環境的觸發,但往往就在按下購買鍵的前一秒,他們的大腦會再一次回歸理性,開始考慮由此可能帶來的風險。
1960年,哈佛大學的Bauer教授提出了感知風險理論。他認為,消費者在購買決策中隱含著對結果的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來自於購買產品後可能會感知到的各種風險。如果這些風險得不到解決,即使再想要,他們也可能會放棄購買。
這些風險包括:時間風險、財務風險、功能風險、形象風險、心理風險。
時間風險:買這個產品是否需要我花很長時間貨比三家?買回來不合適怎麼辦?
財務風險:買貴了怎麼辦?買來不能堅持用,徒增浪費怎麼辦?
功能風險:功能是否真的如其所說?還是徒有其表?
形象風險:使用產品是否有損我的形象?是否對我的社交產生影響?
心理風險:使用是否會有負罪感?我真的能說服自己嗎?
在訪談過程中,根據這五個維度分別去提問,就能更高效的找到影響消費者購買的風險障礙,從而為產品、行銷等活動提供指導。
比如你經營的是類似於健身卡、瑜伽課這樣的自律型產品。訪談後就非常可能發現,財務風險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因素——人們總是因為擔心購買後,自己無法堅持下去,致使徒增浪費。
那麼這時,也許你就可以在行銷上做一些小的變動,比如支持辦卡後一個月內無理由退款等。這將會幫助消費者掃除不必要的擔心,極大提高購買的決心。
二、詢問過去的動機——察其所安
如果說詢問過去的行為是為了“觀其所以”,那麼詢問過去的動機,無疑是為了“察其所安”。
不誇張的說,除了生物本能性的欲望(如進食、繁衍、社交等)之外,人類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有動機的影子。而任何行為的動機,都不是純粹的,是分層級的。
比如,對於“努力工作”這件稀鬆平常的事,不同的人就會有完全不同的動機,即便細分到個人,動機也是層層遞進的。
從容生活版:努力工作——賺更多錢——買更多想要的商品——消費不受太多限制——活得更加從容;
(解釋:努力工作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有了更多的錢,我才能買更多想要的東西,消費就不受到太多限制,生活也就更加的從容。)
回報父母版:努力工作——賺更多錢——補貼家用——回報父母——擔心“子欲養而親不待”。
出人頭地版:努力工作——早日晉升——更廣闊的職業機會——更快速的職業發展——出人頭地。
那麼,我該如何瞭解用戶行為背後更詳細的動機呢?
這裡推薦使用5why法。5why法最初是由豐田的大野耐一,為了完善公司的製造方法提出的,後來因為這個方法多次幫助公司找到問題的根源,被廣泛流傳。簡單來說,5why法就是一套層層遞進的提問方法,通過不斷問為什麼,逼近事物本質。
比如,“回報父母”版的努力工作,就是通過5why法層層遞進,找到到不同層次的動機的。
為什麼你要努力工作?因為我要賺更多錢;
為什麼你要賺更多錢呢?因為我要補貼家用;
為什麼你需要補貼家用呢?因為我想回報父母;
為什麼你認為回報父母很重要呢?因為我擔心“子欲養而親不待”。
那麼,動機真的這麼重要嗎,需要挖掘的這麼深刻嗎?
舉個例子。餓了麼星選是一家定位于高端品質外賣的訂餐平臺,目標使用者是一二線城市的白領人群。
它最近出了一支TVC,選擇了白領用戶四個典型的生活場景——起床時、地鐵上、健身房、與好友歡聚時,通過早起、閱讀、健身、共同享用美食四個細節,向用戶傳達了“優秀的你,用心選”的情感訴求。
言外之意——優秀的你,值得更好的,包括外賣。
那麼,為什麼星選要主打“你值得更好的”?緣何至此呢?
如果你通過5why法分析一下這些白領人群的動機,也許就不會有疑問了。
區隔於大眾訂餐平臺餓了麼,餓了麼星選定位於高端用戶,提供品質更高,當然價格也更貴的餐食。
如果你是受星選委託的廣告公司,那麼你就必須要深刻瞭解星選的用戶。而最能瞭解一個人的方式,自然是找到TA的動機所在。
問:為什麼你願意買價格更貴的品質午餐?
答:因為我想吃點好的。(表層動機)
問:為什麼你要吃點好的?
答:因為工作辛苦,我要犒勞一下自己。(二級動機)
問:為什麼你覺得犒勞自己很重要?
答:因為一人在外,我需要把自己照顧好。(三級動機)
問:為什麼照顧好自己很重要呢?
答:因為我認為我值得更好(底層動機)
實際上,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餓了麼星選的文案基本上是圍繞“吃點好的”“犒勞自己”“我值得更好”這幾點來做文章。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察其所安,做動機的訪談——當你參透了主流用戶的高頻動機,行銷方向也就能大體確定下來了。
總結:
無效的訪談各有各的問法,而有效的訪談卻總是遵循同樣的原則——基於過去式的提問,而不是將來時。
關於識人的方法,孔子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把孔子的方法遷移過來,做用戶訪談,就要分別從用戶“過去的行為”和“過去的動機”入手。
1、詢問過去的行為——觀其所由
提供四個常用的問法:
(1)是什麼樣的外界刺激讓你突然想買一個xxx?換句話說,這種購買的衝動來自於什麼?
(2)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您曾經嘗試過哪些方法?效果怎麼樣?現在還在繼續使用嗎?為什麼?
(3)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是否有過不滿意或不順心的情況出現,能詳細說說當時發生了什麼嗎?在什麼情況下,您又覺得這個產品簡直幫了大忙?
(4)既然特別需要,可您最終卻沒有購買,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2、詢問過去的動機——察其所安
使用5why法,尋找高頻動機,為行銷方向提供指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