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917218-fd73c360f26f7b26ac50bcaf008476fd

 

關於賣貨文案的四大黃金法則:

1)標題抓人眼球;

2)激發購買欲望;

3)贏得讀者信任;

4)引導馬上下單。

如果一個標題不能在 3 秒內吸引別人點開,那麼它將永遠沒有上場的機會。

那麼,當消費者被標題吸引,點開了你的文案,接下來怎麼才能激發他的購買欲望呢?

今天我繼續給大家分享賣貨文案四大黃金法則的第二部分:激發購買欲望。

激發購買欲望

人們常說的七情六欲,其中七情按佛教的說法則是喜、怒、憂、懼、愛、憎、欲。關於六欲,東漢哲人高誘對此作了注釋: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

後人將六欲概括為:見欲(視覺)、聽欲(聽覺)、香欲(嗅覺)、味欲(味覺)、觸欲(觸覺)、意欲。

而激發購買欲望,就是基於這七情六欲找到消費者的觸發器或者說是痛點。

尤金·舒瓦茲在《創新廣告》中說到:

文案無法創造購買商品的欲望,只能喚起原本就存在于百萬人心中的希望,夢想,恐懼或者渴望,然後將這些原本就存在的渴望導向特定商品。

簡而言之,文案不創造購買欲,而是激發購買欲。

那麼哪些欲望會衍化成購買欲呢?私以為李叫獸之前總結的這11個痛點可以帶來一些啟發。

 

補償自己、補償別人、落後心理、優越心理、完型心理、經驗習得、理想身份、回避身份、一致性心理、擇優心理、兩難心理。

這幾個心理跟我們熟知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以及《爆款文案》裡提到的感官佔領、恐懼訴求、認知對比、使用場景、暢銷、顧客證言6個理論可以結合。可以歸納為這幾種:

1、感官佔領

2、恐懼訴求

3、社會認同

4、購買合理化

5、自我實現

下面,我將分別給大家分享:

 

1、感官佔領——文案要有畫面感

當我們在嬰兒時期,有個階段在醫學上被稱之為口欲期,我們會好奇地把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其實我們是在用嘴巴去認識和探索這個世界。

人類所有直觀的體驗和感受都是由先我們的感官去感知的,我們用眼睛去判斷美,用鼻子去聞,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嘗,用身體去觸碰。

 

如何能調動顧客的感官?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站在顧客視角,具象化地告訴顧客,使用這個產品時他的感官都會有什麼樣的體驗,並讓這些體驗成為具有畫面感的文字。

咱們先看紅樓裡的宴請劉姥姥的這道菜茄鯗,曹公是如何寫的:

 

(紅樓夢第一名菜——茄鯗)

劉姥姥詫異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這一口細嚼嚼。鳳姐兒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內。劉姥姥細嚼了半日,笑道:雖有一點茄子香,只是還不像是茄子。 告訴我是個什麼法子弄的,我也弄著吃去。

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簽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幹,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幹,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這道茄鯗是曹公在紅樓夢裡花了大筆墨去寫的菜,工序繁雜,配料之多。光看這段文字,我這個不愛吃茄子的人,也對這道菜食指大動,心生嚮往。

感官佔領在視頻文案裡用的會比較多,在文字中切記不要籠統地說好吃,美味。而是把自己當做正在做菜或者品菜的人,把食物調配起來,將舌尖的感受細節放大,調動消費者的味蕾。

如舌尖上中國的文案,那是不得不說的。

 

稻花魚去內臟,在灶上擺放整齊,用微弱的炭火熏烤一夜,現在需要借助空氣和風的力量,風乾與發酵,將共同製造出特殊的風味,糯米佈滿菌絲,黴菌產生的各種酶,使澱粉水解成糖,最終得到爽口的酸甜。

甜米混合鹽和辣椒,一同塞進魚腹中,稻花魚可以直接吃,也適合蒸或油炸,不管用哪種做法,都蓋不住醃魚和糯米造就的迷人酸甜。

如果要寫餐飲故事的文案,可以參考舌尖上的中國的前2季解說詞,為什麼當年舌尖上中國獲得好評,成為許多人的下飯節目,除了畫面的精美外,還有這些文案旁白的加持。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具有將視覺意象與言語訊息聯繫起來的文化傾向,也就是多模式感知的天性。

所以文案所激發的概念,當它們能在頭腦中產生清晰的視覺意象時也就是畫面感時,最容易讓人產生印象。

而如何能夠激發這種感官,就是要通過具體形象的表述方法。當你說脆的時候,薄脆一個詞並不能讓人感同身受,但是用神奇的牛軋糖蔥香米餅,一口咬下54,你腦袋裡就有畫面感了,讓你的視覺和味覺產生聯動。

所以,當形容床墊品質好,一句選材矜貴往往無法體現,而用平均30只羊的產絨量僅夠做一張床墊就會具象很多。

 

另外,當我們去寫一個人物文案或者靜物文案時,畫面感也同樣非常適用。

區別是,人物文案,需要我們給他們立FLAG,插入BGM比如古龍裡關於傅紅雪的出場非常之經典:

傅紅雪在夕陽下。夕陽下只有他一個人,天地間彷佛已只剩下他一個人。 萬里荒寒,連夕陽都似已因寂寞而變了顏色,變成一種空虛而蒼涼的灰白色。

他的人也一樣。 他的手緊緊握看一柄刀;蒼白的手,漆黑的刀!蒼白與漆黑,豈非都是最接近死亡的顏色!死亡豈非就正是空虛和寂寞的極限。

 

古龍給傅紅雪這個人立的FLAG就是悲,也為後續他的一生奠定了一個情緒的基調。

 

2、恐懼訴求——科學地嚇唬消費者

老賊之前寫過一篇《屢試不爽的恐懼行銷是如何嚇死寶寶的》,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利用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科學地嚇唬消費者。

首先我們要清楚,人們會恐懼什麼?簡而言之,恐懼的源頭就是——害怕失去。失去健康,名聲、地位、生命、金錢、朋友、已經得到的東西。

但是即便找到產品對應的使用者痛點,也還不能嚇唬你的消費者,書中提了一個很好的公式:

 

恐懼訴求=使用場景+嚴重後果。必須要給消費者設置一個這樣的場景。

2016年南孚推出了一款輕巧型的充電寶,但是當時的充電寶市場已經飽和了,這款充電寶的最大亮點就是輕巧。基於此南孚通過利用漫畫的形式給消費者設置了3個痛苦場景。

下班後約會、晚上聚會、逛街一天的時候要時間帶著笨重的充電寶。而如果不解決,不購買,你就會繼續拿著大塊頭的充電寶受罪。這兩步首先打動了消費者。

卖货文案的四大黄金法则(二)

再比如奧美的經典廣告《我害怕閱讀的人》。

 

我害怕閱讀的人。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匿在書後面。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閃耀。舉手投足都是自在風采。讓我明瞭,閱讀不只是知識,更是魔力。

……

我害怕閱讀的人。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願都沒有。我如此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榜樣是偉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還是一個,我遠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

……

 

這是奧美廣告臺灣公司早年為「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5周年慶活動,創作的長文案,曾獲業界著名的創意大獎。

這篇文案的背後,有一個敏銳的洞察:當時臺灣經濟發展很快,每天都有很多創富故事刺激眼球,大家都記著往上爬,工作、應酬、交際,卻靜不下心讀書。

而這個經典文案對準了這一現象,利用人們擔心自己在交際中因為涉獵較少而說不上話的窘迫,喚起人們去讀書的渴望。

這個文案為恐懼設置的痛苦場景就是,人們能想像到別人談笑風生,自己卻無法可講。而且強化了嚴重的後果,如果不讀書,就會繼續被邊緣化,被社會淘汰。

所以在利用恐懼心理寫文案時,一定要為消費者設定痛苦的場景和嚴重的後果。

而對於恐懼訴求的使用,大家主要可以參考省事型、預防型和治療型這3種。

省事型:

神州專車 我怕黑專車

卖货文案的四大黄金法则(二)

神州專車的恐懼訴求=車裡一個怪蜀黍(痛苦場景)+心存僥倖,身處險境(嚴重後果)

預防型:

別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臺灣山葉鋼琴

有道翻譯官:

我伶牙俐齒談笑風生/卻被美國海關問得一聲不吭——17Q1提成36萬的豬場銷售Lily

我日敲千行代碼/卻被新宿地鐵站繞成路人甲——專研人工智慧的西二旗程式師 Adam

有道翻譯官 107種語言的隨身翻譯

治療型:

得了灰指甲(痛苦場景),一個傳染倆(嚴重後果),問你怎麼辦,馬上用亮甲。

最後,在使用恐懼訴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降低決策成本和執行難度。要給對方一個足夠簡單、容易執行的解決方案。

同時要注意在喚起恐懼的過程中,威脅的易遭受性往往比嚴重性要更關鍵。因為大多數人都是無遠慮而有近憂。

3、社會認同——製造繁榮和流行

《影響力》書中提到社會認同原理,指的是,人在群體中行為往往會受到他人影響,甚至會根據周圍人的反應作出相應的反應。

除了《爆款文案》書上的那個社會心理學家阿希的實驗外,我找到了另外一個關於從眾心理非常有趣的視頻。

 

一個診所裡,一群人除了一個紫衣妹子之外,依照事先安排好的,聽到滴聲就會站起來。等到幾輪之後,紫衣妹子也會自覺聽到滴聲站起來。而當這群人都走完了之後,紫衣妹子聽到滴聲還是會自覺站起來。

科學家認為,這種內化的群體行為就是我們所稱的社會學習,從我們很小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團體成員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大腦會因為我們跟從了他們的腳步而獎勵我們。

 

就像被測試者說的,當我不去從眾時,我感覺被排擠了,而從眾會讓我自在很多。

 

從眾心理還有一種降低損失的自我暗示,如果不從眾,感覺會損失什麼。比如就餐時,大家都會認為門店外排隊長的肯定好吃,淘寶裡按銷量排行的商品性價比一定最高,紙質書的暢銷多少萬冊會讓你更願意掏錢,

網紅奶茶喜茶、髒髒包的流行一開始就是利用了人們社會認同的心理。而文案中我們應該如何去製造這種有可能是假像的繁榮呢?

《爆款文案》裡給了一個很好的思路,當你在大企業,可以列出自己的銷量、用戶量、好評量等資料,就能讓讀者更想去購買。

香飄飄奶茶 連續五年,成交量遙遙領先,圍起來可繞地球十圈。

拼多多 3億人都在拼的購物APP

唯品會註冊會員突破一億

火山小視頻 *億人都在玩

但是如果你是在中小企業,直接列出銷量資料,就會很寒酸。那麼可以嘗試突出描述某一次或幾次的暢銷現象,同樣給讀者這樣的暢銷錯覺。

當然我們還可以通過名人、品牌的力量去增加產品的影響力,吸引人們去跟隨。

範冰冰的小紅書火了,帶動了椰子油護髮、國貨玻尿酸等等護膚產品,舌尖三上的章丘鐵鍋火了,對應淘寶的店鋪供不應求。

 

4、購買合理化——讓消費理直氣壯

《爆款文案》書裡把這個稱作正當消費,並且放在了引導消費者下單的步驟裡,但我認為放在這裡更妥。

購買合理化簡而言之就是為自己的購買找個合理的藉口,當我們告訴讀者,這個產品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以下這4件事情的時候,會更容易激發他的購買欲。

 

1)補償自己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已經為別人付出很多了,或者為了某一個目標付出了太多,他就會想要一些補償一下自己。

這種補償心理可以是物質的回饋,提高消費者的生活品質。比如:

吃點好的,很有必要(三全水餃)

女人更年要靜心(靜心口服液)

也可以是精神的關懷,去慰藉消費者的心理。比如:京東小金庫的《你不必成功》。

你不必把這杯白酒幹了,喝到胃穿孔,也不會獲得幫助,不會獲得尊重。你不必放棄玩音樂,不必出專輯,也不必放棄工作,不必介意成為一個帶著奶瓶的朋克。

你不必背負那麼多,你不必成功。

 

現代人面對生活工作的壓力,很多人只能選擇背負和承受。

京東小金庫正是瞄準年輕人的這個心理痛點,寫出你不必成功的反雞湯文案,利用共情心理,打動消費者。

 

2)激勵自己

主要是求上進,為了能力提升、人脈拓展、事業發展等。

我是梅仁禮

公司小、人脈少、拓展難

還好有脈脈,精准鎖定合作夥伴

現在我的公司風生水起

來脈脈介紹自己,機遇人脈主動找你

 

我是陳默

臉皮薄、資源少、不善交際

還好有脈脈,2000多個總監成為了我的客戶

現在我也成了總監

來脈脈介紹自己,機遇人脈主動找你

 

脈脈的海報文案抓住了職場人的幾大痛點,介紹下載脈脈就能夠幫助自己獲得成長,這是為了激勵自己。

 

3)補償或者感恩別人

如果一個人覺得別人為了他付出很多,而自己卻對應付出很少,那他就會產生對別人的愧疚感,想要做出一些補償別人的行為。

比如確保孩子健康成長、有美好前途。比如回報自己的父母、親朋好友。

經濟學裡有個有趣的效應,人在買東西的時候,總給自己找藉口說,這個是為家人付費,然後就會更容易完成購買。

而照顧和保護自己所愛的人,特別是照顧父母和保護孩子,這是所有人的天性,也是很多廣告的原動力。

想留你在身邊,更想你擁有全世界——招商銀行番茄炒蛋刷屏廣告

就算是家人,也要繼續當戀人——明基投影儀

讓媽媽開心的禮物,開了又開——蘋果

一年回去一次,一生還能見父母幾次——某回家系列平面廣告

4)追求健康

可以說,保持健康,增強體質,減少疾病風險,消除患病痛苦。這些既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需求,也不斷進階衍生永無止境的欲望。

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伊利

愛心媽媽,呵護全家——舒膚佳

 

5、尊重需求——自我實現

在馬斯洛需求理論裡,尊重需求屬於較高層次的需求,如:成就、信心、名聲、地位、被他人尊重和晉升機會等。

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好的文案就是得激發出消費者的好勝心和美好願景,好勝心不僅是要勝過別人,還要勝過自己,當擁有我們的產品之後,你會變美,變聰明,變強大,變得更有魅力。

比如人頭馬的文案:一生,活出不止一生。這是說喝人頭馬的人都是生活豐富多彩。

馬拉松途中這條文案,也是激發人們的這種心理。

 

當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比如鹽城交警的這個文案,也是利用人們的好勝心(好面子)勸誡大家騎摩托的時候要帶頭盔。

還比如,前程無憂的一組招聘海報。

你做著喝5杯啤的8兩白的10杯洋的才算給老領導面子的活兒,我前程無憂。

你們,做著早9點上班晚10點下班每週休1天的活兒,我們前程無憂。

 

所以,我要說到的第三個部分就是:如何贏得讀者信任。鑒於篇幅有限,下次我將繼續與大家分享,歡迎持續關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