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587048-552b886362b8149d2b0c19563b123415-480x300

 

 “意外“這個詞,在什麼時候被提及得最多?

沒錯,就是駕駛的時候。

所以你會發現,有意思的汽車廣告很多,但談安全的汽車廣告卻不多。

比如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甲殼蟲廣告。

 

還有因文案走紅的 mini

還有以創意形式取勝的本田汽車。

但最終促使你關注或者購買汽車的原因是什麼?

有知乎網友說出了實情:

最開始可能比較關注設計和這個品牌傳遞給我的感覺,但落實到購買行為,汽車的功能性和實用性會成為決定因素。

考慮到這樣的需求,很多汽車品牌的功能性賣點開始頻繁出現在廣告中,但越是這種理性的訴求,越是考驗品牌的創意。

大眾汽車最近在臺灣推出的一個系列廣告,就找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方式——降維溝通

 

廣告中的主人公不是真實存在的人,而是用來做汽車撞擊實驗的模擬人。

他們一家四口每天都過著“不意外的生活”:7點起床,爸爸看報紙,媽媽做早餐,姐弟倆在媽媽的催促下出門,然後毫無懸念的…出門被車撞…(怎麼有種罵人的感覺,哈哈哈)

直到在第237次測試中,不意外的生活出現了意外。

由於姐弟倆有關音樂的討論,全家人都在車裡嗨了起來,正在開車的老爸也放開了雙手,讓駕駛超出了掌控。

當大家以為不意外的意外事件又要發生時,汽車的 IQ.DRIVE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卻意外地讓全家逃過一劫。

廣告深挖了“智慧安全”這個點,圍繞“不意外的出車禍”和“意外的安全抵達”,講述了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故事。

這還沒完,緊接著大眾又推出了這個系列的第二支廣告《意外再起》。

套路還是一樣的,但這一次是因為老爸偷吃了孩子們的甜品,又在大家毫無察覺的情況下突然暈厥,幸好有 IQ.DRIVE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讓一家人化險為夷。

 

這兩支廣告通過非真實世界的故事延伸,讓觀眾有種上帝視角的喜劇效果,也加深了科技為安全護航的傳播概念。尤其是看到這一家人因為 IQ.DRIVE 智慧駕駛輔助系統避免意外,竟然有一種老母親般的欣慰。

 

主打情懷和概念的汽車看廣告看多了,這條帶點黑色幽默的廣告,反而讓人有興趣多看幾遍,畢竟笑點槽點齊飛的廣告,還真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