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告中逐漸消失的農業元素,是食用油的救星

 

食用油風波給了相關品牌方一個利用農業元素增強消費者信心的機會

現代廣告中,一類曾經頻頻出現的元素逐漸退出視野,那就是與農業相關的形象。除了日漸衰落的電視廣告,在戶外廣告、網路廣告等其他類型的廣告中我們越來越少見到田園風光、農田耕作和食物生產加工的畫面。而最近備受社會關注的食用油風波,在再次敲響食品安全的警鐘的同時,也給了農業相關產品的品牌方們一個增強消費者信心的機會。

造成這樣的趨勢變化的原因之一,在於這些新型廣告投放管道的受眾在城市地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成為廣告的主要目標受眾。而城市居民大多為農業產品的消費者,為了迎合城市消費者的需求,廣告內容也更傾向于迎合消費場景。比如經典的金龍魚《111》廣告早年依靠強調對食用油的加工生產搶佔了消費者心智,但是隨著時代變化,如今只能在梗文化中回春。現代的食品則更加注重消費場景的構建,比如魯花在廣告中通過展現不同菜系的烹飪方法,而推廣自家的菜籽油。

城市移民對農村的負面情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城市化情感中的重要關鍵字是“逃離”。在社交媒體中,每年春節前後的熱門討論話題是重要證據。例如,各種“回家防親戚指南”,“不回家的藉口”等等。儘管近幾年小紅書及其他品牌也策劃過“逃離城市”主題的行銷戰役,但是這些行銷的目的要麼是發掘城市內的新玩法,要麼是城郊或其他旅遊地點。其引導結果並非是與農業相關的農村地區。因為農村地區會激發消費群體的負面情感,而不是對農業產品的親近感。這使得農田耕作的意象逐漸變少。

農業形象在商業廣告中的淡出還由於消費品的定位發生了變化。農產品可以粗分為輕加工和深加工產品。通常的蔬菜、水果等利潤空間薄,很難形成品牌形象。因此廣告中常見的是深加工的食品,比如食用油、味精、啤酒等。而這類產品則慢慢選擇快消品的行銷方式,常常啟用明星,其形象展示也更貼合消費場景,而遠離了其他農業環節。

而此次涉及食用油的食品安全事件能獲得如此關注的另一個原因,是被忽視的農業鏈條。隨著有機、天然等概念受到市場歡迎,廣告商更願意突出產品的純淨和健康屬性,而將複雜的加工過程隱藏起來。消費者往往看到的是已經被加工成型的產品,而對其背後的生產過程知之甚少。

同樣,農產品的運輸過程也常常被忽視。雖然這是保證食品新鮮和安全的重要環節,但人們往往因為思維慣性忽視了這一點。以往的廣告,要麼展現了農產品原料的生產環境,比如農田,要麼展示加工環境,比如啤酒的流水線工廠,要麼是消費場景,比如家庭廚房。廣告中展示的多是最終的消費場景,而不是農產品如何從田間地頭運輸到市場的過程。

最近,食品安全問題借助食用油風波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總的來看,是因為農業產品長期忽視了農業這一食品行業背後的基石所導致的。但是這同時給了廣告商一個機會,向消費者增加透明度。這不僅僅是展現農產品運輸,還包括生產、加工等全部鏈條,以增強食品安全概念的展現。

在時常發生的食品安全危機中,消費市場往往會因為不可控的農業科學技術而產生恐慌,進而產生了對農業科技的抵觸情緒,以及轉而對“有機”、“天然”等概念的追捧。然而,農業產品卻無法躲避科技的使用。因此,向消費者展示可控的技術,增強消費者信心是一個長期的重要課題。

通過展示透明的生產和運輸過程,廣告商不僅可以提升品牌的可信度,還可以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高需求。展示可控、封閉的供應鏈能增強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進而提升消費者青睞。但這需要行業長期的堅持,以及嚴格的品質把控作為支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