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沸騰了。 8月27日,美國連鎖會員制超市Costco(開市客)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家門店開業。這家位於上海市閔行區的門店原定於上午9點開業,由於大批消費者提前到達,最後提前半小時開門。 超市內部隨即湧入大量人群,人們紛紛搶購,結帳甚至要等上2個小時!賣場外部同樣擁擠,停車場入口標示停車要等3小時,周邊的馬路也出現了嚴重的擁堵! 由於人流量實在過大,Costco最後臨時宣佈下午暫停營業!開業第一天就這麼火爆,Costco到底是什麼來頭?
01
Costco,
一家便宜到極致的超市
Costco的魅力無他,就是便宜。根據官方透露,Costco食品類商品價格比市場價低10-20%,非食品類更是低30-60%! 以開業當天的商品為例,30個一盒的草雞蛋只要25.9元;Chloe牌香水30ml裝399.9元,在天貓旗艦店上同款售價為660元;MCM棕色印花雙肩包標價4399.9元,天貓旗艦店上類似款式價格則在5500元以上。
Costco亞洲區總裁張嗣漢曾表示,Costco門店的綜合毛利率不到14%,大部分商品的毛利率僅在10-11%。而國內永輝超市的2018年綜合毛利率為22.15%,高鑫零售則達到24.79%。 在Costco內部,任何商品的毛利率只要高過14%,就必須經過CEO批准! 正是靠著極致的低價,成立於1976年的Costco才在零售業打出了天地。如今的Costco已經是美國第二大、全球第七大零售商,全世界的門店超過700家,遍佈南北美洲、歐洲及亞洲。 在業績表現上,Costco在2018年總營收達到1416億美元,同比增加9.73%,同期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增速為3.23%。 一邊是超低價格,一邊是良好業績,Costco是怎麼做到的呢?
02
走超低價格路線的Costco,
靠什麼來賺錢?
在價格上壓到極致的Costco,賺錢的關鍵在於會員費。 Costco是全球第一家會員制超市,消費者先交費成為會員,才可以到超市消費,繳納的會員費不可以用來買商品,相當於一種純粹的服務費。 比如上海新開的Costco,會員費用是299元,開業前為了推廣優惠至199元,一下子銷售了幾萬份,超出了官方的預期。 會員費的作用體現在兩點。 一方面,消費者提前將會員費支付給Costco,超市就可以利用這筆錢支援運營服務,相當於一種經營杠杆;另一方面,購買會員的消費者,為了讓會員費物有所值,會更多地在Costco消費,提高客戶的客單價,也提升了人們的忠誠度。 Costco的2018年報顯示,全球會員的續費率高達88%!
差異化的商品,也是Costco賺錢的因素之一。 Costco超市的單品數量相對較少,以上海新店為例,單品數為3400個,遠低於普通大超市動輒上萬的數量。這是因為Costco對商品會精挑細選,售賣的主要是中高級商品。在上海新門店,裡面還能看到Prada和Chanel等價格上萬的時尚單品! 再加上Costco對消費行為有所引導,售賣的產品多是大包裝,就連購物車的體積都是普通的兩倍。 於是乎,Costco的客單價被大幅拉高,即便價格較低,也會有不錯的利潤。根據Perfect Price的調研,Costco客單價達到136美元,遠超過沃爾瑪、Whole Foods等同行! 可以看出,Costco商業模式的目標是中產群體。相對于低收入人群,中產群體更追求好品質,和高端群體比起來,中產也更注重實惠。 按照這個邏輯,Costco的模式在中國能走通嗎?
03
瞄準中產的Costco,
在國內能否落地生根?
Costco上海新店開張後,人們最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針對中產的會員制能否真正走進消費者。 一般說來,國內的中產群體日益擴大,Costco應該能收穫不少忠實顧客。然而我認為還有一些問題值得顧慮。其一,「薅羊毛」問題。 Costco除了價格低之外,在退貨退費方面也是相當厚道。 例如,電子產品在90天內都可以退貨,食品開封後也能退貨,甚至繳納的會員費,只要不滿意,在會員卡到期之前都可以全部退還! 這樣大方的方式,在發達國家是沒問題的。到了國內,中產的收入水準是上去了,但整體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就會導致一些人「薅羊毛」的行為,比如商品用過了再退還,用會員資格買完東西再退會員費等等。 如果薅羊毛行為過多,就會明顯提升Costco的運營成本,影響盈利。
其二,供應鏈問題。Costco商品的高品質和低價格,需要具備對供應鏈的強大把控能力。根據招商證券的研究報告,Costco對供應商的要求非常高。以肉類商品為例,供應商要滿足Costco對價格、品質、數量等事無巨細的要求,才能夠達成合作。這樣的高要求,意味著國內能符合的供應商必然很少,對Costco供應鏈的長期運作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再看Costco的外資同行,近幾年在中國的經營普遍困難。家樂福被蘇甯收購,麥德龍被傳要出售中國區業務。總的來看,我並非不看好Costco在中國的前景,只是在打開局面之前,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調整期。
04
Costco模式,
對國內新零售有什麼啟示?
基於獨特的商業模式,Costco在進入中國之前就已經成為國內企業的研究物件。 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說過,Costco如果進入中國大陸,那國內現在的零售業會全部死光。這話聽著有些誇張,但也說明Costco在業界的地位。 就連雷軍也說做小米的時候學習了Costco,「Costco給我的經驗就是,低毛利是王道。只有低毛利,才能逼著你提高運作效率。」 如今,國內的新零售正在經歷陣痛期。無人零售基本死光,生鮮零售品牌也進入調整,此前阿裡旗下的盒馬鮮生就關閉了部分門店。 在這個背景下,Costco的進入能為國內新零售注入活力,也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從商業模式來看,Costco的會員制值得學習模仿,但這不等於傳統的大賣場模式就要被拋棄。零售巨頭沃爾瑪,就是大賣場和會員店(山姆)兩條腿一起走的。
具體的模式不是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借鑒Costco在運營方面的經驗。只有大幅提高效率,才能降低成本,提供高質低價的產品,真正抓住消費者的心。
長期來看,我還是對國內的新零售表示樂觀,畢竟我們本土品牌打敗外資品牌,已經是大勢所趨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