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浪潮下,媒體和媒體人的轉型可謂是風起雲湧。即便我們以群像視角來看,也仍會發現,這之中涉及的豐富性讓人歎為觀止,也可能唏噓不已。雖說無法用一個固定範本來粗暴概括這一波媒體人重新尋找自身位置的過程,但我們會發現,成功的範本裡面,一直都潛伏著媒體人的基因:擅長記錄,能夠講述,長於傳播。
無論是短視頻創業的徐滬生、邱兵和馬昌博,還是做出了明星級微信公號的羅振宇、張偉、黎貝卡甚至咪蒙,以及進甲方做了品牌公關高層或是創辦了公關公司的前媒體人,都離不開一脈相承的根本,就是用各自擅長的語言,向他們的受眾進行表達。
就像編劇羅伯特麥基所說的,所有寫作者必須明白:我們都是人類,都經歷著同樣根本的人類難題,提出同樣根本的人類疑問,生活在不斷縮減的時間陰影之下。我在觀察媒體人跳槽、創業的過程中發現,如果仍舊在堅守講故事這件事情,運氣一般不會太差。反倒是那些放棄優勢轉而攻佔電商、O2O、科技金融等領域的,走得比較艱難。
我也在看他們所打造出的產品如何反覆運算,比如徐達內的新榜從一個圍繞微信公號的榜單到現在成為內容創業的中軸型平臺,新世相起初是一個私人特稿分享地帶,現在的身份是突破了圖文、音視頻和廣告創意邊界的情緒收割機……
兜售成功的理論永遠只是理論,吳聲的“商業方法發佈會”說法有點過頭了,但“新物種”確實形成了一定的詞彙風口。媒體人轉型孵化的產品正在反覆運算出新物種,也有一些一出身便看上去不拘一格的。去年我開始關注到劇院式演講平臺“造就”。創始人湯維維此前是福布斯中文網副主編,延續了海派創業者的低調,但一歲多的“造就”看起來生命力越來越旺盛。吳聲的這句話提在了點子上:“當我們談論劇院式演講這個形式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有了期待:有創造的內容永遠值得我們尊敬,有意思的人永遠值得我們等待。
媒體人轉型路徑
細化一下上面的說法,先從媒體人轉型路徑談起。總結起來,媒體人轉型大概四個典型路子。
一、在媒體裡面打轉轉,由媒體人修煉成媒體精,這裡面又分為從傳統媒體到門戶及資訊用戶端。前者以南方系黃金年代的陳朝華、吳晨光,央視名策劃李倫、名嘴邱啟明為代表。陳朝華辭任南方都市報總經理加盟搜狐任副總裁及總編輯。原總編輯吳晨光後來去了一點資訊任副總裁和總編輯。而陳朝華也在今年年初履新360公司副總裁、北京時間聯席總裁,吳晨光迎來了另一個媒體精搭檔陳彤。
如果說起《客從何處來Ⅰ》、《看見》應該大多數都聽說過或看過,李倫曾是這兩檔央視王牌節目的製片人,他跳槽到騰訊任副總編輯後操刀的《撒喲娜拉,車站醬》直播同樣為人熟知。邱啟明離開央視後,主持了下娛樂節目,不過還是一張新聞臉,後來跳到搜狐,軌跡和前述幾位大同小異,傳統媒體到資訊平臺,現在他在搞紀錄片創作。
二、從傳統媒體編委的位置空降到互聯網企業擔任公關負責。這一類人物特別多,“跳槽狂魔”王以超,《博客天下》、《財經天下週刊》、《人物》雜誌前出版人郭光東等是其中典型。離職加盟網上訂餐平臺餓了麼。郭光東也是成名于南周,以評論見長,在媒體這行已做了15年。理論上講,媒體大佬被互聯網企業相中成為PR老大,主要是他們能擺平一些事情。
三、知名媒體人進VC圈;以央視知名主持張泉靈,前媒體人陳鳴為代表人物。張泉靈做投資,陳鳴做投後。在央視工作了18年的著名主持人張泉靈發現在是紫牛基金的合夥人。陳鳴現在是峰瑞資本投後合夥人。加入峰瑞資本前,陳鳴曾擔任《博客天下》副主編、“博雅天下傳媒集團”新媒體(主要就是“咋整”)主編、南方週末記者,他還和馬一木,王左中右去折騰了一個叫做“短褲視頻”的專案,後來陳鳴進VC圈,王左中右繼續搗鼓他的變態字,並通過新公號開始變現。
四、積攢了人脈和人氣後,創業自己做老大,這裡面又分為做公關諮詢公司和內容創業(以及其他垂直領域)兩種。前者以上了新三板的速途、海唐,可能準備上新三板的莊淩(已更名為環智傳媒)為例,速途創始人范鋒曾經供職南方報業、經濟觀察報、天極傳媒等,海唐公關創始人段志敏曾經是《京華時報》財經部主任,莊淩的創始團隊以《財經》雜誌、南方系和東早為主。
內容創業領域前述的三位元短視頻大咖,徐滬生、邱兵、馬昌博分別做出了一條、梨視頻和視知,微信公號界媒體人數不勝數。而方三文、張銳、唐岩等從網易出走的總編級創業者搞出了雪球財經、春雨醫生和陌陌。
TMT圈則主要以中企系(從中國企業家出來的媒體人)為主,李岷和牛文文分別創辦了虎嗅和創業家,如今虎嗅是業內當仁不讓的第一科技媒體,創業家憑藉黑馬營的運營已經成功登陸創業板。幾家科技媒體,都推出了自己的品牌活動,虎嗅有虎嗅FM節,36氪有WISE獨角獸大會,鈦媒體有T-EDGE,Pingwest有PingTalk,創業邦有創業邦100的年會和季節性峰會。
縱觀整個轉型浪潮,起勢就是由線下再到內容平臺,且選擇了演講這一特殊形式的,似乎只有“造就”。雖說一席更早出現,但一席的創始人嚴格來說是前出版人,且一席聚焦社會與人文。
為什麼做演講
和很多創業一樣,“造就”的誕生也源于一個巧合。2015年末,湯維維剛離開福布斯,還處於思索階段,“當時擺在媒體人面前的機會很多,大批同行在那段時間進入了各種各樣的互聯網公司,還有單幹做自媒體的。我很清楚,互聯網時代的媒體非變不可,但從沒想過要自己創業。”
在媒體人浸淫多年,自然會對於媒介形態有著深刻認識。和北京相比,上海的媒體氛圍確實少了些許熱鬧,但澎湃和介面的興起,一條的火爆,給上海帶來了生機。湯維維也一直在尋找媒體的創新形態,或者說在找一種全新的資訊表達方式。從報刊書籍到互聯網,這是一次創新,從門戶到微博,是另一種形態的創新。
“我們都在說,為什麼中國沒有一個這樣的演講平臺?我覺得,媒體的下一個創新形態將是線下體驗和線上互動的結合,而TED劇院式的演講就正好符合了這些條件。” 這些是湯維維眼中,“造就”出現的偶然和必然因素。只有當你有新的發現,做出了新的改變的時候,才會讓你有真實的衝動去分享知識給別人。
所以,造就首先是一個認知分享的平臺,演講,無疑是獲取認知的進程中最為快速、直接、動人的方式。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科學家,創業者,有思想的先驅者,他們提出過一個個的設想,並且把它們變成了現實。
造就的出發點就是找到身邊的思想者和實驗者,把他們邀請到舞臺上,讓他們講述他們是怎麼改變這個世界的。據造就提供的資料,自2015年11月以來,造就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等地舉辦了30多場演講,邀約了數百位科學科技、商業財經、人文藝術領域的嘉賓分享思想。造就創辦一年多來,成為國內最大的劇院式演講平臺,單個嘉賓流量已突破百萬。
在過去的10個月時間裡,造就做了一個統計,顯示造就的使用者群偏向于高學歷、高收入、高求知欲的一類人。造就的演講嘉賓在參加過造就演講之後,有很大一部分進而轉化為造就的觀眾。
我去造就現場看過幾場演講,印象比較深的主講人是科學家李一帆。做機器人是一件聽上去很酷,實際極其漫長無聊的事情。當立志于用感測器治理中國霧霾問題的科學家李一帆,在演講中放了一段他如何收集傳感材料,做成了一個智慧戒指來求婚的視頻,聽眾邊聽邊笑得前俯後仰。那是一種心照不宣的認同。還有醫生、芭蕾舞演員、昆曲藝術團團長等職業身份的人,在造就上,用演講的方式還原自己的經歷。
“造就”每個月固定的演講,在上海的梅賽德斯賓士中心進行,每次是6-8個人進行演講,每個人的演講時間只有20分鐘。保持在這個時間,觀眾不會因為時間過長感到乏味,也能受益於其清晰的分類和結構化的設計模式。
因為現場沉浸式體驗,二十分鐘可能帶來的穿透力是巨大的。進入劇場都是一種心理暗示,這是一種儀式感的表達,而且,這種表達並不以講者為中心。
從精英到公眾的啟示
造就發家於上海,上海是其大本營,但其演講地圖也頗有意思。5月份的時候造就在廣州的星海音樂廳辦了一場活動。他們發現廣東是一個特殊的文化區域,一方面他們是傳統製造業的發源地,比如說華強北,另一方面也是高科技的發源地,比如深圳。於是,他們又在廣州開了第二場,並且希望輻射深圳地區。
今年七月,造就搞了一場“主動進化”的演講。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人類簡史》及《未來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現場聊起了人工智慧、基因工程快速進化下人類生存的命題。
1986 年圖靈獎獲得者、康奈爾大學電腦系教授 John Hopcroft,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音樂藝術家朱哲琴,佳士得中國區主席蔡金青,耶魯大學遺傳學系副主任許田,作家李天飛,《我·世界》作者光子,潤米諮詢董事長劉潤等人也都講出了他們對於世界、對於文明的見解。
我們從這次規模化的演講能看出來,造就的嘉賓邀請標準或者說風格,就是尋找科學、藝術、文化等領域的先行者。
湯維維在矽谷的時候曾經問過一位做機器人的科學家,“做機器人最難的事是什麼?”她以為得到的回復是技術導向的,結果他卻說“你永遠要探索人和機器的邊界在哪裡,什麼交給機器做,什麼交給人去做,有的時候這個邊界就在於,你的選擇是什麼。”
比如說特斯拉的自動駕駛,帶給我們的可能是生命、自由,也可能是效率。這或許是未來持續需要探討的話題。湯維維認為,說到底就是未來在科技和人性的邊緣上,我們的判斷、選擇、認知到底是什麼。
由此,我們能看出來,造就和TED一樣,參與門檻並不低,涉及的話題範圍相對垂直。不過,因為現在內容分發的便利性,所以,造就即便以相對封閉的劇院式演講為起點,但開放的理念和品牌文化同時也吸引了諸多線上用戶。如果說一些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架起以學校教育為核心的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互通的橋樑,那麼造就則拉近了所有用戶思想的距離,並且有可能影響用戶對於人生與未來的思考。
造就的名字很有意思,他們辦大規模演講活動所取的ID也是,先是此前的“主動進化“,到9月初即將開幕的”REMIX”。這次仍舊會有很多大咖,據說還有素人演講的空間,就如同,造就所宣導的,每一個你我身邊的素人,都可以是造就的演講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