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米直達服務、支付寶小程式已經陸續入場。微信小程式環顧四周,發現不經意間身邊又冒出了幾個競爭對手。

  遲到的支付寶小程式前幾天迅速引起外界關注,並不是因為其比微信小程式、百度直達號、小米直達服務更具優勢,而是因為複製事件以及那封道歉信。

  當然,外界關注的焦點並不是複製和道歉本身,而是微信小程式經過半年多衝刺後,目前正面臨的發展瓶頸,以及競爭對手環伺下的處境。戰火,儼然已至。

  那麼,這場小程式的戰爭究竟意味著什麼?為何互聯網巨頭要紛紛紮堆小程式”?

  小程式競爭加碼

  微信小程式自今年1月上線已有半年多,並沒有發生此前業界分析師們擔心的顛覆移動應用行業的情況。相反,從日前資料統計平臺阿拉丁發佈的微信小程式報告來看,小程式對於長尾、低頻的應用,正在替代原生APP;對佔據主導地位的高頻和剛需類應用,在小程式中同樣表現活躍。

  也就是說,微信小程式目前對應用市場產生的變化是,對高頻原生應用具有一定的補益。

  生鮮電商平臺愛鮮蜂在微信小程式端就獲得了大量的用戶增長,成為它拉新的一個幫手。據瞭解,愛鮮蜂從5月開始接入微信小程式,從525日到63日,小程式端的註冊使用者和成交單量就增長了10倍。可見,小程式對企業吸引使用者流量具有一定的幫助。

  不過,在微信小程式上線前後的這一段時間,其市場表現還是頗有戲劇性的。

  相比上線前的火爆,小程式啟動之後的兩三個月,無論是百度指數還是微信指數,市場表現和用戶回饋都相當平淡,甚至出現了微信被打臉的聲音。

  而目前,微信小程式的實際情況與之前又有很大變化。事實上,微信小程式初期的溫吞與微信模糊的態度,與協力廠商企業的觀望心理有很大關係;而微信的堅持和企業的嘗試慢慢改變了小程式的發展狀態。

  根據目前的趨勢,阿拉丁研究院預測,微信小程式受微信不斷開放入口及流量政策影響,今年下半年將迎來爆發,Q3流量數字或將三倍於Q1

  不過,在微信小程式逐漸證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競爭對手,市場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

  上月底,在小米發佈MIUI 9的時候,也對外發佈了小米直達服務。與微信小程式類似,直達服務也是一個新形態的應用平臺,無需安裝,即點即用。小米MIUI架構師蔡經偉表示,直達服務在體驗上與原生APP相似,體量微小,成本也更低

  作為以硬體產品為主的科技企業,小米對小程式的看法與此前的微信小程式和輕應用不同。在小米看來,小程式可能是新一代移動端應用分發入口。因此,包括金立、魅族在內的多家手機廠商也與小米一樣,在積極佈局小程式

  幾天前,支付寶也悄悄上線小程式,當時還被細心的網友抓到了把柄,指出支付寶小程式公測代碼裡出現了微信小程式團隊開發者的名字。這也就是為什麼支付寶公開向微信道歉的原因。

  而正是支付寶的道歉,讓支付寶小程式一夜之間就被輿論所關注,這次意外反而成了最好的宣傳效果。

  隨著支付寶小程式就位,市場上的龍珠也開始逐步聚齊。這其中,有百度最先提出的輕應用概念(2015年推出直達號),借助移動搜索的入口建立新的分發形式,踐行李彥宏所說的連接人與服務”;UC則以超級APP的形式,在流覽器內部建立網頁應用平臺,集成了幾乎所有常用的高頻應用。

  能夠看到,雖然各家的叫法不同,或是輕應用,或是超級APP”,但其功能都與微信小程式類似。

  這些小程式都具有體量輕的特點,能夠説明使用者節省手機存儲空間,可以替換掉低頻類原生APP。此外,小程式的易用性也有效地緩解了用戶在不同APP間跳轉的割裂感,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用戶體驗。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市場已經驗證了小程式的存在是合理的,只不過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它們仍然會與大多數原生APP共存,也會瓜分掉一部分原生APP的下載量。由此,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和科技企業開始加入到小程式的競爭中。

  打造生態閉環的必爭地

  小米所說的小程式會成為新一代應用分發入口,無疑是企業紛紛佈局小程式的一個原因,但絕不是唯一。尤其是阿裡、美團、58同城等互聯網企業已經或正在佈局小程式,背後還有更深層的原因。

  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時期的競爭,基本都是圍繞著流量進行爭奪,直到現在企業間對流量的敏感度仍然很高。不過,目前移動互聯網的新增用戶已經度了紅利期,企業清楚地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快速獲得更多用戶。對他們來說,如何獲取新增用戶並維護存量用戶是一個比較難的課題。

  現實的例子已經證明,小程式有助於一些企業和協力廠商平臺獲取用戶流量。摩拜曾表示,摩拜的微信小程式打開率比較高,在初期就帶來了不錯的用戶量。阿拉丁的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摩拜小程式指數值為最高的10000點。

  在獲取用戶流量之後進一步延伸,就是連接用戶,打造生態閉環。而這可能就是互聯網巨頭在看不清未來的情況下仍然搶奪小程式的一個原因。

  根據目前手機廠商和互聯網企業的做法來看,小程式戰爭加碼很可能就是企業打造生態閉環、加固競爭壁壘的一種新方式。

  此次,支付寶在社交夢破碎後又在小程式上死磕微信,打響小程式正面戰爭的一槍,原因可能與其各自構建的生態閉環有較大關聯。

  阿拉丁小程式研究院院長劉贊告訴懂懂筆記,小程式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輕應用,可以垂直打通相關的服務,把整個服務鏈條打通,對於一個企業來講,在不同小程式間可以提供關聯服務,將單一服務打造成一套服務,形成從內容到銷售再到支付的完整過程。

  比如在騰訊和阿裡的生態中,騰訊投資了摩拜,阿裡選擇了ofo,雙方將各自投資的兩家出行企業分別接入到微信和支付寶,也就是其各自的生態中。從摩拜小程式的資料可以看到,微信小程式給摩拜帶去了流量,同時也幫助微信獲得更久的用戶留存時間。

 

  出行只是小程式競爭的一個例子,還有更多的領域和應用都可能成為企業打造生態閉環的影響因素。比如生活服務、旅遊、餐飲等等,如果都能集成在微信小程式或支付寶小程式中,對騰訊和阿裡的生態閉環來說無疑是大有裨益。

  目前來看,小程式作為一種新的應用載體,雖然在使用上還存在操作繁瑣的弊端,也還沒有掀起很大的風浪,但其實用性和對企業的幫助已經有所體現。而且,微信團隊和支付寶團隊還會繼續接入更多企業的小程式,如果能夠將兩個陣營旗下或關聯企業的應用都添加其中,並逐步完善功能。

  小程式的出現,對於用戶來說,將來或許只需要安裝微信或者支付寶就可以使用常用應用。對企業來說,則是增加用戶粘合度、迅速打造生態閉環的有效方式。

  如今,小程式競爭的戰火已經點燃,其對互聯網巨頭的意義已經在流量和生態方面有所顯現,未來可能還會在更多領域愈演愈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