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人們的經濟水準、生活水準大幅度提高,放假宅在家或是逛街已經遠不能滿足人們的休閒需求,因而2011年起,國家規定每年519日為中國旅遊日,這一舉措,將旅遊業推向了新高度。

比起以往,人們的經濟幅度確實有所提高,但對於熱愛旅行的背包客來說,能省則省的他們最關心的是花最少的錢享受高性價比的旅遊,以最經濟、最環保的的方式去享受高品質的詩和遠方,因此自由行逐漸成為了旅遊愛好者親睞的出行方式。

自由行之所以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流,主要歸功於在經濟、環保旅行的同時還能享受高品質的旅遊環境及旅遊體驗。行者們在旅途中除了大飽眼福,領略八方美景外,在飲食、行程、購物上也沒有傳統團體遊的限制,這樣的旅遊方式更加契合當前旅遊市場上經濟收入中等水準又熱愛自助游的年輕人。

另外,由於自由行改變了傳統單純行走模式,重新定義旅行的意義。行者在自由行旅程中可以廣交同道中人,拓寬自己的人際交往,同時還可以通過整合人際關係網和出行資源,使出行體驗最優化。加上各大網站、媒體的極力宣傳,打造出自由行成為旅遊出行市場的網紅形象。

網紅自由行隱疾就在身邊,從未離開

在這講究情懷的時代,自由行的勢頭一片光明,近年來以負芒披葦的勢頭前進,但由於其存在多處隱患,導致自由行在發展的過程中遭遇瓶頸,隱患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安全隱患雖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是自由行途中最重要的問題。近幾年由於加入自由行隊伍的門檻降低,安全話題再次成為頭條,自由行愛好者在旅途中受騙、搶劫、失身的案例比比皆是。而自由行在法律保護、後續維權方面上,仍處於標準未定的空白階段。安全隱患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旅遊消費者又怎能安心地將旅遊進行到底?

其次,碰瓷式求助遊群體不斷龐大,救助資源浪費嚴重。自由行作為新崛起的旅遊業分支,旅遊市場的監管部門對其監管力度尚未完善,導致自由行產業中存在不少碰瓷式求助者。碰瓷式求助者指的是那些在自由行過程中,利用監管漏洞來獲得旅途救助站資源的群體。救助站對求助者的辨識度存在不足、救助政策不完善等問題,都會影響自由行產業的未來發展。

最後,監管力度不足,拼驢友成自由行灰色地帶。在當前的自由行市場中,知名度較高的活動不得不說到“AA制拼驢友模式。AA制拼驢友模式是自由行愛好者為了節省更多旅行成本而自發組成團隊的拼團模式,但在目前市場上存在不少驢頭(即拼團發起者)抬高拼驢車費價格,以賺取中間差價而牟利的現象。驢頭不僅在車費上獲利,還與沿線賓館、飯店達成協議,甚至與路線上的景區、購物中心合作賺取提成。驢頭事件側面襯托出相關平臺審核方面以及監管力度的不足。

除了這三個隱患外,自由行還存在其他的問題,比如旅途中感染當地疾病、遭遇自然災害的襲擊等問題,均是自由行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

重流量的數位化旅遊市場,為何頻頻丟失流量

螞蜂窩旅行網、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發佈的《重新發現世界:全球自由行報告2017》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次將達50億,同比增長近13%,人均出遊將達3.6次,全年中國公民出境遊人次預計為1.28億人次。自由行在旅遊業市場上的體系尚未完善,但自由行消費者數量不減反增,旅遊規模越來越大,主要得益于窮遊網、約伴網、馬蜂窩等幾家大型旅行網站極力宣傳。

這些網站的運營模式大同小異,以窮遊網為例,窮遊網根據市場需求,將交通、預訂、體驗等旅遊資料進行整合,為消費者提供遊記攻略、出行折扣、折扣門票預訂和酒店預訂等服務,實現平臺大資料與消費者在旅遊市場中的數位化交互。

第一,窮遊網以UGC方式來保證網站流量,同時在平臺上提供旅行社區、窮遊錦囊、問答交流平臺等速食式線上窮遊指南,使用者在網站上發佈個性化深度的出行經驗貼。使用者可根據平臺上的經驗貼來規避旅途中的絕大部分隱患,降低出行安全風險。因此,利用UGC方式可以吸引熱愛自由行的潛在用戶,增加用戶粘性,並保障發帖用戶的活躍度及網站基礎流量。

第二,利用特價機票、民宿活動、智慧旅遊等方式來吸收潛在使用者,同時通過用戶流覽痕跡,在機票、簽證、住宿、租車等自由行周邊的服務產品上獲取使用者畫像,精確為用戶提供智慧優化後的推薦。平臺的智慧化推薦不僅能為用戶提供便捷性操作,還能節省用戶在出行過程中的時間、精力。

第三,利用廣告帶來的收益早已經是眾多網站的生存法則,窮遊網在與產品服務提供者的溝通中,盈利模式主要是來源於成交傭金。通過網站龐大的用戶基數,並對自身網站流量進行整合,將網站的運營模式資料化、網路化、媒體化,為各類廣告商戶提供不同價位的廣告位元和智慧推薦服務。

但是近年來,大型旅遊網站為了吸引新群體,以UGC的形式產出的經驗貼內容愈發偏向極端,更多的帖子明目張膽的指向,這樣新穎的內容挑戰了絕大部分使用者的三觀,更多的結果只會是引起部分使用者不適,導致平臺面臨老用戶流失、新用戶缺乏粘性的危機。

另一方面,如今的窮遊網、馬蜂窩等網站上廣告占了大量版面,從網站盈利來看較為可觀。但是對於自由行的用戶來說,更想要的是行程攻略,版面上琳琅滿目的廣告讓消費用戶目不暇接,甚至會對平臺廣告產生排斥心理。廣告量增加確實能幫助網站實現盈利,但頁面上廣告過多則違背了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旅遊諮詢和資源的初衷,更無法為平臺培養優質的忠誠用戶。

此外,流量分流一直是各大旅遊網站的痛處,比如窮遊網一直主打出境旅遊,而馬蜂窩專注境內旅遊。專注境內遊或許能讓馬蜂窩在該領域中獲得足夠的知名度,但過於專注單一領域,會讓這些專注者丟失了部分國內游或是出境遊的用戶流量,導致流量分流到其他平臺。

備受爭議的自由行的未來何去何從

自由行雖然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但是熱度從未降低過。自由行之所以成為潮流的旅遊方式,最主要的是基於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旅遊消費者對精神境界的旅遊出行需求愈發高漲。

目前的自由行市場主要以散客形式存在,但由於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等現代資訊技術在旅遊業的廣泛應用,共用理念的不斷深入群體,旅行消費群體將由散客化轉型成團隊化,年齡趨勢更偏向於年輕化,主體由80後、90後、00後組成,由於市場的團體化、年輕化,市場上個性化、特色化旅遊產品和服務也勢必應運而生。

其次,據窮遊網與互聯網保險平臺慧擇聯合發佈的《2017暑期出行資料包告》資料顯示,2017年暑期出境人次同比增長6.3%,比2016年暑期7%的增長率下降了0.7個百分點,相比火爆的境內遊市場,出境遊增速放緩。同時,國人暑期境外出行開始傾向選擇自由行,其占比保持在60%以上。

從資料上可以看出,比國內游和出境游,我國自由行者更青睞于國內游,國內遊客數量呈現持續高位增長,這極大可能與出行產生的費用、出行時間短長有密切的關係。除了國內城市遊外,出入境旅遊消費對於國民而言逐漸趨於平民化。旅遊消費市場不斷擴大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出入境遊產業在政策、和監管上也逐漸趨向完善,自由行逐漸成為多元化、多體系的產業鏈。

從自由行延伸到旅遊業,縱觀旅遊業,將不再是封閉的單純產業,而是進化成共用資源、共建社會的產業鏈,這樣的轉變有力的拉動了城市經濟,帶動了教育產業、餐飲產業、社會就業以及促進旅遊城市的文化與環境等的發展。

未來,線上旅遊佔有比將越來越大,也變得更重要。除了線上旅遊平臺取得了快速的發展,線下旅遊市場也不斷變得成熟,也將迎來快速成長時期。隨著線上線下資源的智慧化融合,線上線下業務逐步進化為密不可分的整體。在將平臺資源資源實現共用之後,旅遊市場上的共用旅遊模式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將會變得十分可觀。而旅遊業要想迎來真正的春天,除了監管部門加強對行業漏洞的監管之外,行業中的各個企業還要通過創新來不斷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