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般老闆高品質用戶,不要僵屍粉。

這個任務很常見,但是當時來講,真的是艱難。

我先交代一下背景。

【背景】

1 市場部在媒體投放免費的軟文,沒做過任何付費推廣,兩年已積累1萬個註冊用戶,日均註冊量約30個。

2、用戶流失率很大,月留存率只有15%左右。

3、老闆說用戶是社群創業者,其餘特徵不詳。

4、公司產品是社群工具,類似於百度貼吧。

【結果】

兩天獲得近500個註冊用戶,這批用戶的月留存率為20%。

【過程】

從結果來看,略有成績。那我是怎麼做的呢?重點講一下分析思路。

1、回歸問題本質

老師說過,當你不知道怎麼答題的時候,就審題,認真審題!

我現在的任務是增加高品質用戶數,任務拆分為兩部分:高品質用戶增加

 

進而再思考,到底什麼才算是高品質用戶?有什麼特徵?他們通常聚集在哪裡?如何吸引他們過來註冊?(一步步拆解問題就會找到思路。)

 

2、梳理用戶行為(找到高品質用戶)

Boss要求的高品質使用者是對產品認可且忠誠的使用者,於是我們就梳理了各種用戶行為。為什麼要梳理用戶行為?因為判斷對方是否愛你,就看他為你做了什麼(萬能的戀愛定律,無論愛情還是工作都適用,哈哈哈哈)。所以我們希望從用戶行為中,找到愛我們產品的使用者,他們才算是高品質用戶。

我們產品的操作路徑如下,越往後肯定品質越高,所以登錄”“使用免費功能”“付費升級行為才是更有價值的行為。

考慮到用戶使用免費功能時每次都必須登錄,為了簡化分析,我們就去掉了使用免費功能。又考慮到產品以免費為主,正在探索付費模式,我們的付費用戶少之又少,所以又去掉了付費升級

那就只剩下登錄了,但是一次登錄並不能說明人家就是愛你的,只有長期陪伴才是愛,所以我們加了一個時間維度。

最後確定最近三個月每個月都有登錄行為的用戶,為高品質用戶。

3、整理使用者屬性(找到具體特徵)

我們找到了近2000個符合條件的使用者,幸好後臺記錄的資料比較齊全(註冊時要求必填各種資料,這時候發揮作用了)。使用者屬性有年齡、性別、地區、愛好、學歷、職業、收入、經常使用的產品模組等。

這裡要敲個黑板,我們通常會把每個屬性做百分比分析,然後把占比高的屬性彙集起來作為使用者畫像。其實這樣得出來的結論是有偏頗的,應該是先把使用者分為幾個層次,然後去研究每個層次使用者的共性,這樣的分析結果才比較接近真實使用者的情況。

所以我們根據年齡分組:20歲以下組、21歲至30歲組、31歲至40歲組、41歲以上組。發現有約60%集中在20歲以下組,然後我們又統計了這些使用者的其他屬性,發現他們是一群愛好遊戲和動漫的中學生!

老實說,這個結果讓我們大吃一驚,因為產品定位是社群創業者,誰會想到是00後會做社群創業?看來,是我們不懂00後。

4、擬定推廣方案

一群愛好遊戲和動漫的中學生,他們通常會聚集在哪裡呢?簡單預測,QQ、百度遊戲動漫貼吧,豆瓣小組都能找到這群用戶的身影。公司上周剛開通了廣點通帳戶,以此為契機,我們決定先用QQ聊天視窗的廣告作為試點。

做推广却不知道目标用户是谁?有且只有一条思路

到現在,思路就很清晰了,剩下就是要分工執行了。執行方案如下,宣傳物料其實是比較粗糙的,因為當時老闆要求做MVP方案,下班前必須上線,而我們只剩4個小時。

做推广却不知道目标用户是谁?有且只有一条思路

5、統計註冊用戶數

推廣了兩天,收穫了約500個註冊用戶。我們追蹤了這批用戶的登錄時間,第30天還有登錄行為的用戶有90個,月留存率接近20%,比其他用戶以往的留存率要高一點。

6、自我剖析

6.1、中間出了什麼問題?

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宣傳素材,粗糙上線。MVP原則是做最小化的可行方案,先把流程跑通,快速試錯反覆運算。所以粗糙就粗糙了,先試試方案能不能行。敲黑板,很多運營經理一開始就想做大而全或者很精美的東西,然後花費大量時間去討論制定方案,這其實是不成熟的,尤其是小公司,就應該是MVP方案試行,這樣才能把握到更多機會。

6.2、做得不錯的地方是什麼?

不知所措的時候,能夠回歸問題本質,認真思考。運營,說到底是對用戶的運營,所以回歸到用戶特點才能找到運營思路,瞭解真實用戶是做運營的基礎技能。

6.3、這個工作的核心是什麼?

統計分析使用者屬性,確定目標使用者畫像。

6.4為什麼用戶分析結果讓大家很意外?

產品是社群工具,類似於百度貼吧,定位的用戶是社群創業者,形式是以發帖為主。需要的使用者是一批有時間、有精力、有能力聚攏同一興趣愛好的人。

公司一直想扶持母嬰社群、美食社群、旅遊社群等等創業者,因為他們付費能力比較強,社群也容易盈利。但是這些社群創業者,基本上都是利用閒暇時間來運營社群,若一兩個月之後社群不活躍,創業者就放棄運營了。所以我們產品使用者流失率很大。

而這幫中學生,是處在人生中的交友欲望最強的階段,遊戲和動漫是能讓他們成癮的興趣,所以他們願意花大量時間精力來交流,尋找認同感,意見領袖(社群創業者)很容易就能把他們聚集起來。

所以他們其實完美符合了我們的產品定位,而且付費能力也不低(00後都很有錢),只是我們一直忽略了這群用戶而已。

7、總結規律

推廣之前,要認真做使用者分析,分層次分析才能獲得相對真實的用戶畫像,然後快速推進驗證分析結果。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