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複盤2018年互聯網行業的風起雲湧,短視頻定是不能被忽略。
短短數秒的視頻配上魔性洗腦的BGM,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這種形式的內容吸引了大量使用者聚集,碎片化時間被塞得滿滿當當的同時,成就了快手、抖音、火山小視頻等等一眾玩家。
這一態勢,像極了二戰期間利用閃電戰橫掃大半個歐洲的德軍。但眾所周知,快速、出奇、集中的戰爭模式,面對蘇聯這樣的大國時就優勢不再。這讓熊出墨請注意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短視頻如果跳出自己賽道,與其他選手正面硬剛,勝算還有多大?
比如說微博,伴隨短視頻的崛起,微博逐漸被各種質疑包圍。而在剛剛落幕的V影響力峰會之上,微博方面闡述2019年將對視頻內容進行全方位的扶持,似乎是在向外界宣告已進入戰鬥狀態。新的一年尚未開始,行業潮水已然開始湧動。
微博不懼閃電戰
瘋狂始於今年春節。
3月份,QuestMobile專門針對短視頻發佈了一份洞察報告。其中寫到,除夕當天,短視頻APP行業日活躍使用者規突破2.58億,行業滲透率為27.6%,均達到2月的巔峰值。
其中,抖音、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的月活規模都實現首次破億。增長最為突出的抖音,除夕當周就收穫了4200萬新安裝用戶。
這樣的表現,不可不謂異軍突起。今年3月份,移動用戶數接近11億,增長率跌至5.4%,與去年同期15.9%相差甚遠。紅利將要見頂的時代大背景下,用戶注意力之爭變得異常激烈。
更過分的是,短視頻還在不停蠶食其他行業玩家的生存空間。據QuestMobile統計,3月份即時通訊、線上視頻、流覽器、即時戰略遊戲等二級細分行業,其總使用時長占比較2017年3月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而短視頻卻從去年同期的1.5%,飆升至7.4%。
2018年第一季度,短視頻的興起頗有閃電戰的意味。
鑒於短視頻是這般迅猛,業界各種威脅論開始出現。說的最多就是微博,甚至有了諸如“短視頻幹掉微博”之類的評論。但熊出墨請注意對此不敢苟同,因為歷史經驗已經告訴我們,閃電戰,有時是會失效的。
分析二戰德軍閃電戰的教訓,史學家多會把德軍與蘇聯的綜合實力進行一番比對。開戰之前,德軍對蘇聯的預估嚴重失誤。最初的襲擊中,蘇聯受挫較為嚴重,但這不足以使蘇聯就此崩塌。隨後,憑藉綜合實力,蘇聯頂住進攻,扭轉戰局占得上風。
無論人口、戰爭資源還是戰略方面,德國較之蘇聯都是一個小國。閃電戰失利,進入長期的消耗戰之後,德軍各方面補給已難以跟上。反觀蘇聯,其國土面積是世界第一,人口排名第二,工業實力排在前三之列,擋住德軍的閃電戰也並不意外。
放在當下,這就好比是短視頻之於微博的衝擊。或許這個比喻不太恰當,但微博在過去的發展中,大大小小的戰役打過多場,至今依然堅挺,其實力不容小覷。
業績的持續增長就是最有力的證明,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分析師會議上,微博方面表示,視頻依然是內容消費的重要驅動因素,視頻廣告對整體營收的貢獻達到27%。
同時,微博已經成為熱點事件傳播發酵的首選平臺、品牌行銷的必選平臺,颱風山竹、趙麗穎官宣婚訊、支付寶錦鯉活動、IG奪冠、王思聰轉發抽獎等一些列國民關注的話題,都是從微博發酵走紅。
總而言之,微博並非閃電戰中兵微將寡的理想型作戰對象。過於沉迷閃電戰的德軍已經吃了敗仗,可以預見,短視頻擊垮微博的希望十分渺茫。
互聯網的下半場
常說移動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那下半場開啟的標誌是什麼?
微博CEO王高飛在12月22日舉辦的V影響力峰會上表示,移動互聯網的競爭已經從使用者規模轉向使用者使用時長。
QuestMobile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年秋季大報告》指出,9月份移動互聯網總活躍使用者規模達11.2億,逼近飽和。從2017年1月開始,使用者規模增速就就一直是在0.5%以下徘徊,曇花一現的最高值僅為0.8%。
但是,用戶使用時長方面,紅利依然存在。9月份移動互聯網用戶月總使用時長為83.4千億分鐘,同比增長32.2%。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同比增長26.7%。
如何抓住紅利,王高飛給出自己的看法,精耕細作,形成剛需,強化自身的定位,尤為重要。否則,玩家隨時都面臨著被用戶拋棄的風險。和短視頻相比,無限下滑打發時間的彈性需求之外,使用者刷微博更多地是為了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感興趣的人。
短視頻風口的風力似乎也變得不那麼強勁了。具體體現在資料上,據QuestMobile統計,今年前兩個季度,短視頻行業月活躍使用者淨增9000萬,第三季度增速明顯放緩,僅吸引1300萬新增用戶。
再看微博,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微博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7000萬,總規模達到4.46億,日活躍用戶接近2億。上線十年依然能保持增長,“初步證明用戶對微博的剛需依舊存在,甚至更強烈。”
居安思危,下半場圍繞著用戶使用時長的競爭中,微博將作何應對?熊出墨請注意總結後發現,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越來越全面。
用戶在使用微博的過程之中,應該也有注意到內容形式不斷豐富的趨勢。圖片、長文、短視頻、微博故事、Vlog等等,全媒體格式的支持催生出更多原創內容,也吸引來更多流量。
V影響力峰會上,知名視頻自媒體 @你好_竹子 做分享時說到,微博對於她,是家一樣的存在。製作Vlog讓她收穫了一票觀眾,更多人通過微博認識了她。目前 @你好_竹子 共有202萬粉絲,單條Vlog平均播放量上百萬。
以視頻為例,微博官方披露,平臺上每天視頻的發佈量在150萬條左右,同比增長50%。大V的原創內容中,視頻的內容發佈增長86%。這些資料的增長,也在反映著與短視頻的交戰中,微博的表現到底如何。
微博內容所覆蓋的領域也越來越全面。今年新增喜劇、三農、國畫、書法、武術、國學之後,微博的垂直領域已經超過了60個。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提到,2019年微博希望將垂直領域的覆蓋擴展到70個。
全面發展的舉措,為微博健康的底層生態結構奠定堅實的基礎。
內容上,微博逐漸形成三個圈層,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規模最大的泛娛樂領域,品類繁多的泛生活領域,和增速最快的中長尾領域。用戶構成上,16-22歲的人群占比41%;23-30歲人群,占比40%。地域分佈上也已經做到全覆蓋,這些共同為微博的未來打下了扎實根基。
其次,越來越專業。
擁有750多萬粉絲的美食博主 @大胃mini 表示,“深挖內容”是自己實現70萬到700萬粉絲彎道超車的制勝法寶。
具體包括:打造屬於自己的IP,粉絲們給 @大胃mini 的定位是“2018年最下飯的博主”。將內容做成不同系列,便於使用者檢索。@大胃mini 的美食分享中,有胃食出發系列,記錄各個城市特色、網紅美食;全球吃播會系列,專門分享到各個國家去吃吃喝喝的經歷。還要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比如乾貨分享的 @美食家大熊,戶外美食的 @野食小哥,這樣才有可能從眾多博主中脫穎而出。
以上做內容的心得,正是微博接下來在視頻上要發力的重點。作為中國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視頻內容創作者想要建立公眾影響力,必定繞不開微博。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其它平臺的頭部紅人,持續在微博上經營自己的社交資產。
2019年,微博對視頻內容創作者將提供一系列支援,從原創、系列化、人格化和IP化等方面提高博主的創作能力。
內容生產環節之外,為做到全流程的專業,微博還將繼續與MCN機構展開深度合作。目前微博已經介入的MCN機構大概是2700家,覆蓋帳號5.7萬個,其中達到大V級別的只有24%。因此,創作者仍需更專業的支持助力成長。
變現是成長的重要一步。輸出知識,內容付費的“V+”專案,扶持內容電商、內容IP、MCN的潮汐計畫,微博不僅在為創作者賦能,還在加速內生商業生態的建設。以教育博主 @張雪峰老師 為例,通過線上直播考研課程,今年開學季同比去年營業額翻倍,轉化率提升170%,其大綱解析直播名師押題班售賣量同比去年翻3倍。
事實上,微博也是短視頻崛起的受益者。
基於短視頻內容,通過垂直領域覆蓋、視頻化、MCN合作、內容商業生態等具體策略,微博“全面+專業”的前端表現,對應著“橫向+縱向”,以及“面+點”的深層佈局戰略。
短視頻也好,其他玩家的衝擊也罷,2019年無疑仍將充滿挑戰。但是從流量為王到精耕細作,微博完成轉身,方向的正確性,相當於已經成功50%。剩下的50%,微博只需秉承社交媒體平臺的初心,利用多年積累的實戰經驗和資源,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終點,自然會越來越近。